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應以民族文化底蘊為根基

2020-12-04 中國僑網

  中新社臺北3月3日電 記者 路梅 陳立宇

  在一位臺灣漫畫家的新書發布會上,記者偶然遇到了前來為朋友捧場的臺灣漫畫家高永。他的謙虛樸素,以及談到漫畫時臉上洋溢的神採,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的一句話,而有了這次的專訪:我們的漫畫要融入民族文化底蘊,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從事漫畫創作近15年的高永是臺灣年輕一代的中堅漫畫家。其漫畫風格源於日本又自成一格。代表作有《梵天變》和《星座刑事》。日前在大陸熱播的《隋唐英雄傳》內50多個角色也都出自他的筆下。記者來到高永位於臺北縣中和市的工作室,看見的是書架上滿滿的各種漫畫。

  創作少女漫畫就像男人學刺繡

  高永的漫畫風格瑰奇豔麗,被稱作臺灣漫畫「美形教主」。他則笑稱自己「像男人在學習刺繡一樣。」他說,「我進入漫畫界的時候臺灣只有清一色的少女漫畫雜誌,編輯要求作品迎合少女的喜好,畫帥哥,畫亮澤的頭髮,畫珍珠、花朵、運用氣氛網點,我花了很長時間去揣摩學習。」

  但由於女孩比男孩更長久地支持自己喜歡的漫畫家,成為漫畫出版品很大的消費族群,所以在臺灣少女漫畫相對於少男漫畫,「存活率」比較高,少男漫畫作者大部分都轉到遊戲行業甚至放棄漫畫,而高永則一路走了下來,而且成績不俗。

  漫畫要有中華文化底蘊才能走出去

  兩岸的漫畫市場長期以來大量充斥著日本漫畫,日本漫畫產業之發達,兩岸漫畫家皆難望其項背。但日本出版商卻主動找到高永購買《梵天變》的版權,在日本出版並獲得讀者的認可。到現在為止,華人漫畫家中尚無第二例。「《梵天變》說的是中國南北朝的戰爭,這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別人是畫不出來的。」高永說,提倡創意產業,文化效應是比利潤更重要的東西。中華文化不能從世界文化地圖上消失,其美學價值要透過創意產品去向世界推銷。

  高永說,兩岸創意產業發展的方向,不能僅是學習別人的優點,還要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想辦法把我們的優秀文化融入作品並推銷出去才是真正的成功。如果青少年要從事這個行業,就要清楚自己是代表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同臺競爭,對於我們的文化底蘊沒有深度的理解和獨到的看法,創作出來的東西只停留在單一的模仿,是沒有出路的。

  兩岸漫畫業面臨共同問題

  高永認為,日本漫畫產業之所以發達至此,與其以編輯為核心的團隊創作體制不無關係。而現在兩岸的漫畫業面臨的共同問題就是缺乏合理的創作體制,漫畫家孤軍奮戰難以突破自身創作瓶頸。他指出,純粹的繪畫技巧並不難,劇情漫畫的核心在於出色的編劇技巧,綿密的啟承轉合。這恰恰是現在兩岸漫畫創作領域最欠缺的。漫畫創作者要謙虛接受批評、聽取各方意見,才能不斷突破,獲得在國際舞臺競爭的實力。

  談到大陸現在動漫產業的大投入、發展的一片欣欣向榮,高永指出,錢要用在刀刃上,一開始找對了方向,日後才能開花結果。而這個方向,就是漫畫向動畫化、遊戲化發展,並組成專業團隊,設計好腳本再動筆,切勿蓋空中樓閣。

  去年8月,高永接任了臺灣「臺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的職務,致力於為臺灣的漫畫家和漫畫愛好者們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他說,如何改善漫畫的創作體制才是他目前刻不容緩的工作。

  對於漫畫存在的意義,高永說,漫畫就是娛樂,而娛樂是人類的天性。讓讀者從漫畫作品中獲得對生活的感悟,看到陽光,受到激勵,從而更積極地面對人生,這就是漫畫工作者的責任。


