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馳也不玩了,僅剩日韓等車企堅持
總的來看,目前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和純電動乘用車的爭論已經基本定型了,中美歐三地車企都在堅持純電動乘用車的開發,只有日韓車企還在堅持開發氫燃料電乘用車。此外,在氫燃料電池更廣泛的運用上,大多數車企都選擇了商用車的路線。
-
新特汽車入駐AGL聯盟成首家加盟的中國車企
來源:環球資訊網作為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車聯網已經成為每一個車企都在著力布局的重點技術。目前,最主流的車載系統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黑莓的QNX、一類是基於Linux的作業系統。AGL聯盟作為汽車行業最大的車聯網開源平臺,吸引了包括奔馳、豐田、日產、捷豹路虎、福特、馬自達等主流汽車品牌的入駐。據了解,聯盟最近迎來了首家中國車企的加盟,國內新能源汽車新銳勢力新特汽車正式入駐,且在其首款量產車型DEV 1上搭載了以AGL為基礎打造的D-OS系統。
-
當電池成為汽車「心臟」,車企與寧德時代們爭奪控制權
車企與電池廠的競合與博弈,正在逐漸滲透進彼此的深處。 自產還是外採,車企曾徘徊 提到車企自產電池,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比亞迪,它不僅是一家整車製造企業,同時也是中國新能源電池領域的頭部供應商之一。
-
「汽車人」2021年打開了跨國車企「破壞性」轉型的加速器
無論從哪個角度衡量,中國都將成為汽車「再造」領域的試驗田與主戰場。特別是對跨國車企來說,後疫情時代遠未安定的世界,沒有哪個市場能夠有與中國比肩的車市規模與活力。文/《汽車人》管宏業2021年,中國市場倒逼跨國車企亮出各自「絕活」,競爭再度加劇。如大流行暴發之初的一個假說,新冠肺炎很可能是一個規模最大的歷史加速器。
-
走近烏拉爾車輛廠,探尋這家軍工名企百年不衰的秘訣
本期,筆者將帶您走近烏拉爾車輛廠,探尋這家軍工名企百年不衰的秘訣。提起俄制坦克,人們首先會想到T-34、T-72等T系列坦克,這些性能優異的戰車都出自同一家工廠——烏拉爾車輛廠。半個多世紀以來,烏拉爾車輛廠生產的坦克備受世人關注。「沙漠風暴」行動期間,一家西方報紙報導:「海灣戰爭中,敘利亞軍隊裝備的俄制T-72坦克表現不俗,在多日沙漠行軍中,沒有一輛發生故障。」俄媒還曾報導:「一輛T-90坦克在車臣戰爭中被7發反坦克火箭彈命中後仍能繼續作戰。」
-
口罩成為全球「硬通貨」 汽車巨頭紛向中國車企「抄作業」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翟亞男 北京報導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隻口罩可見中國製造的能量。疫情之下,中國車企轉產醫療物資的反應速度和製造能力讓國人不禁為之點讚,從造口罩、消毒液到口罩機,「大材小用」的五菱、比亞迪們結合自身優勢成為戰役中的堅強後盾。
-
六大車企鬧分家!全球汽車產業進入新周期,福特奔馳大陸已經拆了
文 | 車東西蔚來IPO昨日刷了屏,與之相對的是不斷更新中的特斯拉私有化的消息。當汽車產業中的新興玩家吸走了絕大多數關注度時,傳統整車廠與零部件供應商們的風頭似乎全被搶盡。但其實,在汽車產業迎來四化的趨勢之際,眾多整車廠與零部件供應商都予以高度重視,不惜以「慘烈」的方式來實現轉身。
-
汽車晶片缺貨,多家車企尋找替代料或停產應對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汽車行業就已受到晶片緊缺影響,大眾汽車也正式承認了半導體晶片短缺的這一事實,有消息稱他們在中國合資廠因此幾近停產,並將調整其在中國、北美和歐洲工廠的生產計劃。不過,紅旗、廣汽、上汽通用、一汽豐田、北京奔馳等廠商以及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均表示影響不大,比亞迪更是表示,公司在新能源電池、晶片等方面有一整套產業鏈,不僅可以充分自給,還有餘量外供。Tier 1廠商表示:都是上遊晶片廠不給力除整車廠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面臨挑戰。
-
擴大市場份額 特斯拉考慮收購傳統車企
據外媒報導,馬斯克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為了拓寬市場佔有率和業務範圍,特斯拉有收購傳統車企的打算,只是馬斯克並未透露對哪家傳統車企感興趣。截至當地時間12月1日收盤,特斯拉總市值已經達到5542.94億美元,是通用汽車(市值639.51億美元)的8.7倍,的確有收購傳統車企的底氣。 但從實際上來看,特斯拉目前的經營狀況也有一定隱憂。
-
又是日韓!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該工廠預計每年生產20萬輛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將成為豐田在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重要生產基地。通過上述的布局,不難看出日韓企業對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覬覦之心。實際上,日韓的布局比這要更早。早在2017年,豐田就在中國江蘇常熟的研發中心建設了一個加氫站並進行試驗。此後的2019年豐田又表示將與清華大學共同成立「清華大學-豐田聯合研究院」,並將開展為期5年的共同研究。
-
車企喊話BAT:業內共生,業外多贏
2018下半年,遊戲業低迷,P2P暴雷,車聯網領域卻熱鬧異常。車聯網涉及了交通、汽車、娛樂、信息、金融、通信等行業,體現了製造業、金融業與服務業間的跨界融合,是萬億級規模的超大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各大汽車廠商、網際網路企業、車企、通信運營商都在蠢蠢欲動,試圖在這個產業鏈中分一杯羹,爭取更大利益。
-
日韓氫燃料電池市場:「狼也來了」!
