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詭異!這30多人感染新冠後和以往大不一樣!

2020-12-05 陝西法制網

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將為零。但在這之前,三甲看到另一則消息,覺得很有必要在這裡說一說,給大家提個醒。

這則消息是湖北省衛健委官方微信近日發布的,內容是:4月24日,武漢重症病例清零。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介紹,武漢現有確診病例已降至47人,其中30多人長期核酸不轉陰,為常陽患者。常陽患者只是核酸一直不轉陰,但已無需治療。

什麼是「常陽患者」?為什麼不需要治療?是否具有傳染性?專家認為,這部分患者佔比很少,已經沒有臨床症狀,無需治療,理論上仍具有傳染性。最終能否轉陰、是否可能長期攜帶病毒還需進一步研究。

關於「常陽患者」的6點疑問

1.「常陽患者」有哪些特點?

「常陽患者,指的是符合出院標準,如沒有呼吸道症狀,CT影像明顯吸收以後,持續陽性時間比較長。」中央指導組專家、呼吸感染與危重症專家童朝暉介紹,他在武漢查房期間也接觸過常陽患者,坦言常陽患者的存在是正常情況。

北京世紀壇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苑曉冬是北京市援鄂醫療隊成員,曾在武漢一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支援兩個多月。在他工作的病區,也有患者出現核酸長期不能轉陰的現象。

「其中有一位患者,入院時病情就不重,輕微咳嗽,CT有一點異常。二十來天左右,呼吸道症狀消失,CT也完全吸收了,但是在病區待了40多天核酸才轉陰。還有一位,症狀也很輕微,但一個月左右才轉陰。」苑曉冬說。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國家援鄂醫療隊隊長、副院長李海潮援鄂期間也遇到過常陽患者。他介紹,患者實際上肺炎情況已經明顯好轉,症狀基本消失,肺部陰影吸收也很理想,但核酸檢測遲遲不轉陰,遲遲出不了院。

李海潮說,醫療隊離開時,病區兩例這樣的患者移交給了當地醫院。這兩例患者核酸陽性持續的時間相當長,從發病到他們離開前檢測大約一個月左右甚至更長。「不光是我們一個病區,兄弟醫院的病區也有這樣的病人,所以國家醫療隊撤離後,這部分患者轉院到了當地專門收治的醫院。」

2.為什麼會出現「常陽患者」?

童朝暉介紹,針對常陽這一現狀產生的原因,目前還在研究觀察。既往對其他病毒的研究發現,高齡、合併較多基礎疾病、使用激素的患者,轉陰時間較長。

苑曉冬分析,轉陰時長與患者自身免疫反應有關。「新冠肺炎與SARS都是由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兩者之間具有一些相似性,比如都在第二周左右出現急性進展期。SARS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免疫反應對人體損傷,這一點新冠也是存在的。」

苑曉冬解釋,當患者免疫反應激烈,一方面容易很快殺死病毒,也可能對自身產生傷害。在臨床上,一些重症患者核酸陰性時間較短,而一些輕症患者免疫反應不是特別激進,轉陰時間較長,可能是人體免疫與病毒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也可以結合其他疾病免疫反應來做分析,比如B肝。越小的孩子對B肝免疫越輕,沒有症狀,容易與病毒共存,形成慢B肝感染。而90%的成人感染後可以清除B肝病毒,這個過程中出現肝炎症狀。新冠肺炎的兒童患者中,重症比較少,可能由於兒童免疫系統未成熟,免疫反應不太激烈。」苑曉冬說。

3.「常陽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

苑曉冬介紹,是否具有傳染性,要看患者體內是否存在活病毒,如果有,那麼理論上仍有傳染性,只不過症狀不明顯者,一般傳染性較弱;如果只是死病毒,會在一段時間內自然代謝掉,不具備傳染性。「這種陽性會持續多久,新冠還沒有標準,參考流感病毒,一般轉陰不會超過一周。」

童朝暉介紹,國內有疾控機構對這類患者進行了病毒培養,研究還在繼續,目前得出的結果均為陰性,這意味著可能是死病毒、也可能是病毒基因片段。對他們的密接者進行觀察,目前沒有發現發病者或核酸陽性者。

「之前出現一部分『復陽』患者,與現在說的常陽患者可能有重合,這群患者,很可能出院時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其實一直都是陽性。」他還說。

李海潮也表示,常陽患者理論上具有傳染性,只要患者有活病毒能排出體外,原則上就有傳染性,但傳染能力強弱還要看排出病毒的數量。「需要對這部分患者進行密切隨訪,並且應檢測一下患者的新冠病毒載量,看看他攜帶病毒的具體數量是多少,這對於評價傳染性具有參考價值。一般情況下,病毒載量越少,傳染性越小。」

4.「常陽患者」為何不需要治療?

