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傳遞」那些消費主義的文案陷阱,你是否深陷其中?

2020-12-03 熱點傳遞1

在網易嚴選#要消費,不要消費主義#的內容出現時候,豆瓣也推出了一個話題:#生活中常見的消費主義話術#,對於這個詞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見,其實在生活裡,卻經常能看到。那花唄的文案舉個例子「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細算,女兒的生日也要過得像模像樣。」這就是一個精心「編織」的一套消費主義話術,讓消費者不知不覺深陷其中。這些消費主義的文案,是否有什麼可尋套路,有哪些我們可以聊得,不妨看一下吧。

1.製造稀缺感內容

如今人們一點開某個網頁,就會被裡面「全場降價500元」「前100名限時秒殺」這類的打字標題所吸引,仿佛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商家會運用一些稀缺性的文字來製造出一種緊迫感。讓觀看者無法思考是否是剛需,而是不不買就虧了的心理,進行購買。雖然這種飢餓營銷讓人無力吐槽,但不得不承認人們很認可這一類的文案,也是消費主義內容的陷阱之一。想要效仿這種內容方式,卻不懂如何做,可以交給熱點傳遞來負責,他們有自身的編輯,可以根據你產品的資料來優化撰寫,並放大稀缺感,以內容的方式,來吸引人們觀看,從而提升轉化。

2.抓住人群的心理

大多數消費主義的文案,都是抓住了人群的購物心理。就像「雖然買不起房子,但是可以先款待自己的肚子;體重不會因為少喝一杯奶茶就變輕。」正好迎合了買房、奶茶、減肥等熱點話題,幾個關鍵詞,增強了文章的獨特性,也同時吸引了三個方向的用戶,滿足了需求。所以抓準定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熱點傳遞這裡,他們會根據產品的需求來調整關鍵詞,從而尋找到合適的群體,抓住人群心理,增強產品的美譽度。

3.刷屏內容來吸睛

對於內容推廣來說,最後主要還是曝光,你的內容需要不斷刷屏才能夠提升人們對於產品的印象。尤其是像今日頭條、新浪微博這類的主流媒體,用戶群體大,可以提升產品的知名度。而行業內容垂直性的媒體則能夠增強轉化,提升銷售額。不過投放也有投放的規則,你需要真正了解每個平臺的需求和發送的過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如果真的不懂,可以交給熱點傳遞來負責,他們與百家平臺有深度的合作,可以一鍵式將內容發送到多個平臺裡,既有主流媒體平臺也有一線媒體平臺輔助。同時會制定投放方案,讓內容有效地進行曝光在多個平臺裡,從而達到刷屏的效果。

