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有講究的,畢竟我們國家的傳統就是要討一個好彩頭,就好像每次考試之前,都會有人選擇早飯吃一根油條加兩個雞蛋,寓意著一百分,還有穿紫色的褲子,意思就是"指定過",這些都很有趣,也不是一種迷信,只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而已。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人們這麼做的時候其實也並不是相信它真是會如願,只是一種安慰自己的方式,代表著一種希望事情發生的願望,這都是可以理解的行為,除了這種方式的寄託以外,我們還有數字的諧音,很多數字都因為跟一些字的音調很像而被拿來寄託願望,比如很多人的密碼都會設置"6"這個數字,就寓意著順。
這些寓意滲透進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連木匠做工時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現代社會很多東西都是機器製作了,導致現在的木匠越來越少,但是古代的木匠非常厲害,做出來的物品精緻又漂亮,雕花之類的也不在話下,當他們在做一些東西時,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出於習慣,他們都會把它當作內心準則,就比如"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這句話便是老一輩人總結出來的智慧,裡面的數字其實就是尺寸,第一句"床不離七",意思不是床的尺寸都是七,而是說床的尺寸裡是離不開七的,不論是三寸七還是四寸七,都一定要有一個七被留出來。
這是因為人做的肯定沒有機器那麼精準,在一開始做的時候,尺寸也許就會有偏差,首先是保證人睡在這個尺寸的床上會感到舒適,還有就是留出一個七好修改,如果留的太小,連修改的餘地都沒有了,而且"七"同"妻"同音,人們認為,當一個人娶了妻子以後就會對生活充滿希望,所以這個七的寓意是美好的,是一種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第二句"棺不離八"也和諧音有關,古代時人下葬還不用火化,所以那時候是需要棺材的,"棺"同"官"同音,而"八"又和"發"同音,這幾天寓意著升官發財,那時候人們還是比較迷信的,覺得人死後還會保佑著在世的人,之所以不離開八這個數字,也是為了後世著想。
"桌不離九"自然也是同音的了,"九"和"酒"有關,因為雖然桌子的基礎用處是用來吃飯的,所以有時候也會用來宴請賓客或者是團圓聚會,以前酒文化盛行,覺得無酒不歡,一遇到這些場面都會喝酒,於是在做桌子時,就會使用九這個數字了。
當然酒作為感情之前的調味劑是可以的,偶爾喝一次兩次是可以助興的,但是它畢竟是傷身體的,不能夠多喝,而且現在社會上聚會時已經不一定非要喝酒了,小酌怡情大喝傷身,所以還是要量力而行,當別人不想喝酒時也不要一直勸酒,要尊重他人的選擇。
對於我們自己也應該要約束喝酒的量,尤其是在開車時,絕對要滴酒不沾,不能有僥倖心理,否則最後出了事情,不僅僅是傷害了自己,還有可能會危及到他人,損人不利己。
這句話俗語是以前的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同時裡面也包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其實有時候這種行為也並不是迷信,之前一種精神寄託而已,自己本身雖然知道事情不會這麼容易實現,只是想以此給自己一點慰藉,這其實也是熱愛生活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