李海潮說,如果不看核酸檢測結果,兩例「常陽患者」看起來就是康復期的病人,而且是恢復得比較好的。對這部分患者無需採取任何治療措施,只需要隔離,防止進一步傳染。

至於病情是否會反覆,李海潮表示,不太可能再出現症狀,如果「常陽患者」得完病後好了,體內也有抗體,在現在流行周期中,雖然病毒監測到變異,但根據現有資料病毒抗原性變化並不是很大,所以患者體內產生的抗體是有保護性的,這樣患者再感染的機會基本不存在。

5.「常陽患者」是否有轉陰可能?

李海潮解釋,有些新冠肺炎患者核酸很快轉陰,有些患者轉陰時間會比較長一些,這在人群中應該有規律可循。按照國家衛健委診療方案,出院標準必須是連續兩次核酸陰性。如果核酸陽性,哪怕其他情況再好,都得留院繼續觀察。反而有病情很重比如肺部病變損害很嚴重的病人,核酸很早就轉陰了。

「雖然我們現在對這個規模還不是很明白,但可以肯定的是,『常陽病人』佔比很低,但具體是多少比例,還不清楚。」李海潮說。

李海潮表示,B肝、愛滋病也有病毒攜帶者,但它傳播途徑是特殊的。一般來講,呼吸病毒是慢性病毒感染的機會是偏少的。「常陽患者」目前尚不知道多長時間能轉陰,實際上,我想這30多例「常陽患者」中,再觀察一段時間還會有一部分人轉陰,如果真的是特別長時間病毒核酸陽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需要研究。

6.假如長期陽性,如何回歸正常生活?

李海潮說,這將面臨一個新的挑戰。患者肯定渴望回歸正常生活,但他們又是一個排毒的人,可能具有傳染性。我認為,需要進一步密切觀察這部分患者,定期監測病毒排出情況也就是病毒載量,再綜合分析。如果患者排出病毒的數量不少,可能要考慮針對這部分患者制定特殊的公共衛生政策。

歷史上的傷寒瑪麗需要我們高度警惕

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傷寒瑪麗,就是一個健康的帶菌者,瑪麗體內有傷寒桿菌,但是自己不發病,也沒辦法將傷寒桿菌從自己的身體清除。

瑪麗是一個廚師,去到哪裡工作,哪裡就爆發傷寒,醫生們用了各種各樣的藥物,就是無法殺滅瑪麗體內的傷寒桿菌,最終只能把她永遠隔離起來,一直到瑪麗去世,她體內的傷寒桿菌也沒有被清除。

瑪麗一生中直接傳播了52例傷寒,其中7例死亡,間接被傳染者不計其數。

三甲提醒所有人:目前我們對新冠「常陽患者」的研究和認知還很少,尤其是我們不知道這些患者體內是不是存在活的病毒,是否會像傷寒瑪麗那樣傳染他人,還一無所知。另外,三甲也覺得「常陽患者」可能不是武漢所獨有,其他省市雖然還沒有發現,但不代表沒有。所以,還是想提醒大家要做好個人防護,不要聚集,尤其五一期間,千萬不要因麻痺大意導致悲劇。(三甲傳真綜合整理健康湖北、新京報、中國新聞網、普外科曾醫生)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來源:三甲傳真

