加拿大倪永浩《CM》低成本超快pH響應可驅動機械轉換木質素水凝膠

2020-07-04 高分子水凝膠

【背景介紹】

刺激響應水凝膠可以顯著且可逆地改變其形狀,機械特性以及其他響應環境刺激(例如pH)的特性,特別是作為仿生和組織工程材料的誘人應用。pH-刺激響應的水凝膠也是研究最深入的智能材料和執行器之一,它們能夠在受到外部pH變化時響應結構和性能變化。但是,通常pH的調節會改變離子相互作用,氫鍵和疏水相互作用,從而導致可逆的微相分離或自組織現象。木質素是植物界中第二大最豐富的有機聚合物,在鹼性環境中的這種獨特溶解度可通過在提取木漿過程中用氫氧化鈉溶液處理來去除木質素。然而,超過98%的工業木質素未被充分利用,僅作為低級燃燒燃料使用。

【科研摘要】

快速pH值-刺激響應的水凝膠在執行器,傳感器和分離器等多個領域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但是與現有水凝膠相比,很難實現低成本的組合和快速 pH響應。最近,加拿大新布倫瑞克大學長江學者倪永浩攜手華南理工大學兼天津科技大學戴林教授團隊描述了低成本簡單的木質素基水凝膠(Lig-gel),其表現出極好的 pH-刺激軟化/增強和筆直/彎曲形狀之間的響應性能。輪換周期僅需1分鐘即可完成,並可以重複多次。而且,還分別從代表性的條形和正方形樣品中製備了智能和流體pH控制開關。這些新發現將不僅針對智能材料而且針對木質素基材料也將啟動新設計。該研究以題為「All-Lignin-Based Hydrogel with Fast pH-Stimuli Responsiveness for Mechanical Switching and Actuation」發表在5月《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

加拿大倪永浩《CM》低成本超快pH響應可驅動機械轉換木質素水凝膠

【圖文探討】

1. Lig-gel的製備與結構表徵

首先作者開發了一種非常簡單且可控制的Lig-gel合成策略(圖1)。在此,選擇鹼性溶液以實現木質素溶解和交聯反應。在該交聯反應中,具有高水平酚羥基(-OH)的硫酸鹽木質素與PEGDGE交聯劑的環氧反應,獲得機械性能強而靈活的水凝膠。向木質素中添加最適量的交聯劑至關重要,因為如果量太少(小於0.5 mmol g–1)將無法形成凝膠狀態。隨著交聯劑用量的增加,水凝膠表現出更強的凝膠外觀和良好的 pH-刺激敏感性。

加拿大倪永浩《CM》低成本超快pH響應可驅動機械轉換木質素水凝膠

圖1.Lig-gel的合成和結構表徵。(a)Lig-gel的合成。(b)原始牛皮紙木質素的31P NMR 定量光譜。(c)在二維HSQC NMR光譜中鑑定的木質素的主要亞結構。

2.Lig-gel的響應性和驅動性

所製備的Lig-gel在第一次浸入0.1 M 氫氧化鉀(KOH)溶液中,1.0分鐘後柔軟。然後,將其浸入0.1 M鹽酸(HCl)中,自發彎曲27 s。當Lig-gel再次浸入0.1 M KOH溶液中持續30 s時,它恢復了原始的筆直形狀並變軟,但有少量殘留變形(圖a)。為了評估其變形再現性pH-刺激響應行為,監測重複循環期間的彎曲角度。圖2 C,d顯示彎曲的角度在這種重複循環期間。Lig-gel的最大彎曲角度可以達到216°。通過交替浸入相同濃度的0.1 M HCl和KOH而沒有任何外力,自發引起彎曲角的增大和減小。Lig-gel在彎曲/筆直形狀之間表現出出色且穩定的10次重複性。在每個循環中,它自發彎曲200°並恢復到大約20°。

加拿大倪永浩《CM》低成本超快pH響應可驅動機械轉換木質素水凝膠

圖2. pH-刺激交替浸入0.1 M HCl和0.1 M KOH中,對Lig-gel的響應變形。(a)Lig-gel在0.1 M HCl中自發彎曲,並在0.1 M KOH中恢復。(b)比較Lig-gel和其他凝膠之間的彎曲(實點)/恢復(空心點)速度和響應時間的比率pH-刺激響應的水凝膠。(c)彎曲角度和(d)彎曲和恢復周期。

