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我的家鄉望奎,那是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小地方

2021-01-20 玉明時評
妙香山紅光寺

我們是望奎的遊子,望奎是我們的精神故鄉。

在《我的家鄉望奎出名了,不過是因為疫情》中我強調了故鄉的貧窮,沒啥風景。其實細細想來除了這些,故鄉還是很多值得炫耀的地方的,比如她是很有一點文化底蘊的。這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打我記事時起就知道,我們的縣城雙龍鎮是個建在丘陵上的不大的長方形小城,東西長六裡六,南北長三裡三,沒有城牆。城裡城外的區隔僅僅是城壕以及城壕兩側高大的楊樹。過了壕溝就是城外了,哪怕住的離城壕再近那他也只能是農村戶口。

春天因為雨水小城壕裡是沒有水的,我們經常在漫天飛舞的楊絮中在壕溝裡用夾子打鳥和玩耍。夏季那壕溝有水,有的時候還很深,我們就經常在那裡撈通紅通的魚蟲餵金魚。

這3. 3x6.6平方裡的區域代表著城裡的優越,儘管那優越很虛無很飄渺,甚至在我看來都不怎麼值錢,但還是有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是難以逾越的。

為什麼是三裡三和六裡六呢?這就有說道了。三三得九,而九在中華文化中被認為是陽數當中最大的,所以才有九九重陽是老年節的習俗。而六裡六取六六大順的意思。你能說建城的人是沒有文化底蘊的嗎?我想至少他(她)是通曉易經八卦的吧?

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城早已成倍地擴大了,但小城的人還是按原來的規制修建了四個十分壯觀的城門,以示小城還在,規矩沒變,這也是對先人的一種尊重吧?

小城鳥瞰

還有一個至今也沒有確切解釋的現象,在小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距離小城八裡的地方都修有一座石橋,名字都叫八裡橋,區別僅在於在橋的前面加上方位詞,比如南八裡橋西八裡橋等。我的父母及哥哥現在還葬在南八裡橋的西側。為什麼是八裡而不是九裡十裡?有人說是趕巧,那裡有河溝。這有點牽強,因為河溝肯定是人工挖掘的,是後天的。也有人說是取八—發的諧音,意味著發發。可是這個說法是改開之後才有的,先人修橋的時候並沒有這麼時髦的說法。靠譜一點的解釋是取八—灞的諧音,因西安有座很有名的灞橋,古時送別友人都是送到灞橋,再折一隻柳枝相贈以示友誼地久天長。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更傾向於這個說法,因為我的先人們是有文化底蘊的,對「灞橋別柳」的說法一定是門兒清的。

上篇文章發出後,有網友指出了我惠七地理描述的錯誤。不僅如此,他還講出了地名命名的典故,在此對熱心的他表示感謝!

據他說,從惠頭(現衛星)鎮向北依次為惠二、惠三直到惠七,惠七不在呼蘭河畔而是和北面的海倫縣交界了。

村屯是從東到西按乾、恭、寬、信、敏、水、坤的順序命名,比如我所知道的就有坤頭後什麼的。這和仁義禮智信一樣,不妥妥的都是人生信條麼?我的先人們信奉的到底是什麼,儒也?釋也?道也?或者是兼而有之?望奎確實是有兩座較有名氣的寺廟的。一座是妙香山(實則是土丘)的紅光寺,它以有兩具肉身菩薩而著名,素有南九華北妙山之說。另一座是靈山寺,俗稱靈山大廟。據說解放前這裡是松花江以北香火最旺的寺廟。在一場運動中被扒了,據說當時沒人敢動手,最後是工作隊的一個人動的手,而他的結局讓人說不清楚。所以人們對此都很忌憚。

滿族的村子則是以正黃、廂黃、紅、廂紅、正藍、廂藍、正白、廂白的順序命名。到最後剩下兩個自然村沒有排上就叫做夾荒。到瞭望奎什麼廂蘭三正白四的,你一打聽大家都會告訴你在哪,怎麼走,唯獨他說的東夾荒西夾荒我還真不知道。

