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天眼」盡顯大國風範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中國天眼』將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並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近日,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重磅「官宣」引發關注,中國科研的開放姿態令人眼前一亮。

  作為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深藏貴州深山的「天眼」 FAST自正式運行以來就備受矚目,至今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捕捉」早期星系活動跡象。特別是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轟然坍塌後,「中國天眼」更成為人類從地球望向外太空的唯一「眼睛」,是全球科學家探索茫茫星際的最強「工具」。為更好發揮其科學效能,中國打「天眼」建設之初就承諾向世界開放。如今踐行諾言,更顯示出中國的大國風範。

  就當中國網友為祖國自豪之際,外國網友卻開啟「吐槽模式」。有人想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曾拒絕中國進入國際空間站的黑歷史;有人著眼中西方的鮮明對比,感慨「中國才是大國」……誠如斯言,雖說開放共享一直被稱作「國際慣例」,但在一些國家那裡,「打開大門」實屬罕見,「排斥壟斷」倒是常有。對「非我族類」的國家絕不共享成果,能共享的也會將科學重器當做敲詐工具。比如,上世紀60年代,美國從月球成功「挖土」歸來後,對包括盟友在內的眾多想獲得月壤樣本的國家設置了種種附加條件。

  飽嘗被排斥封鎖的辛酸,中國人沒有氣餒憤懣,硬是咬著牙闖出了一條自力更生、科技創新之路。如今,中國逐步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據一席之地,在多條前沿賽道躋身「並跑者」乃至「領跑者」。這時,是有樣學樣,奉行「科技冷戰」,還是摒棄前嫌,打開合作大門?「中國天眼」免費開放是響亮的回答。在此之前,中國還承諾從月壤樣本中獲得的所有科研數據都將向全球開放;「百分之百」自主建造的空間站,將邀請17個國家、23個機構、9個項目「入駐」實驗。抉擇之間,不同國家的格局胸懷高下立判。

  在浩瀚宇宙面前,人類何其渺小,「吃獨食」註定無法走得太遠;在未知世界面前,人類何其脆弱,「搞封鎖」註定無法抵禦風險。隨著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大科學時代」,更迫切需要各國跳出自身的狹隘局限,一起攜手闖關。事實上,人類完全可能超越國家、民族、制度、信仰等種種界限,為了一個共同夢想而努力。回顧歷史,各國曾共同識別飛越地球的潛在危險小行星,共同求解南極冰川融化可能帶來的氣候風險。今天,許多更宏大也更棘手的發展議題擺在面前,沒有任何國家是孤島。只有凝聚起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才能在漫漫徵途上走得更遠。

  科學是屬於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展望未來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希望更多國家真誠分享、攜手同行。而這,也是「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巨眼」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

(責任編輯:李焱)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網友:自豪,大國風範!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 中國「天眼」面向世界 交流合作是發展正道
    2021年4月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這一消息引起了各國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前往中國天眼進行實地探訪時還表示: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中國天眼,大國重器。
  • 中國「天眼」面向世界,交流合作是發展正道
    中國網評論員 牛慧穎  2021年4月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這一消息引起了各國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前往中國天眼進行實地探訪時還表示: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  中國天眼,大國重器。
  • 「天眼」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中國有關委員會將對申請進行評審並提出遴選建議,從8月1日起向他們分配觀測時間,預計第一年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北京盡顯帝王風範,哈爾濱成神秘銀髮男
    畫師將西安擬人化後,是個盡顯王者風範的古風帥哥。他左手執劍,將自身的瀟灑和風度展現的淋漓盡致。很多漢服愛好者都想去西安感受一下風土人情,體會一下詩詞中的韻味。花城廣州廣州的別稱是花城、羊城,自古以來是廣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廣州處在亞熱帶季風氣候中,所以溫度比較炎熱,畫師給廣州小哥哥也只是畫了一件襯衣。
  • 中國天眼將對外開放,美國要用也得看中國「臉色」
    但在今天,隨著我國的崛起,航天領域的快速發展,一項項成就已經在世界陳列,而除此之外,我國近期又多出一張「中國名片」,並且為彰顯大國風範決定對其他國家開放。據金十數據1月5日報導,中國將從今年4月1日起,接受外國科學家申請,開放有「天眼」之稱的全球最大500米口徑球面無線電望遠鏡,協助各國從事包括尋找外星人在內的各式研究。
  • 開放運行300天,「中國天眼」加速度
    本報記者 丁佳11月5日和10月29日,兩篇基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自然》雜誌發表,讓「中國天眼」再次成為射電天文學界的焦點。這兩篇重要的論文,無疑也讓中國射電天文人的信心更加堅定。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 擁有30個標準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
    IT商業網1月4日訊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天眼 4 月 1 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據了解,中國天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繼美國望遠鏡Arecibo坍塌後,中國貴州的FAST也是全球唯一的「天眼」。
  • 「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體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 「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今天,又想起他的名字……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 中國天眼有望向公眾開放
    【中國天眼有望向公眾開放】作為我國的重大科學基礎設施,「中國天眼」一直備受關注,不少人都渴望能走近天眼,一睹超大科學裝置的魅力。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表示,目前當地在FAST周邊建立了觀景點,未來FAST運行中心也會考慮在沒有科學觀測任務的維護期間,逐步向公眾開放,提供參觀和科普教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美國「天眼」坍塌後,全球眼光聚集東方,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去年的12月初,美國天眼出現意外坍塌。從相關報導提供的視頻來看,美國天眼坍塌聲堪比雪崩,900噸懸空平臺猛烈往下墜。國內外媒體聚焦中國在美國天眼坍塌之後,世界將目光聚焦在東方。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萬眾矚目,各國科學家將希望寄予中國的"天眼"。中國秉承和平開放的原則,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歡迎各國向我們提出觀測申請。
  • 2021年,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2021年,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2020年12月初,美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電望遠鏡成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 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天眼」將從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引發高度關注。
  • 「中國天眼」有望向公眾開放!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今年1月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 「中國天眼」有望向公眾開放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今年1月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 中國天眼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中國天眼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眼FAST目前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這意味著,隨著性能的提升,FAST的科學潛力正在逐步顯現。
  • 中國「天眼」將向國際開放 此舉獲贊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蓉國際在線專稿: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於12月1日坍塌,世界「兩大天眼」僅剩中國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俗稱中國「天眼」)在運行。
  • 中國天眼FAST獲重大成果 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趙竹青)「中國天眼」FAST建成運行以來,觀天成效如何?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眼FAST目前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這意味著,隨著性能的提升,FAST的科學潛力正在逐步顯現。
  • 中國天眼FAST獲重大成果 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趙竹青)「中國天眼」FAST建成運行以來,觀天成效如何?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眼FAST目前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