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在線旅遊網站機票搭售一事被曝光後,包括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等在內的平臺均取消了捆綁行為,但與此同時,退票難的問題又出現了,這一次中招的是飛豬。
據微博網友@coco立志要減肥爆料,自己在飛豬上定了機票,出票時發現重複買了返程,於是立即打電話給客服,客服竟表示不能退,而此時距離訂票才過去不到5分鐘時間。
再三詢問後客服才讓步稱,可以退機場稅,但是要在結束行程之後再打電話進行退款操作。
無獨有偶,幾個月小金也遭遇了類似情況。據悉,去年年底小金曾以900元的價格購買了從杭州去香港的單程機票,但不久後由於忘記此事,重新購買了同一時段同一班次的航班,也就是說,在該航班上,她有兩個座位。
發現問題後,小金想要退掉其中一張票,但飛豬和航空公司卻表示,在起飛前退票需要賠付1000元的手續費。隨後,小金在聯繫飛豬客服時得到的答覆是,只要用戶提交信息,代理商就會安排出票,有關問題系統無法跟蹤識別,出票後的退改籤操作要以航空公司規定為準。而航空公司則表示,由於機票在第三方代理平臺購買,條款要以代理平臺為準。
總之,雙方都將鍋甩給了對方,來來回回踢皮球,而小金在反覆諮詢中並沒有得到滿意答覆。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同一趟航班、同一個航空公司,在用戶買了一張票後就會有數據,應該攔截二次購買行為,這是飛豬的責任。
不過,飛豬方面解釋稱,對於國際及地區航班,大都以旅客姓名作為購票依據,有的旅客為了舒適會購買兩張票,故而沒有攔截。
好吧,也說得過去,但回到最初的案例,網友@coco立志要減肥已經明確表示自己重複購買了一張票,並且在訂票完成後幾分鐘內立即確認要退票,平臺方卻一直不願採取退票措施,這不僅讓消費者損失財產,還浪費了座位資源,可謂損人不利己了。
其實在在線旅遊這個投訴「重災區」,飛豬承擔著相當大的投訴比重,據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顯示,在2017年上半年,飛豬的用戶投訴率高達19.3%,僅次於去哪兒網,成為第二大消費者熱點投訴的平臺。
眼看著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就要到了,飛豬卻是一副硬著頭皮往槍口上撞的樣子。除了上述網友提到的退票難問題外,飛豬上一直存在的利用大數據「殺熟」、篡改用戶訂單等情況也被相繼曝光,不知道這一次,飛豬是否能飛到央視3·15晚會舞臺上?
抽中iPhone X其實是廣告!拼多多會成為3·15座上客嗎?2018-03-14阿里旅行更名飛豬,是深思熟慮還是無奈之舉?2016-10-29【每日科技】MacBook Pro功能創新 阿里「飛豬」殃及雷布斯2016-10-28天貓之後阿里又迎「飛豬」 網友:沒給雷布斯版權費!201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