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發展的基本問題模擬試題
兒童心理發展存在關鍵期,這一概念由( )首先提出。
A.皮亞傑 B.勞倫茲 C.桑代克 D.班杜拉
【答案】B。
【中公名師指點】習性學家勞倫茲研究了動物的印刻現象,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關鍵期的概念。認為,許多特性的發展都有一個關鍵期。關鍵期是一個在有限的時段內,如果個體接觸到適宜刺激,就會展示出生來固有的某種適應性的發展模式。而過了關鍵期,即使再給予同樣的刺激也沒有這樣的效應。
皮亞傑在關於遺傳和環境的爭論上屬於( )。
A.遺傳決定論 B.環境決定論 C.共同決定論 D.相互作用論
【答案】D。
【中公名師指點】皮亞傑持內外因相互作用的發展觀,既強調內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強調在這種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斷發生量和質的變化。皮亞傑認為,心理、智力、思維,既不是起源於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於後天的經驗,而是起源於主體的動作。這種動作的本質是主體對客體的適應。主體通過動作對客體的適應,乃是心理發展的真正原因。
下列人物中支持環境決定論的是( )。
A.高爾頓 B.華生 C.格賽爾 D.皮亞傑
【答案】B。
【中公名師指點】高爾頓持遺傳決定論,他發現名人的親屬中有出名成就的遠遠多於普通人的親屬。華生持環境決定論,他的著名論斷「給我一打健康的兒童,我能任意改變他們,使之成為醫生、盜賊……」格賽爾的成熟勢力說,認為支配兒童發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學習,但主要是成熟,成熟指引兒童按照特定的順序和模式發展。他的雙生子爬梯實驗支持了這一觀點。皮亞傑持內外因相互作用的發展觀,既強調內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強調在這種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斷發生量和質的變化。
認為兒童是被動的接受者,任由環境和教育者來塑造的是( )。
A.皮亞傑 B.弗洛伊德 C.華生 D.維果斯基
【答案】C。
【中公名師指點】皮亞傑認為兒童是積極主動的建構者,而非被動的接受者,兒童通過同化和順應的過程來形成和發展自己的智力。弗洛伊德強調潛意識對人的發展的影響。華生是激進的環境決定論者,認為個體的行為就是刺激-反應的連結,甚至是人的情緒都是後天習得的。維果斯基贊同皮亞傑所說的兒童是充滿好奇心的探索者,會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和發現新的準則。然而,與皮亞傑不同的是,維果斯基認為,兒童的許多真正重要的「發現」產生於有技能的老師和新生的合作或協作以及交談的情境中。在此情境中,老師做動作示範並給以口頭指導,學生最初是試圖理解教師的指導,最終將這些信息內化,並以此來調整自己的行為表現。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