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剋星鏈惹惱天文學家,世界望遠鏡組織,告到聯合國

2020-10-13 最新消息TV

馬斯克將700多顆"星鏈"衛星送入天空,但天文學家非常頭疼,只好向聯合國求助。

在南非,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中的197個射電天文天線將部署在賓夕法尼亞州大小的無線電安靜區,那裡連手機都禁止觀測。但這樣的努力遇到了麝香,效果不禁大打折扣。

據《科學》網站報導,來自ska的分析報告研究了"星鏈"和其他星座項目對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的影響。研究發現,它們會干擾ska項目使用的無線電波段,也會阻礙尋找太空中的有機分子和作為宇宙學關鍵標誌的水分子。

Ska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孔徑射電望遠鏡,由世界10多個國家共同建造。它由西澳大利亞的低頻陣列和南非的中頻陣列組成。它因其總接收面積約"1平方公裡"而得名。

ska建成後,最大射電望遠鏡陣列的靈敏度將提高約50倍,巡天速度將提高約1萬倍。它將有助於人類填補宇宙基本認知的空白。它將在引力波、極端環境下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探測、宇宙演化、星系外星系測繪、尋找地外文明跡象等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還將有數千顆衛星來自太空鏈路,例如將直接從天空發射的onemer衛星,以及從柯伊伯星座發射的衛星。"ska的總幹事菲爾·戴蒙德說

衛星鏈路衛星用於傳輸網絡信號的頻段佔10.7~12.7ghz,是ska南非天線瞄準的7個頻段之一。Ska分析計算了6400顆衛星的撞擊力。研究小組計算出衛星傳輸將導致下行頻帶靈敏度損失70%。如果這個巨大的星座擁有10萬顆衛星,那麼10.7-12.7GHz頻段將無法使用。

這條帶也可能含有遙遠星系中的水分子痕跡,這是一種用來研究暗能量如何加速宇宙膨脹的示蹤劑。Ska也失去了對分子觀察的敏感性,包括胺基酸、甘氨酸和DNA成分。同時也會嚴重影響光學觀測。一串衛星將在望遠鏡的視野中留下明亮的條紋,破壞觀測圖像。

(以上內容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


"無線電頻譜是私人公司消耗的一種資源,它們通常忽視科學。"無線電天文學家、英國河濱天體物理中心主任麥可·加勒特說,只有政府干預才能阻止這種情況。

外層空間事務廳在上周的研討會上討論了ska的分析,該研討會正在考慮如何防止衛星亮度和無線電信號汙染。在研討會上,一些專家建議,今後所有低軌衛星都應避免向射電望遠鏡和無線電安靜區發送信號。


據《科學》網站報導,明年一系列小組委員會將討論保護光學觀測站的建議,並提交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最後提交大會批准。天文學家也希望國際電聯能介入。

"長期的希望是我們能夠說服聯合國發布保護夜空的指導方針,這將反映出衛星運營商和天文學家的需要之間的合理妥協。"太空網喬納森·麥克道爾,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他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這些指導方針將被各國政府採納為發牌要求。

射電天文學家希望,當衛星飛過無線電臺時,衛星運營商將關閉他們的發射機,轉移到其他波段,或將其指向別處。美國國家無線電觀測臺主任託尼·比斯利(Tony Beasley)表示,已經與SpaceX公司討論過這些計劃。"在接下來的一兩年裡,我們將進行一些測試,並嘗試在技術上與他們實時協調。"