在我的印象中有西窪荒,那是我母親的家鄉。有一條河流從那裡蜿蜒流過。因地勢低,那裡有大片的沼澤溼地和草原。每到夏季草木茂盛百鳥爭鳴,大有呼倫貝爾大草原和那拉提的韻味。我們小的時候經常唱一首兒歌「紅谷穗白棉花,綠油油地到西窪……」那是曾經叫我很嚮往的地方。

西窪荒溼地

說到文化底蘊就繞不過知識分子和老師,因為他們是文化的傳播者,是火種。再往前推我沒有什麼發言權,但解放後望奎的文化教育的興盛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一中的老校長——恆乃庚。據說他只有高校學歷,但在一中不管哪個年級哪個班,只要老師缺課,無論數理化文史地,他夾個課本就能去代課,十分了得。他愛才如命,網羅了很多好老師在麾下。不僅有國內名牌大學畢業的,甚至有歸國華僑。據我的嫂子說那個華僑老師是在那場運動時走的,又出國了。改開後他曾重回望奎看望他的同事和學生。

在這隻優秀的教師隊伍中,有兩位老師不能不提,因為他們經歷很傳奇。他們就是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的宋漢臣和王麗雲,一位是上海人,一位是浙江黃巖,即今天的台州人。他們是同學,宋老師在校就是名人,所以在反右時被打成學生右派,他是被發配到望奎的。當時他情緒很低迷,幾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氣。王老師作為他的戀人,為了鼓勵他毅然決然主動報名,自願來到東北。她當時被分配到了海倫縣,是恆乃庚想盡辦法把她挖到望奎來的,那個年代大學生太珍貴了,誰都不願意放。這一來他們夫婦就再也沒有離開望奎,本來隨著形勢的好轉他們是有很多機會回上海的,但他們都自願放棄了。尤其是王麗雲老師最高任職只是一個教研組長,直到去世前都沒離開過她的三尺講臺和學生。也正是她對學生和教育的這份愛,史無前例時他和戴著右派帽子的宋老師居然沒有受到過任何衝擊,他們在運動中甚至很逍遙。在後來的歲月中,縣裡有什麼困難都來找宋老師和王老師,因為他們的學生很多在省城任要職。他們也不厭其煩地為瞭望奎去求他的學生們。

那個時候有這樣一群精英老師在麾下,每年都有成幫的學生走入清華北大等名校,恆乃庚是意氣風發的。他愛寫詩,學校每有大型活動他都會賦詩一首,由音樂老師譜曲,學生樂隊伴奏,在大喇叭上演唱。想一想那該是怎樣一種教學氛圍呀!

然而,恆乃庚校長倒黴也倒黴在寫詩上了。赫魯雪夫秘密報告出來後,他寫了一首詩「刁鑽一老鶴,自虛頂嘴紅,蛇血藏於內,不識飲喪生」

史無前例時有人說他攻擊偉大領袖,被鬥得很慘。我清晰地記得他和公安局長石晶(?)抬著紙棺材遊街。棺材上露出一個用氣球做的赫魯雪夫的禿腦袋。小將們弄人真是太有「才」了。

如今這一批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優秀教師大多已作古,望奎還會有後來人麼?我相信會的,好的東西千萬不要丟掉。

新農村

現在該說說疫情中心的惠七了。還記得我說小城有個順口溜「小城不大風景如畫,人口不多賊拉能喝」嗎?對,這就是望奎的酒文化。

望奎雖處在平原上的丘陵地帶,但也有泉水。記得在北八裡橋外一個生產隊的場院上就有那麼一處看不見有多大,但常年往外流水的泉眼,小的時候我們偶爾會跑到那了玩,用手捧那裡的水喝。那水比我們平時喝的井水好喝,甜。但當時似乎沒有村民去那裡取水,也沒見人把它開發出來。近年打聽,說那泉眼已經不見了,很少有人記得這事。這是個損失也是個憾事。

