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習俗這麼多,說說大年初三晚上要早睡這個講究

2021-01-10 朝讀夕寫

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有這麼一段話,「你牢牢記住!」她極其鄭重地說。「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得對我說:『阿媽,恭喜恭喜!」

春節作為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整個春節期間,甚至臘八節過後至正月,每天都有不同的講究,年廿八,洗邋遢、大年初一要說吉祥話,大年初五迎財神……

這些大多被我們熟悉,或者很多人,對於大年初三要早點熄燈睡覺,這個習俗有點陌生,大年初三要早睡,又是來源於什麼?和大家分享下。

大年初三晚上要早睡,據說和老鼠娶親這個故事有關

老鼠夫婦生了一個女兒,疼愛她。長大後,想把她嫁給世上最偉大的人,但什麼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呢?

鼠爸爸認為照耀大地的太陽最偉大!於是跑去跟太陽說:太陽,我們覺得你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我女兒嫁給你吧。太陽說:謝謝你們看得起我,但我不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只要雲一來我就會被遮不見,所以雲比我偉大。

鼠爸爸認為也有道理,便跑去問雲說:雲先生,我覺得你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我把女兒嫁給你。雲說:我才不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只要風一來我就被吹跑了。

鼠爸爸有點失望,便跑去找風。風推託說:我可不是什麼最偉大的,因為牆能把我擋住,牆才是最了不起的。

鼠爸爸為了女兒的終生幸福,只好急忙的跑去找牆。牆最了解天下父母心,不忍心他們再次被拒絕受傷害,於是心生善念,想一個兩其美的辦法,就說:我不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我最怕你們老鼠了,老鼠會在我身上打洞啊!

鼠爸爸恍然大悟,原來我鼠輩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啊!於是回家,舉行拋繡球選老鼠女婿。在大年初三,選了一個俊美的老鼠做女婿,把鼠女兒嫁了過去,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老鼠娶親發生的時間,此外還有年十四,年十七等說法,流傳廣為大年初三。

至於民間編撰一個老鼠娶親的故事,要在春節這個喜慶熱鬧的節日早點睡覺,或者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解析。

首先,老鼠這個小東西,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個禍害,偷吃糧食,咬壞家居,巴不得除之而後快。「老鼠娶親」即老鼠繁衍,房梁上(舊時房屋都有梁),堆積雜物的角落……難免會發出聲響,早點熄燈睡覺,不要打擾老鼠,似乎有一種,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意思,是春節許下的一個美好願望,希望糧食,來年不受老鼠或是其他蟲害禍害,祈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其次,在春節,講究說吉利話,不管平時小孩淘氣不聽話,怎麼打罵,春節一般不會。考慮這麼長時間的春節,小孩天天玩鬧,不願意早睡,所以編出老鼠娶親這個故事,哄孩子們早睡,時間長了,就形了民間的傳說,相沿至今。

很多人說,現在越來越沒有年味,似乎只是待在家裡,有更長的時間玩手機,和平常無異,也不會去遵循大年初三晚上早睡。這個我們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或是因為有了這些我們這一輩年輕人不齒的講究、習俗,才會「有味」吧!

