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臨近年底,鄭州多家樓盤急於回籠資金,各種樓盤信息滿天飛。好多人私信我,讓我推薦樓盤。
在跟大家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少人的思路,尤其是第一次買房的剛需,很容易陷進一些怪圈裡。
今天,小編特地整理了鄭州買房過程中容易出現的10大陷阱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誤入歧途。
01
陷阱一:有瑕疵的樓盤不能買!
買房人,尤其是首次購房的剛需,對待樓盤的態度就像家長對待孩子,力求完美。
又要品牌開發商,又要地段好,還要戶型好,還要配套完善,最好還有不錯的學區。對於一個面面俱到的樓盤,那麼它只有一個缺點,就是貴!
因此,沒有樓盤是十全十美的。
對於剛需來說,如果你覺得這個樓盤能打70分,價格也能承受,其實就可以下手了。對於改善來說,如果這個樓盤能打80分以上,其實也可以考慮了。
舉個例子:你為了居住環境買房子,那就要接受它現階段生活配套不夠完善;你為了便宜買房子,那就要接受它離市區遠;你為了學區買老破小,那就要接受它居住屬性低。
02
陷阱二:只看價格不看其它!
很多人在買房時考慮的第一因素就是價格,只要價格低,其他都可以。只能說這種思維最容易入坑,等真正住進去也會後悔。
尤其是現在許多高價拿地的開發商,宣傳得高大上,開盤價格又不是很高,買房人很容易心動。
殊不知這些樓盤是期房交付,交付結果和宣傳結果不一致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高價盤貼著成本賣是一件好事,資金鍊緊張,開發商只能想盡各種辦法抽利——加快進度賣房、降低建築成本,各種房屋質量維權也就不可避免了。
03
陷阱三:將個別樓盤的熱銷解讀為樓市還很火!
今年鄭州很多樓盤賣不動了,但個別項目仍然熱銷。有不少買房人將這些樓盤的熱銷解讀為:鄭州樓市還很火,市場沒有降溫。
這是很愚蠢的一個想法。部分高品質、高性價比樓盤的熱銷並不能真的證明一個城市房地產市場的溫度。
總體還是要多看看二手房市場,多詢問觀察近期二手房真實的成交價、成交量的變化。
目前鄭州二手房市場總體還是比較艱難的,中介門店冷冷清清,成交量下滑,在售房源有價無市。
04
陷阱四:售樓員的各種口頭承諾!
在買房的時候,售樓員會誇大其詞,一旦籤了合同,會發現理想與現實存在很大的差距。
就像樓盤宣傳學區房,最後業主入住才發現,根本上不了售樓員承諾的學校。
所以不管售樓員說什麼都不要輕信,一定要白紙黑字寫到合同裡,而且要正規單位合同蓋開發商公章。
05
陷阱五:以樣板間的標準衡量實際交付裝修標準!
很多人在選房時參考的第一標準就是樣板間,但是請注意有的家居旁貼的:「此處非交付標準」。
實際上很多樣板間的家居床和沙發等都是訂做的尺寸,並不是我們在實際使用時的尺寸。另外在樓盤宣傳時很多樓盤都會將精裝大肆宣傳。
所以大家在籤合同時一定要注意實際交付標準是什麼。
(來源:網絡)
06
陷阱六:只要規劃了商業配套就一定生活便利!
在售樓員介紹商業配套的時候,不要一味聽信規劃有什麼商場、菜市場就覺得生活一定很便利。
更重要的是要確定這個商業配套能否落實,進駐的店有哪些,是否能夠成功招商,購物生活是否便利。
當然,如果不能成功招商,讓店家進駐,那麼再大的商業綜合體也只是一個空殼。
07
陷阱七:剛需盤全是潛力股!
剛需盤就一定是潛力股?
在鄭州,你一定見過賣了幾年,價格依然不溫不火的樓盤吧,所以在買房時分析一個樓盤的升值潛力時,不要掉進「這個樓盤價格低是剛需盤——未來一定有上漲空間」這樣的陷阱。
08
陷阱八:物業費越低越好!
物業對於一個小區來說其實是增加議價空間的利器,但是好的物業相對應的是較高的物業費。
如果一個小區主流業主認為物業費越低越好,那麼離物業滑坡也不遠了。
09
陷阱九:定金和訂金!
定金和訂金,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有著根本的區別。在鄭州,不少買房人付了定金後,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再想退,開發商也不會同意!
因此,付定金前,一定要慎重!
10
陷阱十:只買房子不看車位!
車位在當下已經成了一個必需品,一個樓盤停車庫和地上車位的好壞直接影響樓盤的品質。
而且,有些車位只賣不租、或是車位極度緊張的小區,會讓業主增添很多煩惱。
很多小區,都曾因為車位問題,業主和物業發生過矛盾。
來源:直擊鄭州樓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