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華人回國機票炒上了六位數天價?

2020-09-03 北美楓哥

「經濟艙定金5000元,商務艙定金10000元,包機產品不退不改,若航司取消航班扣2000元。」3月的某一天,這條為回國人員包機的消息頻繁出現在某回國航班諮詢群中。

儘管被多人質疑「騙子」、「取消還要扣錢不合理」,但類似的高價國際航班機票、高價包機信息依然在微信群中被掛出數萬元甚至更高的價格。其中,直飛回國機票的價格更是遠遠高過轉機票價。據AI財經社了解,有票代給「英國直飛」機票開出了11萬元/張的「天價」。另有媒體報導稱,有國際航班機票價格高達18萬元/張。

8月29日,AI財經社以「倫敦-上海」航線10月份(提前約一個月預定)為條件查詢票價情況。某OTA平臺信息顯示,經濟艙單程票價多落於13000元-25000元區間內。價格仍然不便宜,但較3月、4月峰值已有明顯下降。一位票代也表示,直飛、轉機價格較前段時間均有下降,他給出的報價和OTA平臺相差不多。

不過,從平臺餘票數來看,回國需求或許依然不小。據平臺信息顯示,前述行程的機票目前可以預定,但餘票不多。在微博某航空博主評論區,仍有不少人在交流回國機票、當地如何核酸檢測等信息。

實際上,在疫情早期,動輒五位數、六位數的天價國際機票信息在「回國群」、「航班群」內比比皆是,但高價機票並不完全由供需不平衡所致。在隱秘的倒票江湖裡,票務代理人(票代)甚至航空公司前員工都可能是構成鏈條的一環。

在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的情況下,回國心切的人們很難辨別高價機票的水分究竟有多大,這也使得不少人利用信息差賺取了利潤。

倒騰信息的票代

「開一單吃一輩子」,票務代理苗融如此形容那些報價六位數的同行們。

鮮有票代願意透露自己通過賣票賺了多少錢,但通過各方的售價、購入價可以看到,票代的可操作空間不小。AI財經社了解到,有票代在7月給「倫敦-科倫坡-上海」航線某航班的經濟艙報出了3萬元的價格,而不久前,才有乘客以超過4萬元的價格買了該航班同等艙位的票。

難以估算票代們的具體收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由於票的來源魚龍混雜,很多機票信息被票代「在群裡互相交換」,有的票代甚至可能沒有和航空公司直接接觸過,即開始倒票,交易成本成迷。

國內某航空公司員工告訴AI財經社,疫情發生後,其所在航空公司無法通過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信」)的分銷系統分銷國際航班機票,航空公司改為通過申請制給票代出票,即票代向航空公司提出購買某航班、座位的申請,付錢後拿票。

消費者也可以自行撥打航空公司呼叫中心的電話提需求,前述航空公司員工表示,但他也坦言,「能不能有(票)就不知道了,肯定要走關係。」

作為航空公司的長期合作方,票代顯然是更有「關係」的一方。而票源進入票代手中後,票務圈內的「騰挪遊戲」隨即開始。

票代圈裡有不少行業群或者類似的平臺可以供大家「倒信息」,信息傳播速度極快。「在票代群中,票代之間會交流各自擁有哪些座位」,業內人士陳熠稱,如果對方有需要的話,可以互相轉手,這其中有抬價的可能。

「(賣)多少錢,說白了就是大家談(定的)。」陳熠表示。但對於具體經歷,票代們諱莫如深。

票代賺到了錢,但並不願背上過多的罵名。在他們看來,這場不透明遊戲中的規則制定者之一——航空公司並不完全「清白」。

「航空公司有時放了位子出來,但不對外賣,也不掛在官網。」票務代理孫洋抱怨稱,這些票只會給「有關係的代理」。有業內人士稱,雖然國際機票被炒出了高價,但也有不少做國際業務的票代公司已經倒閉。

「航司不對外放座位」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前述航空公司員工的印證。他坦言,「航空公司故意不放出庫存,(是因為)航司也想多賺點錢。」

缺錢的航空公司

缺錢確實是疫情發生以來所有航空公司面臨的窘境。國航、東航、南航上半年均虧損超過80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往年同期大幅減少。此前,三大航更是累計發債超百億元。

