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中國又一「大國重器」即將升空!美國人:我們報應來了?

2020-05-14 強國網


倒計時!中國又一「大國重器」即將升空!美國人:我們報應來了?

圖為新聞源截圖


倒計時!中國又一「大國重器」即將升空!美國人:我們報應來了?

圖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用在中國航天人的身上,可謂十分貼切。早在2018年3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就曾經表示,中國將於2020年前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如今,這一預言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近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已經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表明了本次中國航天的重大試驗又一次取得了圓滿成功。

此前,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一共飛行了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既定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七項關鍵前衛科研技術。

新一代載人飛船是根據中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需求,而推出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飛行器,具備高安全可靠、模塊化複製、多任務、可反覆使用等諸多優勢特點,讓中國的新載人飛船的乘員人數和貨物運輸能力迅速提高了一大截。試驗船採用的是國際通行的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通過配置不同的服務艙模塊,來適應不久中國將開展的近地空間和月球探測任務。

倒計時!中國又一「大國重器」即將升空!美國人:我們報應來了?

圖為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

而在長徵5B進入太空並且順利返回之後,中國又一項破天荒的航天任務已經在倒計時當中了,這項任務的重要性比肩火星探測,一款大國重器即將被射入太空,但這次不再是長徵5B或是嫦娥五號,而是中國新一代的空間站。據稱中國將進行12次發射,將空間站的所有組件以及早已選拔出來的航天員、貨物等一一送入太空,整個空間站的投入計劃將在2年後完成。

目前全世界規模最大,性能最先進的空間站,是美國與俄羅斯等國聯手建設的國際空間站,這臺空間站的總噸位達到200多噸,擁有包括實驗艙在內的7個可載人艙段,可支持數名太空人在太空中渡過幾個月的正常生活,是目前全世界最先進、唯一的空間站。但是專家們估測國際空間站最長也只能工作到2030年,到期之後肯定會出現很大的風險隱患,到時國際空間站的壽命將所剩無幾必須立即退役。而直到目前為止,美國對新一代空間站計劃還沒有發出絲毫的聲音。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的十幾年內,中國新一代空間站將成為全世界唯一看得見、在宇宙當中站的住腳的空間站。甚至有美國網友表示:曾經我們禁止中國參與空間站,現在報應終於還是來了,未來將會被排除出局。

另外,我國的空間站項目除了長徵五號B之外,還將由長徵二號F和長徵七號共同擔當參與。長徵五號B用來繼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長徵二號F則負責把太空人送入空間站,而長徵七號用來負責發射「快舟」飛船向空間站內運輸物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長徵五號火箭在2020年還將承擔兩次重要的發射任務,分別是火星探測器和月球採樣探測器。

倒計時!中國又一「大國重器」即將升空!美國人:我們報應來了?

圖為中國空間站想像圖

中國空間站「上天」又近了一步,大國重器即將發射進入太空,美國到那個時候也只能幹瞪眼了。長五發射成功了,搭載22噸重核心艙不在話下,網友評論:中國航天科技的好戲連連還在後頭。(潯陽風)

