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代謝促進大腦組蛋白乙醯化

2021-01-12 科學網

酒精代謝促進大腦組蛋白乙醯化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5 11:00:11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S. L. Berger和G. Egervari等研究人員發現酒精代謝促進大腦組蛋白乙醯化。相關論文於2019年10月23日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

通過使用小鼠體內的穩定同位素標記,研究人員表明酒精的代謝有助於大腦中組蛋白的快速乙醯化,並且這部分是通過將醇來源的乙醯基(以一種依賴於乙醯輔酶A合成酶2,即ACSS2,的方式)直接沉積到組蛋白中而發生的。當在體內給小鼠注射重標記的乙酸鹽時,觀察到類似的直接沉積。在懷孕的小鼠中,暴露於標記的酒精會導致標記的乙醯基結合到妊娠胎兒的大腦中。在離體的原代海馬神經元中,細胞外乙酸能夠誘導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轉錄程序,這些程序對ACSS2抑制敏感。

研究人員發現酒精相關的聯想學習需要體內ACSS2。這些發現表明,酒精代謝和基因調控之間存在直接聯繫,這是通過大腦中組蛋白的ACSS2依賴性乙醯化來實現的。

新興的證據表明,表觀遺傳調控取決於代謝狀態,並且在驅動行為的神經功能中牽涉特定的代謝因子。在神經元中,組蛋白的乙醯化依賴於代謝物乙醯輔酶A,它是由染色質結合的ACSS2從乙酸鹽產生的。值得注意的是,肝臟中酒精的分解會導致血液中醋酸鹽水平的快速增加,因此酒精是體內醋酸鹽的主要來源。因此,神經元中的組蛋白乙醯化可能受到源自酒精的乙酸鹽的影響,對酒精誘導的大腦中基因表達和行為產生潛在影響。

附:英文原文

Title: Alcohol metabolism contributes to brain histone acetylation

Author: P. Mews, G. Egervari, R. Nativio, S. Sidoli, G. Donahue, S. I. Lombroso, D. C. Alexander, S. L. Riesche, E. A. Heller, E. J. Nestler, B. A. Garcia, S. L. Berger

Issue&Volume: 2019-10-23

Abstract: Emerg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epigenetic regulation is dependent on metabolic state, and implicates specific metabolic factors in neural functions that drive behaviour1. In neurons, acetylation of histones relies on the metabolite acetyl-CoA, which is produced from acetate by chromatin-bound acetyl-CoA synthetase 2 (ACSS2)2. Notably, the breakdown of alcohol in the liver leads to a rapid increase in levels of blood acetate3, and alcohol is therefore a major source of acetate in the body. Histone acetylation in neurons may thus b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cetate that is derived from alcohol4, with potential effects on alcohol-induced gene expression in the brain, and on behaviour5. Here, using in vivo stable-isotope labelling in mice, we show that the metabolism of alcohol contributes to rapid acetylation of histones in the brain, and that this occurs in part through the direct deposition of acetyl groups that are derived from alcohol onto histones in an ACSS2-dependent manner. A similar direct deposition was observed when mice were injected with heavy-labelled acetate in vivo. In a pregnant mouse, exposure to labelled alcohol resulted in the incorporation of labelled acetyl groups into gestating fetal brains. In isolated primary hippocampal neurons ex vivo, extracellular acetate induc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related to learning and memory, which were sensitive to ACSS2 inhibition. We show that alcohol-related associative learning requires ACSS2 in vivo.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direct link between alcohol metabolism and gene regulation, through the ACSS2-dependent acetylation of histones in the brain.

DOI: 10.1038/s41586-019-1700-7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700-7