惠七沒有泉眼,雖然他們把自己產的酒叫做幸福泉。其實這是時代的產物,就像惠頭改名衛星一樣,惠七也曾更名幸福,於是便把名噪一時的高賢老酒改叫為幸福泉了。這是品牌的極大損失,教訓深刻。

據說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清政府為解決旗人生計和屯田實邊,開始解禁放荒。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在省城供職的高賢之父,遣其子由雙城堡高家嶺來到望奎的惠七荒段領荒招民墾殖。老二高賢頭腦靈活反應快,人雖精明但為人謙和,做事果斷,有發展實業的能力和本事,決定由他來發展高家的實業。先後在望奎縣的惠七、金家店、大五井子和海倫街等地興辦燒鍋,發展釀酒業。為找到好水源,高賢領著夥計們在方園十幾裡的惠字七井中逐個考察水井的水質,最後選址打井,水井深達14丈,水又旺、又清、又純,清澈如晶,稱之為透眼井。用井水燒酒,出酒率高,甜美適口。高賢奉之為「神水」,逢年節都要祭祀。

清宣統元年(1909年)農曆二月十八,第一個燒鍋在望奎縣的惠字七井開張,字號「德裕恆」。由於高賢為人豁達,好交好為,富不恭,窮不欺,得到鄉裡鄉外的好評。久而久之,高賢的名字就代替了「德裕恆」,叫起了高賢燒鍋,把白酒叫起了高賢老酒,把惠字七井亦叫起了高賢燒鍋屯。

民國十三年(1924年),高賢老酒發展達到興盛的時期,在海蘭泡、長春、瀋陽、秦皇島、天津、北京、武漢等地都設有高賢酒館經銷高賢老酒,還有些上檔次的飯莊也挑起「高賢老酒」的酒幌,代銷高賢老酒。

九一八東北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將高賢燒鍋佔為己有,還為軍隊燒制高度白酒。據說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還特意向中方打聽高賢老酒的情況。遺憾的是那時因為時局的關係高賢老酒已經停產。

現在國家質檢總局把高賢老酒指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但願它能再現輝煌吧。

植物園一角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順口溜:

望奎人 遙那走,

防控疫情不遵守,

沾親帶故顯和睦,

走街串巷喝燒酒。

誰家要是辦喜事,

連娘帶崽六七口。

酒足飯飽不解事,

塑膠袋子抄在手,

你推我搡搶折羅,

拎著小跑家裡走。

得了新冠傻了眼,

上當都怪這張口。

你們得了不要緊,

坑了龍江眾親友,

卜奎伊春哈爾濱,

泰來青崗和林口。

本省傳播不過癮,

外省也得讓你有。

吉林長春拉警報,

山東威海遭毒手。

不知還坑哪個省?

嚇得全國都發抖。

這回望奎出了名,

哪個都得繞著走。

雖是邊陲一小鎮,

發起威來震天吼!

不服你來望奎縣,

新冠病毒大大有!

