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電和不插電對性能的影響究竟有多大?英特爾告訴你這才是「真實的...

2020-11-26 中國經濟導報

  不知道大家在使用筆記本電腦時是否注意過,插電和不插電的情況下,筆記本性能的反應是不是不一樣。比如在插電時一切正常,但是在不插電時,感覺打開網頁、打開word時會反應遲鈍。

  看起來是不是有些難懂?別捉急,搬個板凳慢慢看。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由於AMD這兩年在處理器領域的崛起,尤其是在移動端的發力,在今年與很多的品牌廠商進行OEM合作,推出了多款銳龍筆記本產品,而且幾乎個個是爆款,尤其是今年全球經濟如此不濟的大環境下,AMD的股票一路飄牛。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英特爾一下子警醒起來,瓦特?這世界要變了嗎?再這樣下去我老大的面子還要不要啊!不能再擠牙膏了,要擠就多擠點兒!

  於是,多年不變的14nm++++工藝,終於推出了採用10nm製程工藝的第11代Tiger Lake處理器,並且直接將IPC提升了20%之多!但是即便這樣,在用戶眼裡也還是沒法跟AMD的7nm相比,於是,搭載了7nm銳龍處理器的筆記本依然一路賣好。

  伴隨著十一代酷睿處理器的發布,Intel還推出了基於雅典娜計劃的Evo認證平臺,這也是在繼「超極本」之後,被稱為是最具革命性的筆記本創新計劃。而通過Intel Evo平臺嚴苛認證的筆記本電腦,除了擁有更強的性能、便攜性、雅典娜計劃認證的續航能力,更好的外觀設計之外,還需具備以下5點要素:

  1、隨時隨地響應

  2、更長的電池壽命(FHD上>9小時)

  3、瞬間喚醒(<1秒)

  4、快速充電(FHD使用4小時<30分鐘)

  5、Intel®Wi-Fi 6(Gig+)和Thunderbolt™ 4快速連接

  實際上核心點就兩個,一個是性能增強了,一個是續航時間更長了。英特爾說自己的處理器強,AMD說自己的處理器強,吃瓜群眾迷惑了:你倆接著忽悠!

  於是,英特爾在日前舉辦了一次Workshop媒體分享會,並用很大篇幅的PPT文檔來驗證自己的十一代酷睿處理器與銳龍4000U處理器,在移動辦公狀態下的使用性能,尤其是在插電和不插電兩種情況下的性能差別,最終揭開銳龍4000U處理器的真實面目:原來在移動辦公時,你是用降低性能來延長續航時間的!

  如何對比?

  根據英特爾的介紹,輕薄本常見的使用方式有辦公、上網瀏覽、看視頻、聽音樂或是圖片媒體的消費或生產。而且還做了一個針對中、美、德三個國家的筆記本電腦使用場景的市場調查報告,發現從使用時間上來講,有超過70%的筆記本是在多個場景、多個空間上使用的。所以從評估性能上來講,英特爾推薦根據用戶使用情景,來評估真實應用下的性能。

  實際上在十一代酷睿處理器發布會上,英特爾就放出了一張PPT,以Core i7-1185G7和Ryzen 7 4800U兩款產品進行對比,在PCmark10 Applications的Benchmark下,以微軟Office 365為例,英特爾的平臺上直流供電和交流供電情況下,性能差別大約是5%,而AMD的Ryzen 7 4800U在交流供電和直流供電下的性能區別差異很大,性能降低近38%,也就是說從交流供電到直流供電性能降低非常明顯。

  此次測試選擇了5款基於第11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筆記本,包括MSI、聯想,還有Intel NUC M15 Laptop Kit,以及搭載11代酷睿的兩款惠普筆記本。下圖中右邊相比的是AMD Ryzen 4000系列的5款,包括聯想的四款和惠普的一款產品,聯想的產品體現不同的Ryzen 4000的CPU型號,相對比較全,來進行開箱測試。除了相對降低電池模式,考慮到要測試續航,還降低屏幕亮度在200nits。而性能Benchmark和英特爾內部使用的一些測試場景是基於生產力工具、網頁瀏覽以及內容消費和創作這三個方面的。

  比拼開始!

  首先採用Mobile Mark 18進行測試,它能夠測試兩個指標,在測試性能的同時也能夠測試電池的續航時間。下圖表示的是兩個平均值,第一個平均值是圖中菱形的部分,為5款筆記本的平均續航時間,英特爾是550分鐘左右,AMD的5款是590分鐘,續航時間AMD比英特爾長了40分鐘左右,差不多7%-8%。

  但是在性能方面,英特爾5款筆記本的平均性能高於AMD 5款的平均性能,超過達50%。

  這是怎麼回事兒?英特爾不是聲稱自己的處理器性能強、續航時間長嗎?為何在性能大幅領先的情況下,續航卻比不過AMD?