但在票務生意中,航空公司還是擁有相當的話語權,前述航空公司員工也承認申請制背後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間。

「這個操作空間是業內默認一直都有的。跟誰關係好、誰(指票代)多給點錢,就先幫你把位置出了,對公司來說也沒有太多利益損失。」該員工表示,「航空公司很現實,會優先照顧以前出票量大、賣得多的票代。」

但這名員工也稱,目前,定下的代理公司名單都要報到航司高層審批,甚至需要「總經理級別」的高層,「部門領導應該定不了。」對於為何需要高層審核,他認為,「否則下面人頂不住誘惑的。」

一個細節是,在國際航班機票最緊俏的時候,「那時天天有人微信來問有沒有票,電話被打爆了。」

海口警方近日破獲的一起案件或許說明航空公司並非「鐵板一塊」。據了解,近日警方摧毀一個以入侵航空信息系統篡改機票信息、非法倒賣機票牟取暴利的犯罪團夥,凍結涉案資金300餘萬元。

經審查,犯罪嫌疑人系某航空公司辭職員工,利用疫情期間國際航線機票緊缺、旅客急於回國的需求,同他人通過盜用航空公司的帳號和密碼非法篡改中國民航信息系統中多家航空公司機票信息,並聯繫多個代理違規辦理國際機票票務,高價倒賣機票牟取暴利。

信息系統的安全性是否存在隱患?前述航司員工認為,突破信息系統的行為應該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航空公司內部應該比較少,因為操作都有記錄。」

票務生意的隱秘江湖

無論是航空公司與票代,亦或航空公司與航空公司之間,總有些業內「規則」存在。

在票代面前,航空公司是說了算的強勢方,這是雙方都認同的事實。不過,票代對於航司來說仍有承擔分銷任務的重要作用,「應該會一直存在。」

有航空公司員工認為,如果航空公司把票代幹掉,就會變成航空公司之間直接PK,「直接打起來太慘了,只能培養一些票代,降低自己的風險。」

降低風險可以體現在退票上。旅客要求退票後,有票代會先給旅客墊付退票款,「而航空公司由於手頭緊,會用類似於系統內虛擬充值的方式補上欠票代的票款。」這個模式和銷售體系中的返傭返利相似,一定程度上轉嫁了風險。

更為敏感而微妙的競爭則發生在航空公司之間。前述員工告訴AI財經社,由於此前國際航班位置緊俏,其所在航司的某架航班曾出現過起飛前被另一航空公司「K了位置」,致使部分已登機旅客下機的情況。

「K位置」是業內術語。通常來說,只有消費者付款後,飛機上的座位位置才會被確認,確認後的訂座狀態為「HK」。而「K了位置」就是指直接佔住座位,這一般需要航空公司相關部門的系統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處理,需要較高的權限和相關配置。

據受訪者稱,在前述事件裡,「公司的配置莫名其妙地流出去了」,某競對公司用機場的離港系統配置K了位置,「換了另一批旅客上去。」

這聽起來荒誕不經。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行業「規則」如何,最終「受傷」的仍是消費者。「希望這個行業能越來越透明」,前述航司員工表示。