相關焦點

  • 英國研究:近五分之一的患者感染新冠後被診斷出精神疾病
    來源:澎湃新聞網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近五分之一的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被診斷出患有焦慮、抑鬱或失眠等精神疾病。據英國《衛報》10日的報導,這項基於7000萬份美國健康記錄的研究被發表在世界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中,研究顯示,在確診感染新冠後的14至19天內,有18.1%的新冠患者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5.8%為首次確診。該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的學術臨床研究員Max Taquet認為必須對此加以重視。
  • 新研究:感染新冠後免疫力至少維持8個月
    【新研究:感染新冠後免疫力至少維持8個月】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首次揭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至少能在人體內留存8個月,可以防止其再次感染。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是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可能長期有效的最有力證據。 這項研究發表於最新出版的《科學免疫學》。
  • 世界知名病毒專家自述恐怖經歷:我感染新冠後,差點死了
    2月9日,他接受美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採訪稱,與2003年暴發的SARS相比,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更低。「如果有100萬人感染——這並非是不可能的,存在1%-2%的死亡率,即會造成1萬-2萬人死亡。」然而,感染新冠病毒月餘,皮奧特坦言自己被「病毒改變了」,「我們在病毒面前非常脆弱。」
  • 新發現!感染新冠後磷酸化蛋白質出現異常變化,成病毒快速繁殖...
    感染新冠後磷酸化蛋白質出現異常變化,成病毒快速繁殖「幫兇」  Evelyn Zhang • 2020-12-04 15:05:10 來源:前瞻網
  • A型血更容易感染新冠?研究發現新冠感染風險還與血型有關!
    ,比如新冠的感染和引起的症狀與年齡,性別有密切關係。就拿下圖舉例,我們可以看到這三個不同的人在這一區段的基因序列,只有第四個鹼基有差異,其它地方都是完全一樣的,那如果我們發現,這個紫色的人(第四個鹼基是G)比其它兩個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那我們可能就找到了一個與新冠感染相關的基因位點。而這項研究其實就是幹的這個事,他們把研究人群分為兩組,一組是感染新冠後出現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另外一組是健康人群,裡面包括了感染新冠但只出現輕症的患者。
  • 美11歲男孩患新冠後有新症狀:眼睛和手變成紅色,雙腳卻變成藍色
    據美媒1月15日報導,近日,美國一名11歲男孩感染新冠,然而與其他患者不同,這位男孩的病症比較特殊,他的眼睛和手都變成了紅色,而雙腳卻變成了古怪的藍色。據悉,這名男孩名叫奧利弗·舒爾茨,他確診新冠後進一步感染了多系統炎症(MIS-C),在此之後,他的眼部血管破裂,眼睛呈現一片血紅,雙手也變成紅色,但雙腳呈藍色。根據介紹,這種綜合炎症似乎只在年輕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身上出現。據悉,來自賓夕法尼亞州拉特羅布(Latrobte)的奧利弗在2021年年初因背部酸痛,發燒病倒而被送進醫院,隨後不久被檢測出新冠陽性。
  • 有癌症晚期患者感染新冠後,腫瘤...
    而這期間,他沒有用過任何免疫化療和皮質類固醇治療。 目前研究人員並沒有確認腫瘤消失的原因,不過他們提出的假說認為,新冠病毒的感染觸發了這名患者體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也就是說,在原有疾病和新感染的新冠病毒的衝擊之下,這位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被激活「開了個大」,因而意外治好了癌症。
  • 科學家指出體內缺這個,感染新冠死亡概率可能翻倍!8成華人都不達標!
    數字不可能全面衡量新冠疫情對美國的影響,不管是病人的數量、被打斷的工作還是戛然而止的生命。」 《紐約時報》收集了一些逝者的訃告。這1000人僅僅是死者的百分之一,他們不僅僅是數字。
  • Live Science: 為何胖子感染新冠後死亡率更高
    Live Science網站發文稱,肥胖是一種美國醫療系統無法控制的疾病,新冠病毒也許正利用了這一點快速蔓延。他經常警告肥胖患者,你的體重會讓你減壽幾年,當前這個警告比以往更加直接而真實:今年3月,有研究發現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高危因素;4月一項研究認為肥胖是新冠肺炎重症的獨立風險因素。9月一項報告稱,肥胖住院患者需要插管治療的比例更高。還有一項10000名患者的研究表明,肥胖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患病後21天和45天的死亡風險比其他患者更高。
  • 英國研究:感染新冠獲得的自然免疫力不持久 疫苗有效性更佳
