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發表在《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日本科學家們發現每天最後一餐和就寢時間之間存在兩小時差距並不會影響健康成年人血糖水平。
在睡前一段時間內不要吃飯或零食被認為對長期健康是有益的。但是,基於這一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建議人們通過獲得足夠的睡眠以及控制體重,飲酒和吸菸的情況,能夠有效避免糖尿病和心臟病的發生。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在日本,40-74歲的人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試圖降低生活方式相關疾病的風險,這項檢查包括血糖測試和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評估,例如人們是否在晚餐和就寢時間之間留出建議的2小時間隔。但研究人員說,這種做法背後沒有明確的證據。因此,他們決定評估其對血糖的影響。
他們通過仔細檢查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岡山縣一個城市1573名健康中老年人的健康檢查數據,這些健康檢查數據沒有與糖尿病相關的潛在病症。
除了飲食習慣外,研究人員還研究了吸菸的人數;他們的身體活動水平;自20歲起體重增加;飲食風格(快或慢);他們每天喝多少;他們是否不吃早餐。這三年共獲得1531名成年人的完整數據。當HbA1c水平開始較高時,這些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但總體而言,這種上升在三年內逐漸增加。
結果顯示,HbA1c水平在這幾年之間沒有顯著變化,2012年為5.2%,而2013年和2014年則為5.58%,這在正常範圍內。男女之間也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體重(BMI),血壓,血脂(甘油三酯),體力活動水平,吸菸和飲酒似乎與HbA1c水平的變化更強烈相關,而不是與進食和睡眠之間的間隔。
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無法確定原因,研究人員也無法收集有關晚餐的精確時間或內容的信息,這兩者都可能具有影響力。
「應該更多地關注健康的部分和食物成分,獲得充足的睡眠,避免吸菸,飲酒和超重,因為這些變量對代謝過程有更深遠的影響。」(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