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發掘1600年前遺址,專家發現簡體漢字文物,刻著:吉姆在這裡

2021-01-09 騰訊網

考古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文化溯源活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考古既是對過去歷史的探索,也是對當代人的思想的再塑造。也正是因為如此,人們往往因為考古斷代的問題爭吵得不可開交。因為人們爭吵的不僅僅是過去的歷史,也是當代人對歷史的解釋權。考古事關過去,更關乎現在。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看起來「中西交融」的遺蹟往往成為爭論的焦點,爭論的主要論點就是:是中華文明西來說,還是世界文明東來說。就比如曾經就有人在埃及法老的墳墓當中發現了類似蚩尤的畫像,有的人說這是中華文明西來說的有力證據,有的人則說這是世界文明東來說的有力證據。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更加神奇:英國突現1600年前遺址,考古發現簡體漢字文物,上書:吉姆在這裡。相對而言,中國的文物發現往往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比西方要高一些,因此中國哪裡挖出來什麼古墓,一般也不會引起多大的轟動。但是西方就不一樣了,因為那裡出土的歷史遺蹟比較少,所以他們對每一個遺蹟都高調宣傳。

2019年9月的時候,考古專家在一個叫做西伯克郡博克斯福德的英國小鎮發現了一處遺蹟,據當地的專家研究發現,這是一幅被掩藏著的龐大羅馬鑲嵌壁畫。羅馬帝國存在於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53年之間,而這幅壁畫的歷史據專家考證在距今1600多年之前,頓時引起了考古界的震動。這個存在了近1500年的帝國留下來的遺蹟卻還比不上僅僅存在了十幾年的秦國,這畢竟是讓人比較擔憂的。

而這幅畫的出現,必將增加羅馬帝國的真實性,所以令當地的專家十分的激動。這幅畫的主要內容是表現希臘神話當中的一些故事,其中最為精彩的是宙斯的孫子以戰車比賽的方式贏得公主希波達彌亞的故事。這個故事被現代人看作古代奧運會的源頭,從此人們都習慣了搞體育競賽這個活動。

這幅壁畫的發現直接被當時的英國當作50年來最偉大的發現,不過他們在考古上的謹慎程度卻似乎配不上這個稱呼。早在1870年的時候,就有人傳說這幅壁畫已經被工人發現了,但是卻沒有人把這幅畫當作一回事。然後這幅畫就被再次埋進了地下,成了塵封的遺蹟,直到2011年。

一支考古隊再一次發現了這裡的遺蹟,並且對遺蹟進行了發掘。但是,比較奇怪的是,當時考古學者都沒有把這個研究成果當回事,反而是一直遮遮掩掩,直到幾年之後,他們才向大家公布了這個考古研究的成果。他們稱這段時間他們在對壁畫進行清理,幾年的時間清理,這個效率比中國的考古學家可能是要差上那麼一點半點了。

然而,這幅畫被清理出來之後,卻又爆出了一件很「烏龍事件」的考古事件。專家們居然在這批考古遺蹟當中發現了一塊「文物」石頭,這塊石頭上面居然用簡體漢字寫著歪歪斜斜的「吉姆在這裡」。這個事情迅速引起了海內外許多人的關注,連英國的報紙都對此進行了報導,BBC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這解釋就五花八門了,甚至有人說這是1600年前漢朝使者來到了羅馬帝國留下的遺蹟。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倒不是說漢朝沒有可能派人前往歐洲,歷史上是有這種可能的。但是漢朝使者即便到了羅馬帝國,也不會拿著1935年之後才逐漸推行的簡體漢字在石頭上刻上這麼難看的字跡的。

雖然一些簡體字確實通行於古代的民間,但是「吉姆」這個稱呼也很有問題,中國古代翻譯外來詞彙一般都不會用這麼美好的詞語的,與現代人的習慣完全相反。就比如明朝稱呼荷蘭人為「紅毛人」,稱呼葡萄牙為「佛郎機」,稱日本為「倭奴」,基本上不會用特別美好的詞語,像「吉祥如意」的 「吉」字,是斷不可能用來翻譯外國人的人名的。

那麼,這個「吉姆在這裡」究竟是什麼來頭呢?稍微靠譜一點兒的說法是,這是某個人的惡作劇。不過,倘若如此,惡作劇的東西都能被歐洲專家拿來當文物廣而告之,他們對於「文物」的定義也就太隨意了一點了。當然了,如果他們自己來解釋一下這個「吉姆在這裡」的來龍去脈,那就更好了。