一看就是望奎人寫的,誰教這裡是中華詩詞之縣呢,每個人都能謅上幾句。自嘲一下,相信通過這次事件望奎一定會在疫情防控上吸取教訓的。我們相信我的家鄉疫情過後會越來越好的,我們一直期待著。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家鄉研學遊」紀實|依託本地資源開展研學旅行
    來自:吉林市教育局原標題:市十三中學八年級「我和我的家鄉研學遊」紀實為響應教育部及省、市文件要求,結合學校八年級學生課外及鄉土知識匱乏的實際,本著書本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理念,使學生能夠走出去、看得到、學進去,市十三中學於10月10日至14日,開展了「我和我的家鄉研學遊
  • 家鄉文化印記-地道的張掖方言
    要說起一個人家鄉文化的印記,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全國各地獨特的方言吧。方言作為每個人家鄉獨有的交流方式,它是當地一種文化傳承,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方言所體現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話無法比擬的。今天我就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張掖的方言。
  • ...我和我的家鄉》影評、觀後感正在徵集·天眼新聞文化頻道
    《我和我的家鄉》延續了去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的「拼盤」模式,由5個短片組成,每個短片都源於一個「善意的謊言」,其中《天上掉下個UFO》,講述了一個距離「中國天眼」只有15公裡的黔南阿福村,在中秋之夜,驚現神秘的UFO,剎那間轟動了社會。村裡利用「UFO事件」打造「外星人文化」,將鄉村旅遊搞得熱火朝天。
  • 路平丨我的家鄉度古村
    當然,村莊名稱的由來有很多種,以上列舉的只不過是最為普遍的幾種叫法而已。度古村,黃土高原陝北南部洛川縣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莊,是生我養我的故鄉。但「度古」這個村名還著實讓我從小到大研究過一番。在洛川方言裡,當地人把「度古村」叫作「度(tuo)古村」。初中學習古文後,我知道了 「度」也讀「duo」,有推測、估計之意。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一個永恆的主題,多少夢魂所系的地方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的上映,讓人心裡有了些慰籍。當然,這不是說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非也,後面有評議的。電影的語言有時候也能深深的打動人,給人歡愉喜悅的享受和積極樂觀的力量,《我和我的家鄉》雖然不算很完美,但它還是能撫慰一下我們當下的焦慮,在小編的心中,《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也算不了什麼上佳之作,但其中的個別故事還是值得一看。而這,已經足夠。家鄉是什麼?
  • 甘孜理塘,丁真的家鄉,一個可以觸摸天空的地方!
    最近網上爆火的康巴漢子「丁真」的家鄉就在四川甘孜理塘,在所有人都以為丁真是西藏的時候,本人出來澄清,並被四處觀察的四川觀察邀請到了演播室進行了現場闢謠。在很多人眼中,西藏是信仰天堂的地方,但如果你只知道西藏的迷人美景。
  • 瘋狂的外星人:這電影原來在我家拍的,你想知道這些地方嗎?
    2019年的新年由黃渤和沈騰主演的《瘋狂的外星人》,著實在人們的視野中火了一把,我沒有去仔細研究它的票房到底有多少,但我比較關注這部影片拍攝的地方,經過我火眼金睛的觀察後發展,這部搞笑與科技共存的大片原來誕生在我驕傲的家鄉---長沙。
  • 你竟然打我!博物館表情包開啟文化底蘊濃厚的鬥圖模式
    原標題:你竟然打我!這張博物館表情包,開啟了一場文化底蘊濃厚的鬥圖模式  2月7日,微博博主@凡人娛樂發了一張表情包,立馬把大家逗樂了。  有網友表示,這張表情包來自大英博物館,並曬出同款。  其他網友不甘示弱,相繼甩出自家收藏的文物以及雕像表情包,開始了一場極具濃厚文化底蘊的鬥圖。  你竟然打我!
  • 漫畫應以民族文化底蘊為根基
    因為他的一句話,而有了這次的專訪:我們的漫畫要融入民族文化底蘊,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從事漫畫創作近15年的高永是臺灣年輕一代的中堅漫畫家。其漫畫風格源於日本又自成一格。代表作有《梵天變》和《星座刑事》。日前在大陸熱播的《隋唐英雄傳》內50多個角色也都出自他的筆下。記者來到高永位於臺北縣中和市的工作室,看見的是書架上滿滿的各種漫畫。
  • 我的家鄉在涇陽
    在我就讀的中學附近有一土丘,頂上矗立著一座很高的鐵塔,我曾經爬上鐵塔,眺望南邊的塬,東邊的鐵路。翻過塬去是鹹陽,鐵路通到西安,那是另一個世界,是我們農村人嚮往的地方,心想有一天我能離開農村,去大城市工作多好。 這個願望後來終於實現,我接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最後一次在生產隊勞動,是給玉米堆肥。
  • 2020屬鼠女寶寶起名取名字大全:國學詩詞起名有文化底蘊的寶寶名字
