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長城,是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相傳秦始皇時期勞役繁重,孟姜女新婚三天,丈夫範喜良就被抓壯丁去修長城。孟姜女思夫心切,趕到長城,不料卻得到丈夫死亡的噩耗,於是,她在城下痛哭七天七夜,長城因此坍塌。提及這段愛情佳話,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拱衛京畿的那段長城,殊不知,遼寧東戴河才是該傳說的發祥地。
東戴河景區,集海灘、村鎮、名勝古蹟為一體,擁有中國北方最優質的海灘,是中國最早的皇家海洋,也是環渤海唯一一處未經開墾的海域,其中以碣石和長城的相關文化最為璀璨。

【歷史淵源】
兩千多年前,這裡是帝王御用看海的地方,秦始皇曾在這裡建宮駐蹕,刻下《碣石門辭》,留下「孟姜女哭長城」的感人傳說。這裡地處中國福文化的發源地,風水俱佳,是徐福求仙入海處。漢武帝曾在此修築漢武臺,用於遙觀滄海;唐太宗遠徵高麗,路經此地,作出「之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的豪邁詩句。歷史上曾有五位皇帝蒞臨於此,並留下了許多壯麗詩篇,其中要數這三位皇帝的事跡最為聞名遐邇。景區主要由原生態海灘、碣石大遺址公園、秦始皇行宮群遺址三部分組成,其中景點眾多。

【原生態海灘】
這裡是中國最優質的海灘,也是環渤海區域唯一一塊未經開墾的處女海。海灘灘緩無礁,水清沙細,與山、海、長城融為一體,據說「山海關」一名就是由此而來,立意精妙。這裡還有中國最大的森林氧吧,因毗鄰大海,林中的負離子含量極高,是一般城市的10-20倍,很適合養生休閒。

【碣石大遺址公園】
公園座落在碣石山上,設計者將大遺址公園、碣石、海灘等多種元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風光秀麗。在距離岸邊不遠的海面上,有三塊巨大礁石屹立其中,又名「孟姜女墳」,相傳這裡就是孟姜女投海葬身之處。每逢潮水退去,便會出現一條巨石鋪就的海中棧道,隱隱約約,直達礁石腳下,讓人浮想聯翩。

【秦始皇行宮群遺址】
這裡是秦始皇的蒞臨處,擁有眾多古蹟,主要景點有碣石宮、九門口水長城、妙峰寺雙塔、前衛歪塔、三山景區、跳石溝景區、前所古城、石碑地、瓦子地、黑山頭、止錨灣、大金絲屯、周家南山等。
碣石宮:前臨渤海,後依燕山,建於夯土臺基之上,是秦始皇東臨碣石的駐蹕之地,為整座遺址群的主體建築。宮殿為高臺多級結構,主體建築靠近海岸線,兩翼設角樓,布局巧妙,氣派十足,與始皇陵、阿房宮並列為秦代三大工程。遺憾的是,因歷史久遠,這裡僅存遺址。「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據說,曹操當年平定三郡烏、遼東和遼西後,曾登臨此處,觀蒼茫天地,感慨萬千,留下了氣勢雄渾的《觀滄海》。

妙峰寺雙塔:始建於遼金時代,均為磚石結構,兩塔東西對峙。大塔為八角九級,遼天祚皇帝宣賜舍利塔,並刻於塔身;小塔為六角五級,形似大塔,巍峨壯觀。明末清初,為了襲擊清軍,曾有一支抗清隊伍假扮僧人隱於寺內,無奈好景不長,由於奸細作祟,清兵縱火焚燒寺院,誘殺僧人。相傳,大火數月不熄,寺廟化成灰燼,但令人意外的是,雙塔依然完好無損。

前衛歪塔:又名「瑞州古塔」,始建於遼代,堪稱我國斜塔建築中的瑰寶。此塔為實心密簷式磚塔,為三級八角形,塔身上有佛像、花紋、獅子頭等圖案,線條清晰。塔身向東北方大角度傾斜,但始終不倒,曾被列入中國四大斜塔之一,也堪稱「世界第一斜塔」。

前所古城:始建於明宣德三年(1428年),為關外第一所城堡。古城共設有東南西三個城門,不設北門,北門位置上建真武廟。四周城牆極為夯實,外修女兒牆,女兒牆上有垛口,城門有甕圈,牆城四角突出,上建敵樓,可攻可守。九門口水長城:是明長城的重要關隘,素有「京東首關」的美譽。這裡的山峰十分險峻,其上巨石林立,草木夾雜其間。長城依山而建,逶迤向北,巨石與溝谷遍布沿途,古樸的城磚在自然風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迷人。止錨灣:原本是東北最富有的漁港,現為小型碼頭,有「遼寧第一灘」的美譽。它遠離塵世喧囂,海灘寬闊平緩,沙白水清,波浪不驚,是天然海濱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