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萬套「黃板」入住萬畝茶園
浙江松陽:人大督辦民生事項引入檢察監督
浙江省松陽縣部分人大代表和檢察官一起現場監督檢查
夏日,有著「江南最後秘境」之稱的浙江省松陽縣,萬畝茶園的綠海中,75萬套黃色的黑刺粉蝨信息素誘捕器(俗稱「黃板」,下同)格外顯眼。
這也意味著作為2018年該縣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的「茶葉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項目」的精準落實。
「這是人大『監督權』連結上了『檢察權』的結果!也是我們在民生實事項目督辦領域,首次引入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的法律監督,實現了人大監督和檢察監督有機銜接,形成法律監督合力的一次創新實踐。」7月中旬,浙江省松陽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翁樟明在總結上半年工作時說。
安裝75萬套「黃板」成為代表票選民生實事之一
松陽縣地處浙西南山區,是我國著名的「綠茶之都」。
「茶產業的健康發展不僅牽動著10萬茶農的心,而且事關全縣民生大事。如何生產綠色無汙染的高質量茶葉則是茶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松陽縣人大常委會農資環工委主任雷發明說。
據介紹,黑刺粉蝨是松陽茶葉的主要蟲害,如果施農藥則勢必影響茶葉質量。為此,在2018年該縣人代會上,「茶葉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項目」成為全體縣人大代表票選出十件民生實事之一。該項目計劃投資180萬元,完成75萬套「黃板」的扦插安裝目標,用於生物誘殺黑刺粉蝨,覆蓋全縣5萬畝茶園。
同年12月13日,經招投標,松陽縣農業農村局與杭州一家茶葉科技公司籤訂了相關合同,雙方約定,在規定的期限內,該公司將貨物運輸到指定地點,並完成扦插安裝任務。
現場督查發現「項目落實問題不小」
今年3月,正值春茶開始勃發之時,松陽縣人大常委會決定對這一民生實事項目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監督。由雷發明具體組織部分縣人大常委會委員進行了現場監督檢查,初步發現該項目實施單位安裝「黃板」時,安裝質量不符合要求。
「這意味著項目實施後,可能影響應有的績效,同時還會造成財政資金的浪費,民生實事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們決定好好督查!」雷發明說。
與此同時,松陽縣檢察院在履職過程中也發現,縣政府採購的用於誘殺茶葉害蟲的「黃板」,大部分沒有按技術方案規範設置。
雙方一拍即合,決定聯合對這一項目跟蹤監督到底。
隨即,雷發明和部分縣人大代表與縣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的檢察官一起再赴現場監督檢查。經過大範圍的實地檢查,發現這一項目落實確實沒有到位,「黃板」設置普遍不規範,誘芯沒有正確嵌入對應小孔中,僅隨意粘在誘蟲板上,很容易脫落,將嚴重影響防治效果,不能發揮應有效用。
「『黃板』設置不規範,可能導致蟲害蔓延,進而導致茶農農藥用量增多,農業面源汙染加重,破壞生態環境,茶葉品質也會因蟲害和農藥殘留而下降,從而使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損。」松陽縣檢察院副檢察長闕福亮說。
檢察建議督促整改,人大代表檢察官跟蹤問效
在與人大代表一起進行現場監督檢查的基礎上,檢察官又走訪了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詳細了解這一項目的相關情況。3月21日,該院向縣農業農村局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要求該局依法履行管理職責,及時查明「黃板」扦插服務使用不規範問題,並依法作出處理。
松陽縣農業農村局在收到檢察建議後,當即召集分管領導和植保站工作人員到該縣葉村鄉、齋壇鄉、樟溪鄉、新興鎮等地茶園實地檢查。
隨後,該局向承攬項目的杭州某茶業科技公司發出整改通知函,要求該公司逐條對照採購招標文件和政府採購合同抓緊整改,於4月5日前將整改報告、整改完成情況清單及相關證明材料報送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
該公司迅速派出專家來松陽,現場對工作人員進行「黃板」扦插示範培訓,按規定時間全面完成了對已扦插「黃板」的補嵌誘芯工作。整改期間,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每天派員巡查,實地監督整改工作,確保在黑刺粉蝨越冬代羽化始盛期完成全部「黃板」的扦插工作。
在人大代表和檢察官的現場監督下,4月16日,松陽縣組織專家對這一項目的落實情況進行了驗收。驗收組一致認為中標方按照招標文件和採購合同要求完成了「黃板」的扦插工作,同意通過驗收。
「民生實事項目經過人民代表大會票決通過後,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法定效力,應當不折不扣地實施。由檢察院採用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等法律監督手段,對推動解決民生實事項目個案落實不力問題進行督促,事實證明其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人大監督工作與檢察法律監督的有效銜接,也為『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構建了法律保障。」翁樟明深有感觸地說。(範躍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