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疫情蔓延勢頭加劇,不少海外華人、留學生歸國心切,回國的機票價格也接連創出高價。
近日,海航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鹿公務」)推出的倫敦飛上海航線,每張機票18萬元起,卻迅速售罄。金鹿航空剛剛回應說:僅是公務機預售。同時,亦有不少公司提供從歐洲回國的商業包機業務,近2萬元的經濟艙機票仍獲得熱烈反響。
18萬回國天價機票搶光?金鹿航空:僅是公務機預售
有網友近日發帖稱,海航集團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在推出從倫敦飛上海的包機航線後,每張售價18萬元、一共40張的機票迅速售罄,這則信息今天迅速引發社交媒體熱議。
網傳海報顯示,該趟航班3月18日從倫敦出發,途徑日內瓦後抵達上海,座位數為40個,單個座位售價18萬元起。航班公司金鹿公務,機型為787公務機。
金鹿公務工作人員剛剛回復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稱:「據了解,此航班仍在按相關規定落實航班的報批程序,航班在預售階段,並未與任何旅客籤訂任何旅行合同,也沒有收取任何費用,因此所謂『天價機票被快速搶光』一說並不準確。」
據介紹,這趟倫敦回國航班是金鹿協助境外合作夥伴進行的一次創新性推廣,主要是因為從近期接到的包機諮詢發現,有些人無法獨立承擔高昂的包機費用,但又有強烈的旅行需求,因此金鹿公務改變「包機」銷售的傳統運營模式,推出更為靈活的「拼機」出行方式。
3月以來歸國人數不斷增加
3月以來,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一定控制,但境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卻不斷攀升。
據世衛組織報告,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已超過中國。受此影響,不少海外華僑和留學生考慮回國躲避疫情,這催生了大量市場需求。
「美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等國近期出現了一波歸國潮。」攜程數據顯示,3月以來,預訂自義大利、伊朗、西班牙、美國、瑞典回國的機票訂單一直呈現增長態勢。相較3月2日-3月8日,3月9日-3月15日上述5個國家出行人次增長近2倍。
如,比較3月15日與3月1日的機票價格和出行情況發現,3月15日的出行人次比3月1日增長了近5倍,平均價格增長了近1.5倍。
除了上述國家,攜程稱,日本、韓國、新加坡、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多數國家的機票平均價格近期也出現了不同幅度的同比增長。
歐洲-中國的航班機票人均價格走勢。(截至3月12日)
回國機票漲價,仍一票難求
市場需求不小,但航班供給卻在減少。比如中美航線上的美國航司已經停飛所有美國到中國內地的直飛航線,國航和東航僅保留了從美國東海岸和西海岸到中國的各一班航班,這也使得歐美回國航班運力不足。
供需矛盾之下,乘客要從歐美飛往中國需要付出的成本顯著提高。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周,美國各地返回國內的機票均價上漲47.6%,歐洲各地返回國內的機票價格上漲74.3%。
記者16日查詢在線票務平臺發現,3月份倫敦-上海的機票價格在4000-24000元之間,明顯高於往常。未來的機票價格如何?3月16日到3月22日機票價格均超過20000元,且僅有一個班次可選,而3月31日這天有大約50個航班可供選擇,最低價格為4318元,但最高的公務艙價格近5萬元。
不僅如此,據去哪兒網平臺數據顯示,在未來的一周內,歐美主要城市飛往北京、上海的直飛航班已經售罄。
疫情下商業包機業務湧現
有留學諮詢公司做起相關業務
疫情之下,國航從義大利飛往溫州的商業包機經濟艙價格也高達2萬元以上。一些諮詢公司也「跨界」做起商業包機業務。與高昂的公務機票價相比,這類的包機預定價格相對親民。
南都記者注意到,近日一家歐洲華人留學及求職網站發布消息稱,其提供3月21日和3月28日專機從倫敦飛上海的專機預定,經濟艙1.8萬元一人,提供270座,商務艙5萬元一位,提供18座,乘客還需根據艙位繳納2600元至3600元不等的機場建設稅。據該諮詢公司官網的聲明證實,上述包機預定屬實,稱因為「由於現在國際航班規則變化快,散客訂單更容易被取消,我們剛好有這方面的資源,就聯繫了這個專機。」