  事實是這樣的!

  首先,使用PCMark 10 Applications,以微軟Office 365實測跑分。深藍色的是英特爾的系統在交流供電(也就是插電)情況下的跑分,淺藍色是同樣情況下用電池供電的跑分。深紅色的是AMD系統在交流供電下的跑分,淺紅色是在直流供電下同一款AMD系統的跑分。最終,英特爾的系統相對來說在直流供電情況下有不超過10%的性能降低,而AMD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兩位數的降低,尤其是4800U的小新情況下,性能降低達到了38%。

  通過上圖還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同樣的Benchmark,如果只看直流供電情況下的5款AMD的性能表現,左邊兩款是4800U,然後是4700U、4500U和4300U,在交流供電的情況下,性能差別還比較明顯,但到直流供電情況下,性能基本上沒有差異。也就是說在直流電的情況下,不管買的是4700U還是4300U,得到的性能是接近的。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繼續使用另一款測試工具,WebXPRT主要用來測試瀏覽性能。同樣的組圖,可以看到英特爾相對降低的比較少,基本上在10%左右,AMD的系統性能降低最多高達48%。直流供電的性能只有交流供電性能的一半。

  SYSMark 25用於綜合測試辦公生產力的Benchmark,得到的結論和前兩組數據(PCMark10 Applications、WebXPRT)也是一致的,在直流供電和交流供電相比之下,英特爾的性能降低小於10%。但是在AMD的情況下,最高可以達到30%。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以上的Benchmark測試只是多種應用的綜合,更為具體的測試還在後面。

  首先是從PPT轉成PDF的性能表現。英特爾的性能最高大概有20%左右的降低,而AMD從交流供電到直流供電有29%的性能降低。

  把一個很複雜的Execl圖表放到Word文件當中,增加運算工作,可以看到在英特爾的性能差別不大,而AMD性能最大降幅可以高達16%。

  從Word文檔轉為PDF,AMD有14%的性能差別。

  當用Outlook通過Mail Merge群發郵件時,英特爾也是個位數的差別,而AMD最高的性能降低有24%。這個與Benchmark顯示的性能總體情況是比較一致的。

  而在另一個我們常用的Cinebench測試上,無論是在交流供電和直流供電情況下,英特爾和AMD的性能降低都是非常少的。左邊是單核的跑分,右邊是是多核的跑分,這個趨勢是類似的。在Cinebench的Benchmark下,可以看到直流供電和交流供電情況,英特爾和AMD的差別並不大。相反在前面真實的應用中,基於真實應用的應用場景和Benchmark的跑分,這個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所以,Cinebench的跑分更加傾向於AMD?

  還不過癮是吧?繼續搞起來!

  看看AMD是如何用犧牲性能來換取電池續航時間的

  英特爾內部開發了一個很簡單的小程序,該程序在CPU的寄存器當中做讀寫。這裡對比的兩款CPU,一款是標壓版的AMD Ryzen 7 4900HS,右邊是輕薄本的AMD Ryzen 7 4700U。上面的圖表展示的是電壓,下面的是功耗,最終的結果如下:

  根據英特爾的說法,當Ryzen 7 4900HS和Ryzen 7 4700U都由電池供電時,性能響應延遲會增加,雖然一個簡單任務都有10秒延遲,但是用戶能夠明顯感受到。從而得出結論,AMD處理器是通過每個核的供電電壓的調製,通過限制電壓來限制頻率和功耗,犧牲性能來換取電池續航時間的提升。

  到這裡,基本上就比較清晰了,在移動辦公環境下,使用筆記本電池供電時,AMD處理器會降低功耗性能換取更長的續航時間!

  而英特爾平臺,無論是否連接交流供電電源,都可以提供出色性能!

  如果是你,在移動辦公時,你會更在意續航時間,還是更在意一點點性能的犧牲?

  你會經常使用筆記本電腦不插電移動辦公嗎?

