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混合藥物同時「作戰」,以色列納米載體精準送藥殺滅黑色素瘤

2020-11-30 騰訊網

黑色素瘤癌細胞。

圖片來源:網絡(www.jpost.com)

科技日報記者 毛黎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表示,該校研究團隊設計出用於皮膚黑色素瘤治療的納米載體藥物系統。研究人員認為,該系統有潛力擴展到多種疾病的治療。相關論文在《先進療法》期刊作為封面文章發布。

納米載體藥物系統由具有生物相容性且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和藥物組成,即聚穀氨酸(PGA)載體以及兩種混合藥物的藥包。這兩種藥物分別為BRAF抑制劑(達拉菲尼)和MEK抑制劑(司美替尼),它們能有效治療黑色素瘤。

研究帶頭人、特拉維夫大學薩克勒醫學院生理學和藥理學系羅尼特·沙馳-法伊納洛教授說,通常生物藥物治療癌症會讓癌細胞產生抗藥性。不過,如果能夠向癌症組織精確遞送兩種或多種靶向藥物,同時從不同方向對癌細胞實施強有力攻擊,就可以延遲甚至防止癌細胞出現耐藥性。現在雖然人們以幾種藥物混合治療腫瘤,但是由於基本參數的差異,它們並不能同時到達腫瘤組織,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藥物不能同時起作用,從而阻礙了它們實現最佳的協同殺死癌細胞的能力。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他們將這兩種藥物組合起來,通過納米載體將混合藥物同時引入腫瘤組織。由於聚穀氨酸組成納米載體本身可生物降解,因而其攜帶的混合藥物在釋放出來後將直接同時攻擊癌細胞。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對藥物的毒性水平和形式以及癌細胞對治療的耐受性進行了測試,以確保混合藥物具有最大效力、最小毒性和最佳協同活性。

在實驗鼠身上的測試結果顯示,納米載體藥物不僅可以採取較低劑量給藥,而且與使用不同給藥方法的獨立治療相比,更安全有效。

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是通過化學改性使聚合物載體與所選混合藥物相結合,讓納米載體藥物系統可以完全安全地在體內「旅行」,不會損害健康組織,卻能釋放出活性混合藥物共同進攻腫瘤。

