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拉塞卡:導師愛丁頓愚弄了我,不知道是否該繼續我的職業生涯

2020-12-06 天文同好樂園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於1910年出生於印度的一個婆羅門家族,父親是政府審計部門的高階官員,母親是一位知識分子,家境可算殷實。錢德拉塞卡在中學時就表現出驚人的數學天賦,被譽為神童。他20歲時就獲得了物理學榮譽學士學位,畢業後獲得印度政府的獎學金前往英國深造,成為著名天文學家拉爾夫·霍華德·福勒的學生。23歲那年他獲得了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博士學位,並成為三一學院的研究員。

就是在那個時候,他認識了時年51歲的著名天體物理學家亞瑟·愛丁頓,愛丁頓成為了錢德拉塞卡的導師。應該說,在認識愛丁頓之前,錢德拉塞卡的人生算是順風順水,毫無挫折。但之後的歲月,錢德拉塞卡的人生將不再一帆風順,起起落落,這是他自己在當時不可能想到的。

青年錢德拉塞卡

在劍橋的歲月裡,錢德拉塞卡對恆星的演化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思考與演算,他認為,以他的導師愛丁頓為主的一幫天體物理學家所支持的恆星理論存在明顯的缺陷,因為他們忽略了一個明顯的事實,即坍縮恆星內部的電子是以光速運動的,所以必須將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效應考慮進來,只有這樣才能完整解釋恆星的誕生與死亡。

錢德拉塞卡與導師愛丁頓進行了長談,討論了這個問題,愛丁頓鼓勵他在1935年的英國皇家天體物理學年會上提出這個理論,愛丁頓並為他爭取到了會議發言名額。會議如期舉行,錢德拉塞卡自信滿滿地宣讀了他的論文,論文中甚至還涉及到了後來的黑洞概念。導師愛丁頓隨後也上臺發言,但是,讓錢德拉塞卡意料不到的一幕出現了,愛丁頓當眾駁斥了錢德拉塞卡的理論,並稱之為謬論,說著說著,愛丁頓竟然當眾將錢德拉塞卡的論文撕成了碎片。

愛丁頓發現光線彎曲,左為愛丁頓

年輕的錢德拉塞卡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他的導師當眾對他進行猛烈的攻擊,而在會議之前卻毫無徵兆!會議主持人還要求錢德拉塞卡向愛丁頓表示感謝,感謝他的建議。會後,很多人都站在了愛丁頓一邊,說愛丁頓是正確的。和大名鼎鼎的愛丁頓相比,24歲的錢德拉塞卡只是個無名小卒,面對這樣的境況,他無言以對。

錢德拉塞卡

之後,錢德拉塞卡還找到了玻爾、狄拉克、泡利等著名物理學家,在私下,他們都認為錢德拉塞卡是正確的,但是都不願意公開支持他。此後,他與愛丁頓的爭論持續了好幾年,愛丁頓曾多次公開抨擊錢德拉塞卡,最終導致錢德拉塞卡在英國已無法立足,因為沒有任何人願意提供職位給他。終於,錢德拉塞卡決定從爭論中抽身,孤身前往美國芝加哥尋找出路。

到美國之後,他於1939年總結出版了他對白矮星的研究成果以及錢德拉塞卡極限的理論,書名為《恆星結構研究導論》。至此之後,錢德拉塞卡轉向了其他領域,包括恆星動力學、大氣輻射傳輸、磁流體力學、廣義相對論應用以及黑洞的數學理論等等。幾乎每隔十年,他就會轉變研究方向,而在每一個新領域裡,他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並著書立說。

左為錢德拉塞卡

起起落落之後,錢德拉塞卡的理論終於得到了天體物理學界的肯定,並最終於1983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那時的他,已經兩鬢斑白。而他的兩位華裔學生——楊政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的時間比他早了26年!與愛丁頓不同的是,錢德拉塞卡對學生關懷備至,他曾經冒著芝加哥的嚴寒驅車數百公裡,給只有兩個人的班級上課,那兩個人,正是楊政寧和李政道。

愛丁頓於1944年去世,去世時,錢德拉塞卡選擇了原諒他,並給於了他極高的評價,稱讚愛丁頓是僅次於史瓦西的最偉大的天文學家。錢德拉塞卡具有謙虛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再加上他對天體物理學所作的貢獻,他可算是真正的物理學大家,宇宙中一顆真正的明星!

