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傳感技術研究所劉愛驊團隊在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

2021-01-15 青島大學新聞網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生物傳感技術研究所劉愛驊教授團隊和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法國Aix Marseille University、法國Université Grenoble-Alpes、愛爾蘭University of Limerick的同行合作,在國際頂級綜述性期刊《Chemical Reviews》發表了題為「Tackling the Challenges of Enzymatic (Bio)Fuel Cells」的綜述論文(Chemical Reviews,2019,119,9509−9558)。我校為該文的第一作者單位和第一通訊單位,劉愛驊教授、朱之光研究員和Elisabeth Lojou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酶(生物)燃料電池(EFC)是一種特殊的燃料電池,它使用酶作為生物催化劑,通過電化學途徑將生物質燃料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生物燃料電池反應條件溫和、原料來源廉價、生物相容性好,有望作為可攜式電源、植入式在體電源為人體的人造器官或可穿戴生物傳感器提供能源。然而,能量密度低、功率密度相對低、運行穩定性差、電壓輸出低等主要挑戰阻礙了EFC的廣泛應用。該綜述旨在探索EFC潛在的機制並提供可行的實用策略、方法來解決這些難題。首先,該綜述總結了EFC實現高能量密度的方法,特別是使用酶級聯進行深度/完全氧化燃料。第二,概述了提高EFC功率密度的策略,包括增加酶活性、促進電子轉移、使用納米材料和設計更有效的酶/電極界面。討論了組合EFC/(超級)電容器提高功率密度。第三,評估了一系列改善EFC穩定性的策略,包括採用不同的酶固定方法、調控酶的性質、設計保護性基體以及利用微生物表面展示酶。第四,突出介紹了改善EFC電池電壓的方法。最後,展望了EFC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