相關焦點

  • 在文化自信的歷史坐標中夯實意識形態教育文化根基
    摘 要:堅持文化自信既是理念又是指導思想,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歷史坐標中探尋到文化自信的根源,為大學生標示出文化自信的歷史坐標圖。高校作為文化育人的前沿陣地,應在新時代著力築牢大學生文化自信,不斷夯實意識形態教育文化根基,進而牢牢佔據意識形態鬥爭高地,這是高校的歷史責任擔當。
  • 成都市第十四幼兒園開展雲研修:教師文化根基的思與行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6日訊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成都市第十四幼兒園十餘年來一直踐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初心與使命,形成了「中國底色、多彩童年」的辦園理念。文化之於兒童、之於教師,都需要在「浸潤」中實現,因此,培養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教師,則是十四幼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前提。
  • 堅定文化自信 增強民族向心力
    幾千年來,以中華民族主體精神為核心的文化體系,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力量的源泉,是凝聚和維繫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紐帶。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最重要的就是有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做支撐。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文化支撐和文化自信,才能產生一種內在的動力,鑄就中華民族之魂,讓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源泉。   只有堅持文化自信,才能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構建一個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社會。
  • 聊一聊中華文化的底蘊以及對中華文明未來的展望
    什麼是中華文化的底蘊?筆者認為是傳承數千年的文化道統。其他三大文明為啥消失不見了,就是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道統。或者因為戰爭、文藝、氣候等各個因素被迫中斷了。
  • 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濃濃的民族文化風情
    70年前,民族電影《內蒙人民的勝利》誕生在內蒙古,此次回到民族電影的出發地,來到40多個民族聚居的草原青城呼和浩特,數十部少數民族電影集中和觀眾親密接觸,上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民族電影人聚集一堂,圍繞著少數民族電影的文化自信和商業價值展開討論,共同為少數民族電影的未來把脈,濃濃的民族文化風情,給第2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帶來了別樣的色彩。
  • 千年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千年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日本第二組世界遺產系列郵票第三至六套小全張上,展現的都是古京都歷史遺址景觀,分別發行於2001年6、8、12月和次年2月。京都從公元794年起直至1868年明治維新,一直是日本天皇御所的所在地,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日本歷來不設法定首都,而以天皇所在地為實際的都城)。千年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1994年,古京都歷史遺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用馬克思的觀點看民族自信心的建構
    那麼構成民族自信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這個問題隨時代的發展而有著不同的含義,在今天,它應當包括生產力發展水平、民族文化底蘊、軍事實力對比這三個有機組成部分。生產力發展水平是民族自信心的根本來源。這使當時的很多國人失掉了民族自信心,甚至到了現在,仍然有某些國人一看到洋人就開始「跪舔」。山東大學的留學生女伴事件就是這種錯誤思想的深刻反映。民族文化底蘊是民族自信心的深層次依託。一個缺乏文化積澱的民族很難有自己的民族自信心。
  • 【學習】民族團結進步知識應知應會100題
    民族團結進步知識應知應會100題 1、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維護民族團結的根本保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維護民族團結的制度保障。
  • 國家認同、民族認同與多元一體中華文化建設
    在一個多民族國家,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感,努力構建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和諧,是國家建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這種構建,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社會管理等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一體多元中華文化建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 從聚合到整合:南嶺走廊的民族交融發展
    我國著名的人類學學者麻國慶指出,結合區域內歷史、文化和社會因素的考量,「南嶺走廊」應包括武夷山區南端、贛南山區、粵北山區、滇東高原山區、桂北-黔南喀斯特區,東連閩粵沿海,西接橫斷山脈(「藏彝走廊」區域)以及東南亞山區。在這一民族走廊中,分布著歷史文化意義不同的多個「中心」和「邊緣」族群。
  • 從文化視野看斯拉夫民族語言學研究
    斯拉夫民族語言學研究具有非常鮮明的兩個維度:一是語言學維度,即注重運用語言學方法,挖掘蘊含在民族語言中的文化因素及價值因素;二是文化學維度,研究對象為語言社群在個體和群體層面創造的一切言說的和非言說的文化文本。民族語言學斯拉夫淵源深厚「民族語言學」作為學科範疇在斯拉夫世界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範式。
  • 美國因黑人事件鬧得天翻地覆,為何中國56個民族卻親如一家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文化,是中國國人文化催生的,道教以道家學說為主幹,講求長生不老,畫符驅鬼。道教創立後尊老子為教主,遵道貴德。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 中國的多民族文化和美國的種族偏見,同為多民族國家,差異有多大
    我大中華擁有56個民族,以漢族人口為主,其他少數民族也在蓬勃發展。美國民眾種族屈指可數,卻仍然存在嚴重的種族偏見和歧視行為,為什麼呢?第一,國家制度發展歷程不同美國社會現在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屬於歷史遺留問題。
  • 南嶺走廊應走民族區域平等發展之路
    南嶺走廊應走民族區域平等發展之路 2016年11月28日 09:27 來源:中國民族報 作者:龍曄生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西安永興坊——飽含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美食之坊」
    西安,古稱長安,帝王之都,擁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作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發展到如今,西安已經成為中國最具有旅遊觀光價值的特色古城之一了。若是來到西安,最不得不去的美食天堂,"永興坊"當之無愧。
  • 人民日報整版刊文解碼顯著優勢:夯實「中國之治」文化根基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系統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的顯著優勢」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如何充分發揮這一顯著優勢,夯實「中國之治」的文化根基?如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如何不斷增進人民文化福祉?
  • 文化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基,無限極(中國) 「思利及人」體察員工狀態
    這道主觀題沒有標準答案,不過大家在回答的時候很容易受慣性思維的影響,往往會忽略——企業文化也是擇業時務必考慮的一大要素。一家企業待人處事的態度,通常會通過企業文化反映出來。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在文化面前,戰略不值一提」。
  • 專家:區塊鏈發展應以密碼應用創新為根基
    區塊鏈基於共識機制對外提供真實可信的存儲與計算服務,正從「以數字加密貨幣為特徵」向「以通用的數據存儲及處理為特徵」演化,是未來可能的大數據存儲和算法自動執行平臺,是可能的新一代網際網路體系架構的核心技術與基礎設施。區塊鏈將是網絡世界的認知革命,促使我們思考如何去創建交易、存儲數據和交換資產。
  • 山嶽文化的認同與民族精神的紐帶
    關 鍵 詞:山嶽文化 文化認同 文化自覺民族精神 精神紐帶作者簡介:呂韶鈞,男,博士,教授。 中國的傳統社會是以鄉土社會為主體的,因此,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必然凸顯鄉土文化的基本特徵。山嶽文化作為人類的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或隱或顯地折射出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域的文化生態。
  •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頭飾文化,頭飾文化的多維屬性
    本文乃作者童哥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從頭飾的其他方面而盲,亦可以看出其明顯的民族性。如巾帕冠帽飾中,說起「胡帽",人們馬上就會想到我國的一些古代遊牧民族;提到「花竹帽」自然又與毛南族聯繫起來;看見以樺皮為料質地樺皮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