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金街其實2萬年前就有人生活-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2021-01-13 老常遊歷
博物館正門

背景介紹:

在王府井大街南口東側路北,沿著東安長街直至東單北大街南口西,20世紀90年代曾經是一條長長的街心花園。花園北側有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兒童影院、東單郵局等建築,現在已被一組稱為東方廣場的龐大現代建築群所取代。然而誰能想到在現代而時尚的東方廣場下面埋藏著古人類活動的遺址。

其實北京的城市中心地帶,在距離1929年發現的北京房山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的50公裡處的王府井及周邊地區,也曾多次發現古動物化石和古人類活動遺址。

1955年,在北京飯店工地地面下10米砂層中,發現處於人類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更新世晚期德永象臼齒化石。

1973年在東二環建國門地鐵施工時發現同時期的赤鹿、象門齒化石。

1996年12月,正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的嶽昇陽,來到了位於王府井大街南口的東方廣場工地,一條黑色的碳跡引起了他的注意,在隨後對周圍的發掘中,又發現了動物的碎片和被人類打擊過的碎石片。經過中國科學院專家的鑑定,該地為距今1.5-2.6萬年前的、距地面12米深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經過8個月的發掘,在2000平米的遺址面積內,在上下相距深度約1米的文化層中,出土了2000多件珍貴的文化遺物,其中包括黑色炭跡、碎骨化石、石核、石片、刮削器、加工石器剩下的碎屑及燒骨等石製品、骨製品、用火標本和赤鐵礦。

官方的宣傳單上最後是這樣敘述的:

「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文物,展示首都北京悠久的文化歷史,東城區人民政府和李嘉誠先生,共同投資興建了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並於2001年12月28日-遺址發現五周年之際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

看來英國爵士李先生還投身文物遺產保護工作了!

其重要價值主要在兩個「首次」上:

第一,它是世界上首次在一個國家的首都中心區發現的舊石器文化遺址;

第二,該遺址記錄了舊石器時代人類在北京平原地區的活動,這在以山區發掘為主的北京舊石器考古發現中尚屬首次。

可以判定,生活在這裡的先人們,已經從洞穴走到平原,他們會用火,吃熟食,會製造工具。

觀眾視角:

博物館位於東方廣場的地下三層,在地鐵1號線與東方廣場的連接處。

門口有個類似接待臺的售票處,票價10元。

門票設計的好卡通

周一至周日的10點-17點開放。免票範圍比較寬泛。

門票背面的參觀須知

整個博物館呈「n」字形,分三個展區和一個文化介紹區。

左手入口進去首先是第一展區:文化初啟。

長方形小廳裡陳列的是部分出土的文物和化石。四周牆壁上是一些文化背景介紹,以及遺址發掘的現場照片和過程。

第一展區:文化初啟

最裡面的一個單獨的玻璃柜子裡陳列著一個骨片,上面有人類刻劃的痕跡。

帶有刻畫痕跡的骨片

還有一塊被標註「赤鐵礦」的石塊,這也被視為古人類已經出現祭祀現象的遺物。

赤鐵礦

最裡面是第二展廳:山河家園。

正方形的展廳四周是古人類的生活還原模型。中間的地上是用36塊玻璃覆蓋的,大概50平米的遺址還原區。

50平米的遺址

下面是1997年按照分布將遺址切塊,運到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暫存,並於2001年運回到這裡還原的遺址。

發掘過程的圖文介紹

第三展廳為:時光流轉。

就是一個兩側為液晶屏的通道,屏幕裡播放的是3D動畫。

第三展廳為:時光流轉

出口處還有一個小廳,是「北京遠古文化遺址」的介紹區,裡面除了圖文說明,還有一個櫥櫃,展示了一些史前文化的模型。

北京遠古文化介紹

至此,整個博物館就逛完了!

說實話,如果不是痴迷石器文化的,真的沒有必要來了!