《Chemical Reviews》是美國化學會頂級綜述性期刊,在化學、材料、生命科學及相關領域中有著極高的學術影響力,影響因子為54.301。

相關焦點

  • 我校劉愛驊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JACS發表科研成果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劉愛驊教授領導的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傳感研究所和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法國Aix Marseille University、法國Université Grenoble-Alpes的同行合作,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 劉愛驊教授等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發表的論文獲獎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劉愛驊教授及其合作者於國際頂級綜述性期刊《Chemical Reviews》發表的論文在首屆《你最喜歡的綜述競賽》中榮獲第二名。美國化學會《Chemical Reviews》總編Sharon Hammes-Schiffer教授發表的年度社論(Chem.
  • 四川大學楊勝勇教授團隊在化學領域權威期刊Chemical Reviews發文
    近日,我校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勝勇教授團隊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Gisbert Schneider教授團隊在化學領域權威期刊Chemical Reviews雜誌(IF:54.301)在線發表了題為「Concep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Computer-Assisted Drug
  • 深圳大學副校長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文章,影響因子40+!
    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教授團隊以Bioinspired superwettable micropatterns for biosensing為題在化學類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發表文章,總結了近年來基於仿生超浸潤性微圖案化平臺在生物傳感方向的應用。
  •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基於生物燃料電池的自供電傳感器
    日前,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於葡萄糖/氧氣燃料電池的自供電傳感器,實現了L-半胱氨酸的高靈敏檢測,有望應用於臨床檢測。  生物燃料電池利用酶或產電微生物為生物催化劑,通過電化學途徑把生物質燃料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從而提供清潔的能源。此前,生物傳感技術團隊已經開發出一系列基於微生物表面展示酶的高性能生物燃料電池(L.
  • 陝西科技大學教授團隊在化工領域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陝西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學川教授團隊近日在化工領域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題為"A novel bio-inspired multi-functional collagen aggregate based
  • 同濟大學劉韜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鋰...
    同濟大學劉韜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鋰金屬-空氣電池研究成果——綜述非水體系鋰空電池的當前挑戰與未來發展路線
  • 國際頂級期刊(Cell)(Nature)(Science)相繼推出重磅新聞:新技術/新...
    張鋒再創歷史新高峰:轉座酶與CRISPR系統相結合,實現高效基因編輯2019年6月6日,美國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腦研究所張鋒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上發表題為「RNA-guided DNA insertion
  • 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酶學與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在《Chemical Reviews...
    近日,國際著名化學期刊《Chemical Reviews》(2018年影響因子52.613)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馮雁教授研究團隊與合作者的綜述文章「Utility of B-Factors in Protein Science: Interpreting Rigidity, Flexibility
  • 湘雅二醫院老年內分泌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本網訊 近日,中南大學衰老與老年疾病研究所、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老年醫學科劉幼碩教授團隊在老年醫學和神經科學期刊《Ageing research reviews》(IF=10.616,JCR1區,位列老年醫學類1/34,神經科學類1/142)上發表綜述文章《Roles and mechanisms
  • 廣州大學連出17項科研新成果,頻頻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6.劉兆清教授團隊揭示Co2Mo3O8電催化析氧反應位點和活性關係清潔能源研究所劉兆清教授團隊在揭示palmeirite oxides OER催化活性−催化位點關係取得新進展,在國際化學類頂尖期刊《Angewandte Chemie
  • 短短半年時間,湖南這個教授團隊在4個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 Interfaces)等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1月,劉平樂教授團隊在催化領域頂級期刊連續發表了2篇論文。&34;發表在《應用催化B》(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為14.229),第一作者是熊偉副教授,通訊作者是劉平樂教授。
  • 國際化學頂級期刊JACS和德國應化封面被上交大教授團隊霸屏
    讓世界多一點中國元素上海交大的科研壯舉如果說兩篇文章被國際頂級期刊所收錄比較常見的事情,但是同時被兩份國際頂級期刊選為封面文章的概率卻非常的低,而最近上海交大生命院微生物代謝國重實驗室許平教授團隊就完成了這一壯舉
  • 將網狀化學引入農業化學 孫大文院士團隊成果在頂級期刊發表
    據悉,這也是近年來農業化學領域研究首次登上世界頂級化學綜合類期刊。  文章由華南理工大學現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孫大文院士作為通訊作者,孫大文院士和博士生黃倫傑作為共同第一作者,蒲洪彬副教授和馬驥博士後作為共同作者。
  • 山西大學夏丹玉副教授在《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論文
    該雜誌是化學研究領域的頂級綜述期刊,最新影響因子51.614。夏丹玉副教授於2017年6月獲得浙江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進入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工作。自從1987年和201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均授予了超分子化學領域的科學家們以來,超分子化學成為了最前沿的研究熱點之一。該論文從大環主客體識別的角度出發,綜述了近年來功能型超分子聚合物網絡的研究進展。
  • 穿在身上的火災預警器||西科教授及其團隊再被國際頂級期刊報導
    近日, 化學工程領域頂級國際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報導了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屈孟男教授團隊在可穿戴式多功能導電超浸潤材料製備及其在火災探測和預警方面應用的研究成果。
  • 西安郵電大學賈豔敏教授多項重要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賈豔敏教授帶領的團隊在納米能源電子材料物理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賈豔敏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Energy》發表的成果摘要8月底,賈豔敏教授團隊關於摩擦催化降解染料廢水的研究成果,再次刊登SCI一區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no Energy》雜誌。
  • 國際地學頂級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發表太原理工大學...
    近日,太原理工大學李彥榮教授研究團隊在黃土地質與地表過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地學頂級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地學大類1區TOP 3期刊;影響因子9.5)發表論文「Loess genesis and worldwide distribution」。
  • 楊榮華教授團隊在世界頂級期刊上發表了...
    它是全球化學領域的頂級期刊,不僅如此這本雜誌的拒稿率高達90%以上,邀稿是更難得,每期綜述邀稿全球只有兩篇,楊榮華教授曾被邀稿兩次,其中一次就是這篇《In situ amplification imaging of RNA in living cells》(活細胞中RNA的原位擴增成像)  這篇綜述講了什麼?
  • 陝科大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重要論文
    近期,陝科大張美雲教授團隊、王傳義教授團隊分別在國際工程技術與材料科學領域和重金屬離子吸附分離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一起看看這些新突破、新成果! 01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我校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張美雲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工程技術與材料科學領域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題為「Fabrication,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Ara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