雖然有些人覺得消費主義文案是陷阱,但不得不說這種文案是企業宣傳自身優勢的好方法。不過這也十分考驗企業的文案水平,不妨來嘗試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如何避開消費主義陷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胡說財經,ID:xiaohutakeyoufl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今天聊聊怎麼避開消費主義的陷阱。成人世界,分為很多層次。2,如何避免消費主義陷阱。不要為社交成本買單老年人購物:單純的追求「使用價值」,所以那個年代的人買東西,他優先考慮的點是:商品越結實耐用越好,服務越實惠越好。
  • 再多的明星助陣,也喚不回那些拒絕「雙十一」的人
    通過剖析商家套路、看清自身弱點、遠離包裹在糖衣下的消費陷阱,她們的目標是贏得雙十一期間最大的優惠獎勵:「不買立減百分百。」另一類是指出各種「消費心理學陷阱」。為什麼要半夜12點下單?因為夜晚人最容易衝動消費。為什麼要搞成定金、尾款?因為每次付款費用較低不容易喚起消費者心理預警。為什麼要逼著大家去搶購?因為要逼得你沒工夫冷靜思考……一個個被看穿的商家套路背後,都是網友們剁手得來的血淚教訓。還有一類針對自身。
  • 「熱點傳遞」為了應對「末日危機」,奧利奧竟然建立了個保險庫
    雖然只是借勢營銷,卻給人很深的印象,話說奧利奧這次的成功,其他企業是否能夠學到點什麼?我們不妨看一下。1.借勢末日做內容宣傳借勢末日做廣告的商家有不少,但是像奧利奧玩這麼大的就不多了。而他們的文案裡也為此創了個新奇點,說他們的配方奶粉只要加入雪水就可以享用了。這種的造勢方式則帶來更加有趣的話題度,增加了奧利奧的內容曝光2.圈層人群增強曝光度奧利奧最知曉自己的受眾群體是哪些,是什麼年齡段的人。而此次的末日危機的借勢內容,也是以反套路的方式來做自身的內容推廣。
  • 「17 年不花錢的不消費主義,不等於流浪」
    說好的報複式消費,好像在被「反消費」逐漸取代。兩個月前,被一篇反消費的文章刷了屏:「不消費主義者生存手冊:吃剩飯、翻垃圾桶,我就是不購物」。故事裡的 Mantis,大家都叫她紅姐。她現居紐西蘭,做沙發客蹭睡,回收朋友的剩菜來吃,過著不消費主義者的日子。有錢不花的狀態,到現在已經持續了 6 年了。
  • 江小白不再寫文案了
    從最開始的「表達瓶」,再到現在推出的「味道瓶」,這不是簡單的包裝更新視覺升級,而是一次清晰的品牌策略。「表達瓶」對應的是白酒,它承載的是情緒,符合著白酒的消費場景。「味道瓶」連接的是新產品,是江小白的果味高粱酒,它針對的是不一樣的消費人群和場景。從瓶身包裝也可以看到,它的視覺發生很大的轉變。
  • 「熱點傳遞」三個步驟,深扒裂變式用戶增長的秘密!
    想要做好裂變增長,就需要先搞清楚你的用戶是什麼樣子的人,日常喜歡觀看什麼樣的內容,以及他們最關注的點是什麼。雖說裂變增長的本質是一種營銷手段,但想要做好也並不容易,具體應該怎麼做,我們從三個步驟來深扒裂變式用戶增長的秘密,不妨來了解一下。1.抓住標籤定位增加裂變幾乎所有企業都希望通過用戶裂變來降低推廣的成本,但真正做到的並沒有幾個。
  • 逃離「消費主義陷阱」,這屆年輕人把性價排第一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大家的消費心理悄悄地變了,以往能賺取一大波點讚的朋友圈炫富,如今成為人人心照不宣的「凡爾賽」行為﹔以往藏著掖著生怕被人看不起的那些省錢方法,現在不僅被光明正大地曬出來,還能引發一波浪潮,被大家爭相追問,熱烈探討。這屆消費者愈發成熟理性,消費行為的性價比高低已經被擺在第一位。如何逃離「消費主義陷阱」,追求極致性價比,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
  • 球鞋文化消費主義是如何蔓延到主機領域的?
    「這個類比很恰當。」詹森 C 史密斯大學英語系助理教授 Jemayne Lavar King 說,他同時也是《Sole Food:簡述球鞋文化》一書的作者。King 教授表示,消費者對「一機難求」的 PS5 反響熱烈,因此造成了需求激增,也就給二手零售商哄抬價格提供了可乘之機,這是多年來由於球鞋文化的興起而在較大範圍內形成的消費主義趨勢的部分體現。
  • 2020不確定性增強白領儲蓄意識 超六成抵制消費主義
    報告:2020不確定性增強白領儲蓄意識 超六成抵制消費主義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馬秀秀)智聯招聘14日在北京發布《2020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強了白領們的儲蓄意識,白領存款餘額增加,「負債者聯盟」佔比減少;超六成白領抵制消費主義,約有六成白領進行理財。
  • 反對「物質俘虜」的消費主義
