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成功的數學預測:用狄拉克方程推導出電子自旋

2021-01-13 騰訊網

當詹姆斯·金斯(James Jeans)爵士宣稱「上帝是一位純粹的數學家!」時, 他指的是這樣一個事實:自然界大多數的基本過程都遵循著優雅的數學關係。科學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理論科學家可以用數學做出預測,而實驗科學家可以檢驗這些預測。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

當天文學家發現天王星運動的速度比牛頓引力定律預測的要快後,他們成功地利用數學預測了海王星的存在。

為了解決β衰變的能量守恆問題,泡利提出了中微子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測了引力波黑洞的存在。

除此之外,反物質無線電波希格斯玻色子等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數學預測。

有時這些預測具有驚人的精確性。物理理論的力量或許最成功地體現在對於電子自旋的預測上。

很久以前法拉第就發現,運動的電荷會產生磁場;線圈中流動的電流是電動機的基礎。即使是靜止的電子也有磁場,因為所有的電子都有自旋。就像每個電子都攜帶有相同的電荷一樣,它們也有著相同的自旋量。這種內秉的旋轉屬性將電子變成一個微小的磁鐵。

物理學家自然想知道電子的磁性有多強。如果把電子看作是一個極小的旋轉球,計算就很容易。但理論計算得出的電子自旋結果只有實驗測量結果的一半。

這種差異可以解釋為,電子的固有自旋與普通的旋轉不同。為了說明這種區別,可以想像有一個宇宙魔術師把地球顛倒了過來,要將地球再轉180度才能恢復正常。一個360度的旋轉會使地球回復到初始狀態。這一切似乎很顯然。

但問題是,如果把一個電子旋轉360度,它不會回到初始狀態——要旋轉720度才可以。實驗物理學家可以很容易地進行一次這樣的實驗以檢驗將電子旋轉兩圈的結果。因此對於電子來說,旋轉有著全然不同的意義。由於電子要旋轉兩次才能回歸到初始狀態的奇怪需求,電子磁性的強度也同樣增加了一倍。

上世紀20年代末,一個簡單的方程優雅地描述了這一切,這個方程被稱為狄拉克方程。狄拉克通過將量子理論相對論結合,推導出了電子自旋的特殊幾何性質。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我們可以看見優雅而簡潔的狄拉克方程。

然而,簡單的將2這個因子納入考量似乎並不正確。因為嚴謹的測量結果表明,電子的磁場比狄拉克方程預測的結果要大0.1%左右。因此,解決這個差異是現代理論物理學的一大勝利。

電子在運動時會發射出光子,描述這個過程需要微觀世界的物理學——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神秘的規則允許電子發射光子到廣闊的世界,並且允許電子在發射了一個光子之後,再迅速地將這個光子吸收。那些在被吸收之前只能短暫存在的光子被稱為「虛」光子,以區別於那些飛向遠方的「真實」光子。

根據這種量子描述,所有的電子都被包裹在一片虛光子云中。這種虛光子云會導致真實的物理效應(儘管很微弱),比如能略微改變電子的磁場。

要計算到底改變了多少是極其困難的。1948年,量子電動力學(QED)的奠定人之一朱利安·施溫格(Julian Schwinger)第一個做出了嘗試,他發現對於因子2來說,應該有一個校正因子α/π,其中α是所謂的精細結構常數——自然界另一個具有深刻內涵的常數。它的值約為0.0023228,對解決理論與實驗的不相符具有很大的幫助。

在施溫格的名字上刻著α/2π。| 圖片來源:Jacob Bourjaily/Wikipedia

施溫格的公式銘刻在他的墓碑上。但在他1994年去世前,實驗物理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正競相測量和計算電子的磁場,以得到前所未有的精度。施溫格的計算只是一個初步的近似。

要改進這一結果意味著,不僅要考慮電子周圍的虛光子,還要考慮虛電子,粒子不斷湧出和消失,就像是沸水的氣泡。計算這些過程對校正因子的影響需投入巨大的努力。儘管如此,如今的理論和實驗結果已高度吻合,只存在大約萬億分之一的差異,這代表的是歷史上對物理理論最成功的檢驗。在其他科學領域中,理論值與實驗值是無法達到如此精確的。

亞里斯多德曾說,自然界憎惡真空。他是對的。大自然不僅用虛粒子云來填充空間的真空,還用細微的調整來修飾電子的性質。如果不是因為物理學家相信數學的力量能夠更精細地描述世界,這些細微的調整可能永遠不會被人注意到。

https://cosmosmagazine.com/mathematics/history-s-most-successful-mathematical-prediction