 

相關焦點

  • 插電與不插電之爭!聽老司機講講淨水器裡面的事
    說起玩音樂,「不插電」能夠衡量一個歌手的演唱實力。而「不插電」是指不使用電子樂器、不經過電子設備的修飾加工的音樂表演形式。它摒棄了電聲樂隊效果,通過儘量使用原聲樂器,以獲得純淨音色,來達到一種更原始樸實的音樂效果,展示音樂的本色魅力。
  • 什麼是插電式混動汽車和非插電式混動?買車應該如何選?
    混合動力,顧名思義是採取「混合」的能源作為燃料的汽車,就現在來說,混合動力汽車主要包括「插電混動汽車」、「非插電混動汽車」這兩種。那麼,如果已經決定想要購買一臺混合動力汽車,我們又要在這兩者之間做出怎樣的選擇呢?首先,要搞清楚「插電」到底是什麼意思。
  • 別克微藍6插電式混動車和卡羅拉雙擎E+,誰才是插混圈最佳選擇?
    不過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購置一臺插電式混動車型成為了大家信手拈來的主流選擇,特別是對那些「油價敏感」並提倡環保的家庭,更將這類車列為必然的城市用車選項,那麼當面臨別克微藍6插電式混動車和豐田卡羅拉雙擎E+時,哪臺車更適合呢?
  • 純油、插電混動、純電驅動到底怎麼選?
    圖片來自網絡隨之而衍生出來的純電車和插電混動車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所以,這些車型如何選擇成為了一部分想要購車朋友們的大問題。所以,這裡就跟大家聊一聊我們普通人,對於這些車型如何選擇。純油車型純油車型比較適合對於車輛性能有著較高要求的那部分人選擇購買,或者沉迷於發動機律動和有聲浪追求的人。這些實實在在的機械帶來的運動感,是用其他科技無法取代的。當然,純油車型的排量肯定是這三種車型裡最高的,比較介意的也可以考慮其他車型哦。純電驅動車型
  • 插電式混合動力一直不充電,對車有沒有傷害?
    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好處相比純電動車型,由於具有傳統燃油車的特點,所以最讓人擔心的開著開著沒電了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相比傳統燃油車,如果每天上班或者出行範圍不大,而且周邊有充電樁,那你就可以把它當做一款電動汽車駕駛,同時又節約成本。
  • 純電和插電混動,誰才是未來霸主?
    因考慮到成本費用問題,從單純的經濟性看來,它的出現還很難達到和柴油車同樣的水平,除非電池技術停滯不前、雙積分制度破產、放棄油耗目標等情況同時發生。  電動車受國家政策的影響,但目前不論是銷量還是質量來說都沒法和混合動力比較的,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發展,最總在小型車輛上會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我個人感覺混動屬於過渡產品,今後的發展應該在純電動以及燃料電池以及其他的能源。
  • 「油電混合發動機」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發動機」什麼區別?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油電混合」和「插電式混合」。下面來講講區別。插電式混合動力,看名字就知道是需要插電的。它屬於可外接充電的新型混合動力,配備此技術的汽車簡稱為(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汽車,要求電池容量很大,只是依靠電力就能讓駕駛者行駛很遠的距離,所以在運用PHEV的汽車中,電動機是主要動力輸出,需要很大的電池容量來確保汽車電動機的電力,從而給予汽車源源不斷的動力!說到這很多人都覺得PHEV是純電的,其實不是。它也有傳統的發動機,只是主要動力輸出在於電動機,等到電動機的電輸出殆盡後才能使用傳統發動機來行駛!同時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又分幾種。
  • 新能源汽車:插電增程·插電混動·純電驅動,哪種模式會是未來?
    普通家用代步車型主要選擇插電和純電兩類,商用車型以增程混動為主,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分呢?解析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增程,增程系統的特點與製造成本,找到答案後自然會理解剩餘兩類系統的優缺點。原因在於這些車的性能並沒有亮點,即使是理想ONE也要比同級競品弱;而吸引眼球的中高端車不是如何節油,而是有沒有駕駛樂趣!問題來了,增程相比PHEV(插電混動)普遍更弱。
  • 保時捷Cayenne S e-hybrid首試:插電並非想省油
    即便是蒙著車標,我們也能夠認出這是輛保時捷,因為它們開起來味道純正,對性能充滿「固執」的想法。正是對性能非常固執的保時捷,最近卻頻繁給我們帶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從旗艦圖騰918 開始滲透,並開始蔓延至Panamera,今年連Cayenne也被同化了。到底這輛Cayenne S e-hybrid,還會是我們熟悉的偏執保時捷嗎?
  • 更接近純電動的插電式混動 解析本田插電式混動系統
    這點恐怕國內大批單電機插混車主更有發言權,充電便利問題不大,雖然要額外負載不工作的燃油動力系統,但畢竟電耗和多花的錢並不那麼直觀;到電池沒電光用油問題就大了:由於有額外的電動機電池等系統等增重,這個狀態下油耗普遍高於同款的汽油版。所以這些骨子裡不夠高效的單電機PHEV很尷尬,車企推出它們似乎純為了取悅政策,車主買它們最在意的是上路權利而非節能減排。
