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最大林麝養殖基地落戶交城 特色養殖助力脫貧
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龐泉溝林麝養殖基地的負責人郭鳳鵬向記者講述著自己養殖林麝的脫貧之路。目前,依託山西農業大學的林麝養殖技術,郭鳳鵬的養殖場已打造成山西最大的林麝飼養基地。 王瑞軍 攝龐泉溝山川秀美、旅遊資源豐富。除了旅遊業外,多樣的動植物資源也成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好門路。
-
崆峒區:首家林麝養殖基地促農增收脫貧
近日,筆者走進崆峒區白水鎮馬蓮村平涼源鑫林麝養殖有限公司,看到林麝養殖場圈舍單格間排列,透過門鏡看到室內林麝身輕如燕,如閃電般跳躍、奔跑。現已修建林麝養殖棚4棟,建築面積2200m。該公司於2019年10月,引進麝苗20隻。採用「農戶+合作社+村委會黨支部」的投資聯結機制,吸納周邊村子7名貧困戶在養殖場從事採摘桑葉、構樹葉、杏樹葉等林麝食用樹葉的工作,工期可從4月至10月,貧困戶以幹樹葉每公斤2.4元,溼樹葉每公斤1.2元的價格售給林麝養殖場,多勞者多得。
-
林麝養殖,鳳縣何以穩居全國第一?
養殖歷史悠久 農戶參與度高一場秋雨過後,8月17日下午,記者與鳳縣科技開發中心副主任羅永忠一行驅車前往位於鳳縣留鳳關鎮的林麝養殖基地。一路上,羅永忠向記者介紹起了鳳縣林麝養殖的概況。「現在,全國圈養林麝9900頭,其中陝西圈養8000餘頭,而鳳縣就圈養了7000餘頭。鳳縣能成為全國最大的林麝人工養殖基地,可是相當不容易。
-
「寶雞市林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行成立一周年座談會—新聞...
早在上世紀上世紀80年代初期,陝西省動物研究所就在鳳縣、太白縣等地開展,直到2003年,陝西林麝人工飼養仍以以農戶家庭養麝為主,投入少、設施差、技術落後,規範化程度低,養殖效益不高,種群發展緩慢,全省林麝存欄僅380餘只,相當於全國人工飼養種群的1/10。與此同時,林麝人工養殖技術研發工作也中斷近十多年。
-
林麝養殖實現綠富共贏
66%,是鳳縣林麝養殖在全國林麝養殖規模中的比例。70%,是鳳縣養殖林麝所產麝香在全國麝香總量中的比例。鳳縣1.5萬頭林麝年產值超2億元;30%的農民直接或間接收入與林麝有關;20家企業布局鳳縣專門從事林麝養殖,其中不乏北京同仁堂等知名藥企……每一次,在介紹鳳縣林麝養殖的成果時,鳳縣縣委書記張帆言語裡總是透著驕傲與自信。
-
全國最大林麝人工養殖縣林麝存欄量近萬頭
新華社西安3月28日電(記者毛海峰)全國最大的林麝人工養殖縣
-
甘肅天水發展林麝特色養殖 探「產業+生態」全鏈條模式
林麝又名香獐,因雄麝有香囊,其分泌和貯存的麝香有「軟黃金」之稱,由於人工養殖基地少,原料供應緊張,目前國內麝香價格較高。張小權家中只有他和母親兩人,以前只能靠種地為生,後經當地駐村幹部協商將他安排到林麝養殖場務工,「現在每月除2500元的工資外,還能給外出務工農戶閒置的地裡種些油菜和紅蘿蔔出售給養殖場,日子比以前好了很多。」他說。
-
一個縣的林麝養殖規模佔全國的60%!寶雞鳳縣怎麼做到的?
1992年,開始有農戶從陳樹民家購買幼崽進行飼養,人工養殖林麝也開始遍布鳳縣各鄉鎮。30多年來,陳樹民精心鑽研,自己編寫林麝人工養殖手冊,摸索出了人工繁育林麝「剖腹產」手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土專家」。現在,陳樹民家存欄林麝100多頭,總資產超過500萬元。
-
林麝養殖 取之有道
林麝養殖 取之有道☀麝香,這東西可比黃金都貴。
-
林麝養殖的三把致命刀
我曾經寫過不少關於林麝養殖及行業發展的文章,文章中不僅一次提到過養麝的風險和瓶頸林麝人工養殖通過多年的發展,養麝技術、存欄量都有了卓越的進步和迅速增長,但是背後付出的艱辛,只有每一個養麝人心裡最清楚。目前困擾林麝產業迅速壯大的主要因素還是各種疾病,有些病簡直可以說是束手無策,疾病的問題我認為在預防而不在於治,如何防,怎麼防,這還要從林麝本身出發,去理性分析這個問題。飼料的單一性是圈養麝的第一把致命刀。麝吃百草,這一點,每個養麝人必須高度認識。正是因為麝吸收天地之靈氣,才造就百草之精華-麝香。
-
麝香的主要來源林麝,在有關部門允許的時候也是可以進行養殖的
林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是林麝有著極高的價值,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麝香吧,麝香作為一種中藥材,有著非常重要的醫藥作用,林麝雖然是保護動物,但是我國也為了可以推動麝香的發展前途,在向當地林業部門進行報備之後,在經過林業部門的允許之後是可以進行人工養殖的,那麼林麝該怎麼進行人工養殖呢?