交通便利:4星;市中心的中心了,開車可以停在東方廣場地下停車場(就是貴些),坐地鐵更方便,出了地鐵天安門東站就是。

場館設施:3星;有宣傳冊,無衛生間,無飲用水,無座椅(其實也不需要,最長也就30分鐘搞定)。

館藏價值:1星;動物化石就算是好的了,還有一些疑似古人類生活的遺蹟。對於10元的門票不值。如果是老人帶著孩子,沒事兒溜溜還行。

服務水平:2星;整個展區見不到一個人,倒是清淨。

推薦指數:1星。

相關焦點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 文化遺產--中國數字科技館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 文化遺產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人」 雕像為了做好公園建設,遺址管理處委託北京城市建築研究所編制《周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理念基於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境的保護與展示,是一個融合了教育、科研、遊覽、休閒等多項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
  • 重慶巫山將建龍骨坡遺址公園,復原30萬年前「巫山人」場景
    重慶巫山將建龍骨坡遺址公園,復原30萬年前「巫山人」場景 30萬年前生活在重慶巫山的古人類,已會用工具剔肉吸髓了!
  •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鬧烏龍?
    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 根據施女士提供的教材課本截圖顯示,教育部2016年審定、2020年7月第五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書上,在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第1課》(第4頁)裡,寫著:「北京人遺址又相繼發掘出土4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這些古人類化石和石器的發現,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依據。
  • 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60萬歲美女是北京周口店人遷徙來的?
    12月2日,是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90周年紀念日。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召開的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科學家團隊帶來了他們對古人類的最新研究成果:周口店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的演化地位分別被歸納為直立人、古老型智人(或者早期智人)和早期現代人。
  • 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 探尋遠古文明 豐富文化遺產
    有「贛鄱人類起源,萬年陶邑湧山」之稱的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就隱於此山中。 樂平湧山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是5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古蹟遺存,屬喀斯特地貌,南北長約1110米,東西寬約865米,古人類遺址位於雞公山南面半山腰。
  •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文物展在馬來西亞開幕
    新華社吉隆坡3月29日電(記者劉彤 林昊)由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和中國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北京猿人走進馬來西亞——周口店遺址文物展」29日在馬國家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將持續3個月。據了解,本次展覽的展品共計117件(組),分三個單元介紹了發現周口店遺址、7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距今三萬年左右的山頂洞人、周口店遺址的化石地點、世界奇案——北京猿人頭蓋骨丟失之謎等內容。
  • 溶洞遺址驚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
    北京日報客戶端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
  • 溶洞遺址發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
    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
  • 同為人教版教材 歷史、生物書中表述相差20萬年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
    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根據施女士提供的教材課本截圖顯示,教育部2016年審定、2020年7月第五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書上,在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第1課》(第4頁)裡,寫著:「北京人遺址又相繼發掘出土4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這些古人類化石和石器的發現,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依據。
  • 溶洞遺址驚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_中國...