  • 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沒搞清,看完你就秒懂
    隨著排放限制越來越嚴格,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開始生產新能源車,但是,新能源車的種類也很多,混合動力車、純電動汽車、油混合動力車以及插電式電動混合動力車,這些複雜的種類也被很多消費者所愚弄,那麼,問題來了,汽油和電的混濁有什麼區別?
  • 插電混動、油電混動都有啥優缺點?區別挺大,家用買誰更靠譜?
    隨著油價的上漲,新能源汽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新能源汽車大體分為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汽車。不過,尤其是在一些一線城市,都實行搖號購車,而新能源汽車卻是不需要搖號的,所以很多消費者都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而純電動汽車的核心在於電池,電池的性能衰減、安全等問題,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 插電式混合動力是什麼意思?
    插混作為新能源汽車當中的一個種類,在結構上面插混既有內燃機,又有純電動裝置,對於車輛而言沒有續航裡程的擔憂,也深受了一些人的喜歡,雖然插混相對於來說優點多,但作為新生的產物很多人對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並不了解,插電式混合動力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來說道說道。
  • 插電混動車,才是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來看看轉型的代表車企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也不例外,現在新能源成為了汽車今後發展的趨勢,現在,新能源最受歡迎的車型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可以說優點很多,是續航距離最大化了,還是為了節省汽油,車的成本漸漸降低了,絕對是現在消費者最喜歡的車型,!
  • 插電向左純電向右 插電混動究竟會逆襲還是走向沒落?_易車網
    ,大有「插電向左純電向右」的趨勢,插電混動在近些年來也受到質疑,甚至被貼上「假環保」的標籤,那麼未來插電混動會有怎樣的走向,隨著政策方面的多重利好其有能否迎來發展的春天?,由於燃油車短期內不會消亡,插電混動也使車企可以擴大內燃機的投資回報周期,而此前受制於政策等原因影響,不少車企對於插電混動車型的積極性不高,可以看出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車企,被稱為「過渡」的插電混動都是一個矛盾結合體而存在。
  • 倍耐力用於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輪胎的性能越來越好
    這些是倍耐力與領先的汽車製造商共同開發的倍耐力電動輪胎的關鍵特性,可滿足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特定技術要求。這種類型的輪胎以 Elect 標記為特色,該產品在 2019 年日內瓦車展上發布,可作為道路上最現代化的汽車的原始設備使用。
  • 各有所長 六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推薦
    [愛卡汽車 新能源頻道 原創]在中國市場上,新能源汽車主要指的是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單從銷量上看,純電動汽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2017年純電動乘用車的銷量是插電混動乘用車的4倍。但是如果剔除北京這個不支持插電混動車型的市場以及計程車、分時租賃等商業用途的車輛,純粹考察私人消費市場,兩者之間的差距其實並不大。
  • 拔掉電源插座 讓我們來過個「不插電」的周末!
    但他的努力向人們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環保完全可以突破現有的模式和限度,低碳、低排放的生活方式並不會犧牲幸福與快樂。當然,只要你肯這樣做。圍爐碎語找回自我,怎麼樣?隨著各領域中各種電器層出不窮,人們對於電器的依賴度越來越高,有些人甚至患上了電器依賴症,比如「手機依賴症」。患有這種依賴症的人對手機有極強的依賴心理,離開手機就會坐立不安,沒有電話打來就焦慮萬分。
  • 電分火線零線,插頭為什麼不分反正隨便插?老司機告訴你實情
    我們家庭使用的220V交流電,又叫正弦波交流電,它的極性是正弦變化的,正負極也是變化的,所以不存在插反問題。用兩腳插頭的,一般是小功率電器,或者外殼是全塑料的電器,不容易發生漏電、觸電事故。外殼是金屬的、功率較大的電器,都會使用三腳插頭(座),以確保使用者的安全。使用兩腳插頭的電器一般不用分火零線,要求較高的使用雙極開關,火零線同時切斷。
  • 插電混動電動車長期不充電可以嗎?會不會損壞鋰電池?
    大家好,我是吳大錘,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新能源汽車的事情,隨著限牌限行城市越來越多,搖號越來越難,很多朋友開始考慮購買免搖號,不限行的新能源汽車,而插電混動汽車因為沒有續航裡程焦慮而備受剛需用戶的歡迎!受充電樁的制約,很多朋友把插電混動車當作傳統汽油車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