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一個位於本星系群的大星系,其中包含著無數個(太陽系在內)的恆星系,目前通過觀測到的直徑範圍是10萬-15萬光年,在本星系群中屬於較大的一個星系。
「銀河系」翹曲身材引起非議
由於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當中,所以這個大星系一旦出現什麼事情,都會引起科學家的注意,可以說,銀河系和我們是息息相關的。而目前,科學家就對銀河系的翹曲現象感到疑惑,所謂的「翹曲」指的是銀河系並不想我們想像的那樣,像個扁平狀的銀盤,而是在它的邊緣處出現了像裙擺那樣翹起的「翹曲結構」。
根據《科技日報》6月份的報導中提到,早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就有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並不是一個平整的圓盤,而是在邊緣處具有「翹曲結構」的星繫結構。
從外觀上看上去有點像「薯片」,而且是越邊緣,越翹起,這種情況引起了天文學家的好奇心,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出現?
星系碰撞是導致銀河系翹曲的原因?
在2019年時,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陳孝鈿、鄧李才等專家在經典造父變星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銀河系盤的模型,讓人可以看到銀河系翹曲結構的三維立體形象,這能夠讓人更加清楚的了解銀河系的翹曲結構。
而通過蓋亞空間望遠鏡(一個專門研究銀河系的太空飛行器)的發現,銀河系不僅不是我們想像的平坦型圓盤,而且,還出現了高低不平的翹曲結構,經過計算,在太陽系所在的地方往外翹曲結構大約是偏離銀道面4500光年,而在另一面上的翹曲結構大約是銀道面3000光年,兩者相差1500光年。
另外,通過一項模擬研究發現,如果將銀河系的翹曲原因歸結於「暗物質」等因素的話,那麼,銀河系翹曲結構所展現出來的運行速度(6億-7億年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一次),可能無法滿足這個設想,唯一的解釋是,銀河系被「其它星系」給撞了。
在這次碰撞中,銀河系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經過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後,科學家將目標鎖定於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衛星星系上——半人馬座矮星系,這是一個環繞著我們銀河系的球狀星座,也是銀河系內目前最大的球狀星座,其距離地球將近18300光年,其內部擁有數百萬顆恆星。
科學家認為,是這個半人馬座矮星系在過去碰撞了銀河系,進而導致銀河系出現了翹曲結構,而這個時間大約是在距今62億年-42億年之間,大家可能會看到,這個時間好像是太陽系誕生的時間,如果真的是半人馬座矮星系碰撞了銀河系,那麼,太陽系的誕生或許和這次碰撞有關。
但目前而言,我們僅掌握半人馬座矮星系有過幾次穿過銀河系的證據,但,關於它是否在距今62億年-42億年之間撞擊了銀河系,還需要進一步的了解。
總結:
研究銀河系的翹曲面,對於我們的意義重大,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銀河系的過去,它(銀河系)到底經歷過什麼?我們人類並不清楚,但我們能夠通過一些線索,去追溯起那個時代。
通過這個研究,我們也確實找到了一些線索,例如,很可能是星系碰撞導致了銀河系翹曲的主要原因,這讓我們又進一步了解了銀河系的,相信在未來,我們會了解關於更多銀河系的事情,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消息:
《科技日報》發表於6月8日的文章《銀河系翹曲身材或源自星系碰撞 太陽是「事故」留下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