相關焦點

  • 錢德拉塞卡:遊走在完美與不完美之間
    原標題:錢德拉塞卡:遊走在完美與不完美之間 錢德拉塞卡是著名的印度裔美籍物理學家,一生興趣廣泛。錢德拉塞卡對於科學美的追求,是促成他對白矮星內部結構進行深入探索的直接動因。錢德拉塞卡在以美啟真的科學探索中,不自覺地完成了二十世紀天體物理學領域最為重要的一項發現。  當然,這一段以美啟真的科學旅程,並不意味著錢德拉塞卡的科研生涯將是一片坦途。1935年1月11日,錢德拉塞卡受皇家天文學會之邀,在例行會議上介紹了他對恆星演化理論的相對論性簡併研究的成果。
  • 讀博士,我該怎麼選導師? 王立銘專欄
    因為單就學生的個人和職業發展來說,導師實驗室的研究水平決定了你究竟能做多好的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拓展未來從事前沿研究的機會,以及是否具備培養從事第一流研究的能力——這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機會。而導師的個人特質,則會立刻決定你是否能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得到快樂、收穫和成就感,是否還願意繼續從事科學研究這項工作——這代表了現實的生存狀態。
  • 細說天文學家錢德拉塞卡,白矮星和一個科學家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1929年,在金奈的一所大學中一位年輕的科學家第一次提出宇宙中確實存在黑洞。他叫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他在19歲時撰寫了一篇關於恆星內部結構的著作,因此獲得了去劍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機會。
  • 錢德拉塞卡極限是一個「星級玩笑」?事實證明亞瑟·愛丁頓錯了!
    老克拉克和小克拉克當時不可能意識到,他們的發現將改寫恆星的演化歷史,並最終載入了天文學史冊。克拉克父子發現的天狼星伴星後來被證明為一種新的天體——白矮星。白矮星又被稱為「簡併矮星」,它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因為它的顏色呈白色、體積比較矮小,因此被命名為白矮星。
  • 職業生涯發展階段之我見
    今天看見群消息還是很有感觸的,主要是諮詢關於找工作的話題,讓我有寫點東西的衝動。今天就來寫點職業生涯相關吧。我覺得這個階段就是確定你職業發展的路徑類型,1.專業技術型2.行政管理型.......樹立清晰的職業發展目標,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總結:定位決定未來成就的大小。二、進入組織本階段發生在18歲至25歲。在這一階段,我們試探地選擇自己的職業。
  • 我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所以,一份合理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對我的未來有著深遠的影響。有一句話說得好,畢業面臨失業,所以我們現在就要開始規劃,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制定一個目標,向著目標努力拼搏,職業生涯規劃讓我們準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肯定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明確自己的缺點,確認自己的目標,提升自己的能力,給自己一個方向,向著這個方向奮鬥,指引著自己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儘自己最大努力,使自己更加優秀 更加完美,做到在學習上爭前,活動中爭先,事業上爭尖,為學校爭光,為國家貢獻,成為對社會有意義的人
  • 等待最久的諾貝爾獎:19歲時的天才發現,被導師耽誤了50多年
    眾所周知後來楊振寧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能給這兩位學生上課足以說明錢德拉塞卡的學術水平。但是整個教室裡只有三個人,而不是像大家想像的座無虛席。對於這樣一位科學界牛人這顯然不合常理,這一切都要從他20歲提出的一個理論:錢德拉塞卡極限說起。
  • 第4262回:白矮星密度極端高,印錢德拉塞卡極限
    在談到這個主題時(就我記憶所及),我請教皮克林一些不在我的名單上的暗星,特別是波江座40B。他送了便條到天文臺的辦公室,不久結果(我想是來自佛蘭銘夫人的)就來了,它的光譜是A型。即使在那天文領域的蠻荒年代,我也對其有足夠的了解,足以意識到其中的不對勁,那就是表面亮度和密度不符當時的理論可能數值。我臉上一定展現了我的困惑以及沮喪,這個完美的恆星規律上似乎出了個例外。
  • 愛因斯坦與愛丁頓,同兒子相比,我更愛科學
    愛因斯坦和妻子米列娃逐漸生出間隙愛因斯坦沉迷於自己對相對論的研究但是米列娃卻感到自己被忽視想當初曾經一起說過研究物理米列娃要離家出走愛因斯坦攔住她」我沒有精力與人分享我正在思考的東西可是愛丁頓卻沒有追上火車愛丁頓回到科學院想介紹愛因斯坦的理論卻被科學院的人們否定了在他們眼裡牛頓已經解釋清楚了宇宙間的萬物而愛因斯坦只是異端學說愛丁頓還是相信愛因斯坦他不知道,上帝回選擇誰愛因斯坦還是牛頓
  • 《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三大階段
