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質結分子摻雜有機太陽能電池工作機理闡明

2020-11-25 中國日報網

記者27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機光電子材料及界面課題組提出了分子摻雜有機光伏器件中的活性層優化模型,揭示了摻雜劑在其中的作用機理並提出了一種可控的高效摻雜器件製備工藝。其相關研究成果以《異質結分子摻雜高效激子解離及長載流子壽命提升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量子效率》為題,近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能源類旗艦期刊《美國化學會能源快報》上。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生電荷過程包括光子吸收、激子解離、電荷傳輸與電荷收集四個基本步驟。目前針對這一光電轉化過程仍然缺少有效、直接的電學性能優化手段。分子摻雜劑作為一種第三組分,其在體相異質結中的分布,會直接影響摻雜效果並決定器件性能;不匹配的摻雜劑分布會導致摻雜的「零效應」和「負效應」。然而,目前的研究並未明確分子摻雜劑在本體異質結中的優化分布,從而使得分子摻雜有機光伏器件性能優化缺少調控目標與實現途徑。

為解決這一關鍵科學問題,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機光電子材料及界面課題組化繁為簡地設計製備了平面異質結模型器件;從而準確調控了摻雜劑在電子給體、電子受體及異質結處的分布。科研人員利用前期工作中提出的路易斯酸小分子三(五氟苯基)硼烷作為P型摻雜劑,發現摻雜劑在給—受體異質結處的分布是實現器件外量子效率提升的關鍵。藉助超快光譜、瞬態光電壓及光電子能譜等分析手段,科研人員進一步發現異質結摻雜具有促進激子分離、延長載流子壽命並降低載流子傳輸複合的作用。科研人員進一步利用順序塗布的三層成膜方法,成功實現了摻雜劑在本體異質結中的分布調控;在高效非富勒烯有機光伏體系中成功實現了短路電流的提升。(記者 史俊斌)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寧波材料所在有機/無機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借鑑HIT結構,新近發展起來的單晶矽/有機物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採用在矽基底上旋塗相應的導電有機物,再沉積上、下金屬電極的簡單途徑即可完成器件製備。  為進一步提升n-Si/PEDOT:PSS異質結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團隊著力於抑制電池背面載流子複合。通過在背面引入高摻雜層,形成合適的背表面電場,通過有效降低少數載流子在表面的富集濃度來降低電子-空穴在表面的複合。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熱力學機理
    有機-無機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有望用於低成本和高性能光伏電池。
  • 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結構與製作技術
    高分子系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最大特點是:相當於p型半導體的π共軛高分子與相當於n型半導體的電子受體分子混合,藉助這一混合物的相分離,構建了接合界面的整塊異質結。引入這一相分離結構,是因為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經過了激勵子(exciter)的擴散。OTFSC首先是由π共軛高分子或者電子受體分子的光吸收,產生激勵子。
  • > HJT電池的降本之路 - 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德國FraunhoferIS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利用強脈衝光處理絲網印刷金屬觸點的矽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並聲稱這種方法...山煤國際回答:2019年7月23日,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投資建設10GW的異質結電池生產線項目。由於公司內部無異質結電池領域的專業經營...
  • 碳納米管複合薄膜/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研究獲進展
    碳納米管和矽可以在室溫下形成p-n結,無需傳統矽基太陽能電池中的高溫摻雜,這種新型的低成本太陽能電池易大規模生產,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機導電聚合物可以通過溶液方法在溫和的條件下與矽形成異質結,同樣可以避免矽基太陽能電池中製備p-n結所需的高溫過程。
  • g-C3N4光催化劑的摻雜改性、形貌結構調控、分子結構優化及異質結...
    研究背景 利用光催化技術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使大部分有機汙染物降解為小分子無機物,亦可利用光催化技術分解水製備H2,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能源,因而光催化技術在近年來被廣泛關注。光催化劑則是光催化技術的核心部分之一。有效的光催化劑不僅需要具有高活性,還需要具有寬的太陽光響應範圍。
  • 含氧化鉬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效率可達23.5%
    含氧化鉬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效率可達23.5%光伏電池組件  來源:pv magazine    2020/2/13 14:16:59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們聲稱,使用氧化鉬(MoOx)作為孔選擇性接觸的晶體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其效率已達到了23.5%。
  • 新型有機本體異質結雜化的近紅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將光電響應擴展到近紅外區(NIR)已成為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SCs)研究的迫切課題。然而,由於缺乏與之匹配的近紅外光伏材料和器件結構,這仍然是一個挑戰。近幾年來,近紅外有機光伏材料和器件(opv)的迅速發展為開發此類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新的機遇。
