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古詩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老師精心備課

2020-12-06 杜du老師說教育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六單元課文《古詩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和本單元習作內容,看語文教師精心備課內容,幫助學生學語文。

下面和杜du老師一起走進第六單元吧。

第六單元

一、單元要素

1.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課文內容」。

2.要關注「聯繫生活經驗,了解課文內容」。

3.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運用訓練和語文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單元目標

1. 認識本單元51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34個字,會寫34個詞語。

2. 能說說詩句描繪的畫面;能在語境中體會「壓、垂、掛」等詞語運用的好處;能拓展積累詞語,抄寫句子。

3. 讀課文,能提取主要信息,說出雷雨前後景色的變化、「天然的指南針」怎樣幫助人們辨別方向和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4. 能背誦《古詩二首》、《雷雨》。

15 古詩二首

第15課課文目標

1. 認識「曉、慈」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行」,會寫「湖、蓮」等8個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能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說出詩句描繪的畫面。

第15課語文基礎落實

1.指導會認識的生字:用多種方法重點識記「曉、慈、鸝、鳴、行」。

2.指導會寫的字:

(1)按結構分類:

左右結構:湖 絕 嶺

上下結構:蓮 荷 窮 含 吳

指導:蓮 荷 吳 是上窄下寬的字,窮、含是上寬下窄的字。「吳」和「含」都含有「口」字,口字在上部和下部時要寫得小而扁。

3.指導詞語:無窮

第15課課文學習

1.通讀古詩,了解詩人。

2.預習《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1)欣賞荷花盛開的美景圖,找出體現詩人讚嘆六月西湖美景的詩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指導朗讀。

(2)朗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體會「碧」與「紅」形成的鮮明對比。指導朗讀。

(3)劃分節奏讀。

3.預習《絕句》。

(1)根據劃分的節奏讀古詩。

(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句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寫到了哪幾種色彩?指導朗讀。

(3)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千秋」「萬裡」運用了誇張的寫法來寫時間久、路途遠。指導朗讀。

第15課拓展延伸

每一首古詩都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如果你也很喜歡畫畫,課後,就請你拿起畫筆,創作出漂亮的古詩配畫。

16 雷雨

第16課課文目標

1.認識「壓、蟬」等5個生字,會寫「雷、烏」等9個字,會寫「雷雨、烏雲」等8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說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後景色的變化,能在語境中體會「壓」「垂」「掛」等詞語運用的好處。

第16課語文基礎落實

1.會認字: (1)拓展擴詞法:壓

(2)對比記憶法:蟬

(3)聯繫生活法:垂

(4)字源記憶法:戶

(5)成語積累法:撲

2.會寫字:(1)用猜字謎、找字源的方式重點指導「雷」字;

(2)比較「雷」字與「黑」字四點的不同;

(3)強調「垂」字書寫筆順。

3.動詞:(1)體會「壓」字帶給人的感受;

(2)分析「垂」字的不同含義和在文中的意思;

(3)拓展「掛」字的應用。

第16課課文學習

1.運用找關鍵句的方法,把課文分成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三部分。

2.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後景色的變化。

(1)烏雲、葉子、蟬、大風、樹枝、蜘蛛、閃電、雷聲(1-3段)

(2)下雨——越下越大——變小(4-6段)

(3)空氣、太陽、彩虹、蟬、蜘蛛、青蛙(7-8段)

3.把景物串聯起來講一講課文內容。

第16課拓展延伸

1.清楚毛毛雨、暴雨、雷雨的不同之處。

2.和你的家人說一說自己見過的雨及下雨時的情景。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第17課課文目標

1.認識「慌、辨」等13個生字,會寫「指、針」等9個字,會寫「野外、大自然」等14個詞語。能積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詞語地意思。

3.能說出課文裡介紹的幾種「天然地指南針」是怎樣幫助人們辨別方向的。

第17課語文基礎落實

1、指導識記生字:

一邊識字一邊總結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形聲字、看圖識字、組詞識字、猜謎語、偏旁歸類、換一換、字理識字等。並用「字族識字」的方法介紹 「辨」字家族的相關生字。

2.指導生字書寫:

(1)按結構這樣分類:

有的字左窄右寬:指、針、碰、積、特

有的字左右同寬:助

有的字上寬下窄:幫

有的字上窄下寬:導

(2)重點指導:「導」字的上部封口,「永」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寫法。

3.指導詞語:指南針、忠實、溝渠、

第17課課文學習

1.通讀課文,了解天然的指南針都是什麼?

