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夜間經濟遠不止吃喝玩樂,今年,海澱將拓展夜間經濟範圍,打造新版「夜海澱」。
1月7日,記者從海澱區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發布會上獲悉,海澱今年將開發夜間研學旅遊項目,海澱區域內高校博物館、圖書館等優勢資源夜間向學子們開放。
高校博物館等研究夜間開放
海澱區商務局副局長王申介紹,今年海澱將開發夜間研學旅遊項目,挖掘研學旅遊資源,利用海澱區高等院校、博物館、圖書館等優勢資源,開發一批精品研學旅遊項目和線路,利用學生假期等消費集中時段,穿插開展露營、夜遊等項目,形成海澱特色夜間研學旅遊消費熱點。
另外,延長夜間開放時間,開展夜間文創展示項目。支持引導景區、賓館酒店、區屬圖書館、文化館、科技展廳、閱讀空間等文化旅遊場所延長開放時間,推出健康、規範的夜間文化、旅遊娛樂精品項目。
圓明園和玉淵潭推夜間光影節
今年內,海澱範圍內的大部分公園將「變身」。
王申介紹,今年5月至10月,每晚18時至22時,海澱範圍內公園包括玉淵潭、海澱公園、圓明園、稻香湖景酒店等,將推出光影藝術季。
海澱將打造國際文化與科技交流的平臺,通過現代燈光、影像、VR/AR/MR科技、教育與城市藝術的結合,將觀演、互動、體驗、娛樂、公園綠道健身、購物、餐飲融於一體,成為夜間經濟裡消費升級的文化品牌活動。
玉淵潭光影節效果圖。海澱區商務局供圖
舉辦音樂節打造音樂之都
王申表示,夜間經濟不只是購物、餐飲,更重要的是發展以文化、旅遊、體育、娛樂、健身為主的夜間消費,海澱將不斷提高夜消費品質,豐富富有海澱特色的高品質夜間消費商品和服務供給。
「我們將打造有溫度、有品位,科技範兒的全時段夜間經濟。」王申說。
未來,海澱將通過實施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夜間文化消費項目,樹立海澱夜經濟文化新IP;甄選優質健康的24小時書吧、音樂酒吧、餐吧,在商圈改造中和大型商業空間,布局一批音樂名家工作室、音樂教室、音樂直播間Livehouse,舉辦海澱音樂節,打造音樂之都海澱會客廳。
優先在中關村等地布局5G
王申介紹,海澱將優先在中關村、五棵松華熙LIVE、中關村壹號、海澱劇院等夜間經濟區布局建設5G基礎設施,營造展現海澱夜間經濟科技特色的環境。
未來將開展超高清視頻、智慧城市、夜間無人超市、自動駕駛等示範應用。充分運用AR、VR、MR等技術手段,在海澱區夜間特色區域開展大型光影演出、公共展示展覽等應用。
另外,在五棵松華熙LIVE、中關村壹號等有條件的夜間經濟區籌辦消費類新技術新產品夜間發布、展示會等活動,充分帶動周邊夜間消費。
打造10公裡夜跑「品牌」
海澱將增加城市自行車道、跑道、綠道等運動休閒空間,打造中關村森林公園、海澱公園周六夜間5公裡自由走和自由跑品牌,爭取市級京密引水渠綠道建設,打造10公裡夜跑「品牌」。
同時,爭取京藏高速綠化隔離帶建設一批籃球、籠式足球運動場地,打造夜間體育消費集聚區;鼓勵支持中小學體育設施與教學區硬隔離改造,有償(低收費)開放夜間運動活動場所。
另外,為了配合冬奧會開展冰雪運動,將鼓勵頤和園、圓明園等有條件的部門開展冰雪運動、戲冰戲雪活動,鼓勵商業運營冰場、雪場等開設夜場並適當延長夜間運營時間。
■ 連結
打造「1+3+5+N」重點商圈夜間經濟網絡布局
海澱將打造「1+3+5+N」重點商圈夜間經濟網絡布局,著力打造1個市級商街,即五棵松華熙LIVE;3個區級夜間經濟示範商圈,即中關村商圈、五道口商圈和西客站商圈;培育建設5個夜間經濟重點區域(公主墳商圈、金源商圈、上地商圈、中關村壹號及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主體商街和稻香湖景酒店);聚焦N個重點街鎮,通過舉辦深夜食堂嘉年華、夏日文化廣場活動等夜間消費文化大集,持續烘託區域夜間消費熱點。
「1」
華熙LIVE特色商街(市級)——頂級演唱會和知名賽事
五棵松華熙LIVE將打造成為以體育、娛樂沉浸式體驗為中心,文化、科技、商業、酒吧、餐飲等多業態複合共生的城市夜經濟新地標,成為具有區域輻射和虹吸功能的「夜京城」亮點。