除了木質素水凝膠在不同的pH環境下響應彎曲,Lig-gel的柔軟度和硬度也交替出現。智能彎鉤可以有許多有趣的應用。這種智能的彎曲變形還允許Lig-gel用作促動器,以控制或調節在不同pH環境下來自儲層的流體流量。詳細的製造方法如下圖3。 簡而言之,將Parafilm 防水膜切成直徑為6.0 cm和1.0 cm方孔的晶片。然後,將Lig-gel方形薄膜覆蓋在圓形Parafilm上,並粘貼兩個角。最後,將該致動膜放入玻璃過濾器中。圖3 c和d顯示酸溶液的積累和過濾速率以及閥門關閉和打開過程的監控數據。溶液通過Lig-gel膜和Parafilm的孔之間的間隙流動。pH條件控制Lig-gel的彎曲,因此交換閥門打開和關閉。Lig-gel的這種簡單製造方案可以開發先進的流量控制系統。

加拿大倪永浩《CM》低成本超快pH響應可驅動機械轉換木質素水凝膠

圖3. Lig-gel的驅動性能。(a)正在掛接進程。(b)Lig-gel流量控制閥變形。(c)積累和過濾率。(d)閥門關閉和打開的pH值刺雷射學圖像。

3.pH刺激相應的機理

這是首次報導木質素基材料的pH刺激轉換和機械變形特性。圖4a顯示了不同浸漬處理後Lig-gel的含水量。第一次浸入0.1 M KOH溶液後,Lig-gel含有約92%的水(0分鐘),並且在浸入中性水和0.1 M HCl中僅2.0分鐘後,其含量又降至≈62%和≈49%。此後,樣品在形狀恢復期間可溶脹在鹼性環境,在pH刺激響應的彎曲期間可收縮在酸性環境。

Lig-gel的另一個有趣特徵是柔軟度和硬度之間的交替,這種交替被用來實現模仿鉤的行為。應力-應變曲線和強度水凝膠完全按照浸漬程序進行了進一步檢測(圖4 c,d)。製備的Lig-gel的斷裂應力和應變分別為18.0 kPa和17.4%,浸入0.1 M KOH後幾乎沒有變化,而中性和酸性環境使Lig-gel的斷裂應力和應變顯著增加至25.5 kPa/23.4%,和36.0 kPa/29.4%。

為了理解這種膨脹,收縮和軟化增強的變化,檢測了Lig-gel的橫截面形態(圖4 b)。作者提出,木質素網絡交聯情況的變化決定了與PEGDGE的pH共價鍵的溶脹-收縮交替,以及各種範德華相互作用,導致網絡結構環境的形成。如上所述,Lig-gel以合理的強度交聯。當浸入這個水凝膠在0.1 M HCl溶液中,木質素分子上羧基的質子化促進了木質素大分子之間的疏水相互作用,並形成了物理交聯,導致Lig-gel明顯收縮和增強。再次浸入0.1 M KOH溶液中後,這些羧基被離子化,帶負電荷的木質素網絡恢復了Lig-gel的柔軟度和較高的水含量。

加拿大倪永浩《CM》低成本超快pH響應可驅動機械轉換木質素水凝膠

圖4. Lig-gel在浸入0.1 M HCl,中性水和0.1 M KOH中後的響應特性。(a)含水量。(b)橫截面形態。(c)拉伸應力-應變曲線。(d)Lig-gel的強度。

發現一種特殊現象 pH-刺激Lig-gel的響應彎曲僅發生在一側,這可能是由於製備時徑向內部應力導致的。為了檢驗這一想法,將木質素/ PEGDGE懸浮液倒入Parafilm上作為柔軟的底物(5.0平方釐米)進行聚合,並監測交聯反應過程中底物的曲率。在木質素/ PEGDGE懸浮液中,木質素在0.1 M KOH溶液中充分水合。當形成交聯網絡時,收縮的Lig-gel產生內應力並引起Parafilm 基板的彎曲,這可能是由於較低的水含量和較快反應速度。不同的切割方法會導致不同的變形(圖5)。這些結果表明,通過合理的設計和製造,綠色和低成本Lig-gel的智能應用成為可能。

加拿大倪永浩《CM》低成本超快pH響應可驅動機械轉換木質素水凝膠

圖5. Lig-gel中的內部應力。(a)聚合過程中Lig-gel膜邊緣的彈性勢能。(b)切割Lig-gel方格和帶材的不同方法。彈性勢能在(c)Lig-gel方格和(d)Lig-gel條中的分布