2. 利用表格的形式提取課文的主要信息,了解課文內容。

(1)太陽是如何幫助我們辨認方向的?(第二節)

(2)北極星是如何幫助我們辨認方向的?(第三節)

(3)大樹是如何幫助我們辨認方向的?(第四節)

(4)溝渠裡的積雪是如何幫助我們辨認方向的?(第五節)

3.對比學習第一節和第六節,知道開頭與結尾內容相似,相互照應,更好的了解發現大自然奧秘的方法:細細觀察,多多去想。

第17課拓展延伸

除了課文裡介紹的,了解更多的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針。

根據樹上蘋果的顏色、螞蟻洞穴洞口的朝向,房屋朝向辨別方向。

18 太空生活趣事多

第18課課文目標

1.認識「航、宇」等13個生字,會寫「杯、失」等8個字,會寫「太空、生活」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3.積累由「宇、航、員」拓展的3組詞語,能初步體會每組詞語的特點,運用擴詞的方法識記漢字和詞語。

第18課語文基礎落實

1.漢字識記:(1)拓展擴詞:浴、穩

(2)字源記憶:飲

(3)偏旁歸類:艙、航;宇、宙、容

(4)聯想記憶:固

(5)加一加:件、題

(6)熟字對比、編口訣:密、蜜

2. 練習課後的「讀一讀,記一記」,體會擴詞的識記方法。

第18課課文學習

1.初步了解太空、宇宙飛船和航天員,知道太空生活的有趣是由於失重引起的。

2.理清思路,明晰課文圍繞「太空生活」分別講了四個方面的趣事。

(1)睡覺(第二段)

(2)活動(第三段)

(3)喝水(第四段)

(4)洗澡(第五段)

3.第一自然段與最後一段,首尾呼應,緊扣「有趣」點明主題。

4.指導朗讀,用輕鬆活潑的語氣讀出太空生活的「有趣」。

第18課拓展延伸

1.了解4月24日中國航天日。

2.拓展更多的太空趣事,鼓勵學生課下通過更多的閱讀或查閱資料繼續探索太空。

寫話

一、習作目標:

