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地球所揭示高能粒子在外日球層的傳播特徵
行星際輻射是行星物理的重要研究內容。行星際輻射主要由太陽高能粒子和銀河宇宙射線組成,其對深空探測活動產生重要影響,成為行星科學及其工程技術方面的重要研究課題。例如,嫦娥四號、火星一號及國際上正開展的Parker Solar Probe、Solar Orbiter、IMAP等深空探測計劃幾乎無一例外地載有高能粒子設備,通過獲取數據對相關科學問題進行研究。 高能粒子在行星際空間中的傳播過程是一個基礎性科學問題,涉及若干基本物理過程。在行星際空間中,湍動磁場將使高能粒子進行擴散運動,與此同時,空間變化的行星際磁場對高能粒子產生絕熱聚焦作用。
-
中科院高能所在光催化固氮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核能化學課題組在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光催化固氮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員石偉群團隊報導了兩例基於紫精配體的自由基MOFs材料Gd-IHEP-7和Gd-IHEP-8。 此MOFs材料均表現出優異的光催化固氮活性,氨生成速率分別為128和220 μmol h-1 g-1,其中Gd-IHEP-8固氮效率與文獻同類材料相比提高17倍。
-
地球環境所在黃土垂直節理髮育與演化規律方面取得進展
地球環境所在黃土垂直節理髮育與演化規律方面取得進展 2020-03-09 地球環境研究所 【長期以來,黃土垂直節理在黃土高原微地貌演化、水土流失、地質災害的形成與發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定量描述和理解黃土垂直節理的成因和演化模式一直是黃土環境地質、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研究中的重要內容。
-
寧波材料所在柔性氧化物神經形態電晶體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寧波材料所在柔性氧化物神經形態電晶體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8-11-26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在突觸仿生電子學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兩端阻變器件和三端電晶體,這類器件已經模仿了一些從簡單到複雜的各種突觸功能和神經元功能,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功能材料界面物理與器件應用團隊在柔性神經形態器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化學所在R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分子識別與功能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程靚團隊長期從事該領域的基礎研究,發展了一系列針對重要RNA表觀遺傳修飾的高選擇、高靈敏、時空分辨的化學轉化、螢光標記的原理和方法。
-
上海光機所在體布拉格光柵角度放大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在體布拉格光柵角度放大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9-03-18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非機械光束偏轉技術廣泛應用於雷射雷達、自由空間光通信、高能雷射系統等領域。
-
近日激波動理學研究取得進展
激波是空間和天文中一種常見且重要的物理現象,在能量耗散和高能粒子加速中發揮作用。太陽風暴(CME)驅動的激波可產生持久的太陽高能粒子事件和射電暴,具有重要的空間天氣效應。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潁團隊在CME驅動激波的三維形態和運動學、激波粒子動理學、激波特徵與高能粒子釋放的關係、激波與日冕波動的關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創性成果。
-
NASA:太陽日珥爆發,高能粒子流將於三天後擊中地球!
太陽南半球的一個日餌已經破裂,大量高能、超高速的粒子正向宇宙空間發射,不幸的是,地球剛好在此次日珥爆發的衝擊範圍內! 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危害 地球有一個磁場,它會保護地球不受太陽風暴中的高能帶電粒子轟擊
-
科學網—我國電離層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電離層環境及其「天氣」變化除威脅到其中的飛行器(多為低軌衛星)安全外,還對無線電通信、衛星導航定位、雷達探測等產生重要影響。電離層研究不僅有重要的學術意義,還具有廣泛的應用和社會經濟價值,因此吸引了全球數百個團隊從事相關研究。
-
高能所放射性核素分離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石偉群課題組在超分子固相材料用於放射性陰離子分離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nion-adaptive crystalline cationic material for 99TcO4- trapping(《陰離子自適應晶態陽離子材料用於高鎝酸根捕獲》)為題於4月4日在線發表在
-
科學家檢測太陽日珥爆發,高能粒子流將於明天或擊中地球!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檢測太陽日珥爆發,高能粒子流將於明天或擊中地球!
