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啥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2020-12-04 筆尖文史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有講究的,畢竟我們國家的傳統就是要討一個好彩頭,就好像每次考試之前,都會有人選擇早飯吃一根油條加兩個雞蛋,寓意著一百分,還有穿紫色的褲子,意思就是"指定過",這些都很有趣,也不是一種迷信,只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而已。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人們這麼做的時候其實也並不是相信它真是會如願,只是一種安慰自己的方式,代表著一種希望事情發生的願望,這都是可以理解的行為,除了這種方式的寄託以外,我們還有數字的諧音,很多數字都因為跟一些字的音調很像而被拿來寄託願望,比如很多人的密碼都會設置"6"這個數字,就寓意著順。

這些寓意滲透進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連木匠做工時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現代社會很多東西都是機器製作了,導致現在的木匠越來越少,但是古代的木匠非常厲害,做出來的物品精緻又漂亮,雕花之類的也不在話下,當他們在做一些東西時,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出於習慣,他們都會把它當作內心準則,就比如"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這句話便是老一輩人總結出來的智慧,裡面的數字其實就是尺寸,第一句"床不離七",意思不是床的尺寸都是七,而是說床的尺寸裡是離不開七的,不論是三寸七還是四寸七,都一定要有一個七被留出來。

這是因為人做的肯定沒有機器那麼精準,在一開始做的時候,尺寸也許就會有偏差,首先是保證人睡在這個尺寸的床上會感到舒適,還有就是留出一個七好修改,如果留的太小,連修改的餘地都沒有了,而且"七"同"妻"同音,人們認為,當一個人娶了妻子以後就會對生活充滿希望,所以這個七的寓意是美好的,是一種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第二句"棺不離八"也和諧音有關,古代時人下葬還不用火化,所以那時候是需要棺材的,"棺"同"官"同音,而"八"又和"發"同音,這幾天寓意著升官發財,那時候人們還是比較迷信的,覺得人死後還會保佑著在世的人,之所以不離開八這個數字,也是為了後世著想。

"桌不離九"自然也是同音的了,"九"和"酒"有關,因為雖然桌子的基礎用處是用來吃飯的,所以有時候也會用來宴請賓客或者是團圓聚會,以前酒文化盛行,覺得無酒不歡,一遇到這些場面都會喝酒,於是在做桌子時,就會使用九這個數字了。

當然酒作為感情之前的調味劑是可以的,偶爾喝一次兩次是可以助興的,但是它畢竟是傷身體的,不能夠多喝,而且現在社會上聚會時已經不一定非要喝酒了,小酌怡情大喝傷身,所以還是要量力而行,當別人不想喝酒時也不要一直勸酒,要尊重他人的選擇。

對於我們自己也應該要約束喝酒的量,尤其是在開車時,絕對要滴酒不沾,不能有僥倖心理,否則最後出了事情,不僅僅是傷害了自己,還有可能會危及到他人,損人不利己。

這句話俗語是以前的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同時裡面也包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其實有時候這種行為也並不是迷信,之前一種精神寄託而已,自己本身雖然知道事情不會這麼容易實現,只是想以此給自己一點慰藉,這其實也是熱愛生活的一種表現。