    據路透社27日報導,周二,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英國民眾對新冠病毒的抗體水平在夏季迅速下降。這表明即使感染過新冠病毒,能夠提供的免疫保護作用可能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這增加了社區免疫力下降的可能性。這增加了在第二波疫情之前人群免疫能力下降的可能性,最近幾周,第二波疫情已迫使地方政府採取限制措施。報導稱,科學家對新冠病毒免疫問題的認識仍然複雜而模糊,人體免疫可能得到T細胞和B細胞的幫助,人體再次接觸病毒後,細胞被刺激快速產生抗體。
  • 英國男子得新冠後癌症治癒,專家做出猜想
    除了上面的研究外,昨天很多小夥伴對「男子感染新冠後癌症治癒」的消息感興趣——《英國血液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還報導了一個神奇的案例:61歲的霍奇金淋巴瘤癌症晚期患者受感新冠康復後,體內腫瘤竟然逐步消退了。
  • 權遊演員茵迪拉感染新冠肺炎 此前「野人」託蒙德扮演者也確認感染
    繼權遊演員海維尤感染新冠後,又一名權遊演員感染。在劇中飾演「紅毒蛇」情婦的46歲英國女演員茵迪拉·瓦瑪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權遊演員茵迪拉感染新冠  曾在《權力的遊戲》中飾演「紅毒蛇」情婦的女演員茵迪拉·瓦瑪在社交網站宣布自己確診新冠肺炎,「我們和全世界其它的很多舞臺劇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停工了,這讓人非常難過。
  • 日本中文導報:在日華人細說感染新冠後的隔離生活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正處於二次緊急事態之中的日本,在歲末年終感染人數劇增。《中文導報》記者採訪了最近家裡有兩名年輕人感染的華人家庭,了解了他們的確診、隔離過程。
  • 大反轉!新研究稱攜帶尼安德特人某種基因或降低新冠死亡風險
    一項新研究發現,攜帶從尼安德特人遺傳的某種基因版本的人感染新冠後,發展成嚴重疾病、住院和死亡的風險較低。大約6萬年前,我們的祖先與現在已經滅絕的人類近親交配後,OAS1基因就融入了人類基因組。研究人員寫道:「祖先的變異(rs10774671-G)是非洲人口中的主要等位基因,並固定在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組中。」這兩種基因變體的區別在於,A型導致大量不同類型(或亞型) 的OAS1蛋白產生,而G型導致OAS1蛋白的一種特定亞型p46的大量產生。
  • 英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數刷單日新高達9600例,超過50萬英國人報名抗...
    有記者問到牛津昨天發的報告(牛津稱可能已有50%英國人感染新冠),首席科學顧問這樣回答:「我們現在還不能確定英國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或感染過新冠,所以大規模的檢測非常重要。」牛津的報告稱通過大規模抗體檢測,可以判斷英國處於這場大流行病的哪一階段。
  • 懷疑自己感染新冠的人
    10月15日,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 NIHR)發布研究報告《與新冠病毒共存》(Living with COVID-19)稱,有一部分新冠輕症患者出現了持續三個月以上的長期症狀。報告還提到,許多患者經檢測是陰性,但血液和胸部X光片檢查都顯示新冠症狀。詭異的症狀趙勇30多歲,在海口工作。
  • 韓國瑜民調落後蔡英文這麼多 學者不解:太詭異了
    華夏經緯網10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民調低迷,和他下鄉的熱度似乎成反比,淡江大學全球發展學院院長包正豪認為,韓應不至於輸蔡這麼多,這是非常詭異的事情。    據報導,韓國瑜在幾份民調都大幅落後蔡英文,包正豪指出,他可以理解韓落後的原因,但不能理解為何落後這麼多,這跟韓的造勢現場氣勢又不同。
  • 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
    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陳丹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已造成上百萬人死亡。專家呼籲關注瀕危靈長類動物,因為這些人類「近親」同樣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風險群體。美國《國家地理》雜誌23日報導,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400多種脊椎動物後預測,白頰長臂猿、蘇門達臘猩猩和西非低地大猩猩等極度瀕危的靈長類動物因與人類遺傳相似性,尤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研究牽頭人、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態學和進化學教授哈裡斯·盧因說:「圈養或野生的瀕危靈長類動物暴發類似冠狀病毒疫情的可能性非常高。」
  • 聖誕老人來後,養老院157人染新冠!Santa變Satan?
    由於聖誕老人來的時候身體沒有「不舒適」的地方,而且據說還是這家養老院的志願者,於是按照熟人處理,聖誕老人帶著口罩就進入到了養老院,大家也沒有那麼多的「戒心」。當聖誕老人進入到養老院,本應該其他人也都要帶上口罩,做好保護,但這次大家的警惕性「消失了」,一些老人沒有佩戴口罩,還和聖誕老人互動了起來!不戴口罩,還打破了社交距離!
  • 研究:20%新冠患者被診患精神疾病
    研究分析了2020年1月20日至8月1日期間美國6900萬人的電子健康記錄,其中包括超過6.2萬例新冠病例。研究人員稱,這是迄今為止有關新冠病毒和精神健康挑戰之間聯繫的最大規模研究。研究發現,在新冠檢測呈陽性後的3個月內,每5名康復者中就有1人被記錄為首次診斷出患有焦慮、抑鬱或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