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發現表觀遺傳變化也可導致真菌產生抗藥性
人們之前認為只有真菌DNA發生的突變才會導致對抗真菌藥物產生抗藥性。目前的診斷技術依賴於對真菌DNA進行測序來尋找這樣的突變。相反,真菌表現出表觀遺傳變化---不影響它們的DNA的變化,這表明真菌抗藥性的許多原因可能在以前被忽略了。 每年真菌疾病影響全球數十億人,據估計造成160萬人死亡。
-
大腦中非常規的表觀遺傳現象
mCH的累積會短暫地與突觸的發育相一致,此時逐漸成熟的額葉皮質中神經元細胞間的聯繫正逐漸增多。Gabel和Chen等人提出了一種可能的機制,甲基化的CpG結合蛋白2(MeCP2)被破壞能導致神經系統疾病Rett症候群,而mCH可能就是通過對MeCP2的識別調控神經元基因表達的。
-
飲食習慣會導致精子發生表觀遺傳變化,進而影響子女將來的健康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飲食習慣,甚至於不同的地域會形成不同的飲食風格。那麼,飲食習慣是否可以通過表觀遺傳現象影響下一代呢?表觀遺傳是指在DNA序列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產生的可遺傳變化。DNA甲基化、基因組印記、基因沉默和RNA編輯等均為常見的表觀遺傳現象。
-
Nature|雙管齊下:癌症表觀遺傳治療與基因敲除的強強聯合
針對表觀基因抑制因子的癌症療法可以通過激活人類基因組中的逆轉錄元件(Retroelements)來調節它們的作用。逆轉錄子轉錄可以形成雙鏈RNA(dsRNA),激活MDA5模式識別受體。這種病毒模擬反應(Viral mimicry)導致癌症細胞喪失適應性並刺激先天和適應性免疫反應【1】,但是目前表觀遺傳療法的效果很有限。
-
飲酒竟會改變大腦組蛋白乙醯化,擾亂基因表達,導致喝酒根本停不下來
這不,兩年前的BMJ上,就有研究證明了,即使「適度」飲酒也會對認知功能造成損傷[1]。 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的P. Mews、G. Egervari和S. L. Berger研究發現,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酸,會進入大腦,乙醯化前額葉和海馬區細胞的組蛋白,改變神經細胞表觀遺傳,形成酒癮。這一研究發表在Nature上[2]。
-
癌細胞克隆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維持的機制
癌細胞克隆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維持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30 19:48:56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Amos Tanay課題組通過單細胞分析,揭示了癌細胞克隆如何維持其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
-
科學家證實表觀遺傳修飾可以跨代遺傳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提供強勁的證據證實不僅遺傳的DNA本身,而且遺傳的表觀遺傳指令,都會調節後代的基因表達。再者,這些新的認識首次描述了這種遺傳信息的生物學結果。這項研究證實母本表觀遺傳記憶是新的一代發育和存活所必不可少的。
-
揭示表觀遺傳記憶跨代傳遞新機制
2016年4月7日/生物谷BIOON/--根據表觀遺傳學---研究可遺傳的基因變化,其中這種基因變化並不是由我們的DNA直接編碼的---的說法,我們的生活經歷可能傳遞給我們的孩子和我們的孩子的孩子。對創傷事件存活者的研究已提示著遭受應激(exposure to stress)可能確實持續地影響子孫後代。但是這些表觀遺傳「記憶」是如何傳遞的呢?
-
外媒:遺傳不僅靠基因 表觀遺傳也扮演重要角色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外媒稱,遺傳不是僅通過基因傳遞。一項新研究證實,表觀遺傳指令也會調節後代的基因表達。據阿根廷《21世紀趨勢》周刊網站7月22日報導,該研究由德國弗賴堡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研究所進行,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上。
-
J Neurosci:科學家們發現關鍵蛋白的在記憶形成中表觀遺傳學...
第一個廣泛的發現是在記憶重建期間轉錄與翻譯控制的變化(從活化基因形成新蛋白質的過程),該過程發生在與記憶形成有關的大腦區域。第二個廣泛的發現是表觀遺傳機制(已知改變基因活性而不改變其DNA序列的各種分子修飾)在記憶再鞏固或強化過程中也以某種方式參與進來。
-
Nature:聽醫生話少喝酒!揭示酒精有害大腦健康新機制---促進腦細胞...
