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從管理者到領導者,這中間有著怎樣的距離?有人用這樣一句話來描述——「管理者仗勢欺人,領導者魅惑眾生」。
《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說,管理者形成的是權力圈,在他圈子裡的人,只能稱為下屬;領導者構建的是影響力圈,在他身邊的人,都是追隨者。
對於新晉管理者來說,如何讓自己的工作更輕鬆高效?對於有管理經驗的人來說,怎樣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湛廬君想借用兩本書,與你分享。
⒈
讓管理工作更輕鬆
作為管理者,如何讓自己在工作中更輕鬆和高效?特別是在這樣一個劇烈變化的社會。90後、00後們悉數登場,單純的使用責權來約束他們根本行不通,他們充滿個性、自我意識強烈,讓管理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再把薪資放在第一位,他們會根據自己想追求的、喜歡的來決定在不在一家企業長期待下去。
一旦他們認可某個公司的人文環境,覺得管理機制特別有趣、好玩,他們就會像玩遊戲「上癮」一樣,不懼工作中艱辛,為老闆和公司「賣命」。
什麼樣的管理方式可以讓年輕員工對待工作像對待遊戲一樣,樂此不疲並且主動付出呢?
據Gartner(全球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調查表明,財富1000強企業中的有近50%都在運用遊戲化方案進行運營管理。
微軟:為了更好地尋找Windows系統不同語言版本翻譯中的問題,微軟設置了一個企業內部遊戲機制,動員全球不同辦公室不同職能的員工參與到「找茬」當中,900多個員工共完成了2.6萬項任務,並額外找到了170多個語言翻譯上的錯誤。
在《遊戲改變世界》一書中,作者簡·麥戈尼格爾指出:精心設計的遊戲化的工作方式,會讓人覺得更有生產力,因為它感覺起來更真實;反饋來得又強又快,影響明顯而生動。
作為管理者,如何用遊戲化思維讓年輕員工丟掉「無所謂」的態度,激活他們無所畏懼的工作屬性?作為員工,如果不能換老闆,我們是不是可以一種工作思維?用遊戲化思維將自己分內的工作任務變得有意思呢?
閱讀《遊戲改變世界》這本書,讓遊戲化思維為你的管理之路賦能。
⒉
管理到領導的進階
從每天的時間分配、與周圍人的關係處理,再到團體的目標推進、企業如何運營,這些都需要管理。
管理工作的意義,就是讓人與人之間能夠協調發展,使得人、事、物都在你的掌握之中,最終發揮最大的集體效益。
人是感性的,是圖利的,不是簡單的信號傳遞就能讓對方完全接收你的指令,除了物質上的受益,還需要精神上的滿足。
早在60年前,有一本名為《企業的人性方面》的書在管理學領域,掀起了一場變革,它直接指出:管理不是處理事務,而是處理人性。
作為管理學思想家之一,《企業的人性面》的作者——道格拉斯·麥格雷戈的頭銜簡直數不清: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是他,人性假設理論創始人、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奠基人是他,美國國家培訓所所長、X-Y理論管理大師也是他。
麥格雷戈將自己在管理學領域的畢生所學所得都寫進了《企業的人性面》一書。在他看來,管理行為是對人性的選擇性適應,而不是讓人性來配合我們的需求。
他在書中對X理論和Y理論的闡述,就是關於「人類本性」對立的假設:
XY理論
X理論:認為多數人是懶惰的、缺乏能力、逃避責任、厭惡工作的,激發員工工作動機主要是金錢獎勵、強制管理、懲罰錯誤。
Y理論:如果給予適當機會,一般人也會喜歡工作、追求上進、渴望發揮才能、願意承擔責任。激發員工工作動機,需要引發員工的內在動力(自尊心挑戰性、自豪感、自我實現等)。
基於X理論的管理,往往你只能得到「人力」,而基於Y理論的領導,你就能贏得「人心」。這就是所謂的小企業做事,大企業做人。
「XY理論」廣泛應用於商業管理學院、心理學系以及各大企業中,迄今已達半個世紀之久,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管理理論之一。
管理者想要進階成為領導者,最重要的也就是要懂得人性,能聚攏人心,讓下屬成為追隨者,才能靠著自己的影響力而非權力,帶領團隊為組織創造更高價值。
就我們中國企業組織而言,「踐行Y理論可以留住95後員工嗎?那些依舊在流水線作業的工人,能脫離X理論嗎?習慣了單位體制的員工,能接受Y理論的踐行嗎?」。
當你開始精讀《企業的人性面》這本書,這些追尾就會因為每一個知識點的出現,而迸發各種思想火花。
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有效的管理可以促進事業的成功,但對於管理來說,沒有永恆的道理,只有不停的追問。
拿學習管理知識來說:我們不是蜷伏在地上,「有人替我們思想,只要讀他的文章,時而點頭稱是,這就夠了,不必多動腦筋」,我們追求「authority of ideas」而不是「ideas of authority」。
我們最終要做的,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拓墾,讓經典歷久彌新,讓自己在精讀中反覆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