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煙雨客
在司馬光看來,「好讀書屬文,喜立名譽」的淮南王劉安,儘管身死為天下笑,但也留下了皇皇巨著《淮南子》,和一個雞犬升天的典故。
這個典故記載在東漢王充《論衡道虛》中:「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天下並聞,當時並見,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雞犬升天者。」
默記淮南王事
[宋] 宋庠
室餌初嘗謁帝晨,宮中雞犬亦登真。
可憐南面稱孤貴,才作仙家守廁人。
拉劉安的故事就記載在《神仙傳》裡,說劉安到了天上,還覺得自己是王,見天主還稱寡人,說話聲音也特別大,結果仙界領導很生氣(仙伯主者),就要把劉安貶下凡間。好在他的八個導師很給力,幫他說情,這才得以繼續留在天上,但是被罰去看天廁三年,後來成為一名散仙。
這裡面又講了一個故事。說劉安是去看天廁了。《抱樸子》裡有個叫須曼卿的修道者,他已經飛升成仙了,卻因為在玉帝面前失了禮數被罰下界來,他提起自己就拿劉安開涮:「我這算什麼呀,當年劉安禮數不周,現在還看廁所呢!」後來的詩人更是紛紛拿他開涮,宋郊說:「可憐南面稱孤貴,才作仙家守廁人。」——好好的國王不當,來這裡看守廁所,劉克莊也說:「早知守廁去,何須拔宅來。」——早知道是個看廁所的工作,你跳什麼槽啊。王安石對他成仙這件事都起了疑心:「身與仙人守都廁,可能雞犬得長生?」——你一個看廁所的,怎麼能雞犬升天呢?
淮南王
[明] 劉基
淮南王,好神仙。
澄心鍊氣守自然,
收拾真一歸中圓。
化為五色黃金丸,
乘風駕景飛上天。
飛上天,逍遙遊。
八鸞捧轂龍翼簹,
虹霓繽紛夾彩斿,
上窺九陽下六幽。
回頭大笑武皇帝,
柏梁桂館空清秋。
當然更多的人,認為劉安飛升仙境了。
劉安,不僅是西漢淮南王,還是中國豆腐創始人。沛郡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生於淮南國壽春縣(今安徽淮南壽縣)。西漢文學家、思想家,淮南厲王劉長之子。劉安初封阜陵候,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封淮南王。好書鼓琴,招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作《內書》(即《淮南子》)21卷,《外書》甚眾。又有《中篇》8卷,言神仙黃白之術,亦20餘萬言。著《離騷傳》, 獻之武帝。後因謀反案發而自殺。
山中詩
[南北朝] 庾信
澗暗泉偏冷。
巖深桂絕香。
住中能不去。
非獨淮南王。
喜歡山林修仙的人,古往今來不絕如縷。就連漢武帝也一直渴望修仙成正果,可惜的是,縱使長壽,也不能永生。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九望僊亭
[宋] 梅堯臣
嘗聞淮南王,雞犬從此去。
至今山頭石,馬跡尚有處。
使君辭從官,終日絕塵慮。
望望雲漢間,想見賓天馭。
淮南王留給世人更多的是方外的遐思,以及存在的無限可能性。
在哲學上,劉安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觀為中心,綜合先秦道、法、陰陽等各家思想。認為天地萬物是「道」產生的。政治上則主張「無為而治」,但對「無為」作了新的解釋,並提倡變古。
當時漢武帝喜好文學,對父輩劉安較為尊重。每次給予書信,常召司馬相如等文士看過草稿才發出。劉安入朝獻上新作,往往為漢武帝喜愛而秘藏。曾受命寫《離騷傳》,早上受詔,日食時就獻上。又獻《頌德》及《長安都國頌》。每次宴見,談說政治及方技賦頌,直到黃昏才罷休。
司馬遷如是評價:淮南、衡山親為骨肉,疆土千裡,列為諸侯,不務遵蕃臣職以承輔天子,而專挾邪僻之計,謀為畔逆,仍父子再亡國,各不終其身,為天下笑。
效晉樂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
[宋] 鄧林
東錯侯,自言安,
仙華玉壽浮雲端。繡窗錦幔飄蜚仙,
丹青美女侍七賢。侍七賢,
奏笙歌。笙歌逸響哀怨多。
苑中花木費綺羅。我欲逾城城有圍,
原作雙黃鶴,棲瑤池。
棲瑤池,闢塵垢,
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石頭江上龍駒走,三月鬆緊風吊楊柳。
神仙的世界,倘恍迷離,卻終究是虛幻的,但在人們的心中,寧願其有,不願其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