-
西安光機所在自由曲面光學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自由曲面被廣泛認為是一種革命性光學成像技術,是目前國際光學設計領域的研究熱點,NASA將其列為「Cutting Edge Technology
-
我國ICF黑腔動理學效應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日前,Physical Review Letters (IF=8.462)發表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慣性約束聚變(ICF)團隊關於ICF黒腔動理學效應研究的最新科研進展。論文第一作者為單連強副研究員,通訊作者為蔡洪波研究員和谷渝秋研究員。 慣性約束聚變(ICF)點火的實現必將是人類科學技術史上璀璨的明珠。
-
理論物理所在奇特強子態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郭奉坤最近在奇特強子態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精確測量奇特強子態X(3872)質量的全新方法。研究結果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Phys. Rev. Lett.夸克勢模型在強子譜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類模型將介子(自旋為整數的強子)和重子(自旋為半整數的強子)分別描述為一對正反夸克和三個夸克的束縛態,超出此圖像的強子便被稱為奇特強子態(包括膠球、混雜態、多夸克態、強子分子態等)。
-
NASA:太陽日珥爆發,高能粒子流將於兩天後擊中地球!
太陽南半球的一個日餌已經破裂,大量高能、超高速的粒子正向宇宙空間發射,不幸的是,地球剛好在此次日珥爆發的衝擊範圍內!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危害地球有一個磁場,它會保護地球不受太陽風暴中的高能帶電粒子轟擊,這非常簡單,絕大部分帶電粒子會被地球規律的磁場偏離遠離地球的方向,而有小部分則會進入地球的兩極,轟擊高層大氣而發出美麗的極光
-
太陽爆發產生高能帶電粒子
本報北京7月14日電(記者林英、通訊員羅楊)今天從北京市天文臺獲悉:最近幾次太陽爆發所產生的高能帶電粒子正以每秒1000千米的速度飛向地球,將從15日起的兩周內陸續對人類產生多方面影響。國家天文觀測中心懷柔觀測基地在7月11日凌晨6∶00觀測到一次太陽無線電波爆發,這次爆發的流量超過正常流量的12倍,是1996年以來最強的一次。從7月11日起至今,至少又連續發生了2次較大規模的太陽爆發。據中國天文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趙復垣介紹,高能帶電粒子會影響到地球電離層,使短波通訊,如軍用步話機、短波廣播等受到幹擾,甚至發生中斷。
-
高能天體的偏振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研究宇宙高能天體創造條件
這些年宇宙科學的發展很快,我們對於宇宙的很多現象,已經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當然宇宙無限廣袤,我們在研究宇宙科學的時候,還需要突破很多的科學極限。大家知道在宇宙中存著很多的神秘天體,比如黑洞、蟲洞,這些現象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也沒有一個很好的結論,大家對於這些天體的認識依舊在一個表面的層次。其實宇宙高能天體研究,就是上述這些研究的一把鑰匙,可是高能天體的研究確實難度極高。
-
電工所在碲化鎘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經中科院太陽光伏發電系統和風力發電系統質量檢測中心認證,其轉化效率達到12.78%,這標誌著電工所在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很大進展。 CdTe為直接帶隙半導體,帶隙寬度為1.5 eV(電子伏特),帶隙值與太陽光譜非常匹配,其理論效率高達29%。
-
人類首次在月球表面觀測到太陽高能粒子事件
當太陽活動爆發時,太陽高能粒子事件還會導致成千上萬倍的粒子流量增長,空間輻射也會因此而極大的增強。如果此時在月球表面有太空人活動,陡增的高能粒子輻射可能會嚴重危害到他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對太陽高能粒子到達月球的觀測將顯得尤其重要。
-
半導體所在柔性一維光電探測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最近,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沈國震課題組,在一維無機分枝同質/異質納米線製備及柔性光電探測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半導體所在柔性一維光電探測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