相關焦點

  • 史上最成功的數學預測:用狄拉克方程推導出電子自旋
    時, 他指的是這樣一個事實:自然界大多數的基本過程都遵循著優雅的數學關係。科學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理論科學家可以用數學做出預測,而實驗科學家可以檢驗這些預測。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當天文學家發現天王星運動的速度比牛頓引力定律預測的要快後,他們成功地利用數學預測了海王星的存在。
  • 史上最成功的數學預測 | 電子自旋
    時, 他指的是這樣一個事實:自然界大多數的基本過程都遵循著優雅的數學關係。科學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理論科學家可以用數學做出預測,而實驗科學家可以檢驗這些預測。很久以前法拉第就發現,運動的電荷會產生磁場;線圈中流動的電流是電動機的基礎。
  • 電子自旋算得上史上最成功的數學預測?
    時, 他指的是這樣一個事實:自然界大多數的基本過程都遵循著優雅的數學關係。科學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理論科學家可以用數學做出預測,而實驗科學家可以檢驗這些預測。物理理論的力量或許最成功地體現在對於電子自旋的預測上。很久以前法拉第就發現,運動的電荷會產生磁場;線圈中流動的電流是電動機的基礎。即使是靜止的電子也有磁場,因為所有的電子都有自旋。就像每個電子都攜帶有相同的電荷一樣,它們也有著相同的自旋量。這種內秉的旋轉屬性將電子變成一個微小的磁鐵。
  • 狄拉克的方程遊戲(一)
    ——P.A.M.狄拉克 關於狄拉克方程在所有的物理學方程中,狄拉克方程或許是最 「不可思議」的。它的推導最直截了當,極少受實驗的約束,是一個具有最奇異和最驚人影響的方程。1928年初(原始論文的接收日期是1月2日),一個剛從電力工程轉行到理論物理的25歲的年青人保羅·阿德裡安·莫裡斯·狄拉克(1902~1984)推導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方程,這個方程後來一直被稱之為狄拉克方程。狄拉克的目標非常具體,即瞄準了當時的熱門課題。他想寫出一個能比已有的一些方程更精確地描述電子行為的方程。
  • 數理史上的絕妙證明:電子自旋是相對論性質
    泡利量子力學方程是電子的量子力學方程的第二層次,波函數是兩分量的,稱為旋量(spinor)。兩分量波函數足以描述電子這樣的自旋為1/2的粒子。1928年,狄拉克(P. A. M. Dirac, 1902-1984)構建了關於電子的相對論量子力學方程。
  • 數理史上的絕妙證明:電子自旋是相對論性質|賢說八道
    泡利量子力學方程是電子的量子力學方程的第二層次,波函數是兩分量的,稱為旋量(spinor)。兩分量波函數足以描述電子這樣的自旋為1/2的粒子。1928年,狄拉克(P. A. M. Dirac, 1902-1984)構建了關於電子的相對論量子力學方程。
  • 狄拉克的方程遊戲(三)
    其中最後兩位數字的不確定性已標出。這是在最錯綜複雜的——但卻是精確定義的!——理論計算與所有科學中最精細的——但卻是精確控制的!——實驗之間的最難的、最精確的對比。這就是費曼所說的「我們最驕傲的財富」的含義。電子磁矩及其同類粒子μ子磁矩更精確的測定仍是實驗物理的一個重要的前沿。
  • 量子力學英雄譜|玻爾茲曼|量子力學|費米-狄拉克|粒子|愛因斯坦
    曹則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量子力學也是自然科學史上被實驗證明最精確的一個理論,但是量子的觀念,沒有人能夠理解。我說的沒有人能夠理解,絕不是指像我們這個層次的人,而是說連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都不能理解。
  • 狄拉克方程:「反物質」的先知,量子力學與狹義相對論的調停者
    我們知道,20世紀科學界最璀璨的兩顆雙子星,無異於就是量子力學與相對論,而愛因斯坦與玻爾的四次大論戰讓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那個時候,為了反擊海森堡,1926年,薛丁格從經典力學的哈密頓-雅可比方程(使用分析力學中求解動力學問題的一個方程)出發,利用變分法(一種求解邊界值問題的方法)和德布羅意方程,最後求出了一個非相對論的方程,用希臘字母ψ來=代表波的函數,最終形式是:這就是名震 20 世紀物理史的薛丁格波動方程。
  • 最純潔的科研工作者——狄拉克
    在另一個場合,楊先生又用高適在《答侯少府》中的詩句:「性靈出萬象,風骨超常倫。」來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論。認為狄拉克方程確實包羅萬象,而又能讓人感受到其中噴發而出的靈感。狄拉克特別追求物理規律的數學美,比較科學和詩,他有一段精彩評論,令人聽後不由得莞爾一笑。