(以上內容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馬斯克惹惱天文學家,星鏈計劃恐令射電天文觀測受阻
    SKA計劃是國際天文界計劃建造的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意在通過建設3000-4000個大型射電天文天線陣列,形成1平方公裡的信息採集區射電天文學家希望衛星在飛越射電觀測站時,能夠關掉發射機,轉移到其他波段,或是把它們指向別處。
  • 星鏈計劃幹擾全球最大射電望遠鏡 天文學家準備把馬斯克告到聯合國
    不過這個計劃現在遇到了點麻煩,有可能導致馬斯克被一群天文學家告到聯合國去。來自《科學》雜誌網站的報導稱,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項目SKA日前發表了一份報告,指出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可能會影響SKA項目的運行。SKA指的是「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是由全球10多個國家聯合出資建造一個全球最大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項目,總面積可達1平方公裡,SKA因此得名。
  • 又惹惱天文學家,SpaceX十宗罪,全球資源只為其一己私利
    計劃,雖說理論上可以普及衛星網際網路,但其佔用了人類太空資源的大部分,但收益只有美國的SpaceX獨有,已引起全球多方不滿,最近天文學家也被惹惱,就Starlink佔用的頻段「噪音」和「光汙染」提出了抗議。
  • 馬斯克稱要建太空行星成像望遠鏡,搞清宇宙究竟是不是模擬世界!
    很多天文學家聲稱,這是太空垃圾,星聯網衛星已經汙染了天空,讓他們無法觀測太空,甚至有科學家揚言要通過訴訟阻止馬斯剋星聯網的建設。他希望可以將更多的天文望遠鏡送到太空,並在軌道上建設可以直接觀測系外行星的行星成像望遠鏡。這些望遠鏡都比低軌道的星聯網衛星高,因此不會受到影響。
  • 南非最大望遠鏡受到幹擾,星鏈計劃被告
    如今SPACE X公司已經發射了700多顆人造衛星,但「星鏈計劃」已經被告到聯合國了。,該報告指出星鏈計劃以及其它商業航天公司的人造衛星將對該射電望遠鏡的正常工作造成幹擾,因為星鏈計劃中的衛星會使得射電望遠鏡無法使用某個無線電頻段,從而幹擾了它對宇宙中有機分子的探索。
  • 馬斯剋星鏈太空網際網路開啟私人測試 人人都可在線申請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馬斯克最新資訊 > 正文 馬斯剋星鏈太空網際網路開啟私人測試 人人都可在線申請
  • 英媒:中國FAST望遠鏡向世界天文學家開放
    英國《自然》雜誌9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巨型望遠鏡向全世界天文學家開放  世界上最大的單碟射電天文臺正準備向全世界天文學家開放,開啟一個精細靈敏的觀測時代。該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中國南方,剛剛通過一系列技術和性能評估,預計中國政府將在定於下月舉行的審查會議上為該天文臺開始全面運行開最後一個綠燈。「在接下來的階段,我們看不出有任何障礙」,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音)說。這項複雜的工程並非沒有挑戰:它的設計激進,而且最初很難吸引到工作人員,部分原因在於其位置偏遠。但是它所帶來的科學回報將是巨大的。
  • 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組圖)
    「平方公裡陣列」組織宣布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三國將聯合建造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天文學家表示,建造費用達到20億美元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天文望遠鏡精確度將比現有射電天文望遠鏡高50倍,速度提升10000倍。研究者希望該望遠鏡可以幫助解決天體物理學中的重大問題。
  • 2009天文年:紀念望遠鏡誕生400周年_網易探索專題
    2009天文年:探索我們的宇宙 1609年8月25日,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伽利萊首次使用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這一舉動在人類科學史上引發了一場革命,深刻影響了科學的發展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改變了人類的宇宙觀。
  • 發明望遠鏡之後的那些無聞的天文學家們
    自從1609年伽利略自己製作瞭望遠鏡,並望向了天空後。 天文學的發展走向了快車道,截止到19世紀末。 天文學已經在短短300年的時間內建立了日心說, 牛頓萬有引力定理為代表的天體力學,以及還把太陽系擴展到了海王星的範圍
  • 天文學家首次通過射電望遠鏡在大力神星座探測到褐矮星Elegast