相關焦點

  • 終結20年的壟斷,又一大國重器從中國升空,中國航天新時代來臨
    發射升空的大國重器我們已經聽說過,而近日又有從中國升空的大國重器即將發射。只可惜我們很了解美國這個國家,根據他們疫之前對我們做的事情,我們選擇對他們說不,然後美國也只能溜了溜了。這就是隨著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所要面臨的事情,這些西方國家當然會意識到著即將完全沒有辦法在太空上進行研究的可能。想像一下,這樣的畫面發生是多麼美好,我們本來就不希望美國在各種方面超過我們。看看川普提到的會停止和俄方的太空合作,這是他們做出的決定,這一決定可能會讓他們失去得到俄火箭發動機和運用聯盟號載人飛船。
  • 又一國之重器橫空出世,核心技術超越美國,東方或將領跑世界
    圖為中國空間站想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亞洲又一國之重器橫空出世,它就是中國的天宮空間站,現在天宮空間站的核心艙樣品已經開始生產,將於2020年發射升空,它的出現代表著東方或將領跑全世界,而美國對此只能幹瞪眼,就目前來看天宮空間站的核心技術已經超越了美國,因為美國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建造空間站,這代表一旦現役的國際空間站退役,天宮空間站將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隨著這一國之重器被曝光,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集體轉向了東方
  • 大國重器到底有多重?
    在國家博物館裡,后母戊鼎作為中國古代單體重量最大的青銅器,厚重、堅實。在古代,像這樣的「大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如今,人們對這個詞的理解早已發生了改變——中國天眼、國產航母、「復興號」列車以及C919大飛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當今的大國重器。它們都擁有共同的特徵:科技含量高,研製難度大,對相關行業乃至國家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大國重器命名刻下中國文化烙印丨長江評論
    但是,一看到「九章」兩個字時,相信大多數人瞬間會意,不就是很厲害很厲害的「算術」嘛。(圖為嫦娥五號)「九章」是中國對大國重器又一次充滿濃鬱中國文化意味的命名2007年,中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誕生,經過多方討論,最終它被命名為「嫦娥」。此後,「大國重器」的命名,開始公開向社會徵集。2013年,350萬網友投票命名中國首輛月球車為「玉兔」,2019年發射的暗物質探測衛星,從萬千徵名中篩選出「悟空」。這些在外國人聽起來很奇怪的名字「chang'e」「yutu」「wukong」中,卻飽含著中國人一聽就能明白的浪漫主義。
  • 天問一號升空、「鯤龍」AG600首飛成功……大國重器印證我國科技創新的銳意突破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年,雖然有疫情的幹擾,但在科技領域,從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到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順利著陸,從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首飛成功到量子糾纏實驗跨越「千裡」,從上天到入地,這些大國重器前行的步伐印證著我國科技創新的銳意突破
  • 大國重器「兩彈一星」讓中國成有影響力大國
    (原標題:「四史」關鍵詞|大國重器「兩彈一星」讓中國成有影響力大國)
  •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前兩年,高層領導在考察時強調了大國重器的重要性。當時國際摩擦激發,中興斷供、科技清單等大事件衝擊。不要說化緣,求著別人也不給。來到2020年,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說:9月15日後,再無麒麟晶片。 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近年來我們狂砸研發、狂砸科技,2019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首次突破2萬億元,研發人員總量預計達到418萬人年,居世界第一。
  • 北鬥升空!大國重器背後的支撐是什麼?
    從北鬥一號建設正式啟動 到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完成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中國天眼」 從網際網路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到5G的普及和商業化……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
  • 海洋「大國重器」集中亮相!與水下機器人彰顯中國實力
    海洋「大國重器」集中亮相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正在深圳舉行,一大批海洋「大國重器」及高新技術研發成果亮相。「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藍鯨1號」鑽井平臺、「海洋二號」衛星等海洋大國重器的集中亮相備受關注。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的「藍鯨1號」是目前全球最新一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我國首次成功試採可燃冰,「藍鯨1號」立下了汗馬功勞。
  • 兩彈一星、神舟飛船、復興號高鐵……大國重器的血液是他們60...
    在誠信之星中,有一家企業,他們自主研發的產品正在被廣泛地運用於工業製造、航天航空、軍工領域,成為大國重器不可或缺的血液。如今,為國防軍工、航天工程提供潤滑油品的接力棒已經傳到了新一代人的手上。 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空間潤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辛虎是個80後,他們團隊的首要任務是為航天工程中的升空探測器陀螺儀研製潤滑油。 陀螺儀是太空飛行器導航系統中的重要部件,必須負載液態潤滑油高速運轉。
  • 中國的這件大國重器,居然被印在了外國貨幣上,網友:驕傲
    在這個新興的領域中,中國與其他國家前後進入相差無幾,也正是因此,在航天領域,中國始終有著傑出的成就,位於世界前列。而隨著阿星一號的順利升空,使得阿爾及利亞許多東西由無變成了有,服務該國家許多關鍵領域,成為推動阿爾及利亞經濟快速發展的神器。
  • 大國重器的硬核浪漫,你get到了嗎?
    千百年來,人們對這顆紅色星球的好奇心從未消失。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天問」的成功發射,只是中國探索火星的第一步,在走向真正星辰大海的路途中,中國,乃至全人類,才剛剛開始。
  •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鯤龍」寓意「鯤鵬展翅,蛟龍入海」;「鴻雁」寓意「鴻雁傳信,永不失聯」;還有北鬥、天問、玉兔……你知道這些名字有什麼寓意嗎?戳圖了解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為大國重器點讚!驕傲轉發!
  • 走進大國重器FAST,聆聽來自宇宙的「心跳」
    伴隨著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 活動的開幕,「重器鑄夢」探秘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專題營將帶領青少年們走進中國科學院五大科學重器,揭開大國重器的神秘面紗。在探秘「觀天巨眼」FAST直播活動中,青少年通過VR虛擬實境技術,一分鐘漫遊
  • 中國化學榮獲2020年度政務傳播「大國重器獎」
    中國化學榮獲2020年度政務傳播「大國重器獎」 2021-01-13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莫讓香菸傍「大國重器」營銷
    □斯涵涵 近日,有媒體報導,在貴州、雲南等地的市場上,銷售著一款名為「天眼」牌的香菸。
  • 月船二號升空,我國說了一句英文,網民感慨:中國展現了大國之姿
    據說月船二號此次登陸的將是此前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未涉及過的月球南極地區,月球南極的環境更加複雜,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探測器墜毀,所以這些年來包括美國在內都沒有登陸過。此次印度宣布登陸月球南極,的確讓不少人吃驚了一把,如果此次月船二號著陸成功,那麼印度將邁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步。
  • 大國重器不再隱藏,一旦啟動能切斷敵方衛星,卻對中國量子通信無效
    早前,美國太空部隊推出了一款反通訊系統,對於這款設備,美國稱它為太空武器系統。據了解,這是一款可用於阻止敵方衛星傳輸信息的地面通信幹擾器,目前已經具備了實戰能力,是美國太空部隊武器庫中唯一的進攻系統。也就是說,這款通信幹擾器具備了主動攻擊衛星的能力。
  • 三款大國重器亮相海博會,引發熱議,國際網友:中國總帶來驚喜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已經成為了現實,近年來,「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龍」成為了廣為流傳的一句話,近日,我國的大國重器據環球網報導:為了助力2020年海博會,「深海一號」、「蛟龍號」、「天鯤號」將於本月的14日至18日在我國的廣東省深圳市的蛇口郵輪母港亮相,並且向公眾免費開放參觀,由於他們作為海博會期間推出的重磅配套活動之一,因此,這三個「大國重器
  • 護航大國重器嫦娥五號著陸月球!蘇州智造助力「飛天攬月」
    蘇州企業東菱振動研發的大推力振動臺、蘇州同元軟控的「工業智能化設計、仿真平臺」為護航「大國重器」的「飛天攬月」注入了「蘇州智造」的動力。「我們研發出這個平臺後,國內企業就不再需要依靠國外技術了。」 「嫦娥五號是由制軌控制系統、推進系統、通訊系統等多個系統構成的一個特別複雜的系統,我們的這個平臺就為嫦娥五號量身定製了能源供配電系統的模擬、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