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下跌、比特幣避險「神話」破滅——避險資產在哪裡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一直被譽為避險資產首選的黃金,今年似乎不那麼避險了。在全球資本市場的「恐慌時刻」,黃金遭遇大量拋售,金價大幅「跳水」。除了黃金,比特幣也被部分投資者當成避險資產,甚至稱之為「數字黃金」。沒想到的是,比特幣今年同樣遭遇了「滑鐵盧」,一度跌破4000美元。

傳統避險資產還避險嗎?避風港又在哪裡?

黃金還避險嗎?

在金價一度大幅跳水後,黃金在近日創下新高,一些投資者又開始「蠢蠢欲動」。4月14日,國際金價觸及1785美元/盎司,突破2012年10月以來的高點,一個月內上漲超過23%。

但3月黃金深幅下跌的場景還是讓人心有餘悸。3月9日美股熔斷開始,黃金連續下跌,創下1983年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等到10天之後,也就是3月19日,黃金已經下跌了12%。期間,黃金一度跌至1450.9美元/盎司的歷史低點。

這一深幅下探讓黃金避險資產的地位「岌岌可危」。那麼,黃金大幅下跌是否意味著黃金的避險功能失效了呢?

實際上,黃金像這樣的大跌並非首次。當市場恐慌情緒急劇飆升時,黃金失去避險特質也並非首次。2008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黃金慘遭拋售並跟隨美股大跌,跌幅超過30%,也曾被認為是其避險屬性失效。

「這並不代表黃金不再是避險資產。」招商銀行研究院認為,背後的主要原因是當恐慌情緒上升到極高時,權益資產的暴跌以及產品贖回壓力,會導致資產管理機構面臨系統性的流動性緊張問題,減持黃金等非核心資產,保證組合的流動性安全就成為其最重要的選項之一。

也就是說,黃金在3月被大量拋售,是因為在金融市場恐慌性下跌時,投資者短期內流動性不足,也就是缺錢。需要儘快的賣出最易變現的資產來換取現金,以補充流動性。而黃金恰恰是最易變現的品種之一。因此,在金融市場遭遇劇震之時,黃金隨之大幅下跌也就不足為奇了。

美元在此期間的上漲也能印證這一點。由於市場對美元現金的需求短時間內推升美元走高。從3月9日開始,美元指數迅速走升,直到3月18日,美元指數在4年之後,再度突破了100的整數關口,3月19日,美元指數在漲至102高點後回落。

更有人把市場與黃金之間的「愛恨」總結為:市場一般在悲觀的時候買黃金,在絕望的時候賣黃金。

因此,即使出現了深幅下跌,也並非意味著黃金就此「失色」。從中長期來看,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隨著全球負利率愈演愈烈,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價值還會不斷提升。

海通宏觀分析師宋瀟認為,低利率環境下,黃金價格處於長期溫和上行區間。人口老齡化和技術進步緩慢導致經濟增長缺乏內生動力。而面對經濟的疲軟,各國央行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進行刺激,導致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利率都處於歷史低位,使得黃金的保值需求一直存在。但是目前各國利率進一步持續大幅下行的空間有限,因此黃金價格存在長期上漲基礎,但長期上漲幅度在溫和區間。

比特幣殺跌

與黃金創下新高的行情相比,被部分投資者稱作「數字黃金」的比特幣則慘澹得多。

3月8日起,比特幣開始上演「大雪崩」行情,從3月8日0時44分9141美元開始不斷下跌,凌晨1時跌破9000美元後,再一路狂跌至3月8號的最低點8465美元。3月9日12時29分左右再次跌破8000美元重要節點,再在23時49分左右跌至最低點7695美元,24小時內跌幅近19%。

市場「雪崩」並未就此結束。3月12日,比特幣繼續暴跌,24小時內最大跌幅超過50%,最低跌至3915美元,創下2019年3月以來的最低點。

比特幣在一周之內價格大跌三分之二,以太幣等其他「數字貨幣」也同樣大跌。這更讓大量相關合約隨之爆倉,那些加了槓桿的投資者損失尤為慘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市場「血流成河」

