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養殖 取之有道

2021-01-16 農村致富經

林麝養殖 取之有道

麝香,這東西可比黃金都貴。養林麝,取麝香,賺麝香的錢,眾所周知。可是,除了賣麝香賺錢以外,這個叫李漢軍的人在林麝身上又找到了一條賺錢的 門道,而且一年就要多賺三四百萬,這是個什麼樣的賺錢項目呢?視頻將為您揭示養林麝不光為取麝香,還可以拓繁!您想知道林麝如何吃的好,住的好嗎?本視頻帶您一探究竟。

觀看視頻請點左下側閱讀原文

林麝養殖 取之有道

視頻觀看


麝香的價格昂貴,但是除了賣麝香,原來飼養林麝還有另外一項收入,這究竟是什麼呢?如何飼養林麝?如何讓林麝住的舒服?又如何讓林麝吃的健康?技術攻關決定種源拓繁,林麝飼養養出扶貧好項目。
瀏覽完整視頻請點左下側閱讀原文


瀏覽完整視頻請點左下側閱讀原文

農村創業致富網聲明

聲明:農村創業致富網公眾微信號nccyzfw主要推廣種植養殖技術,發布農業致富信息,推薦農村致富人物,推送農村致富案例,激發創業致富靈感。所推送項目和案例僅供參考借鑑,項目因人而異,切勿照搬照學。

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農村創業致富網網站

更多致富項目可瀏覽農村創業致富網

http://www.nccyzf.com

更多農業種植養殖視頻可瀏覽農村致富經
http://www.nczfj.cn

交流農村致富信息請在農村致富論壇發帖
http://bbs.nccyzf.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QQ

315586640 或 1933424234(推薦)


