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曉倩)1月22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化工學院張浩力課題組發現的具有雙吸電子單元的給體分子設計策略,可大幅提升全小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使用效率,對獲得性能優越的電池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並為全小分子電池活性層形貌的精準調控提供了有效思路。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化學材料》。
據介紹,全小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是以有機小分子為給體材料、稠環電子受體為受體材料的一類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這類電池可以充分結合小分子給體和稠環電子受體各自優勢,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和應用潛能。但是,這類電池目前研究較少、性能偏低,主要是由於性能優越的小分子給體材料的設計和活性層形貌的精準調控面臨很大的挑戰。
張浩力與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佔肖衛合作,圍繞高效全小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針對這兩個主要的科學問題與挑戰,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研究人員設計合成了雙吸電子單元,基於二元電池可以得到9.2%的效率,基於三元電池可以得到10.9%的效率,這是目前該類電池的最高效率之一。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pubs.acs.org.ccindex.cn/doi/10.1021/acs.chemmater.8b03980
《中國科學報》 (2019-01-24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