    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如今,科學家藉助先進技術,發現溶洞遺址土壤沉積物中內晚更新世時期丹尼索瓦人的DNA,證明其曾經長期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
  • 中國古人類起源於非洲?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巫山人」到底生活在多少年前?現代中國人是來自非洲還是本土起源?日前,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三峽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魏光飈博士在全球著名學術期刊《國際第四紀》發表的4篇論文,震驚國際考古學界。
  • 鎂刻深度•調查「一線」爛尾樓③ | 北京王府井「爛尾樓」:金街...
    鎂刻深度•調查「一線」爛尾樓③ | 北京王府井「爛尾樓」:金街10年傷疤,復活時間未知 每日經濟新聞 2020-
  • 探秘康巴什最早的古人類遺址——烏蘭木倫遺址
    此地河流眾多、水草豐美,各種古動物就來這裡喝水、吃草,而烏蘭木倫古人類就在這裡捕獵動物、打制石器,甚至燒制肉食。幾乎每一個重要的考古新發現,都有一些傳奇故事。那烏蘭木倫遺址是怎樣發現的呢?撿起這些骨頭,古日扎布覺得這個發現非常重要,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很快鄂爾多斯市文化局和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對現場進行了考察,確認古日扎布撿到的就是古生物化石,並且在遺址地層中還發現了打制石器,可以肯定這裡是一處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遂根據發現所在地為烏蘭木倫河畔,故命名為「烏蘭木倫遺址」。
  • 漢江流域的這個地方,「古人類遺址富集現象世界罕見,堪稱人類進化...
    該遺址已出土2具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哺乳動物化石和石製品,是我國繼北京周口店之後發現的又一處材料最豐富的重要古人類遺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稱,同時在學堂梁子遺址為核心的漢江流域,還發現有梅鋪猿人遺址、白龍洞遺址和黃龍洞遺址等古人類遺址,以及眾多的舊石器化石點,這種富集現象,全國僅有、世界罕見,表明漢江流域以鄖陽為核心的區域是古人類起源、演化和發展研究的重要區域,堪稱罕見的人類進化廊道。
  • 古脊椎所等揭示百萬年前泥河灣古人類遺址成因與生存行為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裴樹文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館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合作,對泥河灣盆地飛梁遺址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Plos One上,並就盆地內考古材料所揭示的早更新世古人類活動遺址成因和生存行為進行解讀。
  • 世界文化遺產,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經科學家研究鑑定,認為所發現的北京猿人頭蓋骨,是距今60萬年前的猿人,而後根據推測還原了猿人的生活場景,建立了遺址博物館。後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為進入遺址博物館的標識石碑。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是1929年由我國考古學家發展,當時震驚世界。
  • 文明之聲 | 北京猿人頭蓋骨出土90周年:不斷豐富史前文化遺產
    北京猿人頭蓋骨出土90周年不斷豐富史前文化遺產高  星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市房山縣龍骨山上的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裴文中發現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90年間,周口店遺址留下了豐富的學術記錄:代表40餘個體的北京猿人化石被逐一發現,數十萬件石製品被發掘出土,早期人類有控制用火的證據被收集論證,大量與古人類生存相關的動物化石被採集,26處有學術價值的遺址點被發現和發掘……通過大量研究成果,東亞古人類從直立人經早期智人直至晚期智人的近80萬年的體質演化和文化發展框架得以搭建
  • 河南省南召猿人遺址:這裡的「猿人時代」,比「北京猿人」還早!
    說起人類的起源,我們大概從上學的書本上就知道了「北京猿人」,「元謀猿人」,其實在河南省南召縣雲陽鎮西北3.5公裡的杏花山上,這裡還有一個"南召猿人遺址",它是和「北京猿人」是同一時代的。到過這裡的人應該知道,這裡氣候溼潤,光照充足,非常的適合居住,而作為中原人類的鼻祖"南召猿人"就是在50、60萬年前在這裡生活,繁衍生息的。河南省南召猿人遺址是在1978年才被發現,考古專家在杏花山上發現了一顆古人類的牙齒和一批古脊椎動物的化石。經過世界級古生物學家的多次鑑定,確認為這顆古人類的牙齒是早期人類右下第二前臼齒。
  • 解密中國古人類演化
    這些不同時代的古人類,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我們去他們的遺址發現地看看吧。藍田猿人是繼北京猿人之後,我國發現的最重要的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擴大了我國猿人的分布範圍,豐富了人類物質文化紀錄,為研究人類起源提供了珍貴的科學資料。遺址年代經測定,大約生活在100萬至50萬年前。
  • 青島大珠山遺址發掘續 萬年前人們疑在這裡吃烤肉
    原標題:大珠山遺址發掘續 萬年前人們疑在這裡吃烤肉      記者昨天從黃島區文物部門了解到,大珠山遺址野外發掘工作已經結束。遺址現場將保留一段時間,然後填平恢復原樣。下一步,來自中科院、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黃島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將駐紮在黃島博物館進行一系列清洗、研討、整理編號等工作。一個星期後,來自中科院的專家將返回北京,為這次考古撰寫論文。「這次考古驚喜連連,我們還發掘出幾塊帶有烤痕的鹿角化石,由此懷疑當時的人類可能已會保存並使用天然火燒烤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