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99 %被覆蓋時,可以看到當地的晨昏蒙影。
日食影子移動的速度在赤道地區為每小時1,100英裡,在兩極地區則達到為每小時5,000英裡。
最寬的日食帶為167英裡。
每年日食(偏食、環食和全食)最多出現5次。
地球上每年至少有2次日食。
在北極和南極只能看到日偏食。
日全食大約1年半發生一次。
同樣的日食(全食、環食和偏食)每18年零11天,或著6,585.32天(沙羅周期)會發生一次。
因為沙羅周期的真正的長度是6,585.32天,所以,如果在地球同一個地點再出現一次日食,要等待3個沙羅期。
在每次日食發生後的三分之一個沙羅周期會發生下一次日食,在3個沙羅期大約54年零33天之後,日食會在同一個地區重新出現。
現在有12個不同的大沙羅周期出現,一個出現在1937,1955,1973,1991和2009的連續的大約7.5時分的日食。
每次日食都是在日出時從某一點開始,然後沿著日食帶在日沒時結束。從開始點到結束點大約繞地球半圈。
在日全食經過的地區,可以看到偏食的範圍最高達3,000英裡。
在現代的原子鐘出現之前,天文學家通過對日食的古代記錄進行研究,發現地球旋轉的速度每個世紀變慢了0.001秒。
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近的點上。
發生日環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遠的點上。
在日全食發生時常常在地面上看到食帶。
當發生日全食時,光線穿過樹葉的縫隙投影出新月的影子。
在出現日全食的地方,動物和鳥常常準備睡覺,或者行為異常。
日全食發生時當地的溫度通常會下降至少20度以上。
在日全食期間,地平線的周圍會有一個窄的光帶,這是因為觀察者並不是直接站在月亮的影子下面,地球和月亮有一定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