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易嚴選#要消費,不要消費主義#的內容出現時候,豆瓣也推出了一個話題:#生活中常見的消費主義話術#,對於這個詞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見,其實在生活裡,卻經常能看到。那花唄的文案舉個例子「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細算,女兒的生日也要過得像模像樣。」這就是一個精心「編織」的一套消費主義話術,讓消費者不知不覺深陷其中。這些消費主義的文案,是否有什麼可尋套路,有哪些我們可以聊得,不妨看一下吧。
1.製造稀缺感內容
如今人們一點開某個網頁,就會被裡面「全場降價500元」「前100名限時秒殺」這類的打字標題所吸引,仿佛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商家會運用一些稀缺性的文字來製造出一種緊迫感。讓觀看者無法思考是否是剛需,而是不不買就虧了的心理,進行購買。雖然這種飢餓營銷讓人無力吐槽,但不得不承認人們很認可這一類的文案,也是消費主義內容的陷阱之一。想要效仿這種內容方式,卻不懂如何做,可以交給熱點傳遞來負責,他們有自身的編輯,可以根據你產品的資料來優化撰寫,並放大稀缺感,以內容的方式,來吸引人們觀看,從而提升轉化。
2.抓住人群的心理
大多數消費主義的文案,都是抓住了人群的購物心理。就像「雖然買不起房子,但是可以先款待自己的肚子;體重不會因為少喝一杯奶茶就變輕。」正好迎合了買房、奶茶、減肥等熱點話題,幾個關鍵詞,增強了文章的獨特性,也同時吸引了三個方向的用戶,滿足了需求。所以抓準定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熱點傳遞這裡,他們會根據產品的需求來調整關鍵詞,從而尋找到合適的群體,抓住人群心理,增強產品的美譽度。
3.刷屏內容來吸睛
對於內容推廣來說,最後主要還是曝光,你的內容需要不斷刷屏才能夠提升人們對於產品的印象。尤其是像今日頭條、新浪微博這類的主流媒體,用戶群體大,可以提升產品的知名度。而行業內容垂直性的媒體則能夠增強轉化,提升銷售額。不過投放也有投放的規則,你需要真正了解每個平臺的需求和發送的過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如果真的不懂,可以交給熱點傳遞來負責,他們與百家平臺有深度的合作,可以一鍵式將內容發送到多個平臺裡,既有主流媒體平臺也有一線媒體平臺輔助。同時會制定投放方案,讓內容有效地進行曝光在多個平臺裡,從而達到刷屏的效果。
雖然有些人覺得消費主義文案是陷阱,但不得不說這種文案是企業宣傳自身優勢的好方法。不過這也十分考驗企業的文案水平,不妨來嘗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