【觀點總結】

總而言之,作者報告了前所未有的低成本但簡單的木質素基的水凝膠Lig-gel,其具有良好的機械屬性,快速pH-刺激響應和可逆性。Lig-gel是通過工業牛皮紙木質素與PEGDGE的一步式交聯反應合成的。Lig-gel在軟化/增強和筆直/彎曲形狀之間交替表現出出色的驅動性能。只需交替浸泡在KOH和HCl溶液中,即可多次重複這種交替操作。利用這些特性,開發了智能鉤和流量控制閥來分別鉤住物體並控制溶液的過濾。這些有趣的結果可解釋為基於木質素的質子化和離子化。此外,單側彎曲變形可能是由所製備的內應力決定的。因此,作者相信通過合理的設計和準備,Lig-gel將被製造用於更智能的應用。

【通訊簡介】

倪永浩,「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天津市特聘講座教授,天津科技大學特聘講座教授。加拿大新布倫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化學工程系和化學系教授,加拿大新布倫瑞克大學Limerick製漿造紙研究中心主任,在機械漿漂白、高得率漿的性能和應用、生物精煉等多個分支領域的研究居國際領先地位,並在上述領域的工業應用及產業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戴林,華南理工大學兼天津科技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生物質資源高效利用。研究方向包括木質素分子改性、納米材料與複合材料。主講膠體與界面化學。以一作兼通訊共發表SCI論文超過10篇。

課題組網頁:

https://www.chairs-chaires.gc.ca/chairholders-titulaires/profile-eng.aspx?profileId=570

http://zzxy.tust.edu.cn/szdw/gjzc/115656.html

原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mater.0c01198

版權聲明:「水凝膠」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原創精品)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膠體類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改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相關焦點

