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輪效應:好壞迷人眼,一眼看不清!

2020-12-05 好奇世界的舒宜昂

聲明:本文一切資料來源於網絡和書籍(若侵則刪),而本人非專業人士,所寫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也可能會有錯漏。本意為和大家分享交流,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不喜勿噴,謝謝!

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暈輪效應。(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

你可曾遇到過讓你一見鍾情的人?就是在你看到他/她的瞬間,被他/她勾走了魂魄,立馬就產生了感情,並喜歡上了他。我倒是沒有遇到過,無法太詳細描述其中感受。

其實一見鍾情的機率很小,就我所知道的身邊並沒有相關案例。一見鍾情沒有不要緊,談過戀愛的人應該還是挺多。那麼談過戀愛的你是否在熱戀之時,會把對方放在最高的位置,當成是最完美最好的人?並且還會愛屋及烏。

如果還是沒有,也不要緊。那追星可曾有過呢?無論是娛樂圈的明星偶像、還是某些形象高大的英雄,甚至自己的長輩。不過主要是追明星,因為是小鮮肉或因為帥而喜歡,然後就會覺得他什麼都好,無條件地支持他。

以上這些情況或者相似的情況,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有遇到過。現在想一下,這些情況下的自己是否盲目呢?我敢說大部分人都是盲目的。因為人容易被一部分的好遮蓋了所有的壞,從而盲目的迷戀上某些人或者事物。這其實就是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光圈效應、光環效應、日暈效應。因為這種效應產生的知覺特點就是好像日暈和月暈一般,向周圍瀰漫和擴散。暈輪效應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心理因素,是人際交往互相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印象,還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典型例子。

常表現在人對其他人事物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其真實品質,形成一種好或壞的印象。特別是,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品質就會掩蓋人們對對方的其他品質和特點的正確了解。

暈輪效應並不只是因為我們對一個新的人事物了解太少、沒有充足的信息,更多是因為在獲得部分好的信息以後,我們自行用已知的信息去想像並擴展出這個人事物的其他信息,最終把剛認識到的人事物在自己的想像裡編得非常美好。並且在真正獲取關於這個人事物或好或壞的其他信息之前,都一直沉浸在自己所編造的「美好世界」中。

比如一見鍾情,當看到那個人的外貌真非常好看,或者看到那個人某項技能非常厲害,從而讓你覺得他/她很好,非常符合你的擇偶標準。這個時候,這個人的內在和家庭或者政治等背景,你都會不去考慮了,你只希望能馬上跟他在一起。

假設你真的可以做到雙方都一見鍾情並走到一起,那麼這段戀情很大可能是無法長久持續下去的,因為當深入了解之時,問題和矛盾就很有可能接踵而來,最終因為各方面不合適而終結戀情。並且一見鍾情的時候,你想像得越美好,可能分手的時候就會越慘烈。

戀愛也是同樣的,雖然不像是一見鍾情完全沒有了解的情況,但是人始終都是在深入交往的時候才會把自己的全部暴露給對方(有的可能是在結婚之後),那麼在完美過後的瑕疵是否能讓對方接受,就是未知數了。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所以雙方都要能接受才可以繼續走下去。

愛情是這樣,友情亦是這樣,而親情也有可能是這樣,畢竟親情是有血緣關係聯繫著,所以這種情況可能就相對少一些。

暈輪效應其實在引申之後,我們就可以得到名人效應和品牌效應。追星和買東西的時候認定某種品牌就是我們最常見的。一個人和一個品牌的影響力有多大,我覺得我無法描述。說得誇張一點,人是有可能把自己喜歡的明星或者品牌奉為「神」的。

因為暈輪效應而產生了「崇拜」,在深入了解以後,有可能發現所追的明星或者所用的品牌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從而結束了自己的「崇拜」。可是有些人因為暈輪效應的強大作用,會忽視所有負面的影響,繼續「崇拜」,甚至於要為自己心愛之物辯解一切負面影響。

有隻看好的,當然也有隻看壞的。同樣的原理,只不過那是看著別人好,現在看到全部都是壞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暈輪效應就稱為惡魔效應。如果把一個人看好的是會有危險的,那麼把人看壞同樣也是有危險的。

惡魔效應會帶來的負面情況就是以貌取人、刻板印象等。首先以貌取人,我們對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從他/她的外觀。從對方的穿著和佩戴、妝容等等外觀來劃分對方自己在心中那個等級。如果對方沒有給一個好的印象,還給了一個壞的印象,那麼這個人絕對在無意識下被分在了不好的等級中。以後每每遇到這個人,你可能都是先以對待壞人的態度去對待他/她。直到有一天你們有了機會接觸,他/她真正的樣子被你發現,你才可能會感嘆說:「原來他/她是這樣的人啊,我一直都誤會他/她了。/原來我一直沒看錯,還是不能和他/她靠太近。」