1.朗讀例文,能感受提問的不同角度。

2.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對大自然的疑問寫下來。

二、學習目標

1.了解什麼是「疑問詞」,疑問詞有哪些。

2.朗讀例文,感受提問的不同角度。

3.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對大自然的疑問寫下來。

三、學習過程

(一)初探疑問句

1. 了解疑問詞是組成疑問句最重要的部分。

2.歸納常見的疑問詞有:為什麼、哪兒、誰、怎麼、什麼、多少、多久、怎樣等。

3.畫出例句是對什麼提問。

4.練習讀出句子的疑問語氣。

(二)一景多問

1.練習對大海用不同的疑問詞提出疑問。

2.了解同一事物,運用不同的疑問詞,提出的問題不同。

(三)多景多問

1.練習對大自然中不同的事物,運用不同的疑問詞提問。

2.練習寫疑問句。

3.練習利用評價表評價同學的作品。

(四)拓展延伸

推薦書目:《十萬個為什麼》《自然大百科》《少兒百科全書》。

以上是本單元全部內容,參照老師備課內容,方便預習和學習語文,讓學生有了明確的方向。

相關焦點

  • 語文老師備課一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整理出這份筆記!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篇以自然科學為題的兒童詩,為我們介紹了4種天然的指南針,太陽、北極星、大樹,溝渠裡的積雪,告訴我們:只有細心觀察,多多思考,才能發現大自然許許多多的奧秘。這篇課文,我備課一周,日日夜夜,幾乎無眠,看似簡單的科學知識,有很多取捨,最終定稿、錄製,一切順利。現在知識點分享給大家。
  • 二年級語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預習,大自然就是最好的嚮導
    愛上學語文,老師拒絕照本宣科,學生拒絕按部就班,讓我們的語文學習總比別人好一點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人生就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旅行。在我們旅行的路途之上,迷路之時,同學們請千萬不要慌張,請靜下心來,用自己的眼睛去仔細尋找,你會發現:從天空到大地,一切都是方向,時時刻刻為我們清清楚楚地指著——回家的路。今天要學習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正是這樣一篇好用用,好讀,好玩的科普兒童詩。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是不是這樣?全詩一共有六個自然段,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
  • 二年級語文下冊《太空生活趣事多》預習學案+練習題,快收藏吧!
    識字方法:二、我會寫。三、課文解析:1、讀第一個自然段,說一說: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是挺有趣的?2、讀第2-5自然段,說一說:太空生活的「有趣」表現在哪裡?3、你能從文中找出說明產生這些有趣現象原因的句子嗎?因為在宇宙飛船裡,水失去了重量。
  •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下冊——《語文園地六》
    二、教學目標。三、複習鞏固,導入新課。我們剛剛學習完的第六單元以「大自然的秘密」為主題,編排了《古詩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四篇課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園地六》。四、識字加油站。同學們,大家在假期裡有沒有出門旅遊?有沒有到過博物館、科技館之類的文化類場所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它們。
  • 一年級古詩二首,《小池》到底是「樹蔭」還是「樹陰」?
    然而一位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樹蔭照水愛晴柔」這句沒有錯,可是兩年後以同樣的詩句給二孩輔導功課時,老師卻說「樹蔭照水愛晴柔」這句詩中的字寫錯了,應該是「樹陰照水愛晴柔」,這是怎麼回事呢?他的詩存世四千多首,有《誠齋集》。這首詩描繪了小池周圍的景物:池、泉、流、荷、蜻蜓、樹陰,落筆雖小而輕,卻勾畫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池塘生態圖畫。
  • 2018春部編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下)
    就讓我們來走進這首詩吧。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1.請同學們先讀讀這首詩,讀上兩三遍,注意讀準生字,把詩讀通讀順。(生自由讀)2.誰來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讀準了沒有。(指名兩生,師生正音)3.古詩還要讀出節奏韻律,像這樣(範讀首句),誰再來讀讀?(指名兩生,評價)4.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詩的節奏韻律。三、自學古詩,理解大意1.詩讀正確了,那這首詩的意思呢?
  • 二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需要的家長收藏吧!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分享二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檢測題。期中檢測主要考察《數據的收集整理》《表內除法》和《圖形的運動》以及第五單元的《混合運算》。我們來看試題分析:第一題主要是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的口算,還有加減法,所以要細心看清楚符號再計算。
  • 教師教研 | 數學組拍了拍你說集體備課啦!