    天文學家首次通過射電望遠鏡在大力神星座探測到褐矮星Elegast(BDR J1750+3809)(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歐洲和夏威夷的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了一枚「超級行星」(Super-Planet)—— 又稱「冷棕矮星」(Cold Brown Dwarf)或「失敗恆星」(Failed Star)。
  • 荷蘭天文學家首次用射電望遠鏡直接探測到一顆褐矮星
    荷蘭天文學家首次用射電望遠鏡直接探測到一顆褐矮星荷蘭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利用LOFAR射電望遠鏡發現了一個 "褐矮星",這是一種比木星更巨大,但質量明顯小於太陽的微弱天體。到目前為止,無線電觀測只能測量強磁場(約為普通冰箱磁鐵強度的一百倍),LOFAR的低觀測頻率使它對磁場很敏感,這在最冷的褐矮星和大型系外行星上假定存在的範圍內。
  • 馬斯剋星鏈有多牛?其實就是美國版村村通,價格貴還經常掉線
    馬斯剋星鏈本質上是美國版的村村通首先,「星鏈」計劃不是針對全球的,它主要是為了應對美國幾千萬居住偏遠,沒有寬帶連接的散居住戶,其設計容量非常有限,根本就服務不了多少人。中國可以為一個孩子上網課,專門拉一條光纖網線,而美國由於通信運營商私有,人工費又高,很多居住在偏遠地區的美國人至今還沒有用上寬帶。
  •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面臨關閉(組圖)
    它就是世界上最大最敏感的單碟射電望遠鏡――阿雷西沃望遠鏡。從高空看去,它就象外星人修建的一個秘密據點。事實上,它的任務是為了尋找銀河系邊緣智能生命的蹤跡。  幾十年來,這個望遠鏡在宇宙的形成和演化方面有許多驚人發現,它的雷達將地球鄰近的行星表面非常詳細地描繪出來。而且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非常準確地跟蹤那些可能撞向地球的小行星的設施。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用 Parity Ethereum 援助 10 萬名難民
    每年,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都在幫助世界各地的數百萬人吃上飯。這項糧食援助計劃的一個主要部分是直接向受益人轉帳現金。在我們之前的項目更新中,我們描述了基於區塊鏈的系統是如何作為 WFP 創新加速器的一部分啟動,並為成為示範性援助計劃鋪平了道路。以下是我們在 2018 年幫助世界糧食計劃署實現的項目。
  • 世界文化遺址名錄上又添一員「大將」:喬德雷爾·班克天文臺
    既是曼徹斯特大學的一部分,也是龐大的洛弗爾望遠鏡以及很多其他(天文望遠鏡)的故鄉的喬德雷爾·班克天文臺收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世界文化遺址地位,英國廣播電視臺報導。天文臺將因此加入其他收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遺址(的大家族),包括伊拉克巴比倫市,黃石國家公園,大堡礁,中國長城,巨石陣,泰姬陵以及馬丘比丘。喬德雷爾·班克天文臺由著名的物理學家以及射電天文學家伯納德洛弗爾成立於1945年。帶有他名字的望遠鏡直徑250英尺(76.2米),衛報稱其重3200噸,建造於1957年並曾保持過世界上最大的定向射電望遠鏡的紀錄。
  • 聯合國秘書長與國際民航組織領導人寄語國際民航日
    在國際航空史上的這一獨特時刻,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與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主席薩爾瓦託雷·夏基塔諾先生及其秘書長柳芳博士一道,突出強調當今世界面臨的航空運輸關鍵優先事項。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寄語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圖片來源於網絡)
  • 區塊鏈社區的宿命:從現實組織到數字社群
    毫無疑問,不同的行業與文化,使得世界上的各類組織呈現出頗為多元化的形態,但這樣一來,便涉及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具有極大差異性的機構,如果想要對等地進行商業合作,若是不對自己的身份做出適當調整,在商業對接上會存在很大困難。舉個例子,中國為什麼在80年代要搞國企改革,把很多部委都改制為企業?
  • 美國最大望遠鏡倒塌 外媒:中國天眼將拯救天文學家
    11月美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被官方宣布放棄,不得不提前退役,並最終在本月初倒塌,全球的大型射電望遠鏡要看中國的「天眼」了。阿雷西博望遠鏡建於1963年,直到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 2016年建成的53年的時間裡,它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至今仍是美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