相關焦點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數字外別有深意
    文/老吳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有人認為農村的俗語也淺顯,根本不需要深入去研究,基本上一聽就知道在講什麼?但農民的智慧真的可以讓你這麼小瞧的嗎?老吳今天說的這句俗語,十個中有八個不懂得內在的含義,不信你來試試。這俗語就是「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有什麼含義?
    在農村中流傳著一些語言簡練、通俗簡單的俗語,這些俗語的共同點是話糙理不糙,都是農村裡祖祖輩輩在生活中汲取的經驗和傳統的思想,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則俗語的具體含義,大家了解以後一定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句俗語是「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俗語中的三個數字代表的都是物品的尺寸。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農村類似的俗語還有一句這樣的話:「千裡黃金夜不收」。這句話的意思與「出門千裡不拿針」意思既相反,又說的是同一個問題,即前句說的是在家裡,後句說的是出門在外。意思是,一些重要的東西,到晚上了,該休息就得休息。如正值莊稼收割季節,夜幕降臨了,有的人還在地裡拼命搶收,老人就會說:「你們不要命了,沒有明天了,老話說得好,千裡黃金夜不收呀。」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俗語老話中常提到的「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俗語一:三不問「三不問」主要源於道教學說,即不問壽、不問俗事、不問籍貫。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教你識人
    而我國民間一直以來都流傳著很多老話,以各種形式被人們口耳相傳,比如一些兒歌、歇後語、俗語、諺語等,而這些老話包羅萬象,包括天文地理、人性判斷等,都是古人在平時的生活經驗中總結而來。老祖宗:「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傳下來的忌諱 ;首先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顯然跟婚姻嫁娶有關,說到婚姻之事,從古自今,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事情,更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而子女的婚姻是每個父母尤其看重的事情,畢竟婚姻好壞直接影響到子女一生的幸福。
  • 在農村,老人常說:「寧往北走一千,不往南挪一磚」,啥意思?
    這幾句話是人們千百年來的經驗總結而成,在農村廣為傳播,既簡短又含蓄。這幾句古話包含了天氣預報,如:「螞蟻搬家早晚要走;蜜蜂歸巢遲,天氣晴朗;魚出水跳,蜻蜓飛低,出門帶笠。」俗類:八月摸秋,摘柚抱瓜子不算偷;又如有些禁忌類,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等等,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古語。
  •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日日欲止之,營衛止不理。」——陶淵明《止酒》在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俗語,其中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品德的,有關於社會的等等。不管是什麼俗語,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老祖宗在生活中的經驗所得。別看俗語聽起來比較粗俗,但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關於「酒、色、財的俗語。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提要: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文/二狗農村俗語是古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些話都是世人通過長時間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些俗語對於古代生活在廣大農村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指導價值。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說的是啥意思?
    多虧了老祖宗留下的一系列禮儀規矩,我國才獲得了禮儀之邦的美譽,被世人稱頌。希望大家能夠將傳統的美德,與優秀的禮儀規矩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很多人認為,傳統的禮儀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實則不然,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規矩。在農村,吃飯時就有許多講究。首先,從座位上來看,坐主位的一定是輩分最高、最有聲望的人。小孩們只能坐在最不顯眼的位置,若是人多,那麼他們便連位置都沒有,只能站著吃飯。
  • 農村俗語:卯時不喝酒,酉時不罵妻,啥意思?老祖宗對男人的告誡
    農村俗語:卯時不喝酒,酉時不罵妻,啥意思?老祖宗對男人的告誡民諺、俗語作為廣泛流傳於市井之間的口頭語,很多時候都是父輩傳給子女,子女再傳給下一代,代代流傳到今天。許多俗語都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遺失了,畢竟不像那些詩詞典籍,儒家學問能夠記錄預測。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所以,才有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樣的話。而像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幾千年來,老祖宗用智慧把他們的生活經歷,編成了通俗易懂的俗語,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這些俗語,便是他們看透人性,看透人心的總結,老祖宗用這些話來忠告我們,生活中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
  •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為何酉時不能罵?老祖宗經驗之談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增廣賢文》是一部奇書,它是將幾千年來中華文化中的俗語、諺語、俚語彙編而成。《增廣賢文》匯集了老祖宗的智慧,及生活經驗,讀《增廣賢文》長見識、明事理,它不似詩經那麼"雅",卻活脫脫是一部生活教科書。
  • 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浩瀚五千年,在歲月的探索和求知中,中華民族創造出了博大精深的的中華文化,留下無數的文化瑰寶,浩繁如煙的儒家盛典,多如繁星的古代銅器,嘆為觀止的陶瓷,不過對於農村人來說,接觸的最多的還是俗語,作為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文明大國,昔日流傳于田間地頭的民諺對大家幫助最大。
  • 俗語「十個光頭九個富」,後半句是啥?老祖宗的經驗現在還適用嗎
    現在脫髮已經是困擾當代年輕人一個很大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平時工作壓力很大天天加班的人,什麼髮際線上移、突現地中海之類的,也有很多人因此而感到困擾,但其實這個問題早在古代就已經出現了,並且古人還留下了與此相關的俗語,如「十個光頭九個富」。
  • 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老祖宗說的啥?有什麼講究?
    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老祖宗說的啥?有什麼講究?人都不是萬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恐懼的事情,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規律。但是每個人又都不想老,不想死,不想得病。因此,古代人為了安慰自己,為了安慰別人,就定了很多需要講究的規矩。
  • 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鄉下人的講究,如今還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人,多多少少在生活方面都參照點老祖宗們說的俗語來,由於當時是舊社會,生產力和思想都比較落後,人們對真理都存在著疑問,在認知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有些俗語就變成了約束人們行為舉止習慣的重要依據了。
  • 古人云:「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什麼意思?老祖宗傳下來的忌諱
    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驚嘆於老祖宗的智慧,即使在古代落後的情況下,他們仍然能夠給我們創造很多的東西,這些東西就算到了現在也很讓人吃驚。古詩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在字數上和韻律上都非常講究,一般都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另外古代還有一種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語句,一般說起來也比較押韻,大家稱呼它為俗語。
  •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什麼意思?老祖宗給的忠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睡覺吃飯都是不可缺少的成分,而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其實也有不少講究,從古時候到現在,我們的先人前輩們用他們的生活經歷為我們總結了許多經驗,這些經驗成為了俗語一代又一代的傳給我們,無論是講做人的道理還是講做事的經驗,我們都從中學到了很多。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抽菸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