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宏氣體:國內電子特種氣體龍頭 進口替代與成長空間巨大

2021-01-12 新浪財經

來源:紅刊財經

5月16日,美國商務部網站發布了對華為新的制裁,升級了對華為的晶片限制。與中芯國際爭取追趕臺積電,上海微電子爭取追趕荷蘭ASML公司,華大九天、概倫電子等公司爭取在晶片設計軟體EDA領域有所突破一樣,一家低調的公司在半導體電子特種氣體領域同樣承擔著國產進口替代的民族使命,它就是即將登陸A股科創板的金宏氣體。

金宏氣體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氣體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環保集約型綜合氣體供應商,目前已初步建立品類完備、布局合理、配送可靠的氣體供應和服務網絡,能夠為電子半導體、醫療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行業客戶提供特種氣體、大宗氣體和天然氣三大類100多個氣體品種。公司研發的7N電子級超純氨,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公司主要客戶包括京東方、TCL華星、中電熊貓以及知名集成電路廠商聯芯集成、華力微電子、華天科技以及亨通光電、住友電工等知名廠商。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wind

近幾年是公司的高速發展時期,隨著公司成長,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公司營收與利潤持續增長,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6.54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1.61億元,增長77.52%,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21.08%,同期淨利潤增長更是爆發式的,由2016年的0.1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7億元,增長了近14倍,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45.24%,顯示出了非同一般的成長性。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wind

盈利能力方面,伴隨著公司電子半導體領域的特種氣體產品收入和佔比逐年上升,以及公司超純氨等產品上面的技術突破,公司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公司毛利率由2016年的39.08%上升到2019年的48.59%,遠高於同行業A股上市公司平均41.12%的毛利水平;公司公司淨資產收益率增長更加明顯,2016年公司ROE為2.55%,到2019年ROE增長至22.26%。

國內特種氣體龍頭,打破國外壟斷

「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不簡單」,特種氣體這事本身就不簡單,做到極致就更難了。公司發展戰略定位為縱橫發展戰略——縱向開發,橫向布局,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做強優勢氣體產品,成為氣體行業的領跑者。以公司研發的7N電子級超純氨為例,我國特種氣體領域長期被國外氣體巨頭壟斷,公司研發的7N電子級超純氨,純度達到99.999998%,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並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創立了國家行業標準,真正實現了超純氣體的國產化、產業化。此外,公司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高純氧化亞氮、高純氫氣、高純氮純度均達到99.9999%,各項指標領先同業,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創新研發的電子級二氧化碳、八氟環丁烷、笑氣、氯化氫等各類電子級氣體產品,品質和技術已達到替代進口的水平,為電子半導體高端製造客戶提供了替代進口產品的新選擇。

公司擁有15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2項,主導或參與多項國家標準制定。通過在特種氣體領域持續不斷的技術研發,已經形成了電子級9N正矽酸乙酯、高純氯化氫氯氣、電子級5N溴化氫等多項儲備技術,7N電子級超純氨項目先後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專利優秀獎」等獎項,並被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評為「中國半導體創新產品和技術」,入選了「國家火炬計劃」。

目前公司已向全國主要的液晶面板生產商京東方、TCL華星、天馬微電子,以及知名集成電路廠商聯芯集成、華潤微電子、華天科技等供貨。公司對國內LED晶片行業上市公司實現100%全覆蓋,對國內前十五大光伏企業的覆蓋率超過50%,與亨通光電、住友電工等全球光纖光纜十強企業均建立了合作關係。

進口替代與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電子氣體是僅次於大矽片的第二大需求的半導體材料,電子氣體在2016年的半導體材料市場佔比達14%。根據SAI公司的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半導體用電子氣體市場中,空氣化工、普萊克斯、林德集團、液化空氣和大陽日酸等五大公司控制著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在國內市場,海外幾大氣體巨頭控制了88%的份額,我國電子特種氣體對外資企業和進口產品依賴嚴重。

近年來以公司產品為代表的一些電子氣體實現了國產化,如超純氨、氧化亞氮、氟碳類氣體等,逐漸轉變為由內、外資氣體公司共同供貨,並部分實現了進口替代,公司超純氨產品國內市場份額佔比超過50%。而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的數據,2018年我國電子特種氣體的市場規模為121.56億元,據此估算,公司電子特種氣體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為2.73%,公司目前的總體市場佔有率還較低,與跨國公司相比業務規模還比較小,未來隨著我國電子半導體、醫療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應用領域的快速發展,國內特種氣體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公司通過持續技術研發、擴建產能等,不斷打破特種氣體的外資壟斷與制約,未來進口替代與成長空間巨大。