沙馳-法伊納洛認為,他們的研究成果可以成為高度模塊化的平臺,用於遞送各種藥物,相信它在提高多種疾病的療法有效性方面具有很大潛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納米載體精準送藥殺滅黑色素瘤
    科技日報駐以色列記者 毛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日前表示,該校研究團隊設計出用於皮膚黑色素瘤治療的納米載體藥物系統。研究人員認為,該系統有潛力擴展到多種疾病的治療。相關論文在最近的《先進療法》期刊作為封面文章發布。
  • 納米脂質體攜帶特效藥可靶向殺滅黑色素瘤細胞
    核心提示: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納米顆粒,其可以將治療黑色素瘤的藥物直接運輸到癌症患處。藥物可以被包裝裝載於脂質球中,這種脂質球明顯小於頭髮的寬度,這就可以使得脂質球溶解於血流中從而抑制副作用的產生。包含藥物的納米顆粒隨後會隨著血流運輸至腫瘤患處,在腫瘤患處不斷積累並且釋放藥物殺滅癌細胞。
  • Mol Can Therap:納米脂質體攜帶特效藥可靶向殺滅黑色素瘤細胞
    ,其可以將治療黑色素瘤的藥物直接運輸到癌症患處,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上。將癌症藥物運輸至患處非常困難,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開發新技術來克服藥物的天然局限性,比如如何將藥物裝載至納米顆粒中;研究者Gavin Robertson表示,藥物可以被包裝裝載於脂質球中,這種脂質球明顯小於頭髮的寬度,這就可以使得脂質球溶解於血流中從而抑制副作用的產生。包含藥物的納米顆粒隨後會隨著血流運輸至腫瘤患處,在腫瘤患處不斷積累並且釋放藥物殺滅癌細胞。
  • 納米顆粒攜帶藥物組合可治療黑色素瘤
    2017年3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類新型藥物,可以藉助納米顆粒對一種藥物組合進行運輸這樣可以避免黑色素瘤產生治療抵抗這種叫做CelePlum-777的藥物包含了一定比例的抗炎藥物Celecoxib和毒性藥物Plumbagin,通過這兩種藥物的結合,細胞很難產生抵抗。Celecoxib和Plumbagin以特定比例聯合使用能夠協同殺死黑色素瘤細胞。研究人員藉助納米顆粒將藥物直接送達癌細胞,「將多種藥物裝載到納米顆粒中是一個創新方法,可以將多種癌症藥物同時送達需要它們發揮作用的部位。
  • Mol Can Therap:實驗性抗癌藥物TAK-733或是新一代殺滅黑色素瘤的...
    ,發現該藥物對11隻小鼠中的10隻都具有抗癌活性。John Tentler博士表示,這種新型藥物分子的重要性在於其是新一代高效抑制黑色素瘤的潛在抑制劑,其可以有效殺滅黑色素瘤,而本文研究中利用TAK-733對植入腫瘤組織樣本的小鼠的研究結果也使得我們對人類機體中的試驗結果很有希望。
  • 球形核酸-藥物載體治療皮膚色素沉著
    球形核酸-藥物載體治療皮膚色素沉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6:36:52 美國東北大學Ke Zhang課題組近日提出使用連接藥物的球形核酸-藥物載體以治療皮膚色素沉著。
  • Nano Letters:納米技術助力惡性黑色素瘤療法的開發
    ,就可以快速輕鬆地檢測組織樣本中遺傳組成的改變,文章中首次對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機體的遺傳突變進行了檢測。據美國皮膚癌基金會估計,相比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及結腸癌而言,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都會患上皮膚癌,儘管惡性黑色素瘤僅在所有皮膚癌症佔到了大約5%,但其卻是非常嚴重的疾病,甚至會引發患者死亡;在患惡性黑色素瘤的患者中,大約有一半患者都會表現出一種特殊的遺傳突變,其中就包括BRAF基因的改變,該基因能夠引發細胞的失控生長。
  • Cell Mol Life Sci:人體的天然信號載體可以幫助黑色素瘤擴散
    2020年3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芬蘭的一項新研究為黑素瘤細胞如何通過其分泌的胞外囊泡與其他細胞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人員發現,黑素瘤細胞分泌的胞外囊泡利用所謂的hedgehog信號通路來強化其目標細胞的惡性特性。這一發現有助於開發更好的黑色素瘤治療和診斷方法。
  • TIL療法只能治黑色素瘤嗎?以色列加快進程 攻克實體瘤指日可待
    原標題:TIL療法只能治黑色素瘤嗎?以色列加快進程 攻克實體瘤指日可待 7月初,Iovance Biotherapeutics宣布,基於正在進行的單臂II期臨床試驗innovaTIL-04的研究結果,美國FDA認為其可以支持LN-145治療晚期宮頸癌的監管申請。
  • ...膜黑色素瘤進軍_葡萄膜黑色素瘤_納武利尤單抗_伊匹木單抗_醫脈通
