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創造出第一種永久磁性液體

2020-12-03 太平洋電腦網

我們所知的磁鐵多數都是固體的,不過也已經出現一種稱為鐵磁流體的磁性液體材料。其由懸浮在液體中的氧化鐵顆粒組成,然而只有當外加磁場作用時,這種材料才暫時表現出磁性。但現在,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已設法製造出第一批永久磁性液體,這可為電子設備和機器人開闢新的途徑。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鐵磁流體一直存在,從那時起,它們就出現在揚聲器、引人注目的鐘表,可以根據需要改變粘性或滑動性的表面中,並可能很快用於推動小型衛星。但在所有這些情況下,液體僅在施加磁場時顯示磁性。伯克利實驗室的新液體是第一種永久磁性液體。

「我們製造了一種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又具有磁性的新材料,」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Tom Russell說道。「以前從來沒有人觀察到這一點。我們想知道,『如果鐵磁流體可以暫時變成磁性,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才能使其變成永久磁性,並且表現得像一塊固體磁鐵,但看起來仍然像液體一樣'?」

該團隊開始使用3D列印的1毫米鐵磁流體液滴,每個液滴含有數十億個20納米寬的氧化鐵納米顆粒。將它們懸浮在另一種液體溶液中。經過仔細檢查,研究人員發現液滴保留了它們的形狀,因為納米顆粒在邊緣「擠在一起」。

接下來,團隊在水滴上方通過了一個磁性線圈,從而激發了它們的磁力。但與通常的鐵磁流體不同,這種磁性在線圈被移除後仍然存在。液滴開始一致地圍繞著彼此旋轉。通過研究液滴的磁力測定,該團隊找出了原因。每個液滴中的每個氧化鐵納米顆粒立即響應磁場,並且因為許多在表面被擠在一起,它們基本上形成固體磁殼。這些外部顆粒也將它們的磁定向傳遞到每個液滴的核心中的納米顆粒上。

研究人員的結果表明,它們可以將液滴分成較小的液滴,或者將它們變成球形、圓柱形、薄餅形、管形甚至是章魚形,同時仍然是磁性的。最重要的是,可以調節液滴,以便可以隨意打開和關閉它們的磁性。