作者:子鑑

相關焦點

  • 金宏氣體:國產替代背景下工業氣體領域的領先者
    當前,國內最大的民營氣體生產企業——金宏氣體(688106),是國內電子工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和支撐性材料供應商。作為集成電路等高端行業的重要上遊材料供應商,金宏氣體對半導體上遊材料的國產化進程起著重要的作用。金宏氣體總部位於蘇州市相城區黃埭鎮潘陽工業園,是一家專業從事氣體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環保集約型氣體綜合供應商。
  • 特種氣體行業領軍企業金宏氣體
    今日科創板我們一起梳理一下金宏氣體,主要從事工業氣體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公司通過外購原材料或回收化工企業的尾氣,加工後生產的特種氣體、大宗氣體和天然氣廣泛應用於電子半導體、醫療、環保、新材料和高端裝備製造等行業。
  • 金宏氣體—華東地區重要的特種氣體和大宗氣體供應商
    來源:吳國平財經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氣體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環保集約型綜合氣體供應商。經過20餘年的探索和發展,公司目前已初步建立品類完備、布局合理、配送可靠的氣體供應和服務網絡,能夠為客戶提供特種氣體、大宗氣體和天然氣三大類100多個氣體品種。
  • 華特氣體:特種氣體國產替代先行者
    去年我們參觀團到了ASML門口但是進不去,而這家公司四款特殊氣體是人家發了認可證的。「周其仁教授提到的這家企業,就是電子特殊氣體的龍頭企業,國產替代的先鋒——華特氣體。特種氣體國產化先行者國內特種氣體發展的初期由於技術、工藝、設備等多方面差距明顯,產品大多依賴進口,尤其在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等高端領域。
  • 特種氣體行業專題報告:電子工業「血液」,國產化勢在必行
    國內電子氣體起步較晚,在技術上與國外有一定差距,目前一些電子氣體實現了國產化,如超純氨、氧化亞氮、氟碳類氣體等,但包括氦氣在內的大多數電子氣體仍以進口為主,未來我國電子氣體進口替代空間較大。政策大力支持,國產化勢在必行 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助推行業快速發展。特種氣體作為關鍵性材料,應用廣泛,特別是在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和光纖光纜等新興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半導體系列之電子氣體投資機會分析
    電子用特種氣體由於其獨特的產品特性、較大的市場空間以及較快的國產替代進度,很可能會成為電子材料國產化替代大潮下最早實現全出品|每日財報作者|劉雨辰為了讓大家系統的了解半導體行業的現狀和國內企業所處的階段
  • 一文看懂半導體關鍵原料電子特氣
    雖然目前各大主要品類的半導體材料領域均有國內企業涉足,但整體對外依存度仍在 60%以上,特別地,大尺寸半導體矽片、光刻膠、電子特氣等材料更為依賴進口,進口替代空間巨大。①國外龍頭壟斷市場,進口替代空間廣闊國外龍頭壟斷國內市場,進口替代空間廣闊。
  • 萬字長文看懂半導體關鍵原料電子特氣-半導體,電器...
    ,但整體對外依存度仍在 60%以上,特別地,大尺寸半導體矽片、光刻膠、電子特氣等材料更為依賴進口,進口替代空間巨大。,供給格局向國內集中1、進口替代勢在必行,本土企業優勢顯現①國外龍頭壟斷市場,進口替代空間廣闊國外龍頭壟斷國內市場,進口替代空間廣闊。
  • 中船重工:努力打造世界重要的電子特種氣體供應商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張泉、劉詩平)電子特種氣體被稱作電子工業的「血液」。中船重工718所副所長郭建增告訴記者,718所將努力打造世界重要的電子特種氣體供應商,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 半導體材料專題報告:電子氣體投資寶典
    據國內晶圓廠的建設速度和規劃,預計 2022 年國內 電子氣體市場是 2019 年的兩倍,電子氣體市場迎來高速發展期。根據 2019 年的 20 億美元的市場空間,預計 2022 年, 中國大陸電子氣體市場空間將會接近 40 億美元,將會接近 300 億元大關。3. 電子氣體製備壁壘高3.1. 技術壁壘 3.1.1.
  • 華特氣體:中國特種氣體國產化的先行者
    》、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重點項目《平板顯示器用特種氣體》等重點科研項目,並於 2017 年作為唯一的氣體公司入選「中國電子化工材料專業十強」。在持續研發之下,公司成為國內首家打破高純六氟乙烷、高純三氟甲烷、高純八氟丙烷、高純二氧化碳、高純一氧化碳、高純一氧化氮、Ar/F/Ne 混合氣、Kr/Ne 混合氣、Ar/Ne 混合氣、Kr/F/Ne 混合氣等產品進口制約的氣體公司,並率先實現了近 20 個產品的進口替代,是中國特種氣體國產化的先行者。
  • 半導體特種氣體行業專題報告:「創新」引領特氣投資新時代