2019年10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日常生活中的觸發因素,比如偶遇以前的飲酒夥伴,路過曾經熟悉的酒吧或參加節日聚會,可能會導致從酒精使用障礙(alcohol use disorder,指的是濫用酒精)中恢復過來的人們舊疾復發。
-
Science:表觀遺傳信息也可以遺傳給下一代
長時間以來在科學界一直存在著的爭論是在生物體一生中積累的表觀遺傳性狀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日前,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Immunobiology and Epigenetics) 的研究人員通過對果蠅的研究發現,不僅DNA遺傳信息可以傳給後代,用於調控基因表達的表觀遺傳信息也可以遺傳給後代。
-
「珍藏版」綜述|染色質複製與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
撰文 | 十一月責編 | 兮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質的遺傳是保持細胞表觀遺傳記憶的核心。染色質複製過程在細胞進入有絲分裂時期後,蛋白質和RNA會從DNA上脫離下來。新複製的染色質表觀遺傳狀態的重建需要染色質組分在複製叉之後重新組裝【6】。
-
記憶還能遺傳?你吃的魚,可能就殘留著史前的記憶
來自紐西蘭Otago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對斑馬魚研究發現,斑馬魚的表觀遺傳記憶,能夠通過保存DNA甲基化的方式連續遺傳給後代,簡而言之,魚的記憶能夠遺傳給下一代,甚至下幾代。 (圖 | 作者拍攝) 此前研究表明,除了「基因」遺傳因素會調控我們的記憶,表觀遺傳學也和學習記憶密切相關。
-
Nature又放毒了,記憶T細胞居然起源於效應T細胞(2篇Nature重磅推出)
這兩項研究都檢測了天然,效應和記憶T細胞表觀遺傳修飾的群體 - 可遺傳的化學修飾或對不改變DNA序列的細胞DNA的結構變化。這種變化往往與基因表達調控有關,使細胞及其後代能夠「打上標籤」一種特定的基因表達模式。 DNA甲基化就是這樣一種改變,可以將基因固定在「off」位置,從而使其表達沉默【4】。
-
表觀遺傳修飾可跨代傳遞
再者,這些新的認識首次描述了這種遺傳信息的生物學結果。這項研究證實母本表觀遺傳記憶是新的一代發育和存活所必不可少的。在其中發揮作用的是一種被稱作表觀遺傳的過程。表觀遺傳修飾對DNA的特定區域添加標記來吸引或阻擋激活基因的蛋白。因此,對每種細胞類型而言,這些表觀遺傳修飾逐步地產生典型的活性DNA和非活性DNA序列模式。再者,與DNA中固定不變的鹼基序列相反的是,表觀遺傳標記也能夠在終生發生變化,並且對環境或生活方式作出反應。比如,吸菸改變肺細胞的表觀遺傳組成,最終導致癌症產生。
-
同濟高紹榮教授實驗室《Nature》發文揭示表觀遺傳學研究重大突破
隨後,父源和母源的基因組要進行廣泛的表觀遺傳重塑以適應胚胎發育的需要。這些表觀修飾的變化是胚胎基因組激活及第一次細胞譜系分化的關鍵。組蛋白的轉錄後修飾直接調控了基因表達的激活和沉默。早期的研究中,利用抗體免疫螢光染色的方法發現,大部分的組蛋白修飾在植入前胚胎的發育過程中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一些調節組蛋白修飾的酶的異常表達或缺失會導致胚胎發育異常甚至植入前胚胎的死亡。
-
Sci Adv|周慶華團隊揭示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熱應激跨代遺傳
責編 | 酶美當環境因素影響到生物體的體徵【1】、代謝【2】、行為【3】和壽命【4】等生理和行為特徵後,機體會以非遺傳信息的形式將這種影響因素傳遞給後代,即為表觀遺傳。表觀遺傳可以通過與DNA序列變化無關的信息,如通過DNA的甲基化、組蛋白的修飾、非編碼RNA以及小RNA等傳遞信息給後代,這種現象稱為跨代表觀遺傳(Transgenerational Epigenetic Inheritance,TEI)【5】。溫度是重要的環境因素,機體的環境經歷不可避免地包括溫度的影響。
-
|必讀|調控癌症發生或記憶功能的嶄新領域: 表觀遺傳學
在近期舉行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研究人員探討了在基因表達與疾病發展過程中,RNA表觀遺傳學至關重要的作用,並闡述了一種與白血病相關的全新化學修飾。 RNA表觀遺傳學 研究發現,表觀遺傳標記就像聖誕彩燈一樣修飾著mRNA。
-
Cell:記憶也是可以遺傳的
,而且這種遺傳功能能夠開啟或關閉。表觀遺傳學是研究基因表達的遺傳變化的學科。雖然一些變異能夠遺傳,但並不是由於DNA本身的變化導致的。例如,我們的生活經驗是不由DNA編碼控制的,但這些信息也能夠通過遺傳的方式傳遞給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