  • 奇人狄拉克和他的怪數學
    狄拉克寡言少語,被譽為是最奇怪的人。狄拉克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為我們留下了狄拉克方程和狄拉克函數。狄拉克方程解釋了電子的自旋、預言了反物質的存在,而狄拉克函數則不僅可用於表示點源,它還讓傅立葉分析和格林函數方法迸發了新的活力。1955年,東西方冷戰正酣的時候,一位英國教授訪問了莫斯科大學。
  • 狄拉克的方程遊戲(五)
    奇怪的是,狄拉克不接受這種新的做法。在早期,當使用的數學方法是陌生的和粗略的並且包含了一定量的受靈感啟示的猜測時,也許謹慎是有道理的。不過技術性的困難適時地被克服了。費曼把QED稱為「物理學的寶石——我們最驕傲的財富。」
  • 探索量子力學世界的語言,薛丁格方程的誕生——波動力學
    狄拉克等著圖書館一開門兒,馬上就竄進去。然後再書堆裡就一頓找,終於找到他需要的東西了。這東西叫做泊松括號。是法國數學家泊松在解哈密頓正則方程的時候發明的一種數學符號。狄拉克就發現,假如海森堡的格子用泊松括號的形式改寫一下,那麼就會變得清晰簡潔。符合乘法交換律的,狄拉克管他們叫C數,不符合乘法交換律的狄拉克叫他們P數。反正經過一系列改造,狄拉克就搞定了。
  • 洛倫茲因子(相對論因子)在光速條件下的有限解——推導過程
    洛倫茲還推導出了最終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1905年)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變換方程。這篇文章是關於後者的成就。這個假設可以用n=1來測試,對於氫原子的基態電子,你會發現一個對應的j值,最重要的是,在那個電子層中電子的確切速度大約是v = 2187308.1716 m/s。
  • 薛丁格方程
    方程的數學形式含時薛丁格方程含時薛丁格方程描述物理系統隨時間演化,其最廣義形式為:術語「薛丁格方程」可以指廣義形式的薛丁格方程,也可指具體形式的薛丁格方程。廣義形式的薛丁格方程名如其實,可以應用於廣泛量子力學領域,表達從狄拉克方程到量子場論的各種方程,只要將哈密頓算符的各種複雜表達式代入即可。
  • 粒子世界:第一個反物質,上帝預言家狄拉克預言正電子存在
    就只適用於低速,如果是高速問題,那就只能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了,粒子基本上都是高速問題,所以這個薛丁格方程的相對論版本就一直沒有,讓人們就很頭疼。量子力學自概念克萊因和戈登這兩個人倒是給出了一個相對論版本的,就是克萊因戈登方程,他倆是分別推導的,但是他這個方程又只適用於自旋為零的粒子
  • "最奇怪的人」狄拉克和他的完美函數
    狄拉克的δ函數,正好就是這種三位一體的科學技術理論的完美產物。狄拉克一生多思寡言,總是被同事稱為怪誕之人。倫敦博物館資深研究員格雷厄姆•法米羅2009年出版了一本關於狄拉克的傳記文學作品,書名中直呼這位科學天才為「最奇怪的人」。
  • 狄拉克和他的 δ 函數
    更重要的是,狄拉克的名字和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成果之一的「量子力學」密不可分。1928 年狄拉克 26 歲,提出了一個符合相對論的關於電子的方程式,即後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這裡簡寫為:這個方程式被後人稱為是世界上和歷史上最漂亮的幾個方程式之一,它能非常成功地推導出所有已知的關於電子的屬性。但是,這個方程式隱含著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它有具有負能量的量子態的解,而這一點是違背當時物理學基本理論的。可是,把這種解丟掉的話又會引來一些數學的內在矛盾。怎麼辦呢?
  • 含有自旋磁矩量的新薛丁格方程誕生了
    通過引入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理論,改造了經典的薛丁格方程,並隱約地給出了一個電子「自旋」存在的「背影」,但這個方程還是沒有真正地展現出粒子自旋磁矩及力的要素來。也許正是因為薛丁格方程缺失了對自旋及其磁矩的描述,故用經典力學或經典電磁學很難理解到它的精髓所在
  • 量子力學大師狄拉克的卓越人生:物理追求美就足夠了
    理工專業兼治的成才之路與工作簡歷1902年8月8日, 狄拉克出生於英國布列斯託爾 (Bristol) 城的一個書香之家。他的父親是瑞士人, 就在該城的一所貿易高級職業學校教法語, 其母是英國人。在父親的影響下, 狄拉克從小就學法語, 酷愛數學, 並表現出非凡的數學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