    氣體:工業的「血液」:特種氣體為工業氣體的重要分支,其中電子半導體為特種氣體的重要市場。半導體電子特氣應用於沉積、光刻、刻蝕、熱處理、摻雜等晶圓製造的各個環節。主要的氣體大類為氟碳類(刻蝕、清洗為主)、單質類(稀釋,絕緣, 氧化)、摻雜類(砷烷、磷烷等)、光刻類(惰性氣體混合氣)、CVD類(矽烷、鍺烷等)等。壁壘:技術為本,服務為綱技術壁壘。
  • 電子特氣:2022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規模將達到410億元(可下載)
    獲取《電子特氣:半導體材料黃金賽道》完整版,請關注綠信公號:vrsina,後臺回復「AR報告及白皮書」,該報告編號為20bg0018。電子特氣 市場空間廣闊,國產替代空間大:電子氣體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成本佔比 13%左右,是僅次於矽片的第二大半導體材料,國內 2018 年對應市場規模約 80 億元。2018-2022 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規模仍將以平均超過 15%的年增長率高速增長,到 2022 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410 億元,特種氣體將為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 半導體電子氣體的國產機會
    要聞 半導體電子氣體的國產機會 2020年2月23日 12:18:44 國盛證券本文來自 國盛證券,摘自《中國半導體材料產業投資手冊 ——政策驅動疊加產能轉移,國產替代勢在必行》。電子氣體是指用於半導體及相關電子產品生產的特種氣體,應用範圍十分廣泛。
  • 特種氣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現代工業「糧食」
    2017 年,全球特種氣體市場規模 241 億美元,其中電子領域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超過 100 億美元。根據卓創資訊的統計,2010-2017 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平均增速 15.5%,2017 年中國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約 178 億元,其中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等半導體領域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約 100 億元。
  • 工業氣體行業:滲入高精尖 老樹發新芽
    基於未來幾年中國大陸地區半導體、顯示面板等主要電子元器件的新增產能較多,以及電子化工材料的進口替代需求強烈,國內電子氣體行業將迎來高速增長。工業氣體的供應模式分為零售供氣和現場供氣。零售供氣多為高附加值特種氣體,主要由幾家外資巨頭提供,部分由國內氣體公司和研究所提供;現場供氣則由外資巨頭、國內氣體供應商、空分設備製造商共同競爭。
  • 半導體材料電子氣體投資寶典(附59頁深度)
    2、 三百億空間已到來:根據國內晶圓廠的建設速度和規劃,預計2022年國內電子氣體市場是2019年的兩倍,電子氣體市場迎來高速發展期。根據2019年的20億美元的市場空間,預計2022年,中國大陸電子氣體市場空間將會接近300億元大關。
  • 電子氣體空缺巨大 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集成電路一直以來佔據半導體產品80%的銷售額,近幾年更是90%以上,業務規模遠遠超過半導體中分立器件、光電子器件和傳感器三大細分領域,長期以來佔據著行業大部分市場規模,具備廣闊的市場空間,近年來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截至目前預測2017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將達5355.2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3.5%。
  • 晶片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升,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設備行業核心公司(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至純科技、精測電子、長川科技、晶盛機電、華峰測控、萬業企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42 億元,同比增長 27%(剔除掉重組因素,下同);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 7.6 億元,同比增長 37%。設備行業持續處於高速增長,國產替代空間快速打開,國內核心設備公司成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