相關焦點

  • 揭示酒精有害大腦健康新機制---促進腦細胞組蛋白乙醯化
    這些研究人員在小鼠模型中展示了乙酸如何進入大腦的記憶系統中,從而控制神經元基因的表達,以及最終當遭遇促進酒精攝入的環境線索時這些小鼠如何作出表現。Berger博士說,「令我們大為吃驚的是,經過代謝的酒精被身體直接用來給包裝DNA的蛋白(稱為組蛋白)添加乙醯基團。
  • Toll樣受體信號重塑巨噬細胞代謝並促進組蛋白乙醯化
    Toll樣受體信號重塑巨噬細胞代謝並促進組蛋白乙醯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9 14:23:09 德國波恩大學Eicke Latz課題組近日發現Toll樣受體(TLR)信號重塑巨噬細胞代謝,並通過ATP
  • 揭示酒精有害大腦健康新機制---促進腦細胞...
    這些研究人員在小鼠模型中展示了乙酸如何進入大腦的記憶系統中,從而控制神經元基因的表達,以及最終當遭遇促進酒精攝入的環境線索時這些小鼠如何作出表現。Berger博士說,「令我們大為吃驚的是,經過代謝的酒精被身體直接用來給包裝DNA的蛋白(稱為組蛋白)添加乙醯基團。
  • 飲酒竟會改變大腦組蛋白乙醯化,擾亂基因表達,導致喝酒根本停不下來
    Berger研究發現,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酸,會進入大腦,乙醯化前額葉和海馬區細胞的組蛋白,改變神經細胞表觀遺傳,形成酒癮。這一研究發表在Nature上[2]。 飲酒後血液裡多出來的乙酸,沒準也會影響大腦! 研究人員採用了同位素標記的方法進行了研究。在給小鼠腹腔注射了攜帶同位素標記的乙醇後,同位素標記確實出現在了這些小鼠大腦的前額葉和海馬體組蛋白上。而後,其中的同位素水平逐漸降低,8個小時後回到了正常水平。
  • Nature: 飲酒會導致大腦記憶中心的表觀遺傳變化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Alcohol metabolism contributes to brain histone acetylation」的文章,發現酒精代謝產物對大腦組蛋白的乙醯化作用
  • 研究揭示組蛋白乙醯化對大腦炎性衰老相關基因抑制的新模式
    研究揭示組蛋白乙醯化對大腦炎性衰老相關基因抑制的新模式 2018-07-04 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院 該研究揭示了表觀遺傳修飾對大腦炎性衰老基因調控的新模式,表明了炎性衰老進程的可逆性,為幹預衰老相關的大腦功能下降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視角。    大腦的炎性衰老是衰老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一個主要標誌。
  • JBC:乙醯輔酶A羧化酶調節組蛋白乙醯化的機制
    組蛋白的乙醯化作用依賴於中間代謝來提供乙醯輔酶A。然而,乙醯輔酶A也用於脂肪酸的從頭合成,在脂肪酸的從頭合成過程中,第一個反應同時也是一個限速步驟,即通過乙醯輔酶A羧化酶的催化作用,乙醯輔酶A羧化形成丙二醯輔酶A。所以組蛋白的乙醯化及脂肪酸合成競爭利用了相同的乙醯輔酶A存儲庫。
  • 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細胞》發文破譯組蛋白乙醯化密碼
    >AF9 YEATS domain links histone acetylation to DOT1L-mediated H3K79 methylation」(AF9 YEATS結構域關聯組蛋白乙醯化至DOT1L介導的組蛋白H3第79位賴氨酸甲基化)的研究論文,發現了一種新型組蛋白乙醯化閱讀器-YEATS結構域,揭開了組蛋白乙醯化轉錄調控研究新篇章。
  • 糖酵解介導的乙醯輔酶A和組蛋白乙醯化的變化控制著胚胎幹細胞的早期分化
    在這裡,我們報導了在分化的最初幾個小時內誘導的最早的代謝變化。高解析度核磁共振鑑定了44種代謝物,並在早期分化過程中發生了明顯的代謝轉變。代謝和轉錄分析表明,多能細胞通過糖酵解產生乙醯輔酶A,並在分化過程中迅速喪失這一功能。重要的是,糖酵解的調節阻止了人類和小鼠胚胎幹細胞中組蛋白的去乙醯化和分化。
  • 上海生科院揭示組蛋白乙醯化在人胚胎幹細胞神經分化中的不同功能
    上海生科院揭示組蛋白乙醯化在人胚胎幹細胞神經分化中的不同功能 2014-12-26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利用去乙醯化酶抑制劑阻斷乙醯化的下調,抑制神經細胞的產生而使全能性基因維持高表達狀態;而在神經命運決定階段利用去乙醯化酶抑制劑上調組蛋白乙醯化,則促進神經幹細胞的產生。這些結果提示H3K9乙醯化在人胚胎幹細胞多能性維持和神經命運決定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 線粒體乙醯化:蛋白組學,sirtuins去乙醯化酶, 以及對代謝和疾病的影響
