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珠山遺址發掘續 萬年前人們疑在這裡吃烤肉
記者昨天從黃島區文物部門了解到,大珠山遺址野外發掘工作已經結束。遺址現場將保留一段時間,然後填平恢復原樣。下一步,來自中科院、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黃島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將駐紮在黃島博物館進行一系列清洗、研討、整理編號等工作。一個星期後,來自中科院的專家將返回北京,為這次考古撰寫論文。「這次考古驚喜連連,我們還發掘出幾塊帶有烤痕的鹿角化石,由此懷疑當時的人類可能已會保存並使用天然火燒烤食物。」考古專家說,「大珠山遺址」是青島地區首次挖掘出有地層依據的舊石器遺址,是山東省乃至整個沿海地區舊石器考古的一個重大突破;將青島歷史推進到至少一萬年前,甚至有可能是3萬年前。
遺憾:沒發現人類骨骼
記者昨天再次來到遺址發掘現場,卻發現這裡空無一人,顯得很冷清,探坑內已經有了積水。「這裡已經好幾天沒來人了,聽說已經結束了。」在遺址北面架大棚的一名市民告訴記者。
記者隨後來到黃島區博物館,幾名工作人員正在院子裡整理動物化石。「這次考古的野外發掘工作已經結束了。我們上次就說過,一旦遇到兩種情況,發掘工作將結束,一是挖掘到石層,就挖不下去了;二是隨著土層越挖越深,東面水塘裡的水倒灌過來,將使發掘工作難以進行。3天前,我們就遇到了第二種情況,發掘現場滲出來的水越來越多,導致發掘工作無法繼續。」考古人員說,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還有一個遺憾,就是這次在現場沒有發掘出人類骨骼化石。」考古人員說,在舊時代時代,人類死亡後,一般會被就近埋葬。這次沒有發掘出人類骨骼化石,跟發掘範圍太小有很大關係。另外一種可能性是,發掘現場並不是當時人類的暫住區。「可能當時人類的暫住區就在海邊,他們將動物吃掉後將骨頭丟掉,這些骨頭又被水流衝到遺址所在的低洼地帶。我們曾經設想進一步擴大考古面積,繼續向北發掘,但是因為北面是一處房屋,很難跟房屋主人協調。」考古人員告訴記者。
進展:標本都有「身份證號」
「今天我們分作兩個組,一個組在隱珠文化中心召開座談會,將這次發掘工作做一個初步的總結。另外一些人負責整理工作,將清洗好的化石重新編號歸類。」考古人員說,比如一塊斷為多截的化石,原先每一截都有一個小號,而這次要將它們歸為一個大號,為了方便以後修復。「遺址還將保留一段時間,因為還有其他專家要來考察參觀並留取影像資料。待這些工作完畢後,我們將協調相關單位將遺址現場填平並恢復原樣。」考古人員說。
記者隨後來到座談會現場看到,來自中科院的一位專家正在介紹這次發掘的整體情況,並向與會者一一介紹動物骨骼的種類以及一些打制石器的用途。「當時這些打制石器主要用來獵捕動物和剝動物皮。」這位專家稱,因大珠山遺址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所以挖掘過程非常謹慎,出土的化石當即以全站儀測量其空間三維坐標,每件標本都有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號」。
展望:將還原當時生活場景
考古人員介紹,這次發掘出的石器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工具等,用料多為灰黑色火山巖和石英,堅硬且韌度較高,人工打制痕跡明顯,石器加工精緻,打制技術十分成熟,與中國北方地區其他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發現的石器類型相同,以小型刮削器為主,石器刃部加工精細。這反映出在1萬至3萬年前,古人類為適應寒冷的自然環境,以狩獵採集為主的遷徙生活方式。
「可以想像到的是,當時大象在這裡漫步,披毛犀在這裡奔跑,鹿群在這裡追逐。」黃島區博物館翁館長告訴記者,待位於黃島區東部新區的新博物館建成後,他們將邀請專家進行指導,聘請技術人員精心操作,將大珠山遺址所呈現的舊石器時代生活場景用雕塑跟畫像的形式展示出來,再展出一些從「大珠山遺址」發掘出來的動物骨骼化石和打制石器,讓市民參觀。
成果1 多種動物骨骼已被確定
考古人員告訴記者,經過對大珠山遺址發掘工作,目前已取得非常豐富的考古成果。「在下挖3米深時,大量的化石標本出現了,當時我們都很興奮。」考古人員說,在發掘探方距地表3米深度內,首先發現了保存很好的更新世晚期的地層堆積。而在地層中,又發現了大量的動物化石,目前已經提取有鑑定意義的化石標本千餘件。據介紹,這些化石標本包括動物的下頜及牙齒、肢骨、髖骨、角、肋骨等,至少涉及披毛犀、象、普氏羚羊、野豬、馬、鹿、牛等10餘種典型的更新世晚期動物。「前幾天,中科院專家帶著部分骨骼到北京做了鑑定。其中披毛犀、象、羚羊、鹿等動物已經得到確定。」文物專家說。
成果2 發現帶疑似烤痕的化石
「這次發掘工作也出土不少大件。比如剛開始幾天我們就發掘出了一根鹿角化石,保存比較完整,長度接近一米,最粗處直徑達到10釐米,是這次發掘工作出土的最大的角類化石。」考古專家說,另外還有其他化石比這塊鹿角化石塊頭更大。「這次還發掘出幾塊塊頭不小的動物關節化石,以及磨痕非常明顯的馬齒化石,磨痕最深處有半釐米,這些都比較少見。」考古專家說,最讓他們驚喜的是,還在現場發掘出一塊有疑似火烤痕跡的鹿角化石。「根據以往的考古資料,在舊石器時代,人類還不會人工取火。但他們已經知道用天然火燒烤食物,並且已經學會保存天然火種。」考古專家說。當然,這些疑似烤痕還需要經過專家組做進一步確定,一旦確定後,將為當時這裡有人類活動提供進一步佐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