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一切資料來源於網絡和書籍(若侵則刪),而本人非專業人士,所寫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也可能會有錯漏。本意為和大家分享交流,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不喜勿噴,謝謝!
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暈輪效應。(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
你可曾遇到過讓你一見鍾情的人?就是在你看到他/她的瞬間,被他/她勾走了魂魄,立馬就產生了感情,並喜歡上了他。我倒是沒有遇到過,無法太詳細描述其中感受。
其實一見鍾情的機率很小,就我所知道的身邊並沒有相關案例。一見鍾情沒有不要緊,談過戀愛的人應該還是挺多。那麼談過戀愛的你是否在熱戀之時,會把對方放在最高的位置,當成是最完美最好的人?並且還會愛屋及烏。
如果還是沒有,也不要緊。那追星可曾有過呢?無論是娛樂圈的明星偶像、還是某些形象高大的英雄,甚至自己的長輩。不過主要是追明星,因為是小鮮肉或因為帥而喜歡,然後就會覺得他什麼都好,無條件地支持他。
以上這些情況或者相似的情況,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有遇到過。現在想一下,這些情況下的自己是否盲目呢?我敢說大部分人都是盲目的。因為人容易被一部分的好遮蓋了所有的壞,從而盲目的迷戀上某些人或者事物。這其實就是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光圈效應、光環效應、日暈效應。因為這種效應產生的知覺特點就是好像日暈和月暈一般,向周圍瀰漫和擴散。暈輪效應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心理因素,是人際交往互相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印象,還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典型例子。
常表現在人對其他人事物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其真實品質,形成一種好或壞的印象。特別是,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品質就會掩蓋人們對對方的其他品質和特點的正確了解。
暈輪效應並不只是因為我們對一個新的人事物了解太少、沒有充足的信息,更多是因為在獲得部分好的信息以後,我們自行用已知的信息去想像並擴展出這個人事物的其他信息,最終把剛認識到的人事物在自己的想像裡編得非常美好。並且在真正獲取關於這個人事物或好或壞的其他信息之前,都一直沉浸在自己所編造的「美好世界」中。
比如一見鍾情,當看到那個人的外貌真非常好看,或者看到那個人某項技能非常厲害,從而讓你覺得他/她很好,非常符合你的擇偶標準。這個時候,這個人的內在和家庭或者政治等背景,你都會不去考慮了,你只希望能馬上跟他在一起。
假設你真的可以做到雙方都一見鍾情並走到一起,那麼這段戀情很大可能是無法長久持續下去的,因為當深入了解之時,問題和矛盾就很有可能接踵而來,最終因為各方面不合適而終結戀情。並且一見鍾情的時候,你想像得越美好,可能分手的時候就會越慘烈。
戀愛也是同樣的,雖然不像是一見鍾情完全沒有了解的情況,但是人始終都是在深入交往的時候才會把自己的全部暴露給對方(有的可能是在結婚之後),那麼在完美過後的瑕疵是否能讓對方接受,就是未知數了。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所以雙方都要能接受才可以繼續走下去。
愛情是這樣,友情亦是這樣,而親情也有可能是這樣,畢竟親情是有血緣關係聯繫著,所以這種情況可能就相對少一些。
暈輪效應其實在引申之後,我們就可以得到名人效應和品牌效應。追星和買東西的時候認定某種品牌就是我們最常見的。一個人和一個品牌的影響力有多大,我覺得我無法描述。說得誇張一點,人是有可能把自己喜歡的明星或者品牌奉為「神」的。
因為暈輪效應而產生了「崇拜」,在深入了解以後,有可能發現所追的明星或者所用的品牌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從而結束了自己的「崇拜」。可是有些人因為暈輪效應的強大作用,會忽視所有負面的影響,繼續「崇拜」,甚至於要為自己心愛之物辯解一切負面影響。
有隻看好的,當然也有隻看壞的。同樣的原理,只不過那是看著別人好,現在看到全部都是壞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暈輪效應就稱為惡魔效應。如果把一個人看好的是會有危險的,那麼把人看壞同樣也是有危險的。
惡魔效應會帶來的負面情況就是以貌取人、刻板印象等。首先以貌取人,我們對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從他/她的外觀。從對方的穿著和佩戴、妝容等等外觀來劃分對方自己在心中那個等級。如果對方沒有給一個好的印象,還給了一個壞的印象,那麼這個人絕對在無意識下被分在了不好的等級中。以後每每遇到這個人,你可能都是先以對待壞人的態度去對待他/她。直到有一天你們有了機會接觸,他/她真正的樣子被你發現,你才可能會感嘆說:「原來他/她是這樣的人啊,我一直都誤會他/她了。/原來我一直沒看錯,還是不能和他/她靠太近。」
而刻板印象更會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影響判斷。刻板印象是對一類人或者是相似外觀的人有了一個固定的看法。因為刻板印象,你將會只用一種看法去對待他人,從而錯過真正認識一個的機會。如果一個老闆、一個招聘者總是被惡魔效應所駕馭,那麼將是可悲的。
暈輪效應是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可能我們每天都還是受其影響。也只有知道了才有可能是去正視自己的問題,能否正視且不說,但如果不知道就根本沒有可能去證實。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別人,其實這都是至關重要的。
個人覺得是重點的總結:
1.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光圈效應、光環效應、日暈效應。因為這種效應產生的知覺特點就是好像日暈和月暈一般,向周圍瀰漫和擴散。暈輪效應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心理因素,是人際交往互相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印象,還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典型例子。
2.常表現在人對其他人事物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其真實品質,形成一種好或壞的印象。特別是,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品質就會掩蓋人們對對方的其他品質和特點的正確了解。
3.暈輪效應其實在引申之後,我們就可以得到名人效應和品牌效應。追星和買東西的時候認定某種品牌就是我們最常見的。
4.有隻看好的,當然也有隻看壞的。同樣的原理,只不過那是看著別人好,現在看到全部都是壞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暈輪效應就稱為惡魔效應。惡魔效應會帶來的負面情況就是以貌取人、刻板印象等。
我是舒宜昂,希望你喜歡,歡迎留言討論,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