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4 月,汽車照明及電子產品供應商海拉(Hella)繼續深化在中國市場的布局,與北汽集團子公司海納川(BHAP)建立電子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名為「海納川海拉電子(江蘇)有限公司」,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組建合資企業。「海納川海拉電子」也成為這家全球知名「燈廠」在中國從事電子產品生產的第一家合資企業。
實際上,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自 2014 年起,海拉已經與海納川成立了針對汽車照明產品的合資企業,去年 10 月,該合資企業在天津武清建成的新工廠正式啟用。
針對這家全新的電子產品合資公司,海拉和海納川雙方所持的股份均等,其位於江蘇鎮江的製造工廠正在建設中,工廠初期的生產面積為 7000 平方米,可提供超過 200 個工作崗位,預計於 2020 年初開始批量生產,首批產品是為北汽集團客戶生產的各種電子控制單元。未來的產品系列將涵蓋能源管理及輔助駕駛方面的組件。
此外,海拉中國電子事業部執行副總裁 Frank Petznick 告訴雷鋒網新智駕,他們還計劃在合資公司建立研發中心,並研發電氣化等相關產品,包括應用了海拉前沿技術的鋰離子電池管理系統和其他電子元件。
海拉方面對於這家正在建設中的電子產品新工廠寄予厚望,他們預計,在量產開啟後的幾年裡,該工廠的營業額將達到 10 億人民幣,規模也會非常大。
不難看出,海拉在此時選擇再度與中國本土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聯合,打造一家汽車電子產品企業並進行本土化生產,看中的正是在自動駕駛、數位化及電氣化等趨勢的驅動下,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
「燈廠」海拉正在快速緊追著汽車市場的「熱點」。
毫米波雷達產品是海拉一直在生產和研發的,包括目前市場最受期待的 77GHz 毫米波雷達。據了解,海拉的新一代 77GHz 雷達將覆蓋汽車的 4 個角,能夠實現全景檢測。
此外,在今年 1 月,海拉推出了基於車載攝像頭的駕駛輔助系統(ADAS)開放平臺,一經開放,用戶將可以根據需求對硬體設備和一系列軟體系統(如照明控制、車道/交通標誌/行人和物體識別)進行自由匹配和更新。值得一提的是,該平臺還為未來自動駕駛軟體系統的升級做好了硬體儲備。這一系統平臺預計將於 2019 年正式上市。
更值得一提的是,海拉目前也在進行雷射雷達的研發,只是不知道,之後海拉會推出怎樣一款雷射雷達產品。
關於新合資企業的更多信息,以及海拉在汽車大變革時代針對中國市場的布局和野心。雷鋒網新智駕不久前採訪了海拉中國電子事業部執行副總裁 Frank Petznick(下圖左,下文稱 Frank)以及海拉中國汽車電子技術中心高級副總裁 Peter Willemsen(下圖右,下文稱 Peter),他們給出了很多值得參考的答案。
一、工廠選址鎮江,2020 年開啟量產
雷鋒網新智駕:海拉與海納川在汽車照明領域已經進行了合作,現在又將合作擴展至汽車電子領域。作為電子事業部的第一家合資公司,海拉在選擇合作夥伴以及時間節點上是怎樣考慮的?是否還會有其他一些本土供應商的選擇?
Frank:海拉與海納川的合作非常成功,海納川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雙方在汽車照明領域的合資公司前景看好,我們希望將汽車照明領域合作的增長勢頭擴大到汽車電子產品領域。我們堅信,與海納川的合作,讓我們能夠將汽車電子與照明技術結合起來,為客戶提供更卓越的功能性產品。
此外,我們也在尋求技術領域的其他合作夥伴。主要關注電氣化、自動駕駛和互聯化等領域的技術。
雷鋒網新智駕:海拉與海納川各自為合資企業準備的重點技術有哪些?是否有全新的技術注入到這家合資公司?
Peter:這家合資公司將建立新的製造工廠,生產先進的汽車電子產品。初期我們將主要為汽車照明系統提供電子元件和為海納川集團子公司提供天窗電子元件。下一步我們將產品擴展至電氣化等主要市場趨勢領域,為合資公司建立和提升研發能力。
Frank:我們計劃在合資公司建立研發中心,並研發電氣化等相關產品,包括應用了海拉先進技術的鋰離子電池管理系統和其他電子元件。目前已經有很多大型主機廠應用了這些技術,例如戴姆勒。此外,我們計劃在這家合資公司研發類似的系統和產品。
雷鋒網新智駕:海拉和海納川在這家合資企業的各自佔比是多少?投資公司管理層雙方的人員配置是怎樣的?
Peter:這家合資公司雙方佔比均等。我們將建立一家全新的工廠,雙方都將進行大量投資,用於裝潢和引進生產設備。
目前,管理團隊正在籌備中。海拉與海納川籤訂的合資公司合約中包含了管理團隊的構架,並規定了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雙方都正在組建團隊,最終完成企業的管理層人員配置。
雷鋒網新智駕:這個工廠為什麼選址在鎮江?工廠現在建的進度如何?