(以上信息與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高價回國機票的思考
    反正睡不著,我來談談高價回國機票的不同觀點吧。巨大的人口基數也使我們在海外的僑民數量成為全球第一,疫情中因為「鋼性」需求需要回國的華人所形成的「堰塞湖」也就成為此次疫情中受影響最大的一批。在斷航、復航中大家突然發現機票的價格成了「十倍股」,基本上都是以前的十倍以上,而價格的暴漲與我們幾大航空公司直接官網漲價有直接關係。
  • 關注18萬的天價機票,不如好好做個人!
    前幾天,網上開始炒作一條新聞,從倫敦回北京18萬一張機票且迅速售罄。今天,「18萬天價機票」的運營方金鹿公務機公開回應,其發言人對媒體表示「是金鹿協助境外合作夥伴進行的一次創新性的推廣,主要因為從近期接到的包機諮詢發現,有些人無法獨立承擔高昂的包機費用,但又有強烈的旅行需求,所以採用拼座的模式進行的一種嘗試」。
  • 一張回國機票最高被炒到18萬!相關部門已開始調查
    尤其是西歐和美國,在那個時候對於廣大的海外華人尤其是海外留學生來講,一張回國的機票是彌足珍貴的,不要說花多少錢,可能你買都買不到。以往我們跟很多國家,每天都幾十班上百班飛機,現在一個航空公司一個禮拜只能有一架航班了。
  • 民航局劍指「天價機票」,航空公司背了誰的鍋?
    」國際機票一次遏制,希望這份通知能夠做到令行禁止,實實在在的抑制住國際機票價格,也不要讓天價機票、航空公司超售甩客這樣的消息見諸報端。為什麼會有天價機票?關於這個話題,其實從疫情擴散之處,我們就在討論了,也有不少媒體、自媒體在分析原因,提出可能性,綜其結果無非幾方面。
  • 「天價」回國機票再現?網傳南航官網售「百萬頭等艙」 真實性仍待考
    網傳圖有不少網友將此天價機票戲稱為「諾亞方舟船票」。那麼,這張「諾亞方舟船票」究竟是否屬實?1「天價機票」是否屬實事實上,有不少網友對截圖的真實性表示質疑,提出並沒有在南航官網上看到過這麼高的價格。2回國機票緊張雖然百萬的「天價機票」可信度或不高,但目前因境外疫情加重,同時國內為防止境外疫情輸入減少航班量,導致境外回國機票出現「一票難求」。
  • 天價機票作廢!超120名華人滯留機場,回國夢碎!肇事航空回應
    //前言//疫情爆發以來,回國——就成了許多滯留海外的華人和留學生的一塊心病。由於各國的封鎖禁令,現在不僅航班少、限制多,就連機票也是千金難求!由於缺少直飛航線,為了能回國,不少華人寧願忍受一路顛簸,進行多次轉機。
  • 一張回國機票炒至18萬!成立專案組調查
    8月27日,某商旅公司知情人透露,疫情期間,一張回國經濟艙機票最高被炒到了18萬。今年3月起,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回國航班驟減,國際機票價格水漲船高,回國機票從2-4萬的經濟艙全價炒到10萬元的實際成交價,背後經過了層層加價的多次轉手,加價方卻不一定是擁有正規牌照的機票代理,
  • 誰黑了歸國人的錢?18萬勉強買上經濟艙,背後隱藏N層代理的手
    自從海外疫情爆發以來,國外的留學生和華人,幾乎是想盡了一切辦法搶購回購機票,奈何航空受到管制,機票一夜間變得和黃金一樣!2~4萬是正常回國機票的價格,自從到了3月回國,機票幾乎是一天一個價,從4萬漲到6萬,再從6萬漲到8萬,最後炒到10萬——18萬不等,由於回國心切,消費者幾乎是含淚自掏腰包承擔了天價機票,隨著此事件的逐步曝光,有人發現天價機票背後似乎沒有那麼簡單!
  • 回國機票炒至18萬,北京上海成立專案組
    8月27日,某商旅公司知情人向記者透露,疫情期間,一張回國經濟艙機票最高被炒到了18萬。目前,上海和北京公安成立了專案組,以詐騙形式立案調查,有數名旅客成功找代理人退返差價,但90%的旅客並不知情,仍以為是市場溢價行為。
  • 一張回國機票炒到18萬!"能成功回國就好了..."已成立專案組
    今年3月起,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回國航班驟減,國際機票價格水漲船高,回國機票從2-4萬的經濟艙全價炒到10萬元的實際成交價回國航班一票難求黃牛賣票最高炒至18萬3月,海外疫情暴發,留學生們紛紛收到停課和停考通知,面對不斷增長的確診人數,焦慮、恐懼、擔憂籠罩著留學生與相隔半球的家人,他們開始搜遍各種渠道,只為求一張回家的機票。
  • 最新| 一張回國機票18萬?航空公司回應了!
    境外疫情蔓延勢頭加劇,不少海外華人、留學生歸國心切,回國的機票價格也接連創出高價。近日,海航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鹿公務」)推出的倫敦飛上海航線,每張機票18萬元起,卻迅速售罄。金鹿航空剛剛回應說:僅是公務機預售。