相關焦點

  • 英國出土1600年前的文物,上面居然刻著簡體中文!
    最近,一幅大約1600年前的羅馬馬賽克壁畫在英國考古界引起了轟動。這幅壁畫的長度和寬度均為6米,埋藏在英國西伯克郡的Boxford村。據考古專家介紹,算上它在內,類似的馬賽克壁畫全世界一共只有3幅。在這之前,英國在這一塊的考古發現還是空白。
  • 新出土的1600年前文物,上面居然刻著簡體中文?
    這幅壁畫的長度和寬度均為6米埋藏在英國西伯克郡的Boxford村據考古專家介紹算上它在內類似的馬賽克壁畫全世界一共只有3幅在這之前英國在這一塊的考古發現還是空白這幅壁畫描繪了天神宙斯的孫子佩洛普斯(Pelops)參加戰車比賽獲勝從而獲得希波達米亞公主
  • 英國古遺蹟驚現「簡體中文」,專家猜測:難道是穿越回來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各個國家都有很多歷史文物埋藏於地下,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中,就埋藏有不少先人們留下來的珍貴文物,有些已經被出土,而有的至今還沒有被我們發現。在英國的一個小村莊裡,就有專家挖出了一幅價值連城的壁畫,據說這幅畫是英國50年以來,發現價值最高的一個文物了,目前世界上也僅僅只有3幅畫和它是同類型的,不過在這幅壁畫中,大家居然在上面發現了「簡體中文」,專家猜測,難道有人穿越回去了?
  • 三星堆遺址為何被禁止發掘?專家:看看出土了什麼文物,不敢研究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89,閱讀約2分鐘三星堆遺址早在1929年就發現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部的鴨子河一帶。村民們發現了神秘的玉坑,但由於社會持續動蕩,沒人對這一發現感興趣。1980年,考古人員再次對三星堆進行發掘,發現了大量文物,主要是青銅器。但出土文物與其他地方不同,文物保存相對更完整。三星堆遺址距今約3000年。這一遺址的發現推動了2000年四川文明向前發展,也為蜀國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但專家為何暫停三星堆遺址發掘?
  • 三星堆遺址為何被禁止發掘?專家:看什麼文物出土,不敢研究
    ——米·左琴科(蘇)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79,閱讀約2分鐘三星堆遺址早在1929年就在四川廣漢市西北部鴨子河一帶被發現,村民們發現了這個神秘的玉坑,但由於當時社會處於持續動蕩之中,沒有人對這一發現感興趣,到了1980年,考古人員再次對三星堆進行考古發掘,在其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主要是青銅器。但出土文物與其他地方不同,文物保存相對更為完整。
  • 這些開了掛的文物你見過嗎?
    網友笑稱:「憤怒的小鳥抄襲,石錘」「申遺,豬是屬於中國的」「打臉廣電,影視劇都不許穿越」其實,在考古學中,有一個詞彙叫做「歐帕茲(Out-Of-Place Artifact)」,意為在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不符合那個時代經濟
  • 青島大珠山遺址發掘續 萬年前人們疑在這裡吃烤肉
    原標題:大珠山遺址發掘續 萬年前人們疑在這裡吃烤肉      記者昨天從黃島區文物部門了解到,大珠山遺址野外發掘工作已經結束。遺址現場將保留一段時間,然後填平恢復原樣。下一步,來自中科院、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黃島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將駐紮在黃島博物館進行一系列清洗、研討、整理編號等工作。一個星期後,來自中科院的專家將返回北京,為這次考古撰寫論文。「這次考古驚喜連連,我們還發掘出幾塊帶有烤痕的鹿角化石,由此懷疑當時的人類可能已會保存並使用天然火燒烤食物。」
  • 襄陽5000年前古城遺址!正進行考古發掘
    2020年,武漢大學確定襄陽鳳凰咀遺址為武漢大學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並於9月入駐開始考古發掘。鳳凰咀遺址位於漢江中遊、南陽盆地南緣的襄州區龍王鎮前王、閆營兩村,總體面積達40萬平方米,距今4300年至5000年,是鄂西北南陽盆地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等級最高的中心聚落遺址,也是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城址。
  • 英國專家: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英國專家: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2019-7月6日電 專訪: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訪英國知名考古學家倫福儒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金晶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我心中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英國知名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 裴李崗遺址發現距今26000年前鴕鳥蛋殼串珠「項鍊」 年測舊石器晚期
    先科普一下1974年,在河南省鄭州市南的新村鎮西裴李崗村的一處崗地,一農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些比較典型的石磨盤和石磨棒,經考古專家鑑定這裡有大型墓葬區和生活區,命名為裴李崗遺址。這裡重點要說的是:裴李崗遺址發現了距今26000年—30000年前的鴕鳥蛋串珠飾品,證明了當時就有人類在此生產生活。
  • 江口沉銀遺址文物會被洪水衝走嗎?專家答案來了