所以明年,試著放下手機,按照這些傳統的習俗,一如小時候,「規矩」過年吧!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三的這3個習俗要注意!家中有它,來年福氣旺旺!
    大年初三習俗,中國的春節習俗是多種多樣的,有貼春聯、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守歲等習俗。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大年初三習俗吧。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狗日: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憤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 春節習俗:大年三十晚上為什麼不睡覺要守夜?
    而到了晚上,按照民間的習俗,要守歲,俗名"熬年"。今天正好是除夕,我們來看看為什麼除夕夜不睡覺要守夜呢?傳說一玉皇大帝的女兒愛上了民間的窮小子,被玉皇大帝打下凡間,窮小子封了「灶王」一職,玉皇的小女兒自然也就成了「灶王奶奶」 並且只準她每年年底回一次娘家。
  • 俗語:三十晚上不熄燈,啥意思?老祖宗告訴你啥叫過年的味道
    除夕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節日,在很多的國家,只要到了中國的春節就會讓學校的中國留學生放假回家過年,除夕這一天人們回到家中,合家換了開開心心的過一個圓滿的年,可是我國除夕和春節這兩天都有很多的習俗。我國的疆域地大物博,每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民間就把這些叫做「風俗」,也正是因為這些習俗,才能讓我們大年三十更加有過年的味道,小時候的春節非常的有年味,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過年的氣氛越來越少,過年時候的習俗也越來越少,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大年三十晚上不熄燈」我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意思。
  • 2018中國人傳統過年習俗,終於找全了!太珍貴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今年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臘月二十三(2月8日 ),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大年初三(2月18日),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 2018年,各地的春節習俗,知行翻譯帶你領略
    「二十三,糖瓜粘,還有七天要過年」,可是小強卻感覺不到年味,小強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都會懷念那個曾經快樂的,熱鬧的大年。今天,跟著小強一起,去找回自己丟失的「那些年」!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親友賀年。初四,不少人都買了活鮮鯉魚「接財神」。因「鯉」和「利」讀音相近,再因從水裡抓出活鯉魚穿絲繩貼紅紙的時候,頭尾翹起,像大元寶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熱鬧,往寺院進香或逛廟市者絡繹不絕。蘇之春節春節除貼桃符、門補、春聯外,還有在新年掛鍾馗象,以避一年鬼祟。傳說鍾馗善於捉鬼,這個風俗大概始於唐代。
  • 俗語:三十晚上不關燈,是什麼意思呢?看完或許就懂了
    正是因為過年時候的這些習俗,讓我們的春節變得更加有年味。那麼在除夕夜的晚上都會有那麼習俗呢?我們都應該知道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的時候定要全開著,不能把燈給關了,那麼就是關於大年三十晚上不熄燈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句話和我們的老祖宗給留下的的跟多文化有很多的關係,正是因為老祖宗個我們留下的這些東西,才讓我們真正的明白了什麼是年味。
  • 春節為什麼要發壓歲錢,過年掛燈籠與貼窗花的傳統習俗寓意
    春節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隨著中華文化傳承至今,其中蘊含著許多節日習俗,比如過年發壓歲錢、掛燈籠、貼窗花等習俗,又有什麼寓意呢?下面給大家解讀這些年俗。一、發壓歲錢發紅包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與好運。
  • 過年掛燈籠的寓意是什麼 在臨沂掛燈籠有何講究說法
    過年掛燈籠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燈籠不僅是古代時候人們的照明工具,經過漫長的發展,燈籠還被人們賦予了特別的寓意。過年的時候掛燈籠,有著吉祥的象徵,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都很喜慶,過年掛燈籠很有節日的氣氛。小編來為您介紹一下過年掛燈籠的寓意。
  • 俗語說:「三十晚上不熄燈」,有啥講究?不懂快來,別鬧笑話!
    現在過年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吐吐槽「年味」不濃;在物質條件相對貧困的時代,春節過後,農村人民不得不花很長時間。如今,儘管農村地區的春節仍然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但許多傳統習俗已經消失了。儘管如此,在許多地方仍然有一種傳統習俗,「三十晚上不熄燈」,為什麼農村人會有這樣的講究呢?
  • 過大年!農村歇後語搞事情,「大家三十看黃曆」什麼意思?
    農村的歇後語與諺語不同,歇後語多是具有」諷刺「的意味,在農村一般歇後語有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為」引子「,後半部分如謎底一般,這其實都是在長期的日常生活中總結的一些經驗,也反映了農村世代傳統的傳統文化,對於過年的歇後語有哪些,可能你還不清楚,今天小編整理出最全的過年歇後語」大餐「!
  • 大年初三,甜蜜幸福/本周小說已更新完畢
    大年初三遇上情人節雙喜臨門,收穫雙倍幸福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 香港過年習俗 - 百度經驗
    然而,在香港過農曆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香港春節的習俗有哪些?香港過年習俗是什麼?一起來了解香港人是如何過年的吧。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
  • 盜墓賊利用過年鞭炮聲做掩護,用電鑽鑽、火藥炸朱元璋王孫墓
    不過在十幾年前,我們家家戶戶對過年燃放炮竹可是有著習俗般購買習慣,每到過年的那幾天,鞭炮聲成了整個休閒城市裡獨特的背景音樂。春節期間各行各業的人們基本上都會大放假,除了為人民站崗的警察以外,最忙的應該就是小偷們了。一年中人們最悠閒的時刻,心情最為放鬆,也成了盜墓賊最佳的盜墓時間。
  • 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小年祭灶習俗有什麼講究?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8日電(記者 上官雲)「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每當這首「過年謠」唱起,就意味著傳統的「小年」到了,人們開始做糖瓜、祭灶,忙忙碌碌打掃屋子,準備過年的各種吃食……  》》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有什麼習俗  》》2018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什麼時候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 從小年到元宵節,每一天怎麼過都是有講究的
    沒錯,南方的小年比北方要晚一些,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因為古代人的等級觀念很強,所以就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意思是官家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臘月二十四過,水上人家臘月二十五過。後來由於政治中心大多處於北方,所以北方的風俗習慣受官氣影響嚴重,所以北方人民大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
    過年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了,而大年初一就是新的開始,可以說農民都是圍繞著開財門,走財運來做著各種事情的。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大年初一放鞭炮大家都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放鞭炮有什麼講究呢,老農覺得主要是要放得順利,而且要放得早。在農村都講究誰家的鞭炮放得早,那麼誰家就走財運的,這也是為何過年大家都是一家比一家早的,就是怕財運被別人搶走了。而大年初一放鞭炮最忌諱的就是啞炮了,或者就是鞭炮沒有放完就停了。
  • [兩岸春節]臺灣人的春節習俗
    一般一戶人家貼春聯需要整整一個上午,原因不僅僅是要貼的春聯多,更主要是貼春聯講究太多。  一般人家貼春聯會按照前屋、堂屋、前屋後門等貼春聯。  臺灣農村和大陸一樣,春節時,除了要在各個門的兩面貼上春聯、門上方門框要橫貼一張橫批外,還會在橫批沒貼上之前在門框上貼上單數的3、5、7張掛浪,然後再在掛浪上貼上橫批。掛浪,又叫「過門錢」、「門吊子」、「吊門塹子」,多為紅色,但也有五色的。據宓雄介紹,過年貼掛浪,既是喜慶的裝飾品,傳說中又能避窮神惡鬼。
  • 春節將至,俗語「好男有才怕過年,好女有膘怕元宵」這話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到了臘月初三,再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了春節,春節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對於這個時候到了年底農閒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沒有啥事了,其實雖然是農閒的時候,但是農民此時也是比較忙碌的,這到了年底,家裡還是要收拾,而且還有的男人在這個時候也要忙碌幹活,所以說越是到了年底,大家就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