    說到國學詩詞起名,我想每位家長都希望有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寶寶名字。那麼國學詩詞起名該如何下手呢?應用國學詩詞為寶寶起個有文化底蘊的名字要注意哪些方面?隨著國學熱的發酵,參考引用詩詞來起名成為父母起名字的標配,這就要求父母們除了了解一些起名學相關知識,在給寶寶起名字之前,還要熟知一些詩詞典故楚辭等。
  • 《親愛的翻譯官》作者繆娟:最喜歡的地方還是家鄉瀋陽
    代表作有《翻譯官》《墮落天使》《最後的王公》《我的波塞冬》《丹尼海格》和《智鬥》等。  雖然在國外定居多年,但家鄉瀋陽對繆娟而言,仍是個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僅如此,她的小說作品也將故事設定在老奉天城,她希望今後創作出更多以家鄉瀋陽、家鄉人為主題的作品,讓全世界的人都了解瀋陽,愛上瀋陽。
  • 千年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千年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日本第二組世界遺產系列郵票第三至六套小全張上,展現的都是古京都歷史遺址景觀,分別發行於2001年6、8、12月和次年2月。京都從公元794年起直至1868年明治維新,一直是日本天皇御所的所在地,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日本歷來不設法定首都,而以天皇所在地為實際的都城)。千年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1994年,古京都歷史遺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陝西:文化魅力穿越時空 文化底蘊潤澤心靈
    遊客方先生感慨,「古今交融,如夢如幻,西安真是一座歷史底蘊深厚、充滿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西安城牆博物館組織的「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只是近年來西安市推進文物合理利用、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眾多活動中的一個案例。
  • 僑文化在「僑」文章中的分量有多重?
    以文化傳承為目的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經過保育活化的小公園開埠區,近年來成為市民遊客品味潮汕文化的旅遊打卡聚集地,今年為期一個月的汕頭小公園國慶中秋嘉年華活動更是吸引了近百萬的客流量,充分展示了汕頭文化和旅遊融合的碩果。
  • 杭州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博物館藥館林立,被稱「最有文化的地方」
    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杭州城北拱宸橋的西側,因故得名,是一處頗具歷史底蘊的老杭州文化街區,目之所及,都是白牆黑瓦的兩層木樓,被稱杭州最有文化的地方。街道還算寬敞,兩側的樓閣窗外掛著一排黃色的旗子,標識著一家家存在久遠的老字號店鋪。這裡老字號林立,聚集著一大批博物館和中藥店。
  • 聊一聊中華文化的底蘊以及對中華文明未來的展望
    什麼是中華文化的底蘊?筆者認為是傳承數千年的文化道統。其他三大文明為啥消失不見了,就是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道統。或者因為戰爭、文藝、氣候等各個因素被迫中斷了。
  • 影評丨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
    圖片來源豆瓣《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文/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一年後與公眾見面,前者作為後者的續作,我想「父子篇」的稱呼要比「姊妹篇」更合適,畢竟「有國才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西安永興坊——飽含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美食之坊」
    西安,古稱長安,帝王之都,擁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作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發展到如今,西安已經成為中國最具有旅遊觀光價值的特色古城之一了。若是來到西安,最不得不去的美食天堂,"永興坊"當之無愧。
  • 柳位村,一個千年古村的文化脈動,你知道多少?
    去年,柳毅廟山門需要維修,大約需要十幾萬資金,短短一個多月,柳位村民(包括遊子)將資金迅速自籌到位。大到一萬元,小到一百元,大家踴躍參與,表示敬意。還有的奉獻義工,有的貢獻工具,有的勞心奔波。走進柳毅廟,無論是血氣方剛的青年男女,還是心有不悅的少婦長者,都會瞬間保持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