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問我上海的新能源汽車的走向,尤其居住在上海朋友,隨著內環限制外牌和限制高架通行時間的地方性舉措,大家都有點擔心上海這樣的城市下一步限行的普遍走向。下面我結合《10月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監測月報·乘用車篇》裡面的數據來做一些判斷。
上海新能源汽車的情況
在上海,如果對比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滬牌來看,已經達到一個零界點。2016-2019年燃油車滬牌投放量分別為 13.2、13.3、13.5、11.2萬張,2020 年全年預計達17萬張;而2017-2020年(預估)新能源車牌照為5.1萬,6.87萬、6.05萬和10.63萬。從結構比例來看,按照這個狀態2021年新能源汽車牌照的需求肯定在超過滬牌。
圖1 2017-2020年(預估)滬牌燃油車牌和新能源汽車上牌對比
從10月來看,限行政策是10月24日發布的,很有趣的地方正好10月份新能源車的上牌數據只有7260臺,是近期的一個低谷。上海地區每個月的新能源上牌數據大概在7000-10000臺之間。而按照10月各個車企在上海門店收到的訂單量都是翻倍來看,上牌數據有望11月就翻倍到1.8萬臺,12月突破2萬臺。
備註:上海新能源汽車車牌對於申請人的資格是有要求的,這個不是隨便發的
圖2 2017-2020年新能源汽車上牌量
事實上,上海這麼多人,從新車量來看,之前一部分滬C、一部分外牌、一部分新能源和一部分滬牌。從2016年到2020年(1-9 月)上海市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分別為69、69、63、60、40萬輛,剔除每年新上滬牌車輛,特別是限制來看,這裡對新能源汽車是有剛需的。從2020年開始,外牌的保有量會進一步拉低,目前的佔比是31.48%,按照當前的情況,限制內環會拉低5%;到限制中環的話,外牌佔比會降到20%左右。
圖3 現有上海的外牌和總量的關係
PHEV的問題
按照這個趨勢,我們也看到了市場的需求,會帶動上海的消費者申請綠牌。從結構來看,之前上海新能源車型銷量一直是PHEV車型為主,而拐點則是特斯拉在上海拉量,今年2020年1-9月份,BEV車型首次突破60%的佔比。
備註:這裡有幾個數據,今年1-10月,新能源車上牌的總量為6.836萬輛,管理中心累計接入57469輛新能源乘用車(這裡有滯後效應),其中BEV佔比65.7%。
零售數據方面,2020年1-9月,上海市新能源車零售銷量58489輛,其中插電混動22102輛,主要包括榮威 ei6、榮威eRX5、帕薩特 PHEV、途觀L PHEV、寶馬5系 PHEV、卡羅拉插混、比亞迪唐插混、理 ONE、比亞迪宋插混;純電動36562輛,主要包括特斯拉Model 3、榮威 Ei5、蔚來 ES6、別克 Velite 6、比亞迪漢 EV、小鵬P7、蔚來 ES8、宏光MINI EV、威馬EX5。
圖4 上海的PHEV和BEV上牌數量佔比
上海地區的數據,根據平臺監控中心的數據量來看,10月特斯拉的單月接入量有一定的滯後效應。從累計接入量也能看到今年上海地區BEV的佔比提高,主要是由特斯拉、上汽乘用車和蔚來三家企業拉起來的。而且合資企業的PHEV,有很大的一批是在上海上牌的。
圖5 上海數據中心接入的數據分類
我個人判斷上海地區新能源車市場有以下幾個走勢:
1)上海的新能源牌照發放也會在一個範圍內,可能在15萬左右,以後新能源車牌也是一個稀缺資源,慢慢過渡到拍賣,應該會和燃油車牌照拍賣的投放數量持平。
2)PHEV目前在上海佔比會逐步下降到40%,在總額限制的條件下,PHEV車牌未來單獨拍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今明兩年如果不想買BEV,建議可以入手PHEV了。
3)由於上海有地方性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因此不是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都符合其標準,未來這塊的管理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今年看到情況的就是整體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往下走到地方實質性推進,也客觀存在一定的篩選。
小結:從當前的狀態來看,想要在上海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還是早入手一臺新能源汽車為妙,我們家的配置也是要變為一臺PHEV和一臺BEV的組合。
圖|網絡及相關截圖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
寫留言
2030 Mobility Research Laboratory
中國首個全部由博士組成的
汽車新出行深度研究組織
·
知乎私信 ID:魚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