  • 《先進材料》再刊可編程可逆形狀轉換水凝膠
    【背景摘要】刺激響應的形狀轉變水凝膠在包括軟機器人和微流控在內的各種工程應用中顯示出巨大潛力。儘管在設計具有更複雜的形狀變形行為的水凝膠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尚未實現的最終目標是可編程可逆形狀轉換。>【圖文解析】在這項工作中,作者實現了水凝膠的可編程可逆形狀轉換,該轉換基於一種先前未知的機制,稱為瞬態結構各向異性。
  • 《ACS Nano》持久強,粘合好,自修復,木質素抗菌水凝膠組合催化
    基於壓縮試驗的機械評估表明了摻入活化木質素的影響(醌-鄰苯二酚氧化還原活化)在水凝膠系統中,可提供快速恢復(壓縮至其高度的90%並立即恢復)(圖4C)。水凝膠中木質素成分的缺乏(僅PAA)與恢復沒有任何關係。樣品很脆,被壓縮立即破壞(圖4D)。在循環壓縮試驗中也觀察到了這些現象,其中木質素基水凝膠在連續六個循環中被壓縮,但仍保留其原始結構(圖4E–G)。
  • 潘麗坤:電子皮膚應變傳感器的方向感知和超快自修復雙網絡水凝膠
    由於多個可逆的動態共價鍵和超分子相互作用的協同作用,PVA/Bn/PEI/MXene(PBPM)水凝膠顯示了方向感知和超快的自修復能力(自修復時間約0.06 s)以及快速響應性能(信號響應時間約為0.12 s)。此外,通過使用PBPM水凝膠組裝的電子皮膚應變傳感器不僅可以有效地檢測假肢的不同部位的運動,而且可以具體地識別包括頭朝下/向上和腕部朝下/向上的運動方向。
  • 水凝膠材料在可持續能源和水資源領域的技術進展
    一些常見的方法包括雙網絡水凝膠、物理和化學交聯的混合水凝膠以及納米複合水凝膠。同時,能夠自發修復的水凝膠材料對可穿戴式能量存儲和轉換裝置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由自修復水凝膠製成的設備可以恢復原始性能,從而獲得更顯著的耐用性和更長的使用壽命。
  • 高光輝《JMCA》類似皮膚機械行為DNA啟發的水凝膠機械受體
    他們使用DNA啟發的單磷酸腺苷交聯的季銨化殼聚糖網絡和含NaCl的聚丙烯醯胺網絡構建水凝膠。水凝膠具有低模量,高韌性,自剛度和快速自恢復性。結果,水凝膠機械受體對應變和壓力表現出高靈敏度,並且即使在大變形(應變為500%)下也表現出可忽略的機電滯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水凝膠可充當可靠的可穿戴傳感器,用於檢測全身運動和生理信號,包括各種關節運動,面部表情,發聲和呼吸。
  • 《Science子刊》可編程彈性反衝生物啟發高功率密度/強收縮水凝膠
    【前沿報導】刺激響應水凝膠具有較大的可變形性,但當用作執行器,智能開關和人造肌肉時,由於傳遞力低(2 kPa)和滲透壓驅動速度快,工作密度低。作為形狀可編輯和可恢復的材料,SMH有潛力成為能量的載體,以類似的方式完成彈性勢能的存儲和釋放。受此能量轉換機制的啟發,並結合水凝膠的形狀記憶效應,作者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水凝膠,可通過強力收縮產生很大的力。如圖1(B和C)所示,水凝膠被機械拉伸以積累彈性勢能,並且該能量通過在聚合物內形成新的可逆化學鍵而暫時存儲,從而有效地將水凝膠「鎖定」在變形的形狀上。
  • 水凝膠納米粒子的相變驅動熱電池
    小型且可大量生產的高效熱電轉換設備的開發對於利用熱能至關重要。熱電池或熱電化學電池由於具有低成本和靈活組件的優點而提供了收集低溫熱量的選擇。熱電池由氧化還原活性電解質對的水溶液和電極組成。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pNIPAM)水凝膠在32°C左右的溫度下經歷了從溶脹相到收縮相的體積相變(VPT),這是水從聚合物鏈中被熵驅動解離的結果。具有刺激響應分子識別特性的PNIPAm水凝膠已被開發用於可逆地捕獲和釋放目標分子,例如染料,藥物和蛋白質。最近,已經將凝膠用作經濟的介質,以利用低溫廢熱和太陽能作為能源來提取和/或濃縮水分,鹽和二氧化碳。
  • 水凝膠納米粒子的相變驅動熱電池
    【背景了解】 從低溫(小型且可大量生產的高效熱電轉換設備的開發對於利用熱能至關重要。 熱電池或熱電化學電池由於具有低成本和靈活組件的優點而提供了收集低溫熱量的選擇。熱電池由氧化還原活性電解質對的水溶液和電極組成。
  • 《ACS Nano》電滲驅動水凝膠:疊層自組裝誘導裂紋電極
    他們報告了電滲驅動的水凝膠執行器,具有使用兩親相互作用誘導的逐層組裝的完全軟的基於整體結構的整體執行機制。對於這項研究,通過在疏水/親水溶劑界面上進行逐層組裝和金屬納米粒子的形狀轉換,在水凝膠上製備具有相互連接的金屬納米粒子的裂紋電極。
  • 《材料今天物理》水凝膠與軟機器人
    2.2 化學響應致動器化學響應性水凝膠致動器基於響應於化學刺激的水凝膠的體積變化,可以直接將周圍環境的化學勢轉換為機械運動。化學響應包括溶劑響應促動器,pH響應促動器和生物分子響應促動器。當傳感器由於機械刺激而變形時,水凝膠與電介質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加,並且兩個水凝膠之間的距離減小(圖12a),因此將傳感器連接到LCR測量儀可測量應力和應變(圖12b)。2,通過在離子導體和電子導體的界面處構建雙電層(EDL),從而製造沒有任何電介質的超電容應力傳感器。3,將水凝膠拉伸,橫截面積減少,導致拉伸水凝膠的電阻增加(圖12c)。
  • 《ACS Nano》電滲驅動水凝膠執行器:疊層自組裝誘導裂紋電極