關注農村創業致富網

http://www.nccyzf.com/lvse/yang/8462.html


相關焦點

  • 林麝養殖,鳳縣何以穩居全國第一?
    目前我市林麝存欄約8000餘頭,林麝養殖基地主要集中在鳳縣、太白、隴縣、眉縣。 說話間,記者一行來到了留鳳關鎮麻峪河村,見到了該縣第一個成功養麝人——陳樹民。「我從1986年起開始探索林麝人工養殖,到現在有近30年了。」陳樹民說,他先在家裡養了5頭,在有關科研和野生動物保護單位的參與指導下,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林麝馴養、繁育、防疫及活體取麝香技術。
  • 林麝養殖實現綠富共贏
    66%,是鳳縣林麝養殖在全國林麝養殖規模中的比例。70%,是鳳縣養殖林麝所產麝香在全國麝香總量中的比例。鳳縣1.5萬頭林麝年產值超2億元;30%的農民直接或間接收入與林麝有關;20家企業布局鳳縣專門從事林麝養殖,其中不乏北京同仁堂等知名藥企……每一次,在介紹鳳縣林麝養殖的成果時,鳳縣縣委書記張帆言語裡總是透著驕傲與自信。
  • 林麝養殖的三把致命刀
    要想獲取麝香,自古沿襲的都是殺麝割囊取香,野麝數量驟降,最後也無奈晉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所以目前要想獲得天然麝香,只有人工養麝這一條出路,因為人工養麝是利用活體取香的技術,對麝本身沒有傷害,可是實現永續利用,以前使用天然麝香入藥的企業現在也只能使用人工養殖麝所產麝香,發展人工養麝是大勢所趨。
  • 一個縣的林麝養殖規模佔全國的60%!寶雞鳳縣怎麼做到的?
    詳情戳視頻留鳳關鎮麻峪河村距離鳳縣縣城36公裡,61歲的村民陳樹民被稱為「鳳縣林麝養殖第一人」。記者見到他時,正趕上他和兒子給一頭林麝取香。點擊播放 GIF 0.0M鳳縣留鳳關鎮麻峪河村村民 陳樹民剛才取的是一個3歲半的香子,這應該是取第三回,今天取香不是頂好的,大概就是10克到11
  • 甘肅天水發展林麝特色養殖 探「產業+生態」全鏈條模式
    林麝又名香獐,因雄麝有香囊,其分泌和貯存的麝香有「軟黃金」之稱,由於人工養殖基地少,原料供應緊張,目前國內麝香價格較高。張小權家中只有他和母親兩人,以前只能靠種地為生,後經當地駐村幹部協商將他安排到林麝養殖場務工,「現在每月除2500元的工資外,還能給外出務工農戶閒置的地裡種些油菜和紅蘿蔔出售給養殖場,日子比以前好了很多。」他說。
  • 山西最大林麝養殖基地落戶交城 特色養殖助力脫貧
    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龐泉溝林麝養殖基地的負責人郭鳳鵬向記者講述著自己養殖林麝的脫貧之路。目前,依託山西農業大學的林麝養殖技術,郭鳳鵬的養殖場已打造成山西最大的林麝飼養基地。 王瑞軍 攝龐泉溝山川秀美、旅遊資源豐富。除了旅遊業外,多樣的動植物資源也成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好門路。
  • 崆峒區:首家林麝養殖基地促農增收脫貧
    近日,筆者走進崆峒區白水鎮馬蓮村平涼源鑫林麝養殖有限公司,看到林麝養殖場圈舍單格間排列,透過門鏡看到室內林麝身輕如燕,如閃電般跳躍、奔跑。現已修建林麝養殖棚4棟,建築面積2200m。該公司於2019年10月,引進麝苗20隻。採用「農戶+合作社+村委會黨支部」的投資聯結機制,吸納周邊村子7名貧困戶在養殖場從事採摘桑葉、構樹葉、杏樹葉等林麝食用樹葉的工作,工期可從4月至10月,貧困戶以幹樹葉每公斤2.4元,溼樹葉每公斤1.2元的價格售給林麝養殖場,多勞者多得。
  • 重慶最大的林麝養殖基地即將引種入場
    原標題:重慶最大的林麝養殖基地即將引種入場   近日,筆者從高燕鎮獲悉,位於該鎮河岸村,重慶規模最大的林麝養殖基地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即將引種入場。  據了解,麝一般分為5種,包括林麝、馬麝、原麝、喜馬拉雅麝和黑麝,而林麝數量最多,分布最廣。
  • 麝香的主要來源林麝,在有關部門允許的時候也是可以進行養殖的
    林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是林麝有著極高的價值,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麝香吧,麝香作為一種中藥材,有著非常重要的醫藥作用,林麝雖然是保護動物,但是我國也為了可以推動麝香的發展前途,在向當地林業部門進行報備之後,在經過林業部門的允許之後是可以進行人工養殖的,那麼林麝該怎麼進行人工養殖呢?
  • 全國最大林麝人工養殖縣林麝存欄量近萬頭
    ——陝西省寶雞市鳳縣,截至2月底林麝存欄量達到9600多頭,佔全國林麝人工養殖量50%以上。林麝屬國家瀕危、珍貴一級保護動物,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不僅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而且還是一種名貴的天然高級香料,有"軟黃金"之稱。由於其價格昂貴,人為獵殺多,致使野生林麝越來越少,一度造成傳統中醫藥許多名貴驗方因無麝香原料而名存實亡。鳳縣地處秦嶺腹地,是林麝世代繁衍的地方。從上世經80年代起,鳳縣開始人工養殖林麝,逐漸形成了一套成熟、操作性強的養殖技術。
  • 「寶雞市林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行成立一周年座談會—新聞...
    此次座談會由寶雞市林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鳳縣逢春濟民可信科技養殖有限公司、鳳縣科學技術局主辦,陝西省動物研究所承辦。 平臺搭建好,效果現端倪 「這是從蘭州馬麝馴養場引過來的馬麝種質資源種群個體,已度過適應期……這是從九寨溝林麝養殖場引種過來的林麝種質資源種群個體,這是從四川廣元引種……」。林麝養殖技術人員向視察者介紹說。
  • 南山牧場現野生林麝,分泌麝香名貴如黃金,長著獠牙卻無攻擊力
    前陣子,南山牧場的紅外線攝像機,拍攝到野生林麝的珍貴影像。畫面裡,一隻成年林麝,帶著一隻林麝小寶寶在山林裡覓食。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學系教授鄧學建表示,野生林麝母子相依相偎,一同外出覓食,說明棲息在南山牧場裡的野生林麝不是一個孤立種群,而是一個完整的繁殖種群。野生林麝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屬於瀕危物種。
  • 俗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後半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但是,有的俗語經受住考驗,儘管社會變遷,因其飽含哲理,至今依舊引人深思,比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可以稱得上家喻戶曉。最早的時候,「君子」強調的是崇高的地位,從字面上可理解為君王之子。後來,君子二字的含義發生變化,不再把地位當成必備條件,反而更側重於高尚的品行,以道德為衡量尺度。
  • 林麝,終於等到你!
    林麝(lín shè),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瀕危珍稀動物。
  • 人人都需要金錢 但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現實生活中,人人都需要錢,事事都離不開錢,所以,人們談錢、愛錢,這並沒有錯。關鍵是,你會用什麼樣的手段,通過什麼樣的渠道,去賺錢,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原則所在。
  • 做事要考慮周全,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是不是聽得明明白白,是不是知道別人傳達的意思,有弦外之音,還是話外之音?是不是別人故意誤導我們的?這些我們都要聽的明明白白。以便做決定。而不是聽風就是雨,別人糊弄我們,我們也不知道,這比沒耳朵還可怕。色思溫。臉上的顏色是不是特別難看,是不是讓人很不舒服,我們要和顏悅色,溫和,這樣,大家跟我們相處,才融洽,好受。不要動不動就擺出一副難看的嘴臉對著人,這樣跟您相處的人心裡也有芥蒂。
  • 太白河鎮東青村林麝養殖產業帶領群眾走上脫貧路
    經過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廣泛宣傳動員,並多次赴鳳縣、留壩等地考察學習,最終形成了以村黨支部牽頭,能人大戶帶動,吸納貧困戶自願入股,成立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於2017年3月成立秦西南林麝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了防範市場風險,共享技術資源,增加養殖利潤, 2017年12月份,秦西南林麝養殖專業合作社與片仔癀藥業籤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黨支部+能人大戶+專業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的新型發展模式。
  • 野生林麝母子相依覓食 紅外線攝像機記錄珍貴影像
    近日,湖南邵陽,在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紅外線攝像機拍攝到野生林麝母子的珍貴影像。畫面中,一隻成年林麝正帶著一隻林麝小寶寶在夜色中的山林裡覓食。今年7月中旬,該國家公園一名護林員在山林中巡查時發現疑似林麝的毛髮和糞便,經動物學專家鑑定後確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林麝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