這讓不少幣圈投資者自嘲:等「減半」行情,沒想到等來的是資產減半行情。

比特幣「減半」指的是,比特幣每四年新增量自動減半。比特幣從誕生之日起,就設定了有限的總量——2100萬個,每10分鐘產出量固定,且每四年新增量自動減半,到2140年為止的規則。這一高度模仿黃金的規則也讓部分投資者認為,比特幣也能和黃金一樣,具有同樣的避險屬性。

今年5月,比特幣將迎來第三次「減半」。因此部分投資者認為,比特幣產量減半將引發價格上漲。這在此輪暴跌之前,可以說已經在「幣圈」內形成了「共識」。除此之外,市場認為,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市場普遍低迷,一部分避險資金將湧入比特幣市場,進而推高價格。

在市場的「共識」之下,2020年1月以來,比特幣市場確實曾一度迎來漲勢。1月3日,比特幣從6875.93美元開始,迅速突破7000美元和8000美元兩大關口。到了1月27日,比特幣價格突破9000美元後上漲加速,此後在在10000美元以內盤整後,2月9日上午突破了10000美元大關,兩個月漲幅暴漲45%。

但暴漲過後,等來的卻是更加慘烈的暴跌。

近日,比特幣暴跌行情雖已經結束,但在4月13日,比特幣再度跌破7000美元關口,這讓不少投資者認為,「減半」行情或將難產。

對於比特幣的「避險」功能,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指出,比特幣根本不可能像黃金一樣成為重要的避險資產。最後,可以避險的,依然還是黃金及最主要國家的國債和貨幣。比特幣這種將總量和階段性產量完全事先設定,而且階段性產量定期減半,沒有調控餘地的設計,使得貨幣流通量難以與可交易的社會財富的規模相對應,同時,缺乏國家主權和法律保護,也就失去有保障的社會財富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必然使其幣值難以保持基本穩定。

避風港在哪裡

到底哪一類資產才是安全的避風港呢?

主流的避險資產一般包括債券、貴金屬、美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等。

招商銀行研究院就對1990年至今14次市場恐慌階段的避險資產表現進行了排序,以勝率的排序來看,日元(86%)>美債(79%)>中債(75%)>瑞郎(71%)>黃金(64%)>美元(36%)。

研究發現,在市場恐慌階段,日元以及主權債的避險特徵相較於黃金和美元來說更強。

具體來看,黃金和避險貨幣對比,黃金、美元、日元、瑞郎在恐慌階段的相對避險強弱來看,日元在避險區間中的平均收益率最高接近3%,瑞郎次之,黃金則最差;債券方面,由於美債是全球定價資產,美債利率在避險情景下的下行幅度往往都相較中債更強。

招商銀行研究院認為,在恐慌時期,從安全邊際、流動性和抵押資質的角度來說,核心國家主權債均為最佳配置資產,因此市場資金往往也會一擁而入購買以美債為代表的核心主權債。

在此輪波動中,人民幣資產也備受青睞。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年初至今,中國股市的累計下跌幅度遠小於歐、美、日、韓、印等主要市場。更為重要的是,對於市場而言,投資是「買未來」,而非「買過去」。未來長期的經濟穩健性,將會成為市場考慮的核心要素。基於此,人民幣資產有望成為新型避險資產——雖然不是絕對意義上毫無波動的「避風港」,但是憑藉相對韌性和成長性,能夠成為全球長線資金在風浪中的「壓艙石」。