    不少文物愛好者擔憂:淹沒在江口沉銀遺址(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的文物會受到影響被衝走嗎?四川省文物局文寶保處負責人專門就此表示:已經發掘完畢的遺址早已沒有文物,而尚未發掘的區域,文物掩埋江底泥沙下面兩三米處,基本不會受到洪水衝刷影響。
  • 三星堆遺址時隔34年再啟發掘,專家:當時不敢再挖
    可以說考古專家面對三星堆時,就宛如一個無知的嬰兒去參加奧數競賽,為了防止貿然挖掘造成的破壞,因此考古隊就暫停了挖掘。01、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的重啟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廣漢市,它是1929年時就發現的,然而它的發掘過程卻異常艱難,經常出現停滯,歷經100年左右,我們仍然沒有窺得它的全貌。
  • 嶽家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成果出爐
    11月14日,在安徽阜陽嶽家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成果介紹會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介紹,嶽家湖遺址主體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另有少量宋、明、清遺存,文化面貌與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相似,年代距今4500年至5000年,是阜陽市潁州、潁東、潁泉三區發現發掘的唯一一處以新石器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
  • 專家發現1600年前藥丸 為傳說中「長生不老藥」
    發現周刊記者在探尋這個問題時,意外發現,南京市博物館就收藏了這種丹丸,從出土至今,鮮有人知道它們的存在,見過它們的人更是寥寥無幾。從出土至今,不老仙丹從來沒有展覽過,一直「養」在地庫中。  南京專家考古發現神奇「紅色米粒」  故事要從1965年說起。
  • 四川德陽現3000年前商周遺址 疑是三星堆衛星城
    「通過綿竹和什邡兩處商周遺址的發現,可以初步判斷,三星堆並不是孤立存在的,這兩處商周遺址離三星堆半徑最遠也就25公裡,它們實際上就是三星堆的 『城市副中心』。」日前,德陽市文管所在進行第三次文物普查試點時新發現了兩處商周時期遺址,與三星堆遺址文化面貌一致,為研究三星堆遺址的輻射提供了新資料。
  • 農民淘沙發現珍貴遺址,出土大量珍寶,專家卻不敢繼續挖了
    在中國的廣袤的土地下,埋藏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在這片土地之下,有許多個朝代留下的文物,發掘古蹟,找尋珍貴的文物,發現悠久的歷史,是每一個考古學家畢生的追求,沒有考古學家可以面對古蹟而無動於衷。自1934年開始,中國許許多多的考古學專家相繼趕來,對三星堆遺址進行發掘、研究。不過,一直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才終於對三星堆遺蹟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在這次發掘當中,僅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已經出土了大量極其珍貴的文物。
  • 樂安縣發現古遺址群 對研究贛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有意義
    5月29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該所會同樂安縣博物館,組織專業文物工作人員,對昌寧高速紅線範圍樂安縣境內的文物點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現山碭松山遺址、萬崇鳳形山古墓葬群、萬崇月形山遺址、羅陂松山遺址等古遺址群。該古遺址群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考古發掘遺址遺蹟面積3500平方米。
  • 成都發掘千年石獸身世成謎 專家推測與李冰有關
    昨日下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相關專家在現場舉行了發布會。  籠罩在石獸身上的迷霧逐漸消散的同時,圍繞石獸的身份,四川考古界的專家們也開始了討論。驚喜的是,在發掘現場,考古專家發掘出了戰國、兩漢、三國、兩晉、隋唐、宋元明清各個時代的文物,天府廣場這個成都平原的中心地帶,再次聚焦了大家的目光。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安徽主場活動舉辦 直播凌家灘遺址發掘
    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安徽省主場活動在含山縣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辦,線上直播凌家灘紅燒土塊遺蹟考古發掘,揭曉「2019年安徽省最美基層文物保護員」名單,拉開全省「遺產日」活動的序幕。  在安徽主場活動現場,安徽省考古工作者在「學習強國」平臺開展考古發掘直播,帶領觀眾線上參觀凌家灘文明探源館、考古工作站、墓葬祭祀區,探究凌家灘遺址在史前文明中的價值和地位,了解凌家灘歷年來的發掘及學術研究情況。
  • 新中國考古從這裡起步!專家共聚新鄉紀念輝縣考古發掘70周年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袁楠 通訊員 郭強 饒勝11月7日,「紀念新中國輝縣考古發掘70周年暨古代文明研討會」在新鄉召開,來自國內外考古學界專家、高校學者、各級文物部門負責人160餘人,圍繞新鄉古代文明以及各領域研究熱點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為我省文物考古工作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