  • 寧波材料所等改善非摻雜異質結型晶矽太陽電池界面性能
    不同於傳統高溫擴散pn結型晶矽太陽電池,雜化異質結電池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摻雜引起的相關光/電損失,從而獲得高開路電壓以及高轉換效率,也可以實現無摻雜、非真空以及低溫可溶液加工,具有大幅降低製造成本的潛力,被認為是具有較大研究價值的下一代光伏技術之一。  在雜化異質結太陽電池研究發展中,效率和穩定性一直是其向商業化應用發展的限制因素。
  • 半導體所研製出高效平面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目前高效的鈣鈦礦電池均採用低溫緻密TiO2與高溫多孔TiO2相結合的介孔結構作為電子傳輸層,但介孔層製備溫度較高、工藝過程較為複雜,不利於大規模生產。近年來,人們發現有機/無機雜化的鈣鈦礦材料具有幾微米甚至長達上百微米載流子擴散長度,遠高於傳統的有機半導體幾十納米的擴散長度。
  • 印度研發硅藻土電池新型分子前體   製造最佳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導讀:印度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分子前體,用於硅藻土太陽能電池。他們用這種電池製造了一種超級太陽能電池,據說其效率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他們依靠低溫工藝製造該設備。,用於薄膜太陽能電池。他們在最近發表在《太陽能》上的「低溫下全溶液處理功能層的超導型CZTS太陽能電池」中展示了他們的發現。用該前驅體構建了基於鈦氧化物一維納米結構的酯酸/硫化鎘異質結的超導型太陽能電池。在250℃的溫和退火溫度下,不硫化就製得了鎂橄欖石膜。
  • 印度研發新型分子前體 製造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他們用這種電池製造了一種超級太陽能電池,據說其效率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他們依靠低溫工藝製造該設備。印度SRM科學技術研究院(SRMIST)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分子前驅體,該分子可用於基於相同化合物的硅藻土薄膜中,用於薄膜太陽能電池。
  • 德國研發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科學家們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該裝置採用多矽基隧道氧化物鈍化觸點,並在晶圓片的兩側施加。
  • 德國研發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科學家們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德國Fraunhofer IS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利用強脈衝光處理絲網印刷金屬觸點的矽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並聲稱這種方法實現了23.0%的轉換效率。
  • 綜述:無機-有機鈣鈦礦材料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 非摻雜異質結晶矽太陽電池
    本科及博士均畢業於蘭州大學物理系,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微電子中心連續從事4年多研究工作,回國後曾任中船重工下屬光伏公司副總工程師,2013-2018年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2018年10月加入中山大學材料學院,長期從事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可再生能源領域研發。共發表SCI論文近100篇,在Adv. Mater.、Nano Lett.、Adv.
  • 中外學者提升太陽能電池性能
    針對單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共軛材料種類少、凝聚態結構調控困難、能量轉換效率低等問題,一個中外聯合研究組最近取得新的突破。他們合成了一種新型雙纜共軛聚合物,作為吸光層應用於單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獲得了6.3%的能量轉換效率,這是目前單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率。相關論文近日刊登於《焦耳》。
  • 分子振動會降低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可達到的最大光電壓
    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的和比利時哈塞爾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限制有機分子材料太陽能電池效率的物理原因。目前,此類電池的電壓仍然過低,這也是其效率較低的原因之一。在他們的研究中,通過研究薄膜中分子的振動,科學家們能夠證明非常基本的量子效應,即所謂的零點振動,可以對電壓損耗做出重大貢獻。該研究現已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太陽能電池是全球能源生產轉變的重要節點。
  • 有機太陽能電池熱穩定性差?來點聚合物受體試試!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溶液處理的有機太陽能電池(OSC)由於其質輕、柔性好、色彩豐富且易於製造等優點而備受關注,特別是近年來非富勒烯受體材料(NFA)已成功應用於高性能OSC,在提高電池效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功率轉換效率(PCE)超過17%。
  • 效率可突破25%,異質結電池關鍵設備突破
    目前,太陽能電池正在全球範圍快速發展,每年新增裝機量都在不斷提高,給可再生能源和環保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了增加光伏在能源市場上的競爭力,從業者不僅一直在改進太陽能電池的設計,使其效率不斷提高,同時在提高轉換效率的工藝方面也付出了巨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