來源:經濟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經濟環境越走越「頹」,黃金都不保值!投什麼資產能避險?
    同樣有數據顯示,未來5年,國內個人境外資產配置的比例將從現在的4.8%上升到9.4%,新增市場規模將高達13萬億人民幣。4到底哪裡才是避險天堂?現在這個三段論已經非常明晰了:大前提:雞蛋不能放進一個籃子,要進行全球資產配置小前提:大的投資環境惡劣,手握雞蛋,不知道放在哪裡結論:選擇合理避險,才是王道。
  • 什麼投資品才具有避險屬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人們視作避險資產的國債、黃金,和有「數字黃金」之稱的比特幣。 昨日,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0.5%以下,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0.9%以下,歷史上首次整體跌破1%;黃金的價格不僅沒有明顯上升,反而在今日有所下跌。
  • MKS:2020年黃金仍是必不可少的避險資產
    該公司分析師在對2020年的展望中表示,他們仍然看好新年的黃金,白銀和鈀金。然而,由于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將主導投資者的情緒,黃金仍將是尋求避險對衝的投資者的「首選」金屬。  在周三發布的報告中,分析師認為,金價將被推高至1780美元/盎司,今年平均價格將為1636美元。同時,預計黃金將在1520美元的低位保持支撐。
  • 華爾街最火的辯論:買黃金,還是買比特幣?
    最近,隨著黃金大跌和比特幣大漲,究竟誰才是更好的避險資產,比特幣是否會取代黃金,比特幣此次大漲是重現2017年的投機行情嗎?這些問題再次引發華爾街的激烈討論。前大宗商品對衝基金經理、如今的數字貨幣投資者Jean-Marc Bonnefous說:黃金確實是過去世界和嬰兒潮一代的安全資產,現在,它已被比特幣之類的數字資產所取代。目前,不少散戶、投機類專業人士和動量投資者都已經湧入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但傳統的機構投資者一直處於觀望狀態。但這種情況似乎正在改變。
  • PrimeXBT盛幣網:SpaceX開採太空黃金!利好比特幣
    該資產有2100萬BTC的硬上限和數字稀缺性。比特幣的數量被認為是加密貨幣最吸引人的屬性之一,這使得比特幣比黃金更稀有、更有限。目前還不清楚地球上還有多少黃金可以開採,而且有可能有數萬億的黃金漂浮在太空中,時機已經成熟。如果這些黃金回到地球,黃金的稀缺性就會立即消失。
  • 比特幣漲幅超200% 機構投資者蜂擁買入力壓黃金
    作為重要避險資產的黃金,「硬通貨」的地位是否會受到威脅?比特幣作為一種另類資產,真正的投資價值究竟是什麼?價格狂飆針對近期比特幣價格快速上升的態勢,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研究者楊俊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比特幣價格上漲最直接,且最根本的原因是供求關係的變化,市場流通供給的減少帶來了價格的持續上行,而市場流通供給減少的主要有幾方面原因。
  • 貿易風波推升避險情緒 黃金價格隨之上浮
    目前,黃金午盤保持在1720美元/盎司之上震蕩,早間金價跌至1712低點之後,隨即上漲至1720美元/盎司附近震蕩,目前保持漲勢。儘管近期金價有回落,但在貿易問題的影響下,避險情緒將推動黃金成為大贏家。貿易問題會推動新的黃金買盤。
  • ...避險情緒降溫被認為是破壞對避險品種黃金需求的另一個因素...
    避險情緒降溫被認為是破壞對避險品種黃金需求的另一個因素。然而,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好轉葉為非收益黃金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比特幣大漲40%,美元卻深陷「低迷」,世界到底怎麼了
    在剛剛過去的11月,市場情緒出現了巨大的轉變,避險資產全線受挫,而全球風險資產在11月則迎來了狂歡。這一切都從那次黃金一夜之間暴跌100美元開始……11月最值得回顧的大行情1、黃金暴跌100美元後一蹶不振11月避險資產的疲軟從11月9日,黃金一夜之間暴跌100美元開始,而導火索則是輝瑞疫苗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
