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根據歐洲航天局報導,當bepicolombo 以每秒2.159英裡(3.474公裡)的速度掠過地球時,捕捉到了幾個重要的記錄。飛過地球的磁場時,bepicolombo的磁力計錄製下來我們星球的磁層,與太陽風相撞的時刻
,然後壓縮成了26秒的音軌。 這些記錄在未來將是非常寶貴的,對儀器校準和準備對進一步測量磁場具有特殊用途。
在宇宙飛船準備接近太陽系最深處時,讓我們聽聽地球發出的聲音。
根據歐洲航天局(ESA)的一份聲明,貝皮科倫博在以每秒2.159英裡(3.474公裡)的速度掠過地球時,科學家捕捉到了5段怪異的錄音。
歐洲和日本的宇宙飛船任務已經飛越了水星,這是飛船9次引力輔助飛行中的第一次,幫助飛船縮小了繞日軌道,使其更接近其目的地:水星——太陽系中最小、被探索最少的行星。
歐空局表示,到目前為止,貝皮科倫坡為科學家提供了對水星最多的信息。這項任務包括兩個軌道器:水星行星軌道器和水星磁層軌道器,前者的任務是繪製水星表面的地圖,後者的任務是更好地觀察水星的磁層。磁層是一顆行星產生的磁泡,它保護水星表面不受太陽和宇宙輻射的影響。
一位藝術家對飛越地球的貝皮科倫博宇宙飛船的描繪。
飛船使用了MPO11個儀器中的兩個——義大利彈簧加速計和磁強計。在飛行中,探測器近距離接近地球,潛入地球的陰影中,仔細聆聽地球的磁場,最後加速離開地球的影響。
MPO-MAG首席研究員丹尼爾·海納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記錄在未來將是非常寶貴的,特別是在校準儀器和為進一步測量做準備方面。
貝皮科倫坡的地球探測方法
在159 315英裡到80 460英裡(256 393公裡到129 488公裡)之間,ISA從貝皮科倫坡上捕獲了8小時的測量數據。為了找出比人耳能聽到的聲音更低的頻率,加速度計的記錄被濃縮成一分鐘的聲音,然後由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INAF)的研究人員進行強化。
ISA小組成員卡梅洛 馬格納菲克 在一份聲明中說:「由外部和內部因素引起的振動會被傳輸到加速度計中。」「這和你把耳朵貼在欄杆上聽火車是否來的原理是一樣的。
當地球變得觸手可及時
在距離地球表面17326英裡到8144英裡(27884公裡到13107公裡)時,貝皮科倫博會縮小環繞太陽的軌道。為了做到這一點,太空飛行器在俯衝到離地表最近點7,884英裡(12,689公裡)處時利用了地球引力。來自ISA的數據已經被壓縮,所以一小時的測量等於一分鐘的音頻。
飛入地球的陰影區
太陽被地球遮住了——在這段34分鐘的視頻中,貝皮科倫博在距離地球10,250英裡(16,496公裡)的地方看不見我們的恆星,這一時刻在錄音中清晰地聽到了。從8,363英裡(13,460公裡)的距離開始,在15,447英裡(24,861公裡)的距離就可以聽到MPO退出月食。
馬格納菲科在一份聲明中說:「當太空飛行器進入陰影時,太陽的力量停止了,我們可以聽到輕微的振動。之前被太陽彎曲的太陽能電池板,現在找到了一個新的平衡。在離開陰影時,我們可以再次聽到聲音。」
如此清晰地記錄下細微的太陽影響,意味著ISA裝備精良,可以捕捉運動中甚至最小的差異。對馬格納菲科來說,這具有特殊意義。
馬格納菲科說:「自從我們開始巡航以來,我們一直都是在陽光直射下,所以我們不可能有效地檢查我們的儀器是否在測量陽光強度的變化。」「這證明了該儀器是經過精心校準的,因為我們測量的加速度跳躍與我們的預期相符。」
隨著軌道飛行器距離地球越來越遠,當MPO到達距離地球表面19,750英裡(31,785公裡)時,記錄就結束了。
地球磁場的聲音(和貝皮科倫波的飛輪聲音)
在飛過地球磁場時,這段視頻被貝皮科倫波的磁強計記錄下來,然後將8個小時壓縮成26秒的音軌。它強調了宇宙飛船遭遇地球弓形激波的時刻,也就是地球磁層與太陽風碰撞的時刻。
當貝皮科倫波穿過地球磁場開始佔據主導地位的磁層頂時,可以聽到它穿過紊流磁鞘的聲音。仔細聽,你會聽到飛船反應輪的撞擊聲,它將軌道飛行器引向正確的觀察方向。
作者: Gemma Lavender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