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開發商總是給購房者設下多個「陷阱」,最常見的可能就是這5個:
第一,特價房
就是低於市場價,在開發商口中「數量有限」的房子,一般在剛開盤時最容易出現,加上銷售人員製造的緊張感,適時的發布一句某套房已售出的信息,不少購房者因為擔心自己錯過好機會,才著急衝動入手。
第二,提前認購
指開發商還沒有辦理好五證,用超低價和提前認購選房的誘惑刺激消費者交定金,開發商會給你吹耳邊風,表示五證辦理下來,就不是這個價格了,不少人擔心會失去這個抄底買房的便宜時機,就忍不住著急交錢。
第三,口頭承諾
為了讓購房者滿意,銷售人員總是會信口開河,只要你想要的配套,在這些人口中,未來都會配備,你想要地鐵,好,以後會建造,你想要名校,馬上會入駐。但等你真的交了錢以後,開發商一句合同裡沒寫就打發了你,購房者拿不出白紙黑字的有力證據,只能是吃啞巴虧。
第四,買房送車位
說好的是「送」,但最後計算下來,其實還是自己掏錢買車位,開發商就是抓住了購房者的擔憂,害怕以後沒車位使用,或者車位升值後購買更貴的心理去捆綁銷售。
第五,房託套路
看房時,身邊除了穿著正裝的銷售人員外,還有很多遊蕩在身邊的「看房客」,他們會和銷售人員聯合唱紅臉和白臉,誘導你認為這個樓盤好,房子售賣火熱,再不買就買不到了,不少購房者就被忽悠的大腦混亂,迷迷糊糊的去交錢。
其實,這些套路我們是常常見到的,但為什麼總是會有人中招呢?究其原因就是以下3個:
首先,沒錢。這個理由非常現實,大多數人還是普通工薪族,全家的存款加起來可能也才夠負擔房子的首付,未來還需要花二三十年給銀行還貸款。經濟壓力大,肯定希望能以低價買房。儘管風險大,可是面對資金缺乏的現實問題,實在很難做到理性,去像房產專家,有錢人那樣,理智的考慮房子購買的安全性,未來升值力,對於普通人而言,往往就是這種「現實思維」影響下,才會被開發商鑽空子坑騙。
其次,貪心。很多人買房時,既希望能低價抄底,又希望能佔便宜買到優質的房源,這種心理就很容易被開發商利用,用劣質或者手續不全的低價房,口頭包裝後推銷給購房者,所以,大家要記住,不光是做人要腳踏實地,買房也要做到,總是想著能天上掉餡餅這種好事,最後吃到的可能是鐵餅,多花錢還買到問題房,那就得不償失了。
最後,不自信。很多人買房被房託坑,無非是對自己掌握的房產知識水平不夠自信,一遇到看起來懂行的「專家」就心生崇敬,忍不住聽人家的話去買房。但是要注意,買房花的是自己的錢,未來是自己居住,聽別人的說法買房,你究竟是給別人買還是給自己買呢?一定要清楚買房是為了自己買,自己看著好的房子才算是好房子,如果實在不放心,就暫緩買房計劃,多買一些房產專業的書籍參考,總比讓房託騙了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