張帆也加入了上述公司組織的包機群。他告訴南都記者,自己目前健康,不過面對歐洲疫情發展,身邊部分中國留學生正考慮回國。
「歐洲人觀念中認為生病才戴口罩,沒有症狀不需要戴,現在每天確診數據都在變化。有家長一定要子女回去,說寧願不要學位了。這個包機群一晚上就發展到了400多人。」據張帆介紹,由於擔心航班被取消,不少人都手持多張機票,「沒買票的也在觀望。」
業內稱國際航班執行率降至兩成
需求增加致「天價」機票湧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民航業受到不小衝擊。根據飛友科技數據,近期國際航班執行率差不多約在25%,遠低於國內航班執行率40%左右的水平。疫情發生前,寬體客機每天都要飛11小時以上,目前每天飛行1.8小時。
對於歐洲返回國內機票價格上漲的現象,民航專家林智傑分析認為,「主要是最近幾天回國旅客的爆發式增長,造成短期內國際航線嚴重供不應求。」
「大量削減的國際航線,難以滿足回國旅客的爆發增長。面對境外疫情輸入的巨大壓力,民航局在審批航司恢復航班時也更加謹慎。所以一方面需求大,另一方面運力處於低點,又難以臨時增加,就出現了『天價機票』。」
林智傑認為,對於目前民航業務低迷,這種爆發式的國際回程需求對航司業績有一些幫助,但同時也要注意,回程機票好賣,但去程卻很空,所以來回合計下來也賺不了多少錢。
受疫情影響,2月份中國民航業虧損創歷史記錄。民航局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出臺了一系列稅費減免優惠,還推出了更直接的獎勵政策。
東航MU787航班起飛前往義大利羅馬。 東航供圖
3月4日,民航局宣布對疫情期間不停航和復航的國際航班給予獎勵。獎勵標準分成兩檔:共飛航班每座公裡0.0176元,獨飛航班每座公裡0.0528元,政策執行期限為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6月30日。
在獎勵政策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航空公司正在逐漸恢復部分國際航線。南航計劃逐步恢復廣州至澳新、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多個地區的國際客運航班,其中歐洲航線方面,從3月22日起,南航計劃將廣州至倫敦航線恢復至每周4班,每周1、3、5、7執行。
東航方面從3月15日起恢復了多條國際航線。其中歐洲航線上恢復了浦東-巴黎、浦東-阿姆斯特丹、浦東-法蘭克福、浦東-倫敦等航線。
國際航班多,北京、上海嚴防疫情境外輸入
目前入境國際航班仍然較分散,防範疫情境外輸入的壓力仍然較大。
飛常準數據顯示,3月14日國內承接疫區航班的機場數量達到10個,其中首都機場疫區航班量最多,達到8個;上海兩機場以5個疫區航班量位居第二。此外,廣州白雲、哈爾濱太平、延吉朝陽川以日均2個疫區航班量排名第三。
數據來自飛常準。
國航海外疫情防控組成員張允15日介紹稱,3月1日至3月15日滾動統計,國航「境外進京」航班在登機前因體溫超標暫不運輸旅客76人,涉及23個航班;國航機組執行境外進京航班,飛行途中檢測體溫超標落地移交檢疫67人(涉及44個航班)。
為有效防範境外疫情的輸入和擴散,北京15日起,首都機場全部國際及港澳臺地區進港航班,均停靠首都機場T3D處置專區。從3月16日零時起,所有境外進京人員,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有特殊情況的,經嚴格評估,可進行居家觀察。集中隔離觀察期間,隔離人員費用需要自理。
上海則要求,3月13日零點起,凡是在進入上海之日前14天內,有過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法國、西班牙、德國、美國等國家旅行或居住史的所有中外人員,一律實施居家或集中隔離健康觀察。
「隨著類似北京的對入境人士的隔離措施實施,回國需求應該會有所下降。畢竟,控制疫情蔓延的最好辦法是就地自我隔離,而不是各種流動。」綦琦表示。
原標題:《最新 | 一張回國機票18萬?航空公司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