    原標題:反對「物質俘虜」的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通過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和滲透,給理性適度的消費觀念造成巨大衝擊。消費主義思潮不斷蔓延所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思考。 個體一旦掉進消費主義陷阱,從觀念到行為都將超出理性範圍 消費主義是一種崇尚和追求過度的佔有和消費作為滿足自我和人生目標的價值取向。
  • 消費主義大張旗鼓 網際網路再無技術創新
    他們大致可分為兩個旗幟鮮明的陣營:從AI創業潮走出的技術型公司和消費主義誕生的新消費品牌。前者走技術路線,後者走營銷路線。2016年,AlphaGo以4∶1的壓倒性優勢,戰勝世界圍棋頂尖高手李世石,這場勝負在國內迅速颳起了聲勢浩大的人工智慧風,無數創業者投身於AI熱潮。
  • 年輕人說的「水感」植入是什麼鬼?| 蘑菇青年選
    「蘑菇青年選」每周一話題,動態觀察年輕人看什麼、消費什麼、用什麼持續表達自己,藉以發現年輕人們如何透過選擇持續創造自我、如何透過選擇構建自己的理想生活。朋友,你聽說過「水感」植入嗎?本周「蘑菇青年選」,讓我們聊聊綜藝裡的品(Guang)牌(Gao)營(Zhi)銷(Ru)。
  • 危害當代年輕人的認知膨脹和消費主義陷阱
    當他自己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支撐他每天所通過手機看到的這樣的生活的消費水平的時候,認知膨脹就會引起另外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那就是他會被消費主義瘋狂的pua消費主義就像一個渣男,每天拿著甜言蜜語哄著你,然後從你。這裡套取好處,然後跑路,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關注過一部電視劇啊,我身邊有一個小姑娘,就特別喜歡看這部電視劇,它的名字叫做30而已。
  • 我們窮盡了想像力,為你建了一座「未來城」
    看完上面這段視頻,不知道你是否會懷疑自己的眼睛。這個裝置叫做「矢速列車」,穿梭其中、神出鬼沒、不知蹤影,是36氪組織的第二屆網際網路粉絲節「沒想到未來城」的一個現場裝置。 這下,你就可以判斷自己是否能適應未來的挑戰了。
  • 「南笙文案」我只不過是在想念,他那一點點溫柔
    For a second there, I really thought you liked me我可以一句話也不說,可你總是不開口I can turn around if you say the word, but you never do是你丟掉了我,還是沒想到我會這麼傷心You have no idea how hard it
  • 在買買買中尋找自我:消費主義的另一面
    消費主義在我們這個時代,至少已經在一個小群體中達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消費主義是在出售溢價,出售一種社會身份標籤,而不是出售一種實用的產品。它是我們這個時代裡的一種危害。誠然,消費主義作為一種思潮,往往會和「不理智」「浪費」等負面詞彙聯繫到一起,但當我們跨躍那些先入為主的觀點之牆後,我們為何不靜下來仔細想一想,消費主義是什麼?
  • 誰製造的「消費主義」?
    2013年,英國人總共擁有60億件衣服,平均每個成年人100件,其中四分之一從未被穿過。」這似乎也是當下中國人生活現實的寫照。從物質匱乏到消費狂歡,人們憎恨消費,又熱愛消費,被綁架上一輛後現代的馬車裡,滾滾向前。馬雲說,每晚有1700萬人逛淘寶,但什麼都不買,不知道他們在幹啥。
  • 美學者:飛速崛起的中國消費主義支配著世界的品味
    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導 美國石英財經網6月4日發表文章稱,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歷史教授卡爾·格特花多年時間研究中國消費主義。他是《世界追隨中國步伐》一書的作者,該網站請他談談中國消費文化如何影響全球經濟的未來。具體摘要如下:問:消費主義眼下在中國有多重要?
  • 「情話」我喜歡你就像是億萬星辰徘徊其中,只為照亮宇宙
    我喜歡你 就像是億萬星辰徘徊其中 只為照亮宇宙你的每一句話 每一個眼神 都像是在向我開溫柔槍I like you like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stars校園文案:我想和你從青澀校服,到柴米油鹽
  • 消費主義的錯誤歸因,你的焦慮來自哪裡?
    有沒有可能,消費主義只是社會焦慮強加的一項錯誤歸因?或者是人類內心深入的一種不安全感所促就的消費行為?消費主義主流批評的反思當下對於消費主義的主流批判在於符號化帶來的消費異化,在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分上下的情況下,消費者競相驅逐的焦點日益集中在商品的附加值即其符號價值,比如名氣、地位、品牌等觀念上的東西,並為這種符號價值所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