    比如,很多體制內的人在經歷過長達十年以上的工作之後,都會感慨說,「我如果離開了,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也不知道誰會要我」,這就是典型的「職場純種」,經驗非常單一,同時可遷移性又很差。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學習、參加社區活動、成為志願者或者跨地區工作等方式,讓自己成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職場雜種」,這將給我們帶來更多職業的可能性,而這一些列有意義的經驗也幫助我們建立起更堅實的職業生涯。
  • 義大利納米技術研究者:深圳速度讓我的職業生涯提速
    他說,深圳速度讓他的職業生涯得以提速,今後要多為中意兩國科研交流做出貢獻。加魯奇是5年前以博士後的身份來到深圳開展研究的。從米蘭大學博士畢業後,他受到邀請,加入了一位德國教授在深圳的研究團隊。來到深圳之前,加魯奇閱讀了很多關於中國和深圳市的資料,希望能對未來的工作生活有所幫助。
  • 力場一周年我在力場2020年的職業生涯規劃
    大家好,我是力場的幣圈纏論狙擊手。我來到力場已經兩個月了。我初識力場是因為我的導師也是力場的第一批大V「毛毛阿紀」邀請我的。我剛開始進入力場並不懂什麼是內容平臺,只是出於自己喜歡幣圈行情分析我就加入到了力場,開始了我的寫作生涯。
  • 決策制訂的可行性與否,直接決定著職業生涯規劃是否成功,職業生涯...
    職業決策是職業生涯規劃中的前導部分,決策制訂的可行性與否,直接決定著職業生涯規劃是否成功。今天分享的是職業生涯決策包括的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8、對已經做了的決定特別是重要事項的決定,不要朝秦暮楚,不要游離不定,更重要的是只有行動、積極的行動才能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 生涯規劃師帶你一起去看職業生涯發展全貌
    你好,我是文睿,今天我想帶你看看職業生涯發展在人一生中的全貌,你需要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你的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哪些職業發展的問題。01 職業生涯發展的各個階段首先,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啊,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最早從什麼年齡就可以開始呢?應該是14歲,對,你沒聽錯,14歲,在初中、高中階段的時候就開始了,是不是比你想像的還要早呢?
  • 阿德巴約:職業生涯結束時 我想成為歷史前五中鋒或大前
    「聯盟中能在攻防兩端都影響比賽的中鋒並不多,既能從1號位防到5號位,又能組織進攻。」阿德巴約說道。「在比賽中,吉米(巴特勒)和我完成了場上的主要工作。現在很多球員在從我的打球方式中吸收營養,就像過去我經常看奧多姆和加內特的錄像,學習他們的打球方式一樣。」
  • 權威期刊:女導師會損害女生科研生涯,應換男導師!引發強烈爭議
    最近,《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女導師可能會損害女學生和早期職業科研工作者的職業生涯,並建議鼓勵男導師指導女學生。隨後,他們根據這些學生成為「資深科學家」的最初7年裡所寫論文的引用情況,追蹤了其職業成就。研究發現,當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的科學家與那些「大腕」研究人員共同撰寫論文時,其文章的被引用率往往高於平均水平。更具爭議性的是,他們認為,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的科學家擁有的女導師越多,他們在成為資深科學家後發表的論文影響力就越低。
  • 職場進階:你是逃不掉職業生涯規劃的魔爪的(下)!
    上一篇文章《職場進階:你是逃不掉職業生涯規劃的魔爪的(上)!》介紹了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了解了職業生涯發展,我們會經歷的各個階段,包括職業定位,進行方向選擇、能力提升以適應工作、職業的進階發展、職業轉型、生涯平衡(兼顧工作與生活)。
  • 錢德拉塞卡極限又是什麼?
    白矮星-這是一個奇怪的恆星,違反我們常識的恆星白矮星 - 這些恆星有一個相當奇怪和不尋常的屬性,矮星的質量越小,它的大小越大,反之亦然,質量越大,它的大小越小。當然,答案是否定的。隨著質量的減少,密度將開始下降,一旦低於某個閾值,物質將不再退化並再次變為正常。這個極限位於太陽質量的0.001,即木星質量區域。這些物體表現得像普通物質,被稱為行星。第二:如果你無限制地增加白矮星的質量,會發生什麼?
  • 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3大階段
    記得引起很多成年人共鳴的《凌晨3點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有你想不到的心酸》嗎?去年,我還身處網際網路行業,到處充斥著「寒冬」、「裁員」,「失業」的字眼。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同事,都倍感壓力。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工作意味著養家餬口,失去工作,便失去經濟來源,生活何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