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惰性與生存所形成的矛盾會產生壓力,欲望與來自社會各方面的衝突會產生壓力。
說得通俗一些,就是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壓力:讀書有讀書的壓力,上班有上班的壓力,做平常老百姓有壓力,做領導幹部也有壓力。總之,壓力無處不在。
同時人又是需要激情、緊張和壓力的。如果沒有既甜蜜又痛苦的壓力,人就無法存在。
人生一世,輕鬆愉快只是一種可能,而承受不同程度的壓力則是一種必然!
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挫折、不幸是一種壓力,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益激烈、追求的痛苦、愛情的困惑更是壓力……
我們無法撇開壓力去談人生!
壓力如苦膽,勾踐臥薪嘗膽,終率三千越甲吞吳,俘獲了終日與西施暢遊後宮的夫差;宮刑的壓力如山,但司馬遷並未逃避或自絕於世,貧病之中,他完成了輝煌巨著《史記》……
負重之下,變壓力為動力,逆流而上,方能成功。
壓力,並非痛苦、沉重的代名詞,直面壓力,反而愈挫愈勇。正視壓力、與壓力共處,正是冠軍、強者的選擇。
當然,壓力也不能太大,大得難以承受,人又會被壓垮。
當你覺得自己壓力很大的時候,應該嘗試用積極地方法去緩解、釋放或者解決。
方法總比困難多,當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就調整對問題的看法。尋求別人的指點,換個角度說不定就柳暗花明了。
總之,看待事物的靈活性越高、視野越寬廣,解決問題的時候,減壓的能力就越強。
壓力既不能沒有,又不能太大,同時壓力也無法擺脫。
生活就是這樣,充滿著矛盾,我們只能選擇適應生活和改變自己。
當一個人沒有任何壓力的時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如果所有的人都沒有壓力,那麼這個社會只會止步不前。
試想一下:不管農民多麼努力,得到的都是一樣的收成;不管學生多麼勤奮,得到的全是一樣的成績;不管員工多麼努力,得到的都是同樣的工資。那麼,誰還有激情?誰還願意去努力?
海明威說:「勇氣是在壓力之下展現出的優雅」。生而為人,總要有些東西需要你去努力。
要想改變現狀,你必須適當給自己一些壓力。