而刻板印象更會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影響判斷。刻板印象是對一類人或者是相似外觀的人有了一個固定的看法。因為刻板印象,你將會只用一種看法去對待他人,從而錯過真正認識一個的機會。如果一個老闆、一個招聘者總是被惡魔效應所駕馭,那麼將是可悲的。

暈輪效應是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可能我們每天都還是受其影響。也只有知道了才有可能是去正視自己的問題,能否正視且不說,但如果不知道就根本沒有可能去證實。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別人,其實這都是至關重要的。

個人覺得是重點的總結:

1.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光圈效應、光環效應、日暈效應。因為這種效應產生的知覺特點就是好像日暈和月暈一般,向周圍瀰漫和擴散。暈輪效應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心理因素,是人際交往互相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印象,還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典型例子。

2.常表現在人對其他人事物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其真實品質,形成一種好或壞的印象。特別是,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品質就會掩蓋人們對對方的其他品質和特點的正確了解。

3.暈輪效應其實在引申之後,我們就可以得到名人效應和品牌效應。追星和買東西的時候認定某種品牌就是我們最常見的。

4.有隻看好的,當然也有隻看壞的。同樣的原理,只不過那是看著別人好,現在看到全部都是壞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暈輪效應就稱為惡魔效應。惡魔效應會帶來的負面情況就是以貌取人、刻板印象等。

我是舒宜昂,希望你喜歡,歡迎留言討論,謝謝觀看!