    他們報告了電滲驅動的水凝膠執行器,具有使用兩親相互作用誘導的逐層組裝的完全軟的基於整體結構的整體執行機制。對於這項研究,通過在疏水/親水溶劑界面上進行逐層組裝和金屬納米粒子的形狀轉換,在水凝膠上製備具有相互連接的金屬納米粒子的裂紋電極。通過裂紋電極進行的電滲泵送瞬間通過可逆的大量液壓流引起水凝膠膨脹。
  • 東京大學《自然·通訊》納米片和水組成可重構網絡機械適應水凝膠
    他們開發了一種由無機納米片(14%(重量))和水(86%(重量))組成的水凝膠,該凝膠經歷了熱誘導的內部結構和機械彈性的可逆和突變(23倍)。在室溫下,水中的納米片彼此靜電排斥並自組裝成具有相互限制的遷移率的長周期層狀結構,從而形成物理水凝膠。在加熱至55 度以上時,通過競爭範德華吸引力來克服靜電排斥,納米片重新排列成另一個水凝膠的互連3D網絡。
  • 《材料化學》途徑驅動的生物玻璃-肽水凝膠作為動態和自修復基質
    此外,Si–O–Si的特徵峰(在1075 cm–1處拉伸,在465 cm–1處彎曲),矽酸鹽網絡的環狀結構(798 cm–1)和P–O(619 cm– 1)在995 cm–1處與Si–O(非橋接氧)結合,表明生物玻璃已摻入肽水凝膠中。此外,通過拉曼光譜闡明了基於NBO和橋聯氧(BO)的1NFBG和1TBBG生物活性肽複合物的原子結構(稱為Qn)(圖2B,C)。圖2.
  • 製備出強收縮高能量密度水凝膠
    本報訊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周峰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賀曦敏團隊合作,通過仿生青蛙跳躍過程中肌肉的加速機制,提出一種非常規驅動模式(彈性驅動),解決了傳統滲透型水凝膠驅動機制力和速度之間的矛盾,製備出一種強收縮高能量密度的水凝膠材料。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科學進展》。
  • 科研人員製備出強收縮高能量密度水凝膠材料
    環境響應型水凝膠,又稱「刺激響應」或「智能」水凝膠,因其高的含水量、彈性、滲透性、外界刺激響應性和大的變形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軟體機器人等領域。目前,大多數智能水凝膠的響應變形均憑藉凝膠體內和體外滲透壓的變化。然而,在這種滲透驅動機制下,凝膠材料的驅動力和響應速度間相互矛盾,如圖1所示。要解決這一矛盾,需要從分子尺度設計並提出一種異於傳統「滲透型」水凝膠的非常規驅動機制。
  • ...Nano》:光熱響應型可伸展人工神經導電水凝膠可與受損周圍神經...
    生物電子材料,特別是水凝膠,由於其更類似於神經組織,已經成為生物電子學及神經組織工程一類很有前途的候選材料。同時,功能性水凝膠與活組織的連接也是當前最受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天然或合成材料作為可植入的神經導管或支架,可用於神經細胞的生長。此外,為了修復10 mm以上的周圍神經缺損,通常需要在人工神經中加入支持細胞,如間充質幹細胞。但神經細胞的增殖和分化需要較長時間,導致神經傳導功能恢復緩慢。
  • 《Science》子刊:高強度、高韌性、可快速回復的水凝膠
    肌肉、軟骨和肌腱等軟支撐組織表現出高彈性、高韌性和回復速度快的機械性能。然而,很難合成同時具有這些機械性能的生物材料。這主要是由於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的水凝膠要求交聯劑的解離速度慢和應力下活性勢磊高,而水凝膠的快速回復性能則要求交聯劑是動態的,且解離和締合速率快。
  • 浙大楊衛院士/哈佛大學鎖志剛院士《NSR》綜述:功能性水凝膠塗層
    水凝膠是在水中溶脹的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網絡,可以機械,化學和電學方法與活組織相容。自從1960年發明水凝膠隱形眼鏡以來,一直在進行醫療用水凝膠的深入研究和開發。最近,已經在各種基材上實現了具有受控厚度和堅韌性的功能性水凝膠塗層。
  • AFM:刺激響應性納米材料複合水凝膠|複合水凝膠|納米|水凝膠|納米...
    B)設計和組裝負載有細胞來源的外體納米囊泡的pH響應水凝膠。注射後可在酸性傷口微環境中自動釋放,並顯著增強再生過程和細胞外基質沉積。圖2 可注射pH響應型納米複合水凝膠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1.2 氧化還原響應型圖3 氧化還原響應納米複合水凝膠A) 共依賴納米複合水凝膠,使用脂質體作為具有穀胱甘肽敏感鍵的交聯劑。氧化還原敏感度的閾值可以通過使用不同的烷基或芳基連接物來調節,它們具有不同的響應動力學。
  • 蘇州大學董彬教授課題組開發精確調控的水凝膠驅動器
    軟體致動器是可以將外部刺激轉換為機械能的智能器件,在傳感器、機器人、人造肌肉、生物醫學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作為軟體致動器的一種,水凝膠致動器不僅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下可以實現10倍以上的體積變化,而且其本身所具有的生物可兼容性、可降解特性使其在可控藥物輸運、組織工程學、智能開關等方面特別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