    在二年級備課過程中,三年級老師集體參加,從單元整體思路整理到具體課題範例,將全冊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重難點突破的方法,作業精煉分層的效果,從專題分類到單元串通。三年級教師毫無保留,全囊相授,捋順整本書的教學策略的同時,又耐心解答了二年級老師的疑問困惑。
  • 二年級語文下冊複習: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易考題預測(附答案)
    這兩天有好幾位家長朋友私信於老師:您能不能加快更新速度?您所上傳的題目孩子都已經做完了。在這裡對大家說聲抱歉,於老師會利用下班時間,加快速度給大家更新文章,基本上會保證每日一篇。昨天於老師已經將二年級下冊詞語以及句子更新完畢,不知道您的孩子完成的如何?
  • 描寫二月二的古詩詞有哪些 二月二龍抬頭古詩大全
    相傳這一天是天上管雲雨的龍抬頭的日子,此後雨水逐漸增多,預示著這一年會有好的收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月二龍抬頭的古詩。  《二月二日出郊》[宋] 王庭皀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
  • 重慶中考語文古詩篇目大調整 英語作文加到18分
    原標題:中考語文古詩篇目大調整英語作文由16分加到18分  近日,重慶市2017年中考《考試說明》出爐,各個學科也分別召開了研討會。昨天,重慶晨報記者邀請重慶知名中學的老師,對《考試說明》進行了解讀。
  • 孩子幼時學古詩,長大就忘沒意義,常讀90首古詩,大腦留下潛意識
    2、被生活和命運垂青尹建莉老師說過,被古詩滋養的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尹建莉老師的女兒圓圓對古詩興趣濃厚,在寫作文時經常引用詩句,作文成績很不錯。「歡迎你!」這些大白話外,就詞窮了,總是不能表達得更妥帖、更豐富一些。如果會古詩,感覺將大有不同,很容易觸達人們心底的溫柔。如果春天下雪了,只用「太美了」,就顯得太單薄,難以表達當時興奮的心情。如果用「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就更有意境。
  • 360首古詩串起一年360天 南昌一文學愛好者5年編寫古詩日曆
    在他的書房中,既有《詩經》、《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全唐詩》等經典詩集,又有《節令詩》、《中華傳統節日詩詞選》、《唐詩排行榜》、《重溫最美古詩詞》等新近暢銷的詩選。而他最常用的《全唐詩》邊角頁都已經被翻得破損。  為了將一年(農曆)360日的每一日對應最為貼切的詩作,他先是從先秦到晚清數萬首詩中精選出1000多首,最後又遴選出360首與節氣和農曆日期相關的詩作。
  • 詩詞大會考「山重水複疑無路」難住59人,語文老師:上課時白講了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總有很多朋友來問我:「到底該如何提高古詩文水平?」這些朋友,有些是詩詞愛好者,這麼問是單純地出於對詩詞的喜愛;有些是孩子家長,這麼問是希望孩子在中考和高考時,能對古詩詞等文言文題目應付自如。
  • 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先別急,好好利用這些大自然的指南針!
    先進的全球定位系統和行動電話的使用使迷失在野外的現象越來越少見。然而,有些情況是你無法避免的。聰明的計劃和快速的思考將很有可能防止你陷入野生環境中,但是良好的準備比你能得到的任何工具都好。懂得基本的生存技能,對你而言是很值得的。
  • 初中數學:二次函數知識點大匯總,超詳細!數學老師備課都用它!
    初中數學:二次函數知識點大匯總,超詳細,數學老師備課都用它,家有初中生建議收藏列印!二次函數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函數知識不僅是初中代數的延伸,更是為高中那個學習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和圓錐曲線奠定基礎,而且在歷年的中考當中,二次函數都是必考題型,往往壓軸題的形式難倒一學生。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體現了數與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在培養學生基本數學思想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二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等知識都有著緊密的聯繫,所以說想要學好二次函數,必須要將這些知識點融會貫通才行。
  • 思維導圖學古詩,如此簡單——五年級《鳥鳴澗》
    當我們學習一首古詩的時候,首先應該多讀題目,從題目入手了解題目的意思,繼而了解古詩的意思。了解詩人,他的簡介。他平時的做事風格了解詩的背景。二、識字眼,明詩意。抓住這首古詩,最獨特的字眼。好好理解,從而能夠理解這首古詩的意思。三、多誦讀,悟詩情。讀古詩的形式有多種多樣:一大聲讀,能夠記住這首古詩,找到節奏。
  • 凝聚英語教研力量,探索一輪複習新路
    參加本次研討會的有高中英語教研員沈學彥老師、各校高三英語教師及高一高二備課組長。我校高三英語老師也積極參與,認真學習。本次會議,教研室高度重視、精心安排,萊州一中組織嚴密、準備充分。在教研員的精心指導下和萊州一中英語組的共同努力下,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本次研討會由教師上課、說課、評課共三個部分組成。
  • 上海復旦附中語文老師:讀古詩文本就是一件偷著樂的事
    原標題: 上海復旦附中語文老師:讀古詩文,本就是一件偷著樂的事【編者按】在《中華詩詞大會》一口氣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並奪冠的武亦姝火了,包含多首她在節目中背誦的帶「月」字詩句的復旦附中校本教材《中華古詩文閱讀》也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