相關焦點

  • 十大心理學效應暈輪效應
    暈輪 效應 定義 暈輪效應又稱
  • 2000日產Skyline GTR 暈輪效應
    最近小茹姐發現2000日產Skyline GTR 暈輪效應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很感興趣吧,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2000日產Skyline GTR 暈輪效應的具體詳情,那麼小茹姐就來給大家說說具體的一些問題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暈輪效應:美麗的皮囊遮不住醜陋的心靈
    那天,婀娜多姿的她身穿雲霧般輕柔曼妙的華麗衣裙,發上束金環,吹彈可破的肌膚,唇紅齒白,靈動的雙眼等無不讓舞會上的人為之震顫、沸騰,她一出現全場的目光便聚集到了她身上。在場的佳麗與之相比黯然失色,而在場的男賓則被她的天仙般的美貌和超凡脫俗的優雅氣質所吸引,這其中便包括了詩人普希金。婚後,兩人的種種不和,漸漸顯現。
  • 巧用「暈輪效應」,讓女人愛你不能自拔
    女人情感真摯,一旦動了情,就會有不離不棄的念頭。同樣的,男生亦是如此,如若真正愛上一個人,他們也會全力以赴,甚至冒著飛蛾撲火的危險,也要將緣分把握住,再苦再累也不足惜。可是,緣分畢竟是兩個人的事情,不是一個人努力的結果。即使一個人很愛,可是對方卻不願接納,或者相愛一段時間後,逐漸失去了新鮮感;那麼這份感情,又該如何繼續下去呢?
  • 生活中的經濟學(音頻)丨岑嶸:頭上長角的男神和暈輪效應
    也許你會覺得這有多可笑,但發行這枚銀幣的人——利西科馬斯不這麼想,他希望亞歷山大能長出角,這樣他就是神。頭上長角的男神和暈輪效應有著怎樣的聯繫?歡迎收聽本期生活中的經濟學,將為您解開謎底。頭上長角的男神和暈輪效應◎岑嶸如果你去大英博物院參觀,在亞歷山大廳,你會看到一枚帶有亞歷山大大帝頭像的銀幣。這是個美男子的頭像,鼻子和下巴的線條筆直,表現出了力量和古典美。但很快,你會發現頭像的特別之處,亞歷山大的頭上除了頭髮之外,還長著一對山羊角。
  • 暈輪效應: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心理學中有「暈輪效應」之說,月亮存在月暈的時候,便不能看清月亮的輪廓,人也是這樣。所以暈輪效應指的是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然後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的現象。而第一印象往往成為人好惡的憑據,所以我們不得不努力讓自己的第一印象好點好點再好點。
  • 常見心理學效應辨析
    (一)首因效應首因效應也叫首位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說的「第一印象」,比如去參加面試的時候我們著正裝就是為了給面試官留下良好的首因效應。
  • 如何判斷場效應管的好壞?
    昨天在知乎平臺看到了一位讀者給我留言問我MOS管的好壞該如何分辨(看了小編之前發的一篇關於MOS基礎性的文章)?說是自己在百度上搜,看到的方法自己實操,結果好壞沒測試出來,還把自己給整蒙圈了,今天小編就來幫忙捋一捋。
  • 如何測量場效應管好壞
    怎樣快速判斷場效應管的好壞將指針式萬用表撥至「RX1K」檔,並電調零。場效應管帶字的一面朝著自己,從左到右依次為:G(柵極),D(漏極),S(源極)。先將黑表筆接在G極上,然後紅表筆分別觸碰D極和S極,然後再對換表筆,再測,如這兩次測得的結果,都使萬用表的指針不動,那麼,初步判斷這個場效應管是好的。最後,在將黑表筆接在D極,紅表筆接在S極上,此時,萬用表指針應不動;然後再對換表筆,再測,此時,萬用表指針應向右擺動。
  • 感情質量的好壞,「鏡面效應」暴露了真相
    一段感情當中,我們很難去定義質量的好壞,兩個人對幸福感的體驗不同,終究是矛盾與幸福並存的,好的感情不一定沒有爭吵,壞的感情也不一定處處都是危機,幸福也不能和爭吵劃等號。兩個人過得幸福,無論是物質層面上,還是精神層面上,一定出處都透露著愉快和諧,彼此都擁有共情以及互相包容的能力。
  • 場效應管好壞測量視頻
    場效應管好壞測量視頻 姚遠香 發表於 2018-08-08 15:36:57   場效應管特點
  • 五大不可不知的心理學效應
    01, 巴納姆效應當你在進行星座性格測試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他說的簡直就是你本人,事實上,這就是很典型的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於1948年由伯特倫·福勒提出,該效應指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人格描述,並認為它特別適合自己並準確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點。其實不過是那些星座測試描繪了大多數人都會有的情況,只不過是你自己的主觀將你自己代入了。02, 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可以簡略的解釋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 教招備考-解析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非常有趣,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同時也是我們教師類考試的考點之一。下面老師就為大家梳理並解析一些咱們考試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一、理論解析(一)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指人與人交往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尤為重要。我們在面試時會精心打扮自己,以給對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這就符合首因效應的原理。
  • 知道五大心理學效應會讓你的婚姻更幸福
    這一最先的印象對他人的社會知覺產生較強的影響,並且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主觀性傾向,會直接影響到以後的一系列行為。 任何壞事,在開始時沒有阻攔掉,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夫妻生活也是這樣,如果有裂痕,及時化解,不要成為惡性循環,長期的夫妻關係惡化,一方必然會破罐子破摔。 四、暈輪效應 俄國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暈輪效應的作用吃了大苦頭。
  • 心理學:學會這三個效應,給你的第一印象加加分
    一、親和效應和自己有相似地方的人,你總會覺得更親切,更願意和他接近,這就是親和效應。而初次見面,你的親和力越高,你和對方愉快交談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暈輪效應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往往會被某人身上具有的某種優秀特徵深深吸引,並由此判定這個人各個方面都是優秀的,這就是暈輪效應。在大風天氣的前夜,月亮周圍會出現大大的圓環,十分好看。
  • 又見桃李梨杏櫻,不再傻傻分不清
    春已過半,薔薇科的各種花兒爭著跑著就趕來了,可還沒等你咂摸明白,有的已急急匆匆要去了,真箇亂花漸欲迷人眼。
  • 足彩的五大心理效應你中了哪個
    這十大心理效應是:鳥籠邏輯、破窗效應、責任分散效應、帕金森定律、暈輪效應、霍桑效應、習得性無助實驗、證人的記憶、羅森塔爾效應、虛假同感偏差。 前面說的十大心理效應,我分析了一通,還是有那麼幾個效應是能跟玩足彩掛上鉤的,下面就來說說這些個心理效應反映在玩足彩上有什麼表現。 我選取了其中的五大心理效應,分別是:鳥籠邏輯、破窗效應、暈輪效應、習得性無助實驗、虛假同感偏差。
  • 戀愛裡的三種心理效應
    今天我們聊聊產生了愛情的兩個人,在戀愛裡的三種心理效應,這些心理效應,雖然會讓你們的愛情變得更加美好,但也會帶來婚姻裡的適應難度。但是更多的情況是,如果交往的時間一長,褪去了戀愛初期的粉紅濾鏡,就會發現對方可能並不符合自己想要的,愛情破滅後,往往會比正常的分手更加痛苦。
  • 戀愛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心理效應
    你是不是擔心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擔心表白被拒絕後的尷尬?你看不清自己的內心,也不確定對方是否有意,於是患得患失,為了心儀的他(她)常常不自覺的躁動、欣喜或者惴惴不安。其實表白並不是什麼難事,這只是單純表達自己的一份喜歡罷了,大多數人不敢表白怕的是表白之後連朋友都做不成,或者是以後見面會很尷尬。
  • 假的比爾蓋茨疫情公開信流傳背後的心理學效應,咋擺脫其控制?
    01.假信流傳的6個原因1.1暈輪效應啥是暈輪效應?我們先看3個有意思的故事。事關兩位中國古代名人和一位世界名人。1.1.1洛陽紙貴左思「十年磨一劍」,寫成《三都賦》。本想藉此報效國家,揚名天下,不料處處受阻。左思無奈,找到了文學名家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