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說,一個君子,要注意的九項。
視思明。看到了,是不是看清楚了,是不是看到真相了,還是別人故意給您看的?還是自己誤會了,並沒看清楚,多想想,多去探索一下真相,而不是魯莽就下了判斷,結果並沒有看清楚,判斷失誤,給自己帶來損失,也冤枉了好人。
聽思聰。是不是聽得明明白白,是不是知道別人傳達的意思,有弦外之音,還是話外之音?是不是別人故意誤導我們的?這些我們都要聽的明明白白。以便做決定。而不是聽風就是雨,別人糊弄我們,我們也不知道,這比沒耳朵還可怕。
色思溫。臉上的顏色是不是特別難看,是不是讓人很不舒服,我們要和顏悅色,溫和,這樣,大家跟我們相處,才融洽,好受。不要動不動就擺出一副難看的嘴臉對著人,這樣跟您相處的人心裡也有芥蒂。
貌思恭。容貌恭敬,心中有別人,照顧別人情緒感受。態度好。
言思忠。講話,忠誠老實,並無私心,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添油加醋,歪曲事實,給人帶去錯誤的判斷。
事思敬。對事情敬畏,老老實實的去辦,認真去辦,才能辦好,吊兒郎當,掉以輕心,滿不在乎,就會馬失前蹄,本來能做好的事情,也就做不好了。
疑思問。有疑惑,懷疑了,馬上問,不要拖著,把事情複雜化,等到不可挽回了,再說,本來早點搞清楚,就不會出現這個事情了。要及時搞清楚疑惑。不要怕丟面子,把問題拖著。
忿思難。有憤恨,想要發作,想要搞破壞的時候,想想,後果是什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別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然後幹了壞事,後果來了,承擔不起,讓自己終生後悔。
見得思義。見到好處,利益,想想是不是符合道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不在道義範圍內的事情,給我,我都不要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分一毫,無論多少,都在道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