  • 今日推薦|全球市場崩盤與比特幣的春天
    因為日本國家經濟是通縮性經濟,所以在外匯市場會將日元當成避險貨幣來與其他貨幣形成交易對對衝。當日本金融業都開始失去方向,需要做美元槓桿交易的時候,這個避險功能可能就短期失效了。國際對日本2020年的GDP預測是0.8%的增長率。這是在奧運會的拉動下才得出的預期。可是日本19年第四季度的GDP環比下跌6.3%。
  • 三個月增持10萬比特幣,灰度再發反黃金廣告,Gold支持者處境尷尬
    與此同時,CNBC不讓比特幣懷疑者在節目中露面。這種持續不斷的增值導致GBTC的交易價格較其資產淨值有很大的溢價,從而使GBTC迅速出售給市場獲得即時利潤。然後,該公司用出售GBTC獲得的現金在市場上購買更多比特幣,給比特幣價格帶來額外的上行壓力。
  • 比特幣、人民幣、美國特斯拉、中國茅臺!200萬億「洪水」下的全球...
    放出去的水看似靜悄悄,卻在多個資產端掀起了驚濤巨浪。 金融界《財經天眼》盤點,比特幣、人民幣、美股科技巨頭、A股三朵金花(白酒等消費、新能源汽車、光伏)等,都成了這場大放水中的頂級資產。
  • 比特幣多頭「爆」完空頭「爆」
    暴富神話的背後是其高風險的警示,就在4日下午,幣價又回落至28000關口,一天振幅接近6000刀,爆倉百億。加密數字貨幣的風險提示值得普通投資者高度重視和認真對待。即使比特幣價格不斷上漲,眾多自媒體不斷鼓吹比特幣的投資價值,大眾仍需要清楚地認識到,比特幣屬于波動性大、高風險類資產,並不適合普通投資者。這次比特幣得以爆發上漲的主要原因有四點。
  • 領峰環球:金銀評論 黃金觸底反彈 避險情緒升溫
    一、基本面:  周一國際金價先抑後揚,亞盤跳水近30美金,最低觸及1817.20美元/盎司,但隨著避險需求的升溫,金價低位反彈,並一度回到1850美元/盎司附近。
  • 這家機構持有整個市場3%的比特幣
    衝到4萬美元的比特幣,引來投資者們羨煞的目光。誰持有比特幣最多呢?投資比特幣的基金Grayscale持有比特幣的數量已經達到比特幣總數的3%。Grayscale的新任執行長Michael Sonnenshein預計,養老金基金和慈善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興趣將繼續推動比特幣快速走高。Sonnenshein說:我們早就看到了對衝基金參與到比特幣的投資之中,最近,包括養老金、慈善基金等也開始投資比特幣。這些機構投資比特幣的規模也在迅速增長。
  • ...儘管實物黃金市場很少決定價格走勢,但是當金融避險需求減弱時...
    黃金能否重拾上行動力,未來幾周至關重要;① 未來幾周對於黃金市場重新獲得上行動力至關重要。傳統上,一月份是黃金季節性需求疲軟之前的最後一段狂歡時間;② 在過去的十年中,現貨黃金有8年在一月份上漲,只有兩年的一月份下跌。這與二、三月份形成鮮明對比,因為在二三月份黃金更多的是下跌。
  • TMGM:黃金48小時暴跌70美金,憑什麼?
    黃金兩天內大跌70美元的真相,你絕對要知道。首先看看黃金的最新行情,周三現貨黃金小幅反彈,目前在1810關口附近運行。前兩天黃金跌得可是很猛的,險些破掉1800大關,在兩個交易日內跌了70多美元。其實黃金這幾天大跌的原因用幾個字就可以概括:「情況開始明朗」。要知道,市場最討厭的是不確定性,在覺得心裡不踏實的時候,投資者會選擇買黃金這些避險資產來對衝風險。但現在的情況是,消息面上同時出現了幾個積極進展(利空黃金)。
  • 凱氏物語:比特幣為什麼還不下跌
    國際金價的攀升也帶動了國內黃金市場的升溫,據央視報導,在北京最大的黃金珠寶專營賣場菜百商場,最近幾天具有投資價值的金條出貨量是平時的四到五倍,甚至在北京另外一家黃金專業賣場,投資金條出現了缺貨。前兩天我在一些社群中,看到大家都在討論比特幣暴漲的原因。
  • 比特幣再次大漲,未來走向瘋狂還是輝煌,潛在地位趕超黃金?
    要問目前全球最為炙手可熱的資產,絕非黃金,毫無疑問非比特幣莫屬。盤點2020年各類資產表現,加密貨幣比特幣的漲勢稱得上「一騎絕塵」:標普500指數全年累計漲幅約16.5%,滬深300指數上漲約27.2%,現貨黃金、白銀分別上漲約25%、48%……相比之下,比特幣接近300%的全年累計漲幅無疑是最亮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