-
山東高青建國內最大蚯蚓養殖基地
山東布萊凱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農業生態園內的蚯蚓養殖區 高青縣是黃三角地區傳統養殖大縣。2011年,全縣奶肉牛存欄9.8萬頭,出欄肉鴨2000萬隻,生豬11萬頭,年產畜禽糞便100餘萬噸。畜禽糞便處理是畜牧養殖中普遍存在的難題,如何化解畜牧養殖業的次生物成為養殖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
全蟲養殖技術分享,蠍子引種技巧和冬眠習性
50畝地塑料大棚蠍子養殖基地分享。塑料大棚蠍子養殖技術什麼時間引種蠍子最好。冬季引種進入冬季,當氣溫低於10℃時,蠍子就要開始冬眠,不吃不喝不活動。這時引種運輸,往往因為外界氣溫較低,對蠍子影響很大。若是室溫養殖的蠍子,在運輸時溫差懸殊較大,也會造成其機能障礙而導致大量蠍子死亡,所以冬季也不適宜引種。 冬季引種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冬季引種不可盲目。引種之前先看看這個蠍子養殖廠家是不是只有大蠍子沒有40倍以上的小蠍子。小蠍子的飼養規模必須是大蠍子的40倍以上。
-
四年建成西南最大鴕鳥養殖基地
今年65歲的張庭均老人遛鴕鳥的場景對於村民們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在三臺縣花園鎮水磨河村,自從業主仲志偉2009年開創了庭院養殖鴕鳥的模式後,不少村民都加入了這個隊伍,鴕鳥養殖如今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 4年奮鬥 建成西南最大鴕鳥基地 松樹環繞的小山坡,空氣格外清新。
-
重慶江津四面山首次發現瀕危珍稀動物林麝
白天拍到的林麝 視頻截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5日17時訊(記者 邱小雅 通訊員 李海軍)近日,江津區四面山森林資源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資料時,發現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的蹤影。
-
重慶陰條嶺自然保護區多次拍到國家級保護動物林麝、獼猴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消息,1月6日,重慶市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的紅外儲存卡時發現,在多處拍到林麝從視頻片段可以看出,兩隻林麝明顯不是同一隻,其中一隻嘴巴外面長有獠牙。據巫溪縣林業局的專家介紹,長有獠牙的是雄性,沒長的是雌性。視頻裡其中一隻林麝正伸長脖子東張西望,警惕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林麝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生性膽小機警,通常在早晨和傍晚活動。視頻中的三隻獼猴結伴而行,第二隻邊走還不時回頭看看,好像是在提醒同伴不要掉隊。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又在重慶陰條嶺自然保護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7日11時訊(邱小雅 通訊員 傅春蓉)重慶又一自然保護區發現林麝了!近日,重慶陰條嶺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林麝的蹤影。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林麝三步一停,不時還與紅外線相機對視,憨態可掬。
-
蠍子養殖百科網站,蠍子養殖經驗總結
中國最大的蠍子養殖基地郟縣塑料大棚蠍子養殖技術基地分享最新蠍子養殖技術。根據蠍子對光線的負趨性,將蠍子長時間培育在陰暗的環境中,其活動覓食、交配、繁殖也就逐漸消除了晝夜節律的影響,根據蠍子對溫度的正趨性,長期使蠍子生長在溫度相對恆定的環境中。經過幾個世代的適應,蠍子的生長期由原來的三年進化為12-18個月。新鄉哪裡有養蠍子的原陽縣養殖蠍子安徽聚京蠍子養殖基地蠍子養殖技術培訓中心。
-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到訪促進會養殖示範點——新海洋養殖基地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到訪促進會養殖示範點——新海洋養殖基地2016-09-28 21:4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南羅非魚品促會 瀏覽量: 2393 次2016年9月24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邸剛在海南省羅非魚品牌建設促進會秘書長韓雪峰的陪同下,參觀了海南建一水產股份有限公司的新海洋養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