    賴氨酸乙醯化是第一個被定義的組蛋白殘基的修飾。組蛋白乙醯化修飾同時受組蛋白乙醯基轉移酶和去乙醯化酶的調控。在過去的20年中,蛋白乙醯化修飾範圍已經從組蛋白擴展到亞細胞結構及細胞各項生命活動中的蛋白。研究也發現乙醯化修飾是一個調控蛋白與蛋白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細胞乙醯化修飾影響了細胞功能的方方面面,質譜分析的結果顯示乙醯化的蛋白涉及多條代謝通路,包括脂肪酸代謝、糖酵解途徑、三羧酸循環及尿素循環。動物實驗發現SIRT3缺失的小鼠蛋白呈高度乙醯化狀態。進一步對線粒體蛋白純化的分析結果顯示,136種蛋白乙醯化水平在SIRT3缺失的小鼠中顯著增加。
  • 李小玲組發現組蛋白巴豆醯化促進人類胚胎幹細胞向中內胚層分化
    和組蛋白乙醯化(Kac)一樣,Kcr也促進基因表達,然而它在體內到底有什麼生理功能一直未知 【5-8】。巴豆醯輔酶A是組蛋白巴豆醯化的底物。它可以由短鏈脂肪酸中的巴豆酸加輔酶A 而來,也可以由賴氨酸,色氨酸的分解產物和丁酸(一種4碳的脂肪酸)氧化降解產生(圖1)。
  • 「乙醯化修飾」真相大白
    存在於人體代謝酶之中調節代謝通路及代謝酶活性的「乙醯化」,是改變蛋白質功能最主要的修飾方式之一,蛋白質一旦被嫁接上「乙醯基」基團,就會「被修飾」成乙醯化蛋白質。揭開蛋白質「乙醯化修飾」的機理之謎,對於破解蛋白質修飾規律的生命之迷至關重要。作為一種普遍存在的、可逆且高度調控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方式,乙醯化修飾在幾乎所有的生物學過程中都起重要調控作用。
  • 核糖原分解調控組蛋白乙醯化
    Gentry研究組發現核糖原分解調節人非小細胞肺癌中組蛋白的乙醯化。 該研究2019年9月12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細胞—代謝》。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利用細胞核純化和穩定同位素示蹤來確定核糖原的起源和代謝命運。研究人員通過區室化丙酮酸的產生和組蛋白乙醯化揭示了核糖原在表觀遺傳調控中的關鍵功能。該調控途徑在人非小細胞肺癌中發生改變,因為在手術標本中發現細胞核中糖原的積累。
  • Nature:不同的線粒體代謝模式影響T細胞的分化和功能
    CD4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重要免疫細胞,在整個激活階段需要進行代謝重編程。在CD4T細胞中,T細胞受體的連接以及細胞因子信號的共同刺激下可誘導糖酵解合成代謝,這是細胞快速增殖所必需的。CD4T細胞分化和功能可通過信號傳導和轉錄重構協調進行,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過程是否可由細胞中的代謝成分獨立調節。
  • 清華課題組《細胞》發文:破譯組蛋白乙醯化密碼
    」(AF9 YEATS結構域關聯組蛋白乙醯化至DOT1L介導的組蛋白H3第79位賴氨酸甲基化)的研究論文,發現了一種新型組蛋白乙醯化閱讀器-YEATS結構域,揭開了組蛋白乙醯化轉錄調控研究新篇章。組蛋白賴氨酸乙醯化是研究最早的一類組蛋白修飾。表觀遺傳學的興起就是源於1996年組蛋白乙醯化轉移酶和去乙醯化酶轉錄調控功能的發現。組蛋白乙醯化與基因活化關係密切,其中一個重要工作模型就是乙醯化組蛋白可以被特定閱讀器結構域所識別,從而招募染色質調控因子到特定區域,協同完成基因表達調控。比較為人熟知的賴氨酸乙醯化閱讀器是溴域(Bromodomain),目前數個溴域靶向的一類新藥已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 HDAC 組蛋白去乙醯化
    核小體是組蛋白的一個核和組蛋白,基因落在上面,就是核小體DNA的動作。組蛋變成核小體,核小體構成了染色體。組蛋白的核是由什麼東西構成的? 是由4種分子構成,變成了一個核,然後DNA就繞在上面當做4個分子構成組蛋白的核。
  • 研究發現新型組蛋白乙醯化閱讀器
    研究發現新型組蛋白乙醯化閱讀器為靶向小分子藥物開發奠定基礎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4-12-15 黃辛  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研究團隊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組蛋白乙醯化閱讀器——YEATS結構域,揭開了組蛋白乙醯化轉錄調控研究新篇章。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細胞》。
  • 科學網—研究發現新型組蛋白乙醯化閱讀器
    研究發現新型組蛋白乙醯化閱讀器組蛋白賴氨酸乙醯化是研究最早的一類組蛋白修飾,與基因活化關係密切,但很長一段時間內溴域是唯一一個為人所知的乙醯化組蛋白閱讀器,數個溴域靶向的一類新藥已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因此,發現新型乙醯化組蛋白閱讀器一直是表觀遺傳學領域的研究熱點。
  • J.Immunology:酪氨酸蛋白激酶Btk乙醯化調控研究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酪氨酸蛋白激酶Btk轉錄調節的新機制:組蛋白乙醯轉移酶p300介導的組蛋白乙醯化正調,而組蛋白去乙醯化酶1介導的組蛋白去乙醯化負調Btk轉錄及表達。這些結果拓展了對Btk調節及其功能的認識,並有益於對相關疾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