    前言:葡萄膜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瘤中一種罕見類型,對於轉移性的葡萄膜黑色素瘤至今尚無標準治療方案,免疫單藥對其療效甚微。近期JCO報導一項單臂的II期研究,探索了免疫雙藥是否可帶來療效的改善。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最常見的成人原發性眼內惡性腫瘤,約佔每年確診的黑色素瘤總數的5%左右。
  • 國內首例脈絡膜黑色素瘤重離子治療成功
    7月22日,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孔琳教授團隊聯手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錢江教授團隊,成功開展國內首例脈絡膜黑色素瘤的「無創」重離子治療,順利為患者進行了第一次針對腫瘤病灶的「立體定向爆破」。脈絡膜黑色素瘤在國內發病率居眼內惡性腫瘤第二位,僅次於兒童多發的視網膜母細胞瘤,早期症狀不明顯,甚至無任何症狀,患者不易察覺。但同所有惡性黑色素瘤一樣,脈絡膜黑色素瘤的惡性程度很高,隨著腫瘤的生長侵襲,易導致視網膜脫離。
  • 闢謠特工隊 | 納米載體靶向藥物取代傳統化療?
    的文章稱,澳大利亞的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新的藥物靶向治療方法:納米細胞上載有腫瘤藥物,精準定位癌細胞,已治癒了多位癌症患者。真的這麼神奇嗎?醫學已經有了如此大的突破了嗎?納米技術知多少?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納米載體靶向運輸藥物這項在學術界很火的研究。
  • 戰「黑」取得新進展 肢端黑色素瘤迎來裡程碑式研究成果
    文:小餅肢端黑色素瘤是亞洲黑色素瘤的主要發病亞型,常見於足底、手掌和甲下。相較於皮膚黑色素瘤,肢端黑色素瘤有著相對獨特的臨床病理特徵以及基因突變特點,預後更差、死亡風險更高,其免疫治療有效率較低,尚無良好的治療策略。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鐵蛋白藥物載體
    素有「生物飛彈」之稱的腫瘤靶向治療,核心目的在於精確狙擊癌細胞,同時避免對正常細胞的傷害。而能把藥物精準遞送到癌細胞的載體,就像「飛彈」的制導系統和動力裝置。人類對容量更大、效率更高、對生物體更安全友好的靶向藥物載體,有著永無止境的追求。
  • Array黑色素瘤新藥三期臨床大獲成功,有望明年上市!
    看到這個結果,上個月才剛剛和Array籤訂4.5億美元合作開發該藥協議的法國Pierre Fabre製藥集團肯定也樂開了花。(相關閱讀:劈腿諾華!Array牽手Pierre Fabre探路腫瘤新藥)Binimetinib是以MEK為靶點的抗黑色素瘤新藥,是高效的BRAF抑制劑,適應於NRAS 基因突變型黑色素瘤患者,該類型佔黑色素瘤患者的20%。
  • 脈絡膜黑色素瘤
    【概述】脈絡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多見的眼內原發性惡性腫瘤,起源於葡萄膜色素細胞,西方國家發病率為6/1000,
  • Nat Nanotechnol:納米疫苗+消除MDSC增強黑色素瘤對免疫檢查點抑制...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近日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薩克勒醫學院生理藥理學系的Ronit Satchi-Fainaro教授和裡斯本大學藥學院藥物研究所的Helena F.Florindo教授課題組合作,發現將癌症納米疫苗和免疫抑制性微環境抑制劑聯合使用,可以增強抗-PD-1抗體(αPD-1)和anti-OX40抗體(αOX40)治療黑色素瘤的療效,其中抗-PD-1抗體可以阻斷免疫檢查點PD-1的免疫抑制作用,抗OX40可以促進效應T細胞的刺激、擴張和生存。
  • 國外看病有新藥:罕見黑色素瘤有望迎來頭個新藥
    葡萄膜黑色素瘤,也稱為眼內黑色素瘤或眼黑色素瘤,是一種罕見的癌症。據國外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到,該病只佔所有黑色素瘤的5%。如果早期發現,那麼葡萄膜黑色素瘤的預後比較好。但是約一半的患者,黑色素瘤會復發並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鐵蛋白藥物載體—新聞—科學網
    素有「生物飛彈」之稱的腫瘤靶向治療,核心目的在於精確狙擊癌細胞,同時避免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而能把藥物精準遞送到癌細胞的載體,就像「飛彈」的制導系統和動力裝置。人類對容量更大、效率更高、對生物體更安全友好的靶向藥物載體,有著永無止境的追求。
  • FDA受理百時美黑色素瘤藥物Yervoy sBLA,或成20年來首個輔助治療新...
    ,用於已完成手術切除伴有高復發風險的3階段黑色素瘤患者。如果獲批,Yervoy將成為近20年來用於3階段黑色素瘤患者輔助治療的首個新治療選擇。Yervoy sBLA的提交,是基於一項隨機雙盲III期研究CA184-029 (EORTC 18071) 的積極數據。該項研究評估了Yervoy(10mg/kg劑量)作為一種輔助療法用於已手術切除的高危III階段黑色素瘤患者以預防或推遲病情復發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