持續引進和舉辦國際知名體育賽事,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體育品牌賽事,如2019籃球世界盃、冬奧會相關賽事等,做好5G+8K賽事轉播和室外直播活動。
不斷豐富國際、國內頂級演唱會、優秀小劇場演出節目、歌手街頭藝人現場表演、電子競技體育賽事等體育娛樂項目。
加強對品牌首店、旗艦店、網紅餐廳、酒吧及各類文化體驗活動的引入。
「3」
中關村商圈(區級)——停車系統等區域打通
商圈主要有中關村食寶街、新中關、歐美匯、家樂福等商業主體。
將以「科技、年輕、時尚」為主題進行改造提升,從路牌指引、街區景觀等方面入手,實現商圈內各商場、購物中心的三通(會員服務、停車系統、空間連接)。
五道口商圈(區級)——24小時書吧和美食節
商圈有聖熙八號、華聯商廈等商業餐飲設施,夜間消費活躍。
針對五道口區域高校和年輕群體聚集的特點,五道口商圈通過清退一批不符合區域業態的商戶,吸引優質高端消費群體,全面轉變業態定位和營銷策略,打造文化、運動、娛樂亮點,打造成為時尚潮流活力型商圈。
充分探尋新的消費增長點,協調各商戶適當延長營業時間。目前,聖熙八號嘉華國際影城、駒然24小時品質生活圖書館和物美已經實現24小時經營,今年金源周邊和公主墳商圈還將建24小時書吧。
組織開展深夜食堂美食節、嘉年華、狂歡節、啤酒季等各類夜間活動。
西客站商圈(區級)——品嘗全國各地美食
商圈大力發展西客站北廣場夜間經濟商業群,打造西客站食寶街餐飲主題街區,圍繞美食、文化、藝術主題,引進新興餐飲品牌,使消費者在品嘗全國各地特色美食的同時,還能觀賞到北京胡同、銀杏大道、鵲橋、海盜船等特色塗鴉文化街景。
布局100餘家7-11便利店、便利蜂、羅森便利店、全時、好鄰居、快客、西部馬華、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24小時便利店及24小時加油站、書店、藥店等配套商業,服務旅客和周邊人群。
「N」
公主墳商圈——時尚、智慧和社交
持續推動公主墳商圈提升改造項目,以翠微百貨、城鄉購物中心、印象城、凱德晶品和新興賓館這5家大型商貿中心賓館為重點,實施商圈整體環境優化提升,實現商圈由傳統百貨向「主題商業街區」和「時尚、智慧、社交型」商圈的業態轉型,並將翠微大廈和城鄉商廈北側步行街打造成為夜間消費聚集區。
金源商圈——「能量城市」聚集多種體育項目
加快世紀金源大飯店地下4萬餘平方米商街的升級改造項目實施,規劃以體育健康為主題的「能量城市」建設,同時配套餐飲、娛樂體驗及生活服務多種功能,形成新的深夜食堂聚集區。
「能量城市」以健身、瑜伽、球類、遊泳、舞蹈、室內冰雪運動等多種體育健康為主題,同時配套餐飲、娛樂體驗及生活服務多種功能,形成新的深夜食堂聚集區。
上地商圈——打造網紅門店
在尚東數字谷下沉廣場、上地華聯商廈、清河五彩城等區域打造夜間消費聚集區,加快推動華聯購物中心提升改造工程,積極引入高端、品質休閒消費品牌、網紅門店,通過打造多樣化商業場景布局、增加和豐富高品質商品和服務供給。
中關村壹號和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主題商街——高端消費國際品牌
主題商街定位於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城市會客廳」,融合「精緻生活」「智能生活」等理念,在空間布局上進行國際化設計,提高商業場景體驗感與藝術性。
業態上引入符合北部地區高端消費群體的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匯集餐飲、高端休閒、生活娛樂、科技體驗、文化等業態內容,營造與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學城相匹配的商務環境。
稻香湖景商圈(周末級)——夜間親子項目
以稻香湖景酒店為中心,依託住宿、餐飲、康體、假日親子等業態整合園區資源,匯集周邊優勢業態,打造海淀山後夜間經濟集群。其中,打造夜間親子服務項目,設計適合家庭出遊項目,將溫泉、大美兒童科普活動、海洋球、轟趴等項目進行打包銷售,並推出「親子管家」夜間託管服務。
新京報記者 鄧琦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