  • 你離回國差的是一張天價機票?不!你差的是運氣
    8月份的國際航班在數量上有所增加,包括國際客運獎勵航班。基於中國「五個一」政策的獎勵加班,瀾湄航空除了在原有的金邊/西港=廣州航線(每周五 LQ908航班)的基礎上,新增一條雅加達經金邊轉機飛往西安的航線。南方航空APP顯示增加了一趟每周二的航班。
  • 回國機票遭代理層層加價:經濟艙最高炒至18萬元
    封面新聞記者 廖秀今年3月起,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回國航班驟減,國際機票價格水漲船高,回國機票從2-4萬的經濟艙全價炒到10萬元的實際成交價,背後經過了層層加價的多次轉手,加價方卻不一定是擁有正規牌照的機票代理,而是擁有客戶資源的黃牛
  • 菲律賓的華人回國攻略
    這次疫情讓在國外的華人買張回國的機票成為遊子們最煩心的事,因各國的封鎖至航班減少,3月份買張從英國回來的機票據說被炒到45萬元人民幣,讓我們這些普通人只能望票興嘆。五個一政策後,中國對航空公司執行嚴格的審批制度,所以航空公司對乘機人也會制定各種規定以保證航班能正常飛行。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們應該按航空公司的規定和回國隔離政策,根據我們公司近半年的經驗特別總結以下攻略。
  • 回國機票層層加價:經濟艙最高炒至18萬 北京上海已成立專案組
    今年3月起,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回國航班驟減,國際機票價格水漲船高,回國機票從2-4萬的經濟艙全價炒到4月16日,中國民航局下發《關於進一步明確疫情期間國際機票銷售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航空公司對國際機票全部採取直銷模式,確保公開透明、明碼標價,杜絕中間環節倒票、炒票行為。8月27日,某商旅公司知情人向封面新聞記者透露,疫情期間,一張回國經濟艙機票最高被炒到了18萬。
  • 一張回國經濟艙機票最高被炒到18萬!90%的旅客不知道可以退差價
    8月27日,某商旅公司知情人向記者透露,疫情期間,一張回國經濟艙機票最高被炒到了18萬。今年3月起,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回國航班驟減,國際機票價格水漲船高,回國機票從2-4萬的經濟艙全價炒到10萬元的實際成交價,背後經過了層層加價的多次轉手,加價方卻不一定是擁有正規牌照的機票代理,而是擁有客戶資源的黃牛。
  • 回國機票遭代理層層加價:經濟艙最高炒至18萬元 北京上海已成立專案組
    封面新聞記者 廖秀今年3月起,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回國航班驟減,國際機票價格水漲船高,回國機票從2-4萬的經濟艙全價炒到4月16日,中國民航局下發《關於進一步明確疫情期間國際機票銷售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航空公司對國際機票全部採取直銷模式,確保公開透明、明碼標價,杜絕中間環節倒票、炒票行為。8月27日,某商旅公司知情人向封面新聞記者透露,疫情期間,一張回國經濟艙機票最高被炒到了18萬。
  • 為買回國機票,刷爆兩張信用卡
    安妮這幾天歡歡喜喜為過節做準備,突然看到中國駐美使館調整了回國檢測標準,心情開始波動。安妮家在上海。前些日子在網上搶到一張明年1月27日回國的單程機票。美國航空公司的豪華經濟艙,4000美刀,剛付完款,網上類似價格的機票全都被搶光,她暗自慶幸自己下手快。
  • 每經12點丨回國機票經濟艙最高炒至18萬元,京滬成立專案組;駐日本...
    經與中國郵政確認,這些包裹上的中國郵政面單屬於偽造,其面單布局、信息項等存在許多錯誤。中國郵政已通過萬國郵聯發布通函,請各成員國郵政配合攔截假冒中國郵政的包裹。中方高度重視進出境物品寄遞安全,敦促各寄遞企業切實加強出境寄遞物品安全管理,嚴禁非法寄遞瀕危和珍貴的動植物標本及其種子和繁殖材料等物品出境。
  • 一張回國的機票,為何能賣這麼貴?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7日電(張旭)境外疫情蔓延勢頭加劇,不少海外華人、留學生歸國心切,回國的機票價格也接連創出高價。近日,海航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鹿公務」)推出的倫敦飛上海航線,每張機票18萬元起,卻迅速售罄。一張機票憑什麼賣出18萬元的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