不僅如此,在此之前的2020年3月,豐田汽車還宣布與其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中國一汽合作,投資12.2億美元在天津建造一座新能源汽車工廠。該工廠預計每年生產20萬輛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將成為豐田在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重要生產基地。 通過上述的布局,不難看出日韓企業對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覬覦之心。
-
管學軍解析車企公關危機頻發的深層次原因
中國汽車市場在疫情中全球率先啟動,銷量最先從負轉正,但車企的日子仍然艱難,今年各企業的危機公關事件頻發。在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中,傳統的傳播理論受到了哪些挑戰?汽車企業應如何應對頻發的公關事件?為此,紫荊網記者訪問了資深媒體人、選車網總裁管學軍。管學軍表示,近些年來,網際網路發展非常快,企業所面臨的媒體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空運急需配件 汽車供應鏈遭遇極限測試
除了一級供應商,其他層級的供應商並不和主機廠直接合作,但層層相扣的屬性,導致經常出現由一個小零件斷供而引發整條汽車生產線停工的事情。比如在2017年,因為舍弗勒一根滾針斷供,就引發30多家整車廠停產的風險預警。「一輛汽車由2萬多個零部件組成。一環套一環,只要有涉及到一家核心零部件供不了,整條供應鏈就都沒法動」。在汽車採購領域工作十幾年、曾任某日系合資車企生產採購部總監的馮雲稱。
-
盧布貶值多家汽車品牌停產退市
也就是說,俄車市今年可能縮水三分之一左右。 俄羅斯汽車經銷商協會(Russian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Dealerships)主席Vladimir Mozhenkov日前表示,由於盧布貶值,海外車企在俄羅斯紛紛壓低售價維持銷售,因此面臨虧損;海外品牌在俄羅斯每售出一輛車,將虧損2000美元。 形勢嚴峻。
-
盤點2015年國內車企 118位高管職位變動
2015年中國汽車市場先冷後熱,在華業績的起落也間接影響著車企高管的職位變動,加之網際網路造車、眾籌造車等新興製造模式的興起,也吸引眾多汽車職業經理人加盟掌舵。
-
特斯拉降價 成為中國電動車企的「鯰魚」?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夏賓)中國電動車企2019年經歷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縮水」,2020年又面臨特斯拉下調中國製造Model3價格。A股市場以比亞迪為代表等一些新能源汽車個股飄綠,美股市場的蔚來也隨之下跌,特斯拉股價則有所上揚。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萬輛和9.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6.9%和43.7%。儘管去年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增長3.6%和1.3%,但也告別了此前的大幅增長。
-
對話東軟睿馳曹斌:軟體定義汽車時代,未來最賺錢的還是主機廠
在他看來,汽車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與IT技術的融合是大趨勢,一方面要把IT技術應用好,另一方面還要符合汽車的可靠性、安全性。過去,東軟睿馳AUTOSAR的主要市場在歐洲,曹斌向鈦媒體透露,下一階段新的體系架構、新的軟體平臺化的發展,核心市場會在中國。
-
恆大新能源車牛在哪?將坐擁日韓最先進動力電池技術
在接連大手筆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之後,恆大再迎來造車的強力拍檔——韓國SK集團,足見其發展這一產業的決心、魄力。韓國當地時間6月12日,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一行應邀考察了韓國SK集團,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
自主車企產業升級迎拐點 汽車風洞試驗將成為新選擇
而在這六塊地區中,只有同濟大學內的上海地面交通風洞中心是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餘均為車企主導建設的汽車環境風洞。」緣何國內車企風洞試驗進展緩慢既然汽車風洞試驗能夠為車輛提供完整的測試數據,那麼為什麼中國的汽車風洞試驗中心少之又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