Frank: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海納川提供了方便未來發展的廠房設施。另一方面,地理上離上海不遠。我們的主要電子業務在上海。我們將從上海工廠挑選合適人員去幫助建設新工廠。因為兩地有互通的高鐵,這些人員去新工廠非常方便。
Peter:目前,海納川工業園區正在籌備中。我們正在商談工廠建設的一些細節。例如需要增加哪些設施。預計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將完成廠房的建設,並開始建築裝潢,以達到作為一個先進位造基地的要求。我們預計在明年的中下旬引進生產設備,開始試製,並在 2020 年進行首次批量生產。
二、車燈與電子業務並重,大力擴展自動駕駛產品
雷鋒網新智駕:海拉在車燈和電子這兩大業務上的規模是如何劃分的?海拉是否將對電子這塊進行更多的投資?
Frank:海拉車燈和電子規模相等。未來幾年,海拉的兩大業務會繼續增長。海拉的優勢不在於某一個業務的快速發展,而在於兩大業務的融合。我們能夠利用我們在汽車電子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產品,與照明產品相結合,提供其他企業無法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對我們而言,兩大業務在現在和將來都同等重要。
雷鋒網新智駕:海拉在互聯和自動駕駛趨勢方面有哪些研究和進展?
Frank:在互聯化方面,我們有許多基於雲端的應用。例如,利用外部雲端,通過手機進入車輛。針對空氣汙染,我們有 PM2.5 傳感器,可以將雲端的數據和本地傳感器上的數據結合起來。在自動駕駛方面,我們有多種雷達系統和應用已經實現了本地化生產。我們正在推出一款開放式攝像頭軟體平臺,並將其引入中國市場。
對於攝像頭軟體系統,我們採取授權的模式。我們與攝像頭供應商合作,為他們提供我們的開放式軟體,他們可以在授權模式下,將其應用到攝像頭上。我們致力於從攝像頭供應商中獨立出來,他們不會是我們軟體系統的唯一使用方,但他們可以利用我們的開放式平臺,將軟體包含的功能添加到攝像頭中。
我們會將該平臺引進中國。我們可能會在中國設立海拉 Agalia 的分公司,為中國提供更好的支持。
雷鋒網新智駕:目前海拉毫米波雷達的銷售和研發的狀況如何?能否透露一點關於成本的信息,比如說我提供一套 77GHz 的方案給我們的客戶,售價區間是多少?
Peter:海拉正在研發 77GHz 雷達技術。我們會將該技術引進中國,並實現本地化生產。
Frank:我們目前正在與 3 到 4 家主機廠洽談 77GHz 雷達產品的合作。合作一旦確定,我們將為客戶供貨。同時,我們正在商討如何將該產品和應用引進中國。我們可能會與中國的合作方進行合作,實現整套 77GHz 雷達系統的本地化。
這個價格區間比較大。因為客戶有不同的應用,產量不同,客戶對系統的要求不同,相應的價格也不一樣,價格主要是基於系統的配置。
Peter:我們新一代的 77GHz 雷達將覆蓋汽車的 4 個角,能夠實現全景檢測。在長距雷達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這並不是能夠檢測 200-300 米的長距雷達,而是能夠實現 360 度全景的雷達,是海拉多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我們預計該產品在未來幾年的需求將有大幅增長。
雷鋒網新智駕:關於 77GHz 毫米波雷達,中國目前有很多初創公司、一級供應商和二級供應商在生產這類雷達,很多公司說他們的優勢在於研發的投入大大低於國際化的供應商,而且他們的價格也會相對較低,請問您對此如何評判?
Peter:我們非常清楚目前中國的市場情況。我們雷達產品高度集成,其核心是在一個基於RF-CMOS 技術和工藝的晶片上。同時我們與供應商達成了合作戰略,因此在價格上非常有優勢。
雷鋒網新智駕:海拉目前在生產雷達產品,也提供攝像頭的軟體解決方案,那麼你們針對雷射雷達的計劃是什麼?
Frank:我們也在研發雷射雷達。我們在幾年前有過這方面的研發,但後來因為各方面因素比如技術還不是很成熟而中斷,最近我們又開始繼續研發雷射雷達,以完善我們的產品線,預計該產品會在兩年後上市。海拉已經在雷射 LED 車燈領域進行研發活動,因此雷射雷達只是我們產品線的自然延伸。
三、中國戰略:引進人才、投資初創企業
雷鋒網新智駕:海拉在中國本土發展的突破點是什麼?
Frank:人才的競爭是關鍵。我們正在與很多大學進行合作,在中國培養年輕的學生,讓他們未來能夠成為優秀的工程師。目前我們需要引進大量的工程師,以支持新科技的研發。
雷鋒網新智駕:之前海拉正在跟中國的一些創新公司合作,可能也是一個外部創新孵化的方式,目前進展如何?在中國是不是已經有了投資?投資規模如何?
Peter:海拉一直在不斷發展創新,對先進的技術進行投資。在過去的 12 個月裡,我們將與 Plug and Play 的合作拓展至中國,並與上海嘉定創新聯盟進行合作。海拉也正在建立自己的投資公司以及孵化器公司。
Frank:作為一家上市企業,不方便透露具體資金數額,但是我們十分重視對中國初創公司的投資。我們不僅為初創公司注入資金,也會分享汽車市場的多年經驗,幫助他們將好的想法在未來汽車上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