總而言之,這些特性可以使液滴在機器人或電子設備中非常有用。該團隊建議將它們用於製造液體列印的人造細胞,或用於在體內輸送藥物的磁控機器人。

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顛覆你認知的新發現 世界上第一種擁有永久磁性的液體磁鐵
    在此之前,最接近帶有磁性的液體的是一種被稱為鐵磁流體的液體,它是鐵氧化物顆粒的溶液,當它們處於其它磁場的條件下就會具有強磁性,當外界磁場撤除時,鐵磁流體就不再具有磁性。有了鐵磁流體作為參考,許多科學家一直希望創造出像固體磁鐵一樣的,具有永久磁性的磁性液體。
  • 中美科研團隊「列印」出有永久磁性的液態磁鐵
    新華社華盛頓7月19日電(記者周舟)中美兩國科研人員採用全液相3D列印技術,製備出一種新型磁性液滴,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又具有永久磁性,為研製柔性電子、可靶向輸送藥物的磁控液體機器人等提供了新途徑。在納米級層面,傳統的鐵磁流體本身不存在磁極,只有在外加磁場作用下被持續磁化才能表現出特定磁性。但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這種新的磁性液滴材料不需要外加磁場就能表現得像一塊固體磁鐵,且看起來仍然像液體一樣。
  • 液體磁體誕生!開啟新領域,打破永久磁體只能由固體製成的局限!
    液體磁體誕生!開啟新領域,打破永久磁體只能由固體製成的局限!幾個世紀前的發明家和今天的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讓我們生活更美好的巧妙方法——從指南針上的磁針到磁性數據存儲設備,甚至是核磁共振(MRI)身體掃描機器。所有這些技術都依賴於由固體材料製成的磁鐵,但是如果能用液體做一個磁性裝置呢?伯克利實驗室的一組科學家,使用改良過的3D印表機就做到了這一點。
  • 什麼是磁性液體?據說可以引發醫學和機器人等領域的真正革命
    在此之前,科學從未創造出既具有液體又具有磁性的材料。現在,來自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更好地稱為伯克利實驗室)的一組科學家已經能夠將這兩種材料合併為一種材料,並且可能的廣泛應用在很多領域。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航天局NASA開始使用稱為「鐵磁流體」的物質 - 液體對磁力的刺激作出反應。今天,鐵磁流體用於緩衝某些類型的揚聲器和計算機硬碟驅動器的衝擊。但問題是,當刺激它們的磁鐵被移除時,它們無法保持其磁性。
  • 科學家首次創造出永磁液體:可變多種形狀
    北京時間7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首次創造出了一種永磁液體,這些液滴能夠變成多種形狀,並在操控下四處移動。▲這些永磁液滴能夠「步調一致」地旋轉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高分子科學與工程教授、此次研究的高級作者託馬斯·拉塞爾和他的團隊其實是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做3D列印液體實驗時、意外創造出這些液滴的,該實驗的原本是為了研發出具有液體性質的固體、以滿足多種能源應用。
  • 陳根:磁鐵並非固態,科學開發永久磁性液態磁鐵
    ,例如磁鐵礦等,都是固體材料,軟磁性物質科學卻未派上大用場,近日,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研團隊展示了磁流體液滴的可逆順磁-鐵磁轉變,這是通過在水-油界面上組裝的一層磁性納米粒子的幹擾而實現的。
  •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張躍鋼教授訪問蘇州納米所
    9月26日上午,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張躍鋼教授應邀來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張躍鋼教授為大家作了題為Graphene for Nanoelectronics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的學術報告。報告由蘇州納米所副所長陳立桅主持,副所長劉佩華出席報告會。
  • 訪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副主任霍斯特·西蒙
    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主要編撰人之一、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副主任霍斯特·西蒙14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在高性能計算領域已經取得巨大進步,正成長為全球超算舞臺上的有力競爭者。新一期超算500強榜單當天在大會上公布。中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與「天河二號」分別奪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相比第三名美國「泰坦」速度優勢巨大。
  • 磁鐵也可以是流動的液體
    北京化工大學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近日宣布,該校科研人員與來自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團隊合作,發現一種新型磁性液體,通過控制磁性納米粒子在水油界面的自組裝,最終成功引導鐵磁流體從順磁性轉變成鐵磁性。通俗來講,磁鐵不再一定是堅硬的固體,也可以是流動的液體。
  • 新的吸引定律:科學家列印磁性液滴
    但是,如果你能用液體製造磁性設備怎麼辦?使用改良的3-D印表機,伯克利實驗室的一組科學家就是這樣做的。他們的研究結果將於7月19日發表在「 科學 」雜誌上,可能會產生一種革命性的可印刷液體裝置,用於各種應用,從提供靶向癌症治療的人造細胞到靈活的液體機器人,可以改變其形狀以適應周圍環境。
  • 科學家無意中製造出了液態永磁鐵
    科學家們第一次製造出液態永磁鐵。根據最新的研究,可以把磁性液滴塑造成各種形狀,還可以通過外部操作來移動它們。
  • 伯克利實驗室開發新型納米催化材料 提升甲醇制氫效率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由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分子實驗室領導的研究團隊設計併合成超小鎳納米簇(約1.5 nm),可沉積在富含缺陷的氮化硼納米片上構成催化劑(Ni/BN),具有優異的甲醇脫氫活性和選擇性。
  • 清華物理系實驗團隊合作在電場調控質子化控制磁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在過去近二十年中,研究人員基於靜電場效應調控,利用介電、鐵電和離子液體等多類介質材料對於SrRuO3的磁性調控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索,然而由於SrRuO3中顯著的載流子濃度,該系列研究的調控效果均不顯著。
  • 科學家制出具有永久磁性的液態磁鐵
    中美研究團隊採用全液相3D列印技術,製備出一種具有永久磁性的新型液滴。 在一項發表於《科學》雜誌的最新研究中,中美研究團隊採用全液相3D列印技術,製備出一種具有永久磁性的新型液滴。聚集在一起的納米顆粒在磁性線圈的作用下,表現出磁性。當表面的納米顆粒被磁化時,它們將磁性轉移到中心的納米顆粒,整個液滴就有了永久磁性。這項技術可應用於提供靶向癌症治療的人工細胞、可變形的液體機器人等。
  • 科研人員「列印」出永久磁性液態磁鐵 應用場景廣泛
    據新華社報導,中美兩國科研人員採用全液相3D列印技術,製備出一種新型磁性液滴,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又具有永久磁性。研究人員利用全液相3D列印和微流控成型技術,可以製造出任意形狀的磁性液滴。3D列印疊加磁性材料概念股主要有中鋼國際(000928)、北礦科技(600980)等。
  • 納米技術:用金屬有機骨架殼減少金屬核顆粒的磁性!
    納米技術:用金屬有機骨架殼減少金屬核顆粒的磁性!用於智慧型手機和風力渦輪機的稀土元素的表面採礦很困難,在美國很少進行。科學家們想知道他們是否可以使用磁性顆粒從地熱鹽水中提取痕量水平的金屬。然而,由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Pete McGrail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在MOF外殼形成後,磁場強度下降了70%。MOF的使用可以允許從地熱源的鹽水,來自油氣田的產出水或諸如飛灰的廢物中分離釔,鈧和其他元素。「這些元素有很多應用 - 石油精煉,計算機顯示器,風力渦輪機中的磁鐵,」該研究的材料設計負責人Praveen Thallapally說。
  • 美國國家實驗室如何運營
    美國國家實驗室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系統,興起於二戰前後,在美國國防、航空航天、能源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發軔於曼哈頓工程,研製出了世界首枚原子彈。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為幫助判斷什麼是二戰時最有價值的三個技術開發項目(原子彈、低空爆炸信管和雷達)作出了貢獻。
  •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匯總
    